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3-13 点击数:
简介: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国的火把节起源于古代羌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羌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羌族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这一天,人们把火把点燃,在空中放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

【菜科解读】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节日,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国的火把节起源于古代羌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羌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羌族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这一天,人们把火把点燃,在空中放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山上采摘野果,或者到河边洗衣服,以示庆祝。

一: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1] 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

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

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二: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是哪个民族的节火 把 节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节日传说

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

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

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菜叶说说,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

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星回节与历法: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

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

岁且更始。

”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星回“一词源自白语,即xinl(柴)huix(火)。

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

它的

举办时间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

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节日流程

祭火流程: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传火流程: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p#分页标题#e#

送火流程: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

三:火把节的风俗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有接点火种、耍火活动、祭颂火神、运动项目(斗牛、摔跤)、选美、篝火晚会。

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

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一、接点火种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二、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三、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

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四、运动项目1、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

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

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2、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五、选美  

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

它不同于当今世界集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选美”活动。

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围着草坪上的火堆缓缓舞步表演“朵乐荷”。

  

六、篝火晚会夜幕低垂,人们吃着烤肉,然后以松枝点燃火焰,手举火把围绕跑一圈,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丰收连年。

热情沸腾的群众,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跳起“大三弦”舞。

清明节属于节气还是节日??清明节和清明节气的关系

清明节在每年的四月份,而24节气中也有一个清明节气,因此很多人认为二者是一个意思,但实际上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那么清明节属于节气还是节日?清明节和清明节气的关系?清明节属于节气还是节日?清明是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同时也是清明节。

其实清明节和清明节气是同一天。

但是这也一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名词。

清明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根据气温、物候方面来划分的,有指导农事的作用。

而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传统佳节,清明节习俗颇多有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等。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和清明节气的区别1 清明节气是根据上一个节气春分开始的时间算起,往后顺延十五天决定的,每年春分结束后的第十五天就是清明节气,而清明节不是这么看的,清明节是根据严密制度设定,从根本上有所区别。

2 严格来说不是同一天。

我们常说的清明是指清明节气,清明时分气候温暖,而清明节则是法定的休息日,清明节一共有三天,但并不是每次清明节的第一天都正好的清明节气那天。

3 法定的清明节有三天,清明节第一天在不在清明那天并不好说。

清明节是根据讨论研究制定的法定节假日,一共有三天,2018年的清明节则刚好是从清明节气这天开始计算,连放三天假。

4 清明节是清明节气衍生出来的产物。

我们常说的清明节是指节假日清明节,而清明节气则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节气有祭祀、扫墓的传统习俗,所以,清明节是清明节气衍生出来的产物。

5 继承和创新。

寒食节的起源在春秋年间,一直是受到人们推崇的节日,清代的时候进行历法改革,慢慢的寒食节开始和清明节进行融合,所以,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继承和创新。

曾经盛极一时的三个民族,为什么后来全部消失了

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历史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悠久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更,更是好在我们的传承始终没有断,但是下面这三个民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曾经也是,只可惜最后都消失在了历史中,那么到底是哪四个民族,他们又是为何消亡的呢? 首先来看看苏美尔人,苏美尔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期的文明,他们的文明历史甚至可以追戳到六千年之前,他们不仅发明了人类最早的形象文字,更是会使用青铜器,甚至还会观察星象,在当时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立了十三座城市,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但是两千年后,苏美尔人迎来了外部的挑战,只因苏美尔是城邦国,各个城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并没有合力对敌反而内斗不断,最终巴比伦王国还是攻陷了苏美尔人,盛极一时的苏美尔人从此从历史上消失。

再来看看赫梯人,赫梯人可是一个非常善战的民族,号称是第一代的战斗种族,特别擅长制作青铜器的武器,不仅如此,当时的他们就已经会驾驭马车来参战,更是早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时候就掌握了铁器的技术,比我们中国足足早了八百多年。

赫梯人全民皆兵,在一五九五年的时候就成功夺下了巴比伦城,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只可惜后来的赫梯人虽然没有外患的威胁,但是自身却陷入到内乱当中,长期的斗争大大的消耗了他们的实力,最终被弗里吉亚人、腓尼基人抓住机会一起围攻,赫梯人大败,残余的赫梯人撤退到叙利亚地区又残喘了四百多年,最后还是消失在历史上。

最后一个就是玛雅人了,而玛雅人的预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津津乐道。

早期的玛雅人隶属印第安人,而且是美洲唯一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热带地区而非大河的古代文明,他们不仅留下了让后人震撼的石头建筑和金字塔,更是在那个时候就掌握了星辰运行的规律,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然而玛雅人的的消失却不是因为外族的侵略,也没有内乱的发生。

直到今天玛雅人为何突然在历史上消失都是一个迷。

根据现在的研究发现或许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因为干旱。

一千多年之前玛雅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很多的办法,包括建造了蓄水池甚至祭祀来求雨,但是最终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无奈之下,玛雅人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文明,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随机文章北周到隋朝时期著名的武将贺娄子干人生简介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知道朱允炆最后怎么了?俄现木乃伊狗震惊考古学家,12400年的木乃伊狗脑保存完好探寻美国恶魔之坑,直径1280米是超级陨石砸出来的(深180米)

加入收藏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过春节日记 18 2025-02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