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择专业的黄金标准 选择=硕士类别+地域+院校+专业+备考科目 黄金标准: 1 .坚定且单纯的喜欢 2. 踮一踮脚可以达到 3. 能承担失败的风险 4 .符合社会与个人发展大势 5 .适当抛离个人安全感 如何科学的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与专业? 透彻理解最基本的通识信息,正确解读好
【菜科解读】
一.考研人如何科学地择校择专业?
美好的逆袭大都相似,而不幸的落榜最后都成了故事。
择校择专业的黄金标准
选择=硕士类别+地域+院校+专业+备考科目
黄金标准:
1 .坚定且单纯的喜欢
2. 踮一踮脚可以达到
3. 能承担失败的风险
4 .符合社会与个人发展大势
5 .适当抛离个人安全感
如何科学的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与专业?
透彻理解最基本的通识信息,正确解读好国家的政策理念,先行确定考研大方向。
譬如究竟是读全日制or非全日制,学硕or专硕,切勿想当然的受其他人先行影响。
1.全日制or非全,学硕or专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衡量的最优标准是『是否适合自己』。
判断是否适合一定要聚焦到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院校不同会有很大差异。
建议在报考前一定要向目标院校的过来人反复问透本土院校的具体政策。
2.非全现在处于价值洼地,初次报考的红利还在,竞争压力还不算大。
但是随着非全体系的成熟构建,非全的含金量会逐渐提高,热门院校的非全研究生会越来越难考,起码要比现在难得多。
如果你本身对全日制不太感冒或单纯的就是想混一个文凭,完全可以选择考取名校的非全研究生。
在应试能力一般的前提下,把握住新趋势的起点,相当于你未来又多考了几十分。
3.在不太坚定读学硕搞科研的前提下,建议读个年限短好毕业的专硕,性价比很高。
4.如果有自己坚定的梦想院校,直接无视上述三条。
对于院校位置的选择:
在择校时,北广的经济发达,人才集聚,发展机会相对会更多,但是考研难度也会比同水平的其他地方学校大一点。
还要考虑城市跟自己专业的关系,比如搞研究的去一个偏一点的城市也没啥,要是学媒体的当然就要去一二线城市,平台更大更好。
1.选取的院校尽量要分开层次,不要同质性扎堆,否则没有备选的意义。
2.搜集信息的渠道包括:研招网、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公众号、直系学长学姐、复试现场
3.需要搜集的信息内容包括:国家线≤学校线≤专业线;招生、推免、调剂、刷人;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复试方法及专业科目
4.对于表格,统考录取人数=招录人数—推免人数;或者=复试人数—被刷人数;
专业线=进复试最低分 ≥学校线 ≥国家线;最集中分数≈你的靠谱目标分数
5.列出表格的最终目的是要判断目标院校的大小年变化趋势,这是核心也是难点。
(大年指:招生少、竞争大、分数虚高的年份;小年指:招生多、竞争小、分数比正常值要低的年份)
择校择专业的血泪教训1.人数少于5个人的专业,慎重报考,你的牛逼分数很可能沦为鸡肋。
2.热门学校的冷门或较冷门专业,未必好考,甚至难考,着重分析该院校该专业的大小年走势。
3.在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建议优先选学校,而后顾专业,好学校≥好导师≥好专业。
4.考研资源配置战,几跨没人在乎,别主观臆测难度,适合自己能力维度的专业才最易。
5.地域压分没有你想的那么残酷,打铁还需自身硬,选定学校后,你的竞争对手其实只有你。
6.太过神秘或信息披露模糊的学校不建议报考,必选公开透明(比如神秘的国防科技大)。
7.专硕、学硕含金量大致,在不搞科研的前提下,建议专硕或学制较短学硕。
8.数学复习费时且上分较慢,基础不好或缺乏系统方法思维的,不建议报考包含数学的专业。
9.明确自己的诉求,但千万别看轻自己,只要你铁了心找对方法复习,牛逼高校的牛逼专业同样有机会考上,三本上清北的大有人在,别轻易给自己的择校扣帽子。
10.二战考生建议适当求稳,如果一战时时因为复试被刷,建议择校时避开原学校,除非你非它不上,能承担失败的风险。
二.考研人必备心理建设:1.减少社交;为自己创造一个独立的心理环境
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有一些社交,是可以暂时关闭的;
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有一些高峰,是必须独自攀登的。
对考研党来说,时间是稀缺资源,专注力是稀缺资源,平稳的情绪是稀缺资源,而社交则不是。
因为社交,恰恰是会占用我们的时间,打断我们的专注力,扰动我们平稳情绪的事情。
同学聚会,校友会,饭局,唱K,短途旅游,演唱会…… 这些娱乐性社交活动,能停,就都停了吧。
不要怕得罪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他们会为你的前途考虑,会理解你现在的压力,绝不会因为你一次聚会没去而生你的气。
反倒是那些口口声声说着你要是不来就是不给我面子的朋友,才是不把你当朋友的那一个。
这不是自私,不是功利,这是为自己的前途负责,乃至为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负责。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