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6 点击数:
简介:导语:红烧狮子头家常做法,牢记3个诀窍,丸子醇香软糯不散,好吃不腥红烧狮子头是一道经典名菜,是以猪肉搭配

【菜科解读】

导语:红烧狮子头家常做法,牢记3个诀窍,丸子醇香软糯不散,好吃不腥

红烧狮子头是一道经典名菜,是以猪肉搭配莲藕、香菇等食材,经过一系列特殊的烹饪工序制作而成,肉香浓汁醇厚,好吃还不腻,相信很多人会学习做红烧狮子头,不管是家常菜亦或是宴客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做红烧狮子头的时候,别只会加鸡蛋,牢记其中的小妙招,丸子更加香醇软糯,清香好吃还不腥,下面我便会将这道特色菜的做法详细分享给大家,学会做法后,过年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做,非常有面子,相信大家看完食谱便会发现,其实狮子头的做法相对来说还算比较简单,轻松便可以做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做法,家人随时想吃便能做。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红烧狮子头的做法:

备用食材:五花肉450克,食用油适量,莲藕2节,鸡蛋1个,老抽适量,白糖适量,葱姜适量,淀粉适量,五香粉适量;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制作过程:第一步,首先五花肉需要提前剁成馅,放入容器中,葱姜分别处理干净后,剁成细细的末,重取一个小碗,放入葱姜末,加上适量的热水,将其浸泡一会,晾凉后用;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第二步,2节莲藕削去皮后,清洗干净,然后将其切成小碎粒,切好的莲藕碎,放入在盛有猪肉馅的容器中,先磕入一个鸡蛋,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将其搅打均匀,直至上劲,然后分次将浸泡好的葱姜水打入在肉馅中;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第三步,注意每一次加葱姜水都需要等上一次全部融入后才可继续加,接着再加上适量的白糖、食盐、料酒和五香粉,加上生抽和2勺淀粉调味,搅拌均匀即可,在锅中添上油,待油烧至7成热;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第四步,在手心沾上点水,抓起适量的肉馅,两手摔打肉馅,直到将其团成丸子状,然后下入在油锅中开始炸,待将其炸至定型后,即可轻轻翻动,直到将丸子的两面都炸至金黄色的时候;

第五步,即可将丸子从锅中捞出控油,重取一砂锅,放入新的葱姜末、1八角、1块桂皮,将炸好的丸子放入其中,加上与食材齐平的清水,并且加上适量的老抽,再放入几粒冰糖,中火开始煮;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第六步,待将其煮开后,转至小火慢炖一个小时,期间注意搅拌防粘锅,煮好后关火,将丸子装入盘中,锅中的汤汁倒入炒锅中,用水淀粉勾芡,煮开后浇在狮子头上,撒上葱花即可。

小编总结:红烧狮子头这道经典名菜,非常建议大家可以学着做,这道菜在饭店的点菜率是非常高的,而其实与其花钱在外面吃,还担心不干净不卫生,不如亲手在家做,成本低还能让家人吃得好,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道菜不仅是口感美味,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不管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放心吃,对于身体会有好的帮助。

烹饪小技巧:

1、猪肉馅最好是用肥瘦3:7的比例,太肥会腻,太瘦则容易发柴,而且建议大家最好是手工剁馅,口感要比机器操作的好许多;

2、对于不太喜欢葱臭味比较重的人群来说,便可以选择将葱姜切成末,用开水泡一会,然后将葱姜水打入在肉馅中,一方面可以去除腥味,另一方面也不会有重重的葱味,注意打葱姜水的时候,要分次少许慢慢加;

3、最后煮丸子的时候,在砂锅底部铺上些许的葱姜,可以防止粘锅,所以这点大家需要做好。

做红烧狮子头的时候,别只会加鸡蛋,将这3个技巧诀窍牢牢掌握好,丸子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非常建议大家学着做。

红烧猪蹄做好吃?红烧猪蹄科学做法窍门

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尤其是注重保养的女性同胞会选择吃一些阿胶或者燕窝等高营养的滋补物质,除此之外猪蹄也是尤为受欢迎的。

