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奇葩交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6-21 点击数:
简介:动物界以性命为代价的婚姻,最有名的莫过于动画片《黑猫警长》中螳螂的婚姻。

新婚之夜,螳螂新郎死于非命,凶手却是螳螂新娘。

动画片告诉大家,吃掉新郎是螳螂为了繁殖下一代而必须做出的牺牲。

但从科学角度解释,雌性螳螂吃掉雄性的脑袋,则是交配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个环节。

这一环节能让雄性更快速地射精。

在动物界,类似螳螂这样残忍的交配

【菜科解读】

动物界的奇葩交配

动物界以性命为代价的婚姻,最有名的莫过于动画片《黑猫警长》中螳螂的婚姻。

新婚之夜,螳螂新郎死于非命,凶手却是螳螂新娘。

动画片告诉大家,吃掉新郎是螳螂为了繁殖下一代而必须做出的牺牲。

但从科学角度解释,雌性螳螂吃掉雄性的脑袋,则是交配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个环节。

这一环节能让雄性更快速地射精。

在动物界,类似螳螂这样残忍的交配方式并不鲜见。

以爱为名的伤害

粗鲁残暴的求爱方式

很多动物在求偶时,总会想方设法展示自己,以求得对方的欢心。

但也有一些家伙却相当不懂风情,毫不怜香惜玉。

雄性的袋鼬、臭虫、象鼻虫就是其中的代表。

袋鼬形似老鼠,主要分布在澳洲。

当南半球进入冬季,袋鼬也进入了发情期。

这时,它们会掀起一场充满暴力色彩的交配狂潮。

为了使自己的基因最大程度地得以延续,雄性袋鼬会抓住一切机会与不同雌性交配。

这些粗鲁残暴的家伙会抓住雌性袋鼬的脖子,强行将它们拖走,而后进行交配。

交配过程中,雄性袋鼬还会抓咬雌性袋鼬,让它们发出痛苦的尖叫,有些雌性袋鼬甚至会因此死去。

同时,对于雄性袋鼬而言,交配也具有风险。

相对于其他同类物种,袋鼬的交配时间很长。

通常情况下它们的交配时间可达到 3 小时,有时甚至可以持续一整天。

频率高、时间长的交配行为会消耗雄性袋鼬大量体力,使它们的体重减轻,并出现秃顶。

有的雄性袋鼬甚至会在完成交配后的几周内死去。

臭虫也是动物界有名的渣男。

交配时,雄性臭虫会用自己像剑一样的生殖器官,刺穿雌性身体某一部位,射精后便不负责任地匆匆跑开。

而它们的精液则会进入雌性臭虫的血液中,随血液循环进入受精囊,最后进入卵巢。

不过,与雌性臭虫相比,雌性象鼻虫的命运或许更惨一点。

雄性象鼻虫的生殖器上长有尖利的刺,交配时极易刺伤雌虫。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争夺交配权的过程中,拥有更大、更尖利刺的雄性象鼻虫更容易胜出,从而更能获得雌性的青睐。

研究人员表示 :对于雌性象鼻虫而言,这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因为象鼻虫多生活在干旱地区,精液能够为雌性象鼻虫补充水分。

有研究证明,在水分充足的时候,雌性象鼻虫对交配的兴趣大幅下降,但在缺水时期,它们对交配极为渴求。

这样粗暴的交配行为,不单是存在于陆地上的动物中,生活在深海区域的鱿鱼,也有着匪夷所思的交配方式。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能发出生物冷光的广鳍八腕鱿。

雄性广鳍八腕鱿会用它们像鸟一样的尖喙和触手上的利爪,在雌性身体上撕开约 5 厘米的口子,然后它们会用附肢将精荚放入雌性的伤口中,通过体液循环进行受精。

更有甚者,南洋力士钩鱿的精荚能在雌性身体上挖洞。

它们的精荚能够分泌某种溶化鱿鱼身体组织的酶,从而渗进雌性的身体里。

动物界的奇葩交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雌雄同体生物的奇特交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雌雄同体生物的奇特交配

