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大的娃竟然脊柱变弯?你还在这样抱宝宝吗?

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家长长期的不正确抱姿导致。
其实,不知道正确抱姿的家长并不少
【菜科解读】
在宝宝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家长最关心的是宝宝的体重、身高、智能发育,然而脊柱——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它的健康与否,不仅仅对宝宝现在的健康,更是对ta一生的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之前在门诊遇到过一个宝宝,才5个多月大,脊柱竟然变弯了。
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家长长期的不正确抱姿导致。
其实,不知道正确抱姿的家长并不少。
2020年两会上,有代表提议:把脊柱健康检查纳入全国中小学生体检筛查项目,把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工作纳入疾控部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日常工作。
可见脊柱健康是多么重要!
那么,宝宝可以竖抱吗?抱着睡会影响宝宝脊柱吗?......今天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宝宝的脊柱健康。
脊柱发育是宝宝成长发育中的
重要内容
(图片源自网络)
脊柱包括五口之家: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在刚出生的时候,宝宝的脊柱非常软,还没有发育完善,宝宝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脊柱会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出现向前、向后弯曲的现象,正常情况下颈椎、腰椎向前,胸椎、骶椎向后。
正常的脊柱发育实现对身体的支撑、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生理功能,是宝宝保持较好体形、健康体魄的重要基础。
宝宝脊柱发育的
黄金期和关键期
(图片源自摄图网)
婴儿期(0~1岁)是宝宝脊柱发育的黄金期。
如果这个时期脊柱的发育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宝宝将来可能会出现驼背、脊柱侧弯的情况。
宝宝脊柱发育的黄金期中有以下三个关键期:
01
宝宝出生后2~3个月
宝宝出生后3个月左右,出现了抬头动作,使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得到加强,脊柱随着宝宝的发育,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坚挺,脊柱发育出现第一个关键期,形成第一个生理弯曲,即颈椎前凸。
如何正确竖抱宝宝?
在宝宝3个月之内,建议每次竖抱宝宝的时间不要太久。
竖抱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贴于胸前,宝宝的头搭在家长的肩膀上,眼睛高于肩膀,家长用一手护住宝宝的头和颈部,另一手托着宝宝的屁股,这样会让宝宝感觉很舒服,还可以保护宝宝的脊柱。
美国儿科协会强调:当竖抱宝宝的时候,要保证正确的姿势。
确保宝宝的头、颈椎、脊椎在同一水平面上。
有些家长外出习惯用背带,那么在背带的选择上也需要谨慎,建议使用材质柔软有弹性且符合人体工学的背带,宝宝在背带中可以双腿舒展地坐着,令臀部保持深陷的姿势,这有利于保护宝宝的脊柱。
现在天气热起来了,网眼面料背带安排!对宝宝和家长来说更散热,更凉爽~
此外,3个月之内也不宜给宝宝使用枕头,以免影响到宝宝的脊柱发育。
02
宝宝6个月
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逐渐的学会坐,在这个慢慢坐立的过程中,宝宝迎来了脊柱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胸椎后凸的生理弯曲形成。
宝宝如何正确学坐?