猪蹄真的是令女性同胞又爱又恨的一个食材,众所周知猪蹄中含有很多的胶原蛋白,会使皮肤变得更加有够光泽,皮肤红润细腻,红烧猪蹄更是亲们的最爱。

本文目录1、2、3、4、1红烧猪蹄怎么做好吃1、猪蹄焯水,拔干净毛,控干水分备用。

我买的专柜冷鲜肉,很少的毛。

2、炒糖色。

锅里放油,冰糖放进去,小火到融化后搅拌一下就别动了。

最小火啊,熬到冒泡泡。

3、倒入猪蹄,翻炒均匀,图四已经均匀上色,为了保险,可以中火多炒一会,越炒颜色越重。

4、放入香料,炒出香味,先放料酒,沿着锅圈浇下去,再下生抽老抽,五香粉,炒均匀。

5、转炖锅,我用的电饭锅,炖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在炖到一小时的时候,加盐调味,我放了一茶匙盐。

6、转到炒锅里,就是那种能勤翻身的锅,不粘锅不会让肉变色,铁锅可能给导致汤汁有点发黑。

7、大火收汁,到汤汁浓郁,放点味精。

因为我要冷藏保存,所以汁没有完全的收完,看个人喜好吧!3做红烧猪蹄要注意什么1、在做红烧猪蹄之前,猪蹄一定要清理干净。

如果有残余的猪毛之类的,不能刮掉,就用火烧光。

2、猪蹄不好剁开,所以在买的时候就可以拜托卖家提前处理好。

3、炖猪蹄时间比较久,可以选择用高压锅炖好后,再转到炒锅中收汁,在收汁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停的翻炒,不然容易糊。

谁说中国古时候只会用火药做爆竹、用指南针看风水?荒诞之极

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视为我国古代对世界影响力最为巨大的发明与发现,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

四大发明近些年来频繁被提及,这不仅与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的提法有关,也与相关的奇闻异事紧密联系,更与数百年来一个极大的误解相关。

造纸术、印刷术的作用与影响毋庸置疑,有关于火药和指南针的作用与影响却争议颇多,最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不外乎是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用其制作烟花爆竹,衬托喜庆,粉饰太平;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用其堪舆风水、寻墓定穴;最终导致西方国家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将船开到了家门口,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创造武器,炸碎了“天朝上国”的大门。

图1 伏尔泰(1694年—1778年),法国 寻根问源,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为西方的学者伏尔泰和东方的学者鲁迅。

伏尔泰说:“他们(指中国人)致力于化学,发明了火药;不过他们只拿火药来制造烟火,用于节日。

在这方面,他们胜过其他民族……中国人没有致力于发明这些毁灭性的工具(指火炮)。

” 伏尔泰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不过,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并不是因为什么致力于化学,完全是炼丹、炼不死药的附属品,所以从前面一句话就能得出伏尔泰并不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这一事实。

事实也是如此,伏尔泰并不是汉学家,他所知的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内容都是通过朋友的叙述得来的,当然也包括一些描述中国的书籍,可那个时候的书,关于中国的内容,真实度有多少呢? 伏尔泰还说“他们有指南针,但并未真正用于指引船舶航行。

……罗盘,就像发射(弹丸)用的火药一样,对他们来说,只是纯粹的玩物。

他们也不因此感到可惜。

” 图2 罗盘 伏尔泰是西方的学者,如果说他的观念不足以说服包括国人在内的读者信服这一观点的话,那么鲁迅呢? 鲁迅说:“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呢?”“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由此可见,鲁迅的观点与伏尔泰的观点不磨而合。

当然,伏尔泰说这话的意味不好揣摩,鲁迅的意味却显而易见,更多的是“”的遗憾,更多的目的在于激励国人,实际上,鲁迅此言一出,确实让许多人为之一震,促使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于伟大的事业当中。

图3 拐子铳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 但是,这也使得“中国古代只会用火药做爆竹、用指南针看风水”的观点深入人心!这显然是不对的,严重与中国古代的事实相违背,实际上火药、指南针在的应用案例很多。

