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判有期徒刑还能领取退休工资吗 退休后被判刑还能领退休金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06 点击数:
简介:

【菜科解读】

退休人员判刑后还有退休金吗

法律主观:

退休人员被判刑后如果该退休人员是公务员的,一般就没有退休金了,如果不是公务员的,一般是还有退休金的,但在服刑期间是停发退休金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务员退休后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宣告缓刑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60%计发生活费。

法律客观:

《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二(五) 公务员退休后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拘役被宣告缓刑、有期徒刑被宣告缓刑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60%计发生活费。

刑罚执行完毕或缓刑考验期满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按40%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办事员确定。

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办事员的标准执行。

判刑了还有退休金吗

法律分析:判刑了还有退休金。

判刑人员有养老金。

被判刑后,服刑期间不能领取养老金,刑满释放后养老金仍按服刑前的标准发放。

被判刑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基本养老金不作调整。

法律依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 (劳社[2001]44号)文件规定 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

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在申请办理退休后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如果以个体参保人员办理退休,那么在达到领取待遇条件时,本人申报,经社会保险局核实,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办理退休养老手续。

服刑人员还有退休金吗

服刑人员还有退休金。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退休人员在服刑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期满后可以按服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退休人员如果在服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相应待遇。

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


相关死亡退保的政策规定如下:
1、企业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时,继承额为其死亡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2、退休人员死亡时,继承额为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劳动者(含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以个体劳动者身份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人员),在尚未领取基本养老金前死亡的,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本息和按规定比例纳入统筹基金部分的本金,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城镇个体劳动者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和其个人缴费中按规定比例纳入统筹基金部分的本金,在扣除本人已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后如有剩余,剩余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


综上所述,入刑后还是有退休金的,不过在服刑期间一律停发,刑满结束后,可按服刑前原有退休待遇,恢复享受养老金的权利。

但是不可以参与有关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
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退休人员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相应待遇。

什么是社保缴纳基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按照太原社会保险法规要求,员工上一年度税前月平均工资或新员工第一个月税前工资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就要按照相应的实际基数缴纳。

什么是上下限呢?缴费基数的下限,是上年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60%,养老和失业的下限是社会平均工资的40%;缴费基数的上限,是上年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

养老金基数为什么要调整?养老金基数调整是什么意思?养老金基数调整是指对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进行调整的过程。

这一调整是根据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等来进行的,旨在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养老金基数调整依据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定法定了养老金基数调整的法律基础。

这一条款指出,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从而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养老金基数有什么意义?养老金基数调整对于退休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它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通过调整养老金基数,可以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能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的购买力下降。

同时,养老金基数调整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它有助于缩小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基数调整方式:养老金基数的调整通常是由相关部门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确定的。

具体调整方式可能包括调整缴费基数、调整缴费比例、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等。

在调整过程中,有关部门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物价上涨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等,以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养老金基数调整是养老保险制中的一项重要法规,它对于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养老金基数的调整,以确保养老金制的稳健运行和退休人员的福祉。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

退休人员医保返款标准,是按照样的比例?

2024年退休人员医保返款标准,是按照怎样的比例?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在2020年开始,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转比例下降,但整体医疗保障待遇并未降低。

改革旨在优化医保制度,确保长久稳定运转。

2024年,退休人员医保卡划转比例虽调整,但其医疗保障待遇仍得到保障。

应理性看待改革,积极适应并充分利用现有医疗保障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

其中,职工医疗保险,这个大家都特别关心的社会保障项目,特别是它的个人账户划转比例,一直是退休人员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那么,到了2024年,这个划转比例又会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  说起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那还得从2020年说起。

那时候,我国开始对这个账户动手了。

  这次改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家医保账户里的钱变少了,尤其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家们,他们的划转比例降得特别明显。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让医保基金能够更长久、更稳定地运转下去。

  二、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划转比例  在改革之前呢,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划转比例,可是按照年龄来分的。

因为退休人员普遍年纪都比较大,所以整体划转比例也相对较高。

那时候,很多人每个月都能收到三四百元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加入收藏
Tag: 退休人员
               

德音:判有期徒刑还能领取退休工资吗 退休后被判刑还能领退休金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