在宝宝学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在宝宝背后扶着,或者给予宝宝一定的物体支撑,等宝宝慢慢坐稳之后,再逐渐的尝试抽离。
家长抱宝宝时可以采取坐抱式,可以避免给宝宝的腰椎带来压力,保护宝宝脊柱的健康发育。
03
宝宝一岁左右
到1岁左右,宝宝开始蹒跚学步时,脊柱发育出现第三个关键期,脊柱也形成第3个弯曲——腰椎前凸的生理弯曲形成。
要注意:
该时期宝宝下肢肌肉的力量以及脊柱、下肢骨骼的强度还不能完全支撑身体,长时间的站立会影响下肢和脊柱的发育。
因此应逐渐延长站立的时间。
家长还需密切关注宝宝的脊柱发育,虽说宝宝1岁左右会形成这三个弯曲,但并没有发育完全,一直到6~7岁,这些自然弯曲才会被韧带固定,长成和成人一样的脊柱形状。
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关键期:三个月抬头,六个月坐,一周岁会走,顺应了宝宝脊柱发育的关键期。
外出时宝宝睡着了
需要注意的事项
外出时宝宝睡着了,这种现象很常见,无论宝宝是在推车还是背带里面睡着,家长一定要在宝宝旁边看护宝宝,注意宝宝的安全。
不建议家长长时间抱着宝宝睡。
因为长时间抱着宝宝睡觉,宝宝的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p#分页标题#e#如果宝宝非要抱着走来走去才能好好睡觉,建议使用能为宝宝的头部、颈部、背部、臀部提供最佳支撑的背带,让宝宝顺畅呼吸的同时,脊柱也能自然弯曲成C型,这不仅有利于家长轻松照看宝宝,不失与宝宝的亲密感,还可以保护宝宝的脊柱。
有些设计不合理的背带侧面和背部松松垮垮包裹不贴合,会覆盖住宝宝的面部导致呼吸不顺畅,这类背带是不推荐使用的,如下面右图。
如果宝宝是乘坐私家车时睡着了,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安全座椅,不仅保障宝宝的安全,也能让宝宝睡得更香。
宝宝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给他盖好被子,千万别吹风着凉了。
如果是夏天,可以盖一个小毯子,不要裹的太多,以免中暑。
如果在户外,要避免蚊虫叮咬。
Anyway,带宝宝外出时,一定要保证宝宝在安静安全的睡眠环境下睡觉。
综上所述,保护宝宝脊柱,从生活中各个小细节着手。
爸爸妈妈们切记要依照宝宝生长发育科学带娃哦~
UFO目击者被警告:黑衣人竟然存在
从此以后,飞碟(Flying Saucers)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
同年7月8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的媒体登出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7月4日"空军在罗斯韦尔发现坠落的飞碟"。
这条新闻马上被各大报刊转载,进而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世界。
但军方很快出来辟谣,说:根本没有什么飞碟,坠毁的是气象气球。
这便是鼎鼎大名的"罗斯韦尔事件"。
半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两件事情,以及后续铺天盖地的目击报告,直接引发了全美上下持续20年并蔓延至今的飞碟热。
据飞碟爱好者考证,从1947年12月开始,美国政府先后执行了"信号计划"和"怨恨计划",专门搜集飞碟与外星人的相关情报,并且评估外星人是否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规模最大也最为公众所熟知的是美国空军于1952年实施的"蓝皮书计划"(Blue Book Project)。
这项计划一直进行到1969年12月,共搜集并研究了12618件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报告。
UFO的说法以及与之接触的几类方式就出自该计划。
蓝皮书计划最后总结说:大部分UFO报告都只是误认了自然现象(云、星星等)或是普通飞行物;少数几件是谎报;只有701件(约6%)被归类为原因不明。
十种世界上最慢的动物,第一名竟然比蜗牛还慢
世界上最慢的十种动物是哪十种呢?来和51区小编看看吧!NO10:毒蜥毒蜥它们可长达60厘米,重量从350克到700克不等,是美国唯一有毒的四脚蛇。
它们几乎不会对人类造成任何威胁,因为它们以极慢的速度移动。
此外,他们消耗的食物高达三分之一的重量,并储存脂肪在身体。
所以他们很少寻找食物NO9:树袋熊考拉虽然可爱但并不是熊,属于食草有袋动物,它们的移动速度十分缓慢,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NO8:美洲丘鹬美洲丘鹬是一种候鸟,是世界上最慢的鸟类,美国的鹬猴以每秒222厘米的速度移动。
NO7:海牛海牛是食草动物,长达4米,体重590公斤。
它们的速度约为每秒约139-222厘米,海牛一般生活在浅水中,并通过浮力移动。
NO6:狐猴狐猴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灵长类动物,经常被认为是奥秘的可怕物种,它们的移动速度很慢,速度约为55.5厘米每秒。
NO5:巨龟巨龟是最慢的爬行动物,其运动缓慢的重要真相是其重壳和粗腿。
平均重量为300公斤,长度为1.3米,寿命为100年,移动速度约76厘米每秒。
NO4:海星海星并不属于鱼类,它们的平均速度可能是每秒约0.89-2.7厘米,海星中移动速度最快的是沙星每秒移动4.7厘米。
NO3:树懒树懒重要分布在南美洲,终年栖居树上,用爪钩住树枝倒挂身躯,是世界上最慢的动物之一,它们的移动速度在3-6.7厘米每秒。
NO2:花园蜗牛花园蜗牛是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它们以每秒1.3厘米的最高速度移动。
NO1:海马海马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
海马行动迟缓最高速度是每秒0.04厘米,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物种。
原本乌龟不是世界上最慢的动物,海马比它还要慢几倍,以后可以说你怎么比海马还要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