半岁宝宝是否发育好?4个标配动作不能少?父母赶快对照一下

【菜科解读】
宝宝顺利出生后,父母非常关心他的生长发育。
千百年来,人们早就对宝宝的发育规律有了充分的认识,人们常说七坐八爬九长牙等,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形象总结。
九莉是一位新手宝妈。
她的宝宝出生后在高兴之余,她非常关心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很害怕宝宝在哪个环节出错。
她不仅经常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自己还会买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阅读,有时候还会请教当儿科医生的朋友。
就这样伴随着宝宝一天天地长大。
看着宝宝两个月时能抬头、三个月时能翻身,慢慢的学会坐立、爬行,能与自己咿咿呀呀地交流,开始慢慢独立站立走路,她别提有多开心了。
宝宝发育健康正常,让她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紧张的心终于慢慢放下。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宝宝随着月龄的增长,自身会做出一些标配动作,这与其运动功能和手部精细运动发育成正比。
一般来说,宝宝的身体发育标准是什么呢?
1、运动功能发育时间和规律
对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规律概括起来就是:
1个月时能够自己伸手伸脚;
2个月时开始倾斜抬头;
3个月时能翻动身体;
4个月时能把头抬直;
5个月时可以仰卧;
6个月时开始爬行;
8个月时能够坐立;
10个月时可以站立;
12个月时开始简单的独立行走。
2、手部精细运动发育时间和规律
这个规律是:
1个月时会握拳;
3个月时有抓握的趋势;
4个月时能用拇指抓住物体;
5个月时能抓住距离不远的物品;
7个月时能传递;
8个月开始用手抓;
9个月时会用拇指与食指拿东西;
11个月时能握笔;
12个月后会乱涂乱画或者翻书。
宝宝的身体发育的时间和规律具有普遍性,因个体的不同具体的时间会出现提前或延后的现象。
所以如果自家宝宝出现延后现象,父母也不要过于担心和着急。
但是,如果宝宝年满半岁还不会做这些标配动作,说明宝宝在身体发育方面可能出现问题,父母要赶快带上他去医院检查确认。
①3个月手部不会抓握
一般发育正常的宝宝,在出生至3个月时,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即手部握紧。
当宝宝的手掌靠近物体时会习惯性地抓住物体不放,有的抓握的力度不小,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达尔文反射。
这种现象在宝宝生长到3个月后即会消失,被宝宝主动的抓握所取代。
因此,如果宝宝超过3个月手部还不能抓握,说明宝宝的大脑神经可能出现了问题,父母需要引起重视。
②3个月没有吃手表现
在出生到3个月时的宝宝,嘴唇和口腔正好处于敏感状态,会采用吃手的方式来缓解这些症状。
因此,如果宝宝在超过3个月后还没有表现出吃手的动作,说明他的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出现问题。
③4个月头部不会抬动
很多的宝宝很早开始就会有抬头、转头的表现,有的宝宝还能够把上半部身体用手支撑起来。
如果宝宝在4个月时还没有抬头的动作,父母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了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宝宝运动功能的发育。
④6个月一直保持握拳
宝宝在神经发育不完善时,不能调节和控制手部肌肉,手部一直保持握拳的姿势。
随着发育的完善手指会逐步打开,握拳的时间和动作慢慢地减少。
如果在6个月后,这个动作依然没有变化,就需要考虑大脑的发育产生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手部动作的康复训练。
宝宝的举动深深地牵动父母的心。
如果发现宝宝在半岁后还没有这些标配动作的表达,可能表明宝宝的生长发育出现了问题。
父母必须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否则很可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文章寄语】:
宝宝发育轨迹是否正常,这牵扯到他以后是否健康,身为父母,在宝宝半岁前一定不可忽视以上这些表现。
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只有你对宝宝细心呵护,他才会健康成长发育。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异常,一定要尽快带他去医院检查,切记!
【题外话】:
你家宝宝在半岁前学会这些标配动作了吗?
耳鸣的
脱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