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班育儿知识
【菜科解读】
1)秋季小班育儿知识
1、进补一些防燥养阴食物秋冬适宜养阴,进入秋季可给小宝贝补一些防燥养阴的食物,如山药、莲藕,山药可健脾补肺益肾精、滋润五脏,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而藕具有开胃健脾的补益功效。2、给宝宝多喝水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
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
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3、少吃“上火”食物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
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
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4、呵护宝宝皮肤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
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
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
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5、预防腹泻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
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声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2)简短育儿知识
1、孩子睡眠时间昼夜相加不得少于12小时。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健康的保障。
2、户外有氧运动能增加孩子的免疫力,上下午均不少于40分钟的户外活动,最好能接触到土地、当然霾雾天气要除外。
3、若要孩子安,三分饥和寒。
千万别给孩子吃得太多,穿的太厚,要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给孩子更换衣服。
4、孩子患病时,治疗原则是能食疗不吃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请家长注意,药物各有其功效,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
5、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脾的功能不足,肝的功能有余,所以孩子十分容易消化不良,也容易上火,因此父母要防患于未然。
3)幼儿园夏季育儿知识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宝宝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会消耗很多的能量;再有白昼时间长,闷热的天气也往往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食欲骤然减退,这样就会影响蛋白质的供给,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幼儿园夏季育儿知识:1、勿过多食用冷饮:冷饮是小儿喜欢的食品,一定要摄进量。过多摄进冷饮会惹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损伤牙齿。
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
胃黏膜遭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剧烈收缩,胃内排泄混乱。
胃酸、胃酶排泄锐减,使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大幅度降落。
儿童胃黏膜非常娇嫩,很易形成“冷食胃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
若冷饮分歧格,还可形成细菌胃肠疾病。
过多食冷食还可影响小儿牙齿发育,特别是换牙期。
2、不要食用剩饭:即使是放正在冰箱中,也要加热后再吃。
冰箱不是消毒箱,冷躲室中的细菌异常可净化食品。
3、制止蚊虫叮咬:小儿被咬后由于毒素作用,局部会出现严重的红肿。
以致发热。
另外,蚊虫也是传染病的散播媒介,没有接种过乙脑疫苗的小儿,更易被散播上,即使是接种了乙脑疫苗也有被传染的可能。
4、防御日光皮炎:夏季日光中紫外线指数大,应注重避光。
特别是对小儿眼睛的掩护。
配戴太阳镜一定要注重太阳镜的质量,劣质的太阳镜不但不克有效的防御紫外线的辐射,反而会损伤眼睛。
涂抹防晒霜时也要注重质量和防晒系数。
5、防御哮喘:夏季花粉、粉尘、驱蚊药等等,都可成为过敏原,引发小儿哮喘。
6、慎用驱蚊药:以防夏季哮喘,或中毒反响。
7、防御“红眼病”:不要混用毛巾,注重卫生。
4)幼儿园育儿知识
1、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2、注意保护自己,不带危险物品来园,不能让硬物、锐气损伤任何部位。
3、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
4、利用图片谈话、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5、总之,教师通过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安全教育。
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6、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电话,教幼儿模仿打电话回家,拨打110、119、120等,让幼儿懂得遇到意外时,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
7、在室内外进行自护自救演练,让幼儿学到一些自护自救方法,防止遇到危险时,进行自护自救。
8、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
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