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发作太可怕,致死率100%!3点救命知识,危急时能派上用场

【菜科解读】
林先生某天意外被狗抓伤,当时就立刻就医并注射狂犬疫苗,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
半个月后,林先生突感身体不适,左腿发麻且腰椎酸胀,伴尿频尿急等症状。
林先生当即到医院检查,但用药后仍不缓解,甚至越发严重,连路都走不了。
由于病情不断加重,呼吸也开始不畅,林先生第三次就医,结果这次就被确诊狂犬病。
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林先生仍然因呼吸衰竭而死,生命定格在30岁这一年。
林先生在被狗抓伤后,不是注射了狂犬疫苗了吗?为什么还会得狂犬病呢?
一、为何注射了狂犬疫苗,人还是没了?
案例中的林先生的确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但仍然发病,医生表示其原因可能有二:
原因一:抓伤林先生的狗可能是疯狗野狗,所含狂犬病毒含量极高,因而发病速度更快。
可能在注射狂犬疫苗前,病毒已在林先生体内扩散了。
原因二:林先生注射了狂犬疫苗,但抗体的产生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病毒就已经扩散。
狂犬病,就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感染了狂犬病毒且没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患者,一旦出现恐水、痉挛和谵妄等神经症状,那么几乎是必死的,因为此时病毒已经开始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了。
而且,被咬伤的部位离中枢神经越近,那么感染后发病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头面部离中枢神经近,被咬伤后潜伏期短,发病死亡率也很高。
狂犬疫苗可分为减毒抗原以及狂犬免疫球蛋白血清。
前者在注射后,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但一般需要两周。
而后者则是从产生抗体的血清中提取的免疫球,可以直接结合并杀死狂犬病毒。
被狗抓伤咬伤后,我们都建议患者为注射狂犬疫苗。
但为什么有人注射了疫苗,仍然难逃一死呢?
事实上,狂犬疫苗不过是一种阻断病毒的手段而已,治疗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特别是感染部位越接近中枢,即使注射了疫苗,仍然难逃