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狳环尾蜥,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简介:蜥蜴是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而西方龙的模样更像像是插了翅膀巨型蜥蜴,之前河小豚为大家介绍过在一种身披荆棘的澳洲棘蜥,而今天要介绍的是犰狳环尾蜥(Cordyl

【菜科解读】

蜥蜴是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而西方龙的模样更像像是插了翅膀巨型蜥蜴,之前河小豚为大家介绍过在一种身披荆棘的澳洲棘蜥,而今天要介绍的是犰狳环尾蜥(Cordylus cataphractus),又名南非犰狳蜥,犰狳蜥,犰狳刺尾蜥,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蜥蜴头后部有6枚大而有明显鳞骨的鳞片并列。

躯体及尾部同样有具明显鳞骨的鳞片呈带状排列。

犰狳环尾蜥最大可达21公分

  全长12—16公分,最大可达21公分,头后部有6枚大而有明显鳞骨的鳞片并列。

躯体及尾部同样有具明显鳞骨的鳞片呈带状排列。

其中位于躯体部位的鳞片数量,有15—17枚。

雄性身上约有26—32个股孔。

一但遭遇危险,便迅速钻进岩石缝隙中躲藏。

若不小心被捕,则将头尾卷曲成球状,以保护柔软的腹部。

  犰狳环尾也是分布在南非沙漠特有的蜥蜴,因遇到天敌抑或受到惊吓会像犰狳一样会咬住尾巴形成一个轮子这样比四肢奔跑要快得多,轻松得多;即使天敌或欲捕猎者追上他,也拿他无计可施,他们坚硬的背刺与皮肤让敌人退避三舍,想吃可以说是飞蛾扑火。

  通常犰狳环尾的体色以浅棕色和深棕色、深黄色为主,成年个体嘴角基本都为黑色,而幼体或亚成嘴角有的是黄色夹杂着黑色,腹部也是黑色夹杂着黄色。

栖息在平坦的砂岩地,日行性,以8—10只的数量群居。

因为避敌方式酷似哺乳类中的犰狳而得名。

属于日行性的小型蜥蜴。

  美国探险爱好者Tomsy在南非野外探险时,偶然在一个石缝里发现一只长相十分像龙的生物,当时圈成一团还咬住自己的尾巴。

这个小家伙头部非常像龙,长了一副像龙一样凶悍的样貌,但实际上它内心十分的蠢萌。

外表形像龙的动物

  据专家介绍,这种外表形像龙的动物,是蜥蜴亚目环尾蜥科动物,身体布满了盔甲般的巨大鳞片,一般生活在南非地区,是南非一级保护动物。

人类第一次发现它那是1828年。

  南非犰狳蜥的头部为三角形、略扁,身体粗壮,这扁平的身躯,有利于其在石缝中轻松爬出爬入,以躲避捕食者的追击。

  这家伙喜欢群居,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在砂岩地区,通常有8-10个。

外表十分凶悍,长相也确实十分像龙,而且一身长满霸气的鳞甲就像披满钢盔一样。

犰狳蜥身上的鳞片又厚又尖利,呈带状排列,鳞片较大,躯体部位的鳞片就有15-17片之多,颜色是土土的暗黄色,看起来就如久经沙场。

南非犰狳蜥而且无毒无害

  可它的实际体长不到20厘米,而且无毒无害,还胆小怕事,遇到危险时便快速冲进石缝中躲藏。

有的时候来不及躲进石缝里面,南非犰狳蜥就会迅速蜷缩身体,只会“嗷”的一口用嘴咬住尾巴,让自己整个身体呈球形装态,只将尖锐的鳞片、锋利爪子露在外面,竖起鳞片试图吓到敌人……  这样一来显然让自己变得大了一些,看上去更有气势了,并且鳞甲上面尖尖的刺竖起来也可以保护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榴莲一样,柔软的腹部也就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让天敌们也就难以下口了。

  展开鳞片之后,这个聪明的小家伙儿还会从坡上往下快速滚动,借此逃避它的天敌呢。

这样说来它倒是与刺猬,穿山甲倒是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妙了。

跟同类的壁虎相比,南非犰狳蜥的做法显得更为明智,因为咬住尾巴总比丢掉尾巴好。

南非犰狳蜥爱晒太阳--汲取热量

  犰狳蜥是一种日行性的爬行动物,只要不饿,白天的时候它们会用60%的时间晒太阳汲取热量,天气太热的话,它们就会到荫凉处歇息,看上去很懒。

  南非犰狳蜥毫不挑剔食物,由于砂岩地带生活环境艰苦,只要是小昆虫它们都可以吃,无论是蟋蟀、蚂蚱还是其他的小虫子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美味盘中餐。