雌雄同体生物看起来似乎在繁衍上有着天然优势——自身既有精子,又有卵子,似乎可以自体繁殖下一代。

然而,除了极少数低等生物,如绦虫等寄生虫可以自体受精外,绝大多数雌雄同体的生物必须异体受精。

这一特点使它们的交配过程显得与众不同。

海蛞蝓个头微小、肤色亮丽,是生活在海底的雌雄同体生物。

这种外表可爱的小家伙的性生活相当狂野。

它们通常是一小群聚集在一起,一个接一个地与同类交合。

这种成群结队的交配有时长达数日。

如果仅有两只海蛞蝓相遇,那么一只的雄性器官会与另一只的雌性器官进行接触,交配完成后,彼此交换性器官再进行交配。

有意思的是,某些种类的海蛞蝓在交配过程中会因为失去耐性,想要尽快结束交配而咬断配偶的生殖器。

但对受害者而言,这点小事无关痛痒。

因为在每次交配后,海蛞蝓都会舍弃体内的雄性生殖器,并在短时间内再生出新的生殖器。

如此神奇的再生功能,在生物界绝无仅有。

与海蛞蝓交换性器官再次进行交配不同,扁虫会为争夺做父亲的权利而斗争。

扁虫是涡虫、绦虫和吸虫三类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它们多为雌雄同体,大部分能自体受精。

有趣的是,当它们要进行异体受精时,它们会为获得做父亲的权利而展开争斗。

交配前,两只扁虫会用似利剑一般的雄性生殖器,像比试剑术一样攻击对方。

被刺中的扁虫将扮演雌性的角色,接受胜利者的精子,成为母亲,负担起养育后代的责任。

而胜利者则会扬长而去,继续享受单身生活,再寻找下一个交配对象。

我们常见的蜗牛也是雌雄同体生物,它们的交配过程也很奇特。

研究发现,至少有 9 个科的蜗牛在交配时,会把一支钙盐构成的坚硬的箭刺入对方体内。

研究者们形象地称这支箭为爱神之箭。

但令人意外的是,爱神之箭并不含有精液,它只是为了让中箭者更容易接受交配行为,进而完成受精过程。

自杀式交配

以雄性生命为代价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螳螂,在动物界,还有不少动物以雄性的生命为代价繁衍后代。

过着群居生活的蜜蜂,有着独特的繁衍后代的方式。

蜜蜂社会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

蜂王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不事生产,只负责产卵繁育后代。

工蜂也是雌蜂,但它们生殖器发育不完全,只负责族群筑巢、觅食、育幼等工作。

而蜂群交配的重担,则落在了雄蜂的肩膀上,它们专门负责与蜂王交配。

在一个蜜蜂族群里,通常只有一只蜂王,但却有 500 只以上的雄蜂。

因此,蜜蜂的交配是一种众星捧月式的交配。

蜂王在飞行时,雄蜂群起追赶,待抓住飞行中的蜂王,便骑在它的背上进行交配。

通常,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会有十几只,但它们并不能算是幸运儿。

因为在交配过程中它们的雄性生殖器会折断在蜂王体内,交配完成后,雄蜂便因生殖器折断引起腹部破裂而丧生。

与螳螂类似,一部分种属的雄性蜘蛛为了获得基因延续的机会,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

大名鼎鼎的黑寡妇在交配过程中,雌性会在交配时吃掉体型娇小的雄性。

雄蛛为了获得交配机会,似乎也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甘愿沦为雌蛛口中之食。

并且,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存活几率增大,在被雌蛛吃掉前,雄蛛甚至会主动折断在雌蛛体内的性器官。

这样能加大别的雄蛛让雌蛛受孕的难度。

章鱼也是自杀式交配生物的典型代表。

但与蜜蜂和蜘蛛在短时间内因爱死亡不同,章鱼在交配后的较长时间才会死去。

雄性章鱼的八只触须并非全是它的手臂,其中一只是它的生殖器官。

雄性章鱼对这只特殊的触须非常爱惜。

在觅食、争斗的过程中,这只触须总是被它们小心翼翼地藏起来,避免受伤。

但在与雌性章鱼的交配时,这只特殊的触须便不再被保护。

雄性章鱼在碰到心仪的雌性章鱼后,会用触须对雌性进行爱抚拥抱。

当雌性章鱼感到兴奋后,雄性章鱼会将精囊放置在那只特殊的触须上,而后利用勃起的触须将精囊送入雌性体内。

并且,它们会将性触须留在雌性体内。

但由于章鱼没有海蛞蝓那样的生殖器再生能力,失去了性触须的雄性章鱼,在此后的几个月内便会走向死亡。

斗篷章鱼大概是章鱼种属中外貌最拉风的一种。

它们身长一米以上,最长的超过两米,触须张开能伸展出一面轻薄华美如斗篷一般的膜,这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巨大,从而吓跑掠食者。

