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当妈没经验?不知道照顾娃1月龄娃护理要点1篇说透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随着孩子出生,原来的孕妈摇身一变,彻底升级为宝妈了,很多人在这时候可能还有些茫然, 对于自己的身份升级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这在很多方面都会体现出来。
比如照顾宝宝。
面对刚刚出生的孩子,很多新手宝妈都会手忙脚乱,忙的焦
【菜科解读】
对于大部分新手宝妈来说,新生儿第1个月是最难照顾的,挺过去就好了。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随着孩子出生,原来的孕妈摇身一变,彻底升级为宝妈了,很多人在这时候可能还有些茫然,对于自己的身份升级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在很多方面都会体现出来。
比如照顾宝宝。
面对刚刚出生的孩子,很多新手宝妈都会手忙脚乱,忙的焦头烂额。
新手宝妈不懂照顾娃,把自己气哭了
昨天群里聊天,大家聊到刚当母亲时的情景,说起来满满的都是回忆,不少宝妈都表示,这一路走来真是遭了不少罪,踩了许多坑,也发生了许多糗事。
其中李子就表示,自己刚当妈那会儿,真真是头大如斗,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只有老公和几个闺蜜,刚开始坐月子的时候,照顾孩子都无从下手。
自己准备工作做的不充足,给孩子喂奶都不知道正确姿势,好几次孩子吃的都不好,之后也不会给孩子拍嗝,总之是一塌糊涂,期间因为情绪问题,还把自己气哭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儿子能健健康康的长到4岁也是真不容易。
听了李子吐槽自己,很多宝妈纷纷表示感同身受,尤其是带娃最初的1个月,很多人都走了不少弯路。
其实确实是这样,任你在孕期做了多少准备,自认为能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当你真正生了娃,照顾起孩子来你也会手忙脚乱。
尤其是第1个月,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细节问题。
咱们今天就来细致的说一说,新生娃第1个月内怎么护理。
让新手宝妈们都能有的放矢,尽量做好准备。
新生儿该怎么哺乳?
孩子出生后尽量在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就让娃吃奶,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母乳哺乳的成功率。
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几乎每天都在迅速成长,一天一个样,因此在哺乳量上也有不同。
第1~3天:这时候的娃胃很小,只有弹珠大小,宝妈的初乳完全够宝宝吃的。如果喂太多会增加娃的肠胃负担,一次5ml~10ml左右即可。
第4天:这时候孩子的胃部大约会有葡萄大小,一次需要的奶量在25ml~30ml左右,基本上要保持1.5~3小时的哺乳频率。
1周后:这时候娃的胃部已经长到一颗草莓左右的大小,容量大约在50ml,这时候喂奶的频率保持在2小时左右1次即可。
2周后:宝宝的胃部已经发育到有鸡蛋大小了,这时候孩子一次能吃进60ml~90ml左右的母乳,宝妈依然要保持2小时1喂的频率。
满月后:这时候的娃已经长得很快了,一次哺乳量需要80ml~120ml左右,哺乳的频率保持在3小时一次为宜,每天哺乳6~7次即可,总哺乳量控制在600ml左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按时、足量的哺乳,为了防止宝宝溢奶,宝妈还应该学会给娃拍嗝,这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怎样给娃拍嗝?
拍嗝常见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趴腿拍嗝
将宝宝脸朝下趴在你大腿上,然后一只手抓牢宝宝,另一只手用空心掌轻轻拍击娃的后背,或者按摩娃的后背。
2)竖抱拍嗝
#p#分页标题#e#这是一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拍嗝方式,将宝宝竖抱,趴在你的肩头,然后一只手抱住孩子,用手胳膊肘擎住宝宝的屁股,另一只手用力道适中的空心掌轻拍或者按摩娃的后背。
3)坐姿拍嗝
将娃坐在你的大腿上,然后让娃身体前倾,一只手托住娃的下巴,扶住肩膀,另一只手轻拍或者按摩娃的后背。
新生儿穿戴要注意哪些问题?