  犰狳蜥的交配期在每年的3月底和4月初进行,它们的繁殖率比较低,采用卵胎生的方式,一胎只能生一条犰狳蜥宝宝,而一年也最多也只能生下1-2条宝宝,由于环境艰苦生存率也并不高,这也是它们面临濒危的一个原因。

南非犰狳蜥的数量稀少

  南非犰狳蜥的数量稀少,面临灭绝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太可爱了,被人类大量捕捉作为宠物,尽管目前禁止买卖,但黑市内还是有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的南非犰狳蜥,一只犰狳蜥一般要10000元以上,尽管这么贵还是趋之若鹜。

  南非犰狳蜥在南非当地是一级的保护动物,其它国家很难合法进口,寥寥无几的一些野生个体只能以天价的形式出现在宠物市场上,身价甚至会高于吉拉毒蜥之上。

吉拉毒蜥--北美地区唯一的有毒蜥蜴

  也许很多朋友此前从未见过这个拥有华丽皮肤和凶狠外貌的家伙。

它就是很多蜥蜴发烧友都梦寐以求的超级珍稀物种--吉拉毒蜥(Gila Monster)!  在北美干燥荒凉的荒漠及灌木从地区,一只色彩醒目的怪兽正在享用着它的猎物。

它的色彩非常独特,锋利的牙齿看起来令人胆寒,它就是北美地区唯一的有毒蜥蜴,钝尾毒蜥,也称吉拉毒蜥。

吉拉毒蜥攀爬的功夫一流

  吉拉毒蜥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大沙漠及灌木林区及大片仙人掌覆盖的范围,捕食各种小型鸟兽及小蜥蜴,是一种有毒的蜥蜴,用口内毒液毒杀猎物后慢慢吞下,幼蜥蜴一出生就有可怕的毒液,十分厉害。

除了觅食以外,大毒蜥90%的时间都躲在地下洞穴中,它们攀爬的功夫一流,在野外常爬到树上捕食幼鸟或鸟蛋。

  吉拉毒蜥全长一般38-58厘米,体型很大及粗壮,行动缓慢,尾巴很短,是储存脂肪的器官。

身体由细小及不重叠的鳞片覆盖,底部有皮内成骨。

体色斑斓呈深色,有黄色、粉红色、浅红或黑色的斑纹,是北美地区最有名的蜥蜴。

毒蜥的毒液成分非常特殊

  吉拉毒蜥的毒液属于神经毒,被咬到就会出现四肢麻痹,昏睡,休克,呕吐等征状,但是通常不会有致命的危险。

毒蜥的毒牙和毒腺都位在下颚,毒牙属于沟牙,毒液由牙沟渗入唾液中而进入伤口,所以不论是进入伤口的毒液量或是渗入的速度都比较少又比较慢,虽然对健康的成人致死率不高,但是仍然要十分小心,尤其是毒蜥的咬合力量不但很大,而且不会主动松口,而会持续啃咬,造成严重的伤口。

  被咬伤的疼痛剧烈的原因来自两方面:首先,大毒蜥的牙齿非常锋利,每只都有四分之一英寸长,当它咬人时会猛力咬住不放松,第二点,大毒蜥的毒液成分非常特殊,可阻断胶原蛋白和静脉隔膜,最终的后果会“引发炎症和极度疼痛”。

痛到极处时,毒液中的化合物会使人出汗、腹泻、呕吐甚至血压降低。

世界上最大的企鹅?帝企鹅身高可至1.3米

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是什么品种?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有多大?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它们身高可至1.3米,比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小蓝企鹅的两倍还多。

除了体型以外,这种企鹅在颈部周围还有一片显眼的橙黄色羽毛,因此外形极好辨认。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大的企鹅等相关内容。

帝企鹅简介帝企鹅(学名:Aptenodytes forsteri):也称皇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物种,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达到120厘米,体重可达50千克。

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

全身色泽协调。

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鲜黄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桔色。