不过,这样的美貌只属于雌性斗篷章鱼。

而雄性斗篷章鱼体型仅几厘米,大约只有雌性的四万分之一。

雄性斗篷章鱼从出生起便开始寻找配偶。

找到之后,它们便将生殖器官附着在雌性身上,本体游走。

不久后,雄性斗篷章鱼的生殖器官会自己移动到雌性生殖器开口处,等待卵子发育成熟。

而受精则需要雌性斗篷章鱼完成。

它们会移走雄性留下的生殖器,然后撕裂精囊,让精子与卵子结合。

谁也无法准确预料,从留下生殖器到受精需要多长时间,往往在雌性斗篷章鱼受精的时候,它可怜的丈夫也许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据《环球人文地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中国十大最受欢迎动物园,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领跑

动物园既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地方,也是供公众欣赏以及进行科普教育的场所。

动物园是中国家庭非常喜欢的的周末好去处,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会带小朋友去动物园看看大老虎、大狮子,还可以喂喂动物,动物亲密接触。

那你知道中国著名的动物园有哪些吗?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看一看中国十大最受欢迎动物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国十大最受欢迎动物园1、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bai]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野生动物园”,拥有50只澳洲国宝考拉、10只中国国宝大熊猫、马来西亚国宝黄猩猩、泰国国宝亚洲象、洪都拉斯国宝食蚁兽等世界各国国宝在内的500余种、20000余只珍奇动物。

作为最受欢迎的动物园之一,公园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和自驾车观赏为特色,小编推荐,游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时,一定要尝试下其自驾车观赏动物模式,能让你拥有最佳的游览体验。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香江大道593号2、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座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居住着来自国内外的珍稀野生动物200余种,上万余头(只),是一座集野生动物饲养、展览、繁育保护、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园区分为步行区、车入区及“水域探秘”三大部分,居住着大熊猫、金丝猴、金毛羚牛、朱鹮、亚洲独角犀、白犀牛、猎豹、长颈鹿、斑马、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参与富有特色的动物科普讲堂,更能近距离观赏到动物们觅食、玩耍的自然行为,买购网小编在此特别推荐带上家里的小朋友前来参观游玩。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镇南六公路178号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80年代最初的6只病、饿大熊猫,截至到2020年末的215只大熊猫种群数量,期间未从野外捕获一只大熊猫,一切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进行着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的工作。

基地内以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的形式打造,包含了大熊猫产房、熊猫饲养区、科研中心、熊猫医院,以及若干处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

这种沉浸式的游览体验,让公众在参观、娱乐的同时,更能清晰的了解到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375号关键字:景点动物园

古物种学家发现一种新的鱼类化石

新属Simpsonigobius的化石。

致谢:uux.cn莫里茨·迪伦伯格据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虾虎鱼是欧洲种类最丰富的海洋和淡水鱼类之一。

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浅水水体的底部,对许多生态系统的功能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一种淡水虾虎鱼化石新属的确定,LMU大学地球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国际硕士项目的学生和LMU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古生物学家Bettina Reichenbacher的发现为这些鱼类的进化史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这一发现发表在《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

新属Simpsonigobius的小鱼体长可达34毫米,是在土耳其1800万年前的岩石中发现的,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组合,包括形状独特的耳石(听力石)。

现代研究技术阐明了在家谱中的位置为了确定Simpsonigobius在虾虎鱼类系统发育树中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了一个总证据系统发育数据集,他们对该数据集进行了增强,以结合来自48个现存物种和10个化石物种的5个基因的总共48个形态特征和遗传数据。

此外,研究小组首次对虾虎鱼化石物种进行了尖端测年。

这是一种系统发育方法,其中包括在系统发育树中的化石年龄(= tips)用于推断整个群体进化历史的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新属是虾虎鱼科中最古老的成员——该科被归类为现代虾虎鱼(虾虎鱼科和背眼虾虎鱼科)——也是这一现代群体中最古老的淡水鮈。

尖端年代测定分析估计虾虎鱼科出现在3410万年前,背眼虾虎鱼科出现在3480万年前,这与以前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的年代测定研究一致。

此外,研究人员首次将化石虾虎鱼纳入随机栖息地制图,揭示了虾虎鱼在进化史之初可能具有广泛的盐度耐受性,这挑战了以前的假设。

Simpsonigobius的发现不仅为虾虎鱼增加了一个新属,还为这些不同鱼类的进化时间表和栖息地适应提供了重要线索。

Reichenbacher说:我们的研究强调了使用现代方法分析化石记录的重要性,以更准确地了解进化过程。

第一作者Moritz Dirnberger目前是蒙彼利埃大学的博士生,他补充说,这些发现有望为进一步研究虾虎鱼的进化以及环境因素在塑造其多样性中的作用铺平道路。

加入收藏
               

动物界的奇葩交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