关于新生娃的穿戴,也是很多家长纠结的,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判断娃的体温,进而不知道给娃穿多还是穿少。
所以,很多家长都宁可孩子被热到,也不让娃被冻着,经常给娃穿很多。
但这样做其实很危险,尤其在气温低下的时候,给娃穿太多很容易诱发捂热综合症,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判断孩子冷热与否,不应该看娃的手脚温度,是应该通过娃的后背、后颈和肚皮处的温度来判断。
娃的手脚平时凉一些是很正常的。
宝宝在睡觉时尽量给娃准备纯棉的连体睡袋,初期可以使用包裹式襁褓睡袋,以便减少娃的惊跳反应,之后可以选择手脚能活动连体睡袋,避免娃的肚子着凉。
寒冷地区冬天也可以使用暖气或者地暖,但要注意使用加湿器。
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零碎问题
1)睡眠
这时候娃的睡姿非常重要,注意不能趴睡,避免孩子出现窒息,或者因为散热不利诱发湿疹等问题。
在满月之内的娃每天要睡16个小时,孩子如果一直睡会影响哺乳,宝妈应该每隔2小时把宝宝叫醒1次,哺乳之后再哄入睡。
2)洗澡
给娃洗澡最关键的是水温和室温,水温在37~40度为宜,家长测试的时候要用手肘,这样更准确,室内温度保持在28度左右。
给娃洗澡可以使用婴儿沐浴露,但一周一次的频率即可,不宜过多,其余时间洗澡可以不用沐浴露。
洗完澡之后,可以给娃使用婴儿润肤露,然后进行抚触按摩,以增强娃的安全感。
这里要注意的是脐带,如果娃的脐带还没断掉,千万记得防水。
3)排便
没满月的娃一天换个十次八次的纸尿裤都很正常,这时候的娃经常会放屁带货,所以纸尿裤要勤换。
给宝宝清理屁屁时要从前往后擦,并且每个褶子都要翻开,避免出现粘连。
清理完屁屁之后记得给娃涂抹护臀霜。
减轻当妈妈的压力?当妈妈压力大办
作为一个随时想要保持美丽的女性怎么能脱发呢?于是我从各种卖场买了防脱发的洗护用品但是都是治标不治本,家里地上还是有随处可见的头发,直到一天闺蜜问我,“你是不是因为带娃太累了压力太大了?”这句话简直一语惊醒梦中人。
不当妈不知压力大好吧我承认,这不当妈不知道,当了妈吓一跳,小爱刚准备上幼儿园那会,想着家里小区里就有一个幼儿园,不用着急报名,等到我去报名的时候,人家老师告诉我,人满了,找别家去吧!也没人告诉我现在幼儿园报名也这么困难啊!这可把我急坏了,几个礼拜没睡好觉,要知道,小孩晚一年上学可是晚好多啊。
还好还好,后来在一个离家有点距离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幼儿园,终于把孩子上学问题给解决了。
随之而来的却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孩子不想上学啊!!小孩子的脾气特别难以捉摸,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想去上课,“妈妈,我的小猪佩奇说让我今天在家陪它,我能不去上课吗?”“妈妈我今天肚子有点痛,我能晚点上课吗?”我拒绝之后她就开始变相撒泼闹脾气,眼看着离上班时间越来越近,我狠下心,把她送去幼儿园,赶紧往公司赶,可是我还是迟到了,真的是又气又恼,脑袋里想着孩子哭泣的脸庞还带着一点懊恼,要是当时我的语气再温柔一点,她是不是就不会哭了?当然除了这两个典型的问题,最难的就是她的兴趣班了,我本来不想给孩子报补习班,等人家老师一问,你家孩子有没有什么特长啊,别的家长都是这样说的。
“我家孩子会弹钢琴,花了两万呢。
”“我给我家孩子报了语言班,小爱妈妈,你家小爱会什么呀?”“我......我家小爱会说话,还不花钱。
”听大家这么说,我都感觉自己亏待了小爱,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和老公商量,到底要不要给小爱报兴趣班,不报吧,人家大部分孩子都报了,我家孩子不报,显得我亏待了她似的;报吧,现在兴趣班这么贵,就以我俩这点工资,还要还房贷,根本就负担不起啊,唉,当了妈妈可真累。
孩子快乐就好,去他的压力每天我就想好好的躺在床上休息,玩玩手机,可是不行啊,这工作、家务、孩子,哪一个不需要我操心,你说我能不脱发吗?还因为这些压力,搞得全家人都不开心,尤其是小爱,她特别不想跟我分开,只要一上课就开始哭闹不已,孩子的不情愿加上压力脱发,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压力不仅仅到了我的身上,也开始影响了家里的小朋友。
当下我就决定,去他的压力,我要减压!我要孩子开心,要挽回自己的秀发(哈哈,当然只是想想的)停掉兴趣班,减少加班,多抽出时间陪小朋友见识外面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就地取材,例如观赏植物,小区里玩的时候,教一些知识给她,在认识外面的世界时,还让他自由发挥,间接培养了他的创造力,现在她照样在幼儿园学的很好,一点都没有落后别人。
身为妈妈,我真的太了解各位妈妈的心理了,其实我们对孩子的东西太上心了,害怕有一丝问题,所以换一种教育方式,索性丢掉那些压力来教导孩子,是不是孩子也优秀,你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呢?