帝企鹅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雌企鹅每次产1枚蛋,雄企鹅孵蛋。

雄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育儿袋,能让蛋在环境温度低达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中保持在舒适的36摄氏度。

群居性动物。

每当恶劣的气候来临,它们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

可以潜入水底150至500米,最深的潜水记录甚至可达565米。

主要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偶尔也捕食小鱼和乌贼。

唯一一种在南极洲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

在南极以及周围岛屿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成年帝企鹅高达100-130厘米,重达20-45千克,是体型最大的企鹅。

帝企鹅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礼服,喙赤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

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为鲜黄桔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桔色。

雄皇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育儿袋,能让蛋在环境温度低达零下40℃的低温中保持在舒适的36℃。

小帝企鹅身上的浅灰白色绒羽可御寒防风,但不防水,防水的陵羽要等到它们快成年时才会长出,慢慢替换身上的绒羽,身体下方的绒羽会先掉。

从外观看,各种企鹅都很可爱,形态差不多。

但事实上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差异。

帝企鹅与王企鹅常被混为一谈,它们实际是不同的两类。

帝企鹅和王企鹅很相象,它们都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礼服,喙部赤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

不同之处在于,帝企鹅身材比王企鹅大,耳部是黄色的。

它们身体表面覆盖厚厚羽毛的部分比周围的空气温度要低,酷似穿了一件“冷外套”。

红外热成像仪显示,企鹅身体表面平均比周围的温度要低4至6摄氏度。

由于企鹅身体覆盖多层隔热的脂肪和羽毛,可以在外围空气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的情况下,保持39摄氏度的体内温度。

虽然南极的气温可以低至零下40摄氏度,但是生活在那里的帝企鹅的身体外表面甚至比周围的气温还低。

唯一比周围空气温度高的身体部分是眼睛、嘴巴和脚掌,其中只有眼睛部分的温度在冰点之上。

生活习性帝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位于南纬66以上的许多地方,它们是群居动物,无论是觅食和筑巢都聚集成群体,群体数量成百上千,最多甚至达到了十几万只。

帝企鹅通常以大海中的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动物为食,为了寻找食物,它们会反复潜入海底深处,最深纪录达565米。

耐寒机制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能在气候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帝企鹅的身体自然有着非比寻常的耐寒机制。

它们皮肤表面的羽毛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细长的管状结构,内层为纤细的绒毛。

它们都有非常好的绝缘效果,对外能防止冷空气的侵入,对内能阻止热量的散失。

除此之外,帝企鹅体内有厚厚的脂肪层,这些也是它们用来抵抗寒冷和保持体温的主要能源。

世界上有外星生物?总统自曝被外星生物绑架

世界上有外星生物吗?总统自曝被外星生物绑架 2020-05-03 10:25:06 分类:未解的谜团   世界上有外星生物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个谁也没办法解释清楚,有非常多的目击事件甚至是被外星生物绑架事件,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讨论一下世界上有外星生物吗。

  外星生物绑架总统事件:  卡尔梅克共和国的总统在接受访问时曾经提到自己曾经遭到外星生物绑架,总统回忆道那时有几个穿黄色衣服的外星物种把他带到不明飞行物上面,大概过了一天之后又被送回来,总统亲自说出来还是能证明世界上有外星生物的说法。

  外星生物基地被发现:  南极洲是地球上一片尚未被探索的地方,这里曾流传出油外星生物的基地,1947年一支探险队来到南极洲时发现了一个谜团外星生物基地,发现了一个庞大的飞碟基地和地面上已绝种的动植物,在这个基地里还居住着拥有高科技的外星生物。

  世界上有外星生物吗?  从上个世纪开始这个话题就没停止过,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表明世界上有外星生物吗,不管你们信不信小编是相信世界上有外星生物的存在,遥远的宇宙中肯定还有生命甚至是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存在。

  世界上有外星生物吗,,这是一个现在还难以给出准确答案的题目,只能等到以后有更多的发现或者更多的证据才印证这个说法了。

相关文章阅读印度铁柱为什么屹立前年不倒 印度铁柱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秦始皇嬴政陵的四大未解的谜团 至今未解决 世界十大未解的谜团 黑魔法能让死者走进坟墓 中国十大未解的谜团事件 李庆远超过200岁

加入收藏
               

犰狳环尾蜥,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