史料记载,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明军的装备、配备为:“凡军一百户,铣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规定人员编制为:“每一百户,铣手一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枪手四十名”。

这个“铣”就是利用火药制作的武器了,“它是火药燃烧、炸药爆炸产生的燃气能量,发射金属弹丸杀伤敌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枪炮的前身,“一百户”指的是一百个人,总体意思可以理解为每一百个人的军队里,配备十把铣、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枪,是一种长条形的冷兵器)四十。

也就是说,火药在明代的军队中应用已成常态,陆上作战的部队中十分之一的士兵都是手握“重兵器”的。

而明洪武二十年(1393年)的记载中对水师舰船上配备的火器有着这样的描述:“每艘海运船上配备有手铣16支,碗口铣4门,火枪20条,火攻箭20支,火叉20把,火蒺藜炮10个,铣马1000个,神机箭20支。

”可见水师里,以火药为必需品的热兵器也不在少数。

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明代时的火药不仅仅用于制作烟花爆竹的话,还有一些更为震撼的文献材料能成为例证。

图4 明朝的震天雷内有称为“火老鼠”的钩型铁片若干,用于加强杀伤力,和美军手榴弹内放钢珠一个原理 《》是明初成书的,现为我国之一,这里面关于使用热兵器的描述,比如“又教铣炮手打击敌骑,贼兵大溃……可惜袁朗好个猛将,被火炮打死。

”要知道《水浒》虽为明代成书的,但将却是的事,而书中更是提到宋朝的军队就已经开始使用铣炮,虽然使用铣炮有待考证,但至少可以证明这个时候这个东西已经存在了,并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毕竟艺术也是基于现实的合理想象。

相信看了这么多材料,大家对于明代使用火药制造、使用热兵器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与此同时,想必也产生了不少的疑惑!如,在明代应用如此广泛,怎么后面就不见发展了呢?甚至让大家产生了我国古代只会用火药制造烟花爆竹的假象呢! 这其实与“上层建筑”有关,也不知道当时的统治者咋想的,就觉得传统的、传统的骑射刀矛很厉害,把自己禁锢在祖先的传统与规矩中,同时又自诩为“天朝上国”,沉浸在美梦,不肯前进。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了琼瑶剧里的中缅战争,在缅甸骑着大象的士兵前,清军渺小的像是蚂蚁,任由践踏。

如果这个时候,抬出几门大炮来,还用怕么? 图5 司南模型 、中国航海者的罗盘(指南针) 再有,就是指南针了。

关于指南针不只是用于看风水,不用举其它例子,单说下西洋就能使大家明白了。

宋元时期,中国人航海其实主要是靠地文导航的,指南针只处于“补充和辅助”的功能。

何为地文导航?其实这段时期,中国人航海主要沿着海岸线近海航行,看着海岸线导航一般就能解决航海中的路线问题了,指南针用处不大。

到了时期,航线变远,地文导航作用事微,指南针的作用渐渐凸显。

文献中记载:“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针,舵损。

船过其溜,落于溜水,渐无力而沉。

大概行船皆宜谨防此也。

”大概是说,舟师如果对指南针的观察出现了失误,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图6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这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要是没有指南针的话,就只能靠着地文导航了,这速度可想而知,还能一而再、再而三,三到七么? 所以说,指南针在古代也会被用于航海,只不过咱们的航海只在明朝曾经辉煌过,到了清朝,世界都在航海的时候,反而淡漠了,也就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先民只会用指南针看风水的误会。

可见,火药、指南针在在世界产生的影响,其实早在中国的明朝就已经发生过了,只不过没有得到很好地延续与发展,中国古代只会用火药做爆竹、用指南针看风水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随机文章民国哪些人最爱逛北京知名妓院“八大胡同”?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东风21D,可穿透1500公里防线打击航母算命/占卜专用的巴纳姆效应,模棱两可的话语忽悠你找不到北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炽天使加百列实力强吗,曾面对路西法不敢出手(疑隐藏实力)

加入收藏
               

红烧狮子头,别只会加鸡蛋,牢记3个技巧,清香味醇软糯,还不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