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4月大已经有17斤重,姥姥还嫌外孙太瘦心疼落泪

网友看了分享,爆笑不止:孩子都没脖子了还瘦! 这位宝妈分享说,孩子刚出生时,都是姥姥在带他,一直都被姥姥喂养得很好。
孩子四十几天后,姥姥家里有事回去了一段时间,再次来到家里看到孩子时,不停抹
【菜科解读】
姥姥嫌外孙太瘦心疼落泪,要求一天喂5顿变喂6顿:孩子三个月17斤
3月28日,山西,一位年轻妈妈分享姥姥抱着孩子伤心的抹泪,原因认为孩子太瘦。
网友看了分享,爆笑不止:孩子都没脖子了还瘦!
这位宝妈分享说,孩子刚出生时,都是姥姥在带他,一直都被姥姥喂养得很好。
孩子四十几天后,姥姥家里有事回去了一段时间,再次来到家里看到孩子时,不停抹眼泪。
她嫌外孙太瘦,心疼落泪,认为每天喂养的次数太少了,要增加喂养次数。
宝妈称,宝宝现在三个月零二十六天个星期前去打疫苗的时候,就已经十七斤。
我觉得已经算是胖宝宝了。
当时医生看着宝宝,也觉得喂养的很好。
没有任何问题。
可孩子姥姥这两天说我孩子瘦了,非让我把五顿喂成六顿。
她抱着胖外孙时,还是不满意,认为太瘦了,外孙体重没有达到她的理想目标。
不停抹泪,认为她离开的这段时间,女儿把外孙饿着了。
看着姥姥的样子,宝妈哭笑不得。
身边和宝宝的同龄人也就十一二斤,而她的娃都已经17斤,姥姥还是认为瘦了。
姥姥的担忧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但也反映了一种对孙辈的过度干预和不合理期待。
宝妈对姥姥的担忧感到无奈,尤其是在看到姥姥对孙子体重仍然不满意时,更是哭笑不得。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孩子喂养和健康的不同认知,需要在沟通和理解上进行调解和平衡。
对于宝妈来说,她可以试图与姥姥进行理性沟通,解释孩子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以及她的喂养计划和信心。
同时,也可以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共同帮助姥姥理解和接受孩子的健康状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支持至关重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孩子各有哪些好处
母乳喂养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很多妈妈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孩子好,但到底有哪些好却说不上个一二三。
其实,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第一,母乳可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
从营养成分来看,母乳完美匹配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与配方奶相比,母乳的营养比例更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从而更好的满足生长需求。
另外,母乳中所含的免疫因子是配方奶远不可及的,而且,母乳中的营养和免疫成分会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而自动调节,可以不断满足孩子生长变化的需求。
第二,母乳喂养能帮妈妈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关系。
从宝宝的心理发育角度来看。
吮吸和哺乳是哺乳动物最本能的天性。
母乳喂养过程,妈妈喂给孩子的不仅是食物,还有通过肌肤接触来建立的亲子依恋关系。
母乳喂养对妈妈有什么好处?母乳喂养对妈妈的短期和长期健康都有非常明显的益处。
具体我们也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来看。
第一,从产后恢复的生理角度来看,母乳喂养让产后妈妈的子宫迅速开始收缩,出血减少,也就减少了产褥期感染风险。
母乳喂养活动使得产后妈妈每天大约多消耗500卡路里的热量,这相当于游泳一小时。
所以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产后体型恢复会更容易。
躺着就把肥减了,妈妈们何乐而不为?长远来看,哺乳还可以降低妈妈将来患心脏病或糖尿病的风险,乳腺癌和某些妇科肿瘤的风险也会因母乳喂养而有所降低。
第二,从心理方面来讲,母乳喂养为妈妈和宝宝亲密接触创造了条件,同时满足了孩子和妈妈的心理需求。
母乳,就是妈妈“37℃的爱”,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虽然母乳喂养好处很多,妈妈们也都想给孩子最珍贵的爱,可是,母乳喂养路上的妈妈们依旧困惑多多:Q1试过各种方法就是奶水少,该怎么办呢?很多妈妈试过的方法大多是民间偏方,根本就不存在循证医学证据。
根据乳汁产生的原理:少喂少产,多喂多出,最简单有效的下奶办法就是多和宝宝接触,多让宝宝吸吮,这样反复,坚持几天绝大多都能建立宝宝和妈妈供需平衡状态。
而这期间,最要避免的就是赶忙给孩子加奶粉,以免孩子吃惯了配方奶而换回母乳困难。
另外,乳汁多少与乳房大小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小乳房通过多亲喂同样能够满足宝宝需求的。
Q2妈妈奶水稀、奶水少,多吃哪些能下奶呢?奶水的多少其实跟我们建立乳汁的供需平衡原理有关。
宝宝吸吮越多,刺激妈妈的泌乳系统会分泌更多激素来促进乳汁合成。
乳汁是孩子吃得越多,产生也越多。
因此,对于坚持正常饮食的健康妈妈,并不会因为妈妈多吃一点或少吃一点,而让奶水变多或变少。
给孩子喂奶有多的母乳办?把多的母乳保存下来
正确保存母乳世界各国关于母乳保存的温度要求和时长,有一定的差异,外加上还有来自各种民间团体的数据,常常会让奶牛妈妈们不知道听谁的最靠谱。
小编个人态度是:宁可从严,不冒风险。
