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十大食物润肺清热
![](/uploads/0baike/4.jpg)
【菜科解读】
立秋十大食物润肺清热
专家指出,立秋到了,保养要注意润肺滋阴,其中润肺是最为主要的,那怎么润肺更有效?更有利于身体的处于良好的状态呢?当然是从饮食入手啦!下面就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食物可以有效润肺吧。
专家建议饮食原则:清淡为主、少辛多酸、少吃多餐
立秋后,饮食原则上要以清淡为主,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专家认为,立秋后饮食除应清淡以外,还应少吃多餐。
吃饭时切忌暴饮暴食,最科学的是每顿饭只吃七分饱,且少吃多餐。
严禁夜晚吃烧烤、喝夜啤酒等不良饮食,这将增加胃的负担。
此外,秋季是还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润肺食物:
5、柿子,消痰止咳:柿子性寒,能清热、消痰、止咳,故热咳者宜食之。
据近代药理试验观察,柿子确有祛痰和镇咳效果,且祛痰作用强于镇咳。
10、橄榄,清肺生津:橄榄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
嗓子痛时含服些青橄榄,可使咽喉清爽,如与鲜萝卜煎服效果更好。
橄榄经蒸馏后的液体称橄榄露,可用于医治咽痛、咳嗽、烦躁等症。
百合,清心养神: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
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入睡难、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无花果,去火消哑: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为果干、蜜饯、罐头等。
无论干鲜无花果均可入药。
咽喉肿痛时,吃上几颗会减轻疼痛,很快恢复。
肺热、声音嘶哑时,服用冰糖水煎无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哑的作用。
梨,生津润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着吃,可以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可清肺,医治咽喉痛,效果极佳。
竹笋,清热化痰:性味甘寒,有清热化痰作用。
如《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
"《随息居饮食谱》亦云:"笋,甘凉,开胸消痰。
"因此,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白萝卜,清肺润喉:白萝卜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
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萝卜还有杀菌、增进食欲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
萝卜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淀粉分解酶等消化酶,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薄荷,润肺止咳:味辛性凉,善于疏散外感风热。
《滇南本草》中说它"治伤风咳嗽",实为风热咳嗽。
《简便单方》中也介绍单用薄荷能"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
"故凡风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以薄荷代茶饮颇宜。
银耳,补气补肾: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廉价。
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豆腐,清热润燥:《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
"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
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医治效果。
立秋凉快还是处暑凉快
立秋在前还是处暑在前
立秋在前还是处暑在前立秋在前,处暑在后。
立秋指的是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代表着秋季的开始。
而处暑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代表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
立秋在处暑前面,是因为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是从北半球逐渐向南移动,而立秋则是代表着这个位置恰好到达了黄经135度。
此时虽然气温还很高,但已经从长期上来看预示着秋季已经开始了。
因此,立秋在处暑前面。
为什么处暑在立秋后面立秋表示秋季的建立,处暑表示暑气的终止,两个节气侧重不同,排序并无不妥。
很多人看到处暑的暑字就以为是夏季节气,其实不是,处暑是一个表示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是气象上正式进入秋季的标志,进入处暑之后,气温会开始逐渐变得舒适起来了。
处暑和立秋有什么区别立秋是表示秋季开始的节气,一般在每年的8月8日左右。
立秋后,气温开始下降,但还不明显,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立秋后还会出现“秋老虎”的现象,即在立秋后还会有一段时间很热。
处暑是表示夏季结束的节气,一般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
处暑后,气温下降更加明显,白天和晚上的温差也增大,所以有“白露不露,寒露不寒”的说法。
处暑后还会出现“处暑反季”的现象,即在处暑后还会有一段时间很凉。
所以,立秋和处暑的区别就是: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处暑是夏季的结束;立秋后还会有一段时间很热,处暑后还会有一段时间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