当妈妈后很容易失去自我 有孩子后留出时间自我关爱
当妈妈后为何很容易失去自我随着孩子离开肚子后,妈妈这个角色就像皮肤一般贴近我们对自己的认同,当了一个妈妈所以自然会想要、也需要的为孩子、为这个家做更多努力。
我们总会期望自己有能力甚至从容优雅地把这一切搞定,可惜的是这个期待往往会和童话故事的美好结局一样常让人感到失落。
渐渐地,你会感觉到,孩子的需要开始与你的需要开始挤压与竞争。
真实的状况是休闲娱乐、吃饭睡觉时间被挤压,甚至连上厕所洗澡时间也被督促,上述林林总总的挤压分开来看都是小事,可累积起来对体力和心力都是相当有感的不舒服。
有孩子后如何留出时间自我关爱1.每天拿出15分钟时间关注自己不要想着做家务,不要想着工作,不要想着孩子,只关注自己。
闭上眼睛,留意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感觉,听一段平静的音乐,读一本杂志,洗一个热水澡。
如果觉得每天15分钟太长,那么试试每周一次到楼下的美容院敷一个25分钟按摩之类,一个月拿出1~2小时的时间和闺蜜喝杯奶茶聊聊八卦吐吐槽。
2.寻求和接受家人朋友的帮助尽管这些帮助并不能如你所愿地尽善尽美。
也许爸爸会给孩子吃糖果喝汽水看动画片忘记给孩子换尿布,也许奶奶不懂得给孩子读唐诗和讲故事,但只要能搭把手让妈妈喘气休息也是有力的帮助。
3.接受一些其他人的求助和任务给自己繁琐重复的带娃生活带来一些良性的注意力转移。
例如帮后辈朋友看一遍求职简历,重拾自己的爱好帮闺蜜拍一套照片,做义工和志愿社区服务。
这种刻意的“分心”、会让妈妈重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被社会需要的感觉。
4.培养一个爱好学习一门新的小手艺,瑜伽健身跑步重新建立起来,也许只是一个月几次,在爸爸和家人能够照顾孩子的时候,把时间预留出来给自己,妈妈也需要身心充电和自我增值。
5.和周围的同龄宝妈多交流守望相助听听别的妈妈的育儿经。
两妈带两娃远比独自带娃更加省力高效,不妨多组织一些孩子间的play date,也是妈妈的社交小约会。
6.有意识地忽视那些质疑和批评自己的声音例如妈妈的不解责骂和婆婆的白眼。
理解并接纳你永远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取悦所有的人,而为自己争取合理权利,也是养育之路必修的功课。
7.写一本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需要也许只是愤怒和焦虑的情绪,也许只是手机上随手打上几个字,当我们能有意识地觉察和记录下自己的需要,就不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迷失掉自我,而我们内心的紧张焦虑,在记录的过程中也得到一部分释放和疗愈。
8.寻求帮助如果您意识到自己和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无法帮你解决问题,那么就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