临床上,我们接诊过不少因为吃冷冻母乳而导致肠道感染、出现严重腹泻症状的小宝宝。
毕竟,挤奶和储奶过程都不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来自妈妈的手和挤奶、储奶工具和容器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下繁殖并产生细菌毒素的。
而,冰箱又不是保险箱,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冷冻母乳的安全性和品质,却不能板上钉钉地确保不会因为温度变化和时间延长而出问题。
所以,小编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图1)、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图2)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图3)关于母乳保存的建议,做了一个汇总(图4,按照相对比较严格的条件),供各位妈妈们参考。
同时,这三方的原始推荐,我也放在下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借鉴一下。
图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图2 美国CDC推荐图3 美国FDA推荐图4 小编汇总敲黑板提醒虽然各位妈妈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是,站在医疗人士的角度,还是想建议大家不要抱侥幸心理。
母乳再金贵、再有营养,也要以安全为重。
与其放坏了,或者吃坏宝宝的肚子,不如及时分享赠予更需要它们的人(后面会有说明)。
母乳储存,无论在上述何种温度条件下,都必须使用一次性储奶袋或储奶瓶,或者是经过严格消毒的储奶瓶(请避免使用玻璃瓶,以免冻裂)。
一定要详细记录取奶的时间(年月日小时),避免取用的时候混淆。
正确解冻母乳冷冻储存的母乳,在恢复使用的时候:首先要根据记录的取奶时间和储存的条件,判断母乳是否储存太久、或者储存过程中没能保证相应的温度(比如出现过停电、冰箱故障等),超出推荐储存时间、或者不符合储存温度要求的母乳,绝对不可以使用。
没有取奶日期标签、不能准确判定取奶时间的母乳,也不可以使用。
使用的时候,按取奶时间的先后顺序解冻母乳,先取+冻的先用,后取+冻的后用。
符合使用条件的冷冻母乳,先移入冰箱冷藏室(0℃以上)里解冻(注意: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小时),或者用流动的温水解冻,或者用温水浴或温奶器(水温不要太烫,避免影响奶的品质)解冻(注意要经常轻轻摇动,以保证受热均匀)。
冷冻奶完全解冻回温后,在喂奶前,一定要用手腕内侧测一下奶的温度,不要太热,避免烫伤宝宝。
敲黑板提醒已经解冻的母乳,不可以再次冷冻储存。
已经解冻的母乳,在室温下最多放置1-2小时,冰箱冷藏室内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解冻后超时未用的母乳应当废弃不用。
不要使用微波炉或明火直接加热解冻的母乳。
解冻后温至适合温度的母乳,要及时喂宝宝,未能被宝宝吃完的母乳需废弃不用。
用不完的冻乳,可以分享给别人家宝宝吗在如今这个和谐社会,每一位妈妈都会发自内心地想要把育儿经验和好物分享给大家,这其中,不乏自己宝宝吃不完的冷冻母乳。
当遇到有宝宝因为妈妈奶少而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的困境,常有好心的妈妈会把多余的储备捐赠给朋友或小区邻居共享。
爱心当然是美好和可赞的,但是,绝大多数妈妈并不知道: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动态变化,会随着自己宝宝的生长需求和月龄增加而改变,也会因妈妈饮食的变化而变。
因此,如果捐赠的母乳是自己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挤出的,如果送给一个1~2个月大的宝宝,有可能是不能满足这个宝宝当下的营养需求的。
冷冻母乳会因为挤奶操作和储存过程中的条件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隐患,也有可能因为妈妈自身疾病原因,而有健康风险。
因此,捐赠出去的母乳,如果没有经过相关卫生指标的检测,并不能保证是100%安全的,一旦吃到这份母乳的宝宝因此有感染或其它问题的发生,原本的爱心变成了伤害,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敲黑板提醒用不完的冷冻母乳,可以分享给别人家宝宝的前提,是“安全”且“符合需求”。
母乳库:等待你37℃的爱如果你是一位产量和爱心都满溢的哺乳妈妈,希望将37℃的黄金口粮分享给更多更需要的小天使(特别是早产宝宝们),你需要知道一个词:母乳库。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已经设有母乳库,接受捐赠母乳,以帮助更多急需却无法如愿实现母乳喂养的宝宝们。
母乳库一般由大型医院牵头设立,面对全社会接受捐赠,并对捐赠母乳的质量和使用全程负责。
母乳库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质量有保障。
以青岛和睦家医院母乳库为例(下图是当时的启动仪式照),母乳的采集要经过一套非常严格的程序。
捐赠者首先要抽血化验,筛查艾滋病、乙肝病毒等,合格后去母乳采集室进行采集,档案登记,再经过巴氏消毒之后送入专业储存设备在零下3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
捐献者的姓名、挤奶时间、奶量、消毒时间、入库时间等,也都会有明确标识。
安全的爱,才是最贴心的爱。
无论是存储给自己的宝宝以供未来使用,还是捐赠给别人的宝宝以供不时之需,科学合理的采乳、保存、解冻、使用,才能将母乳的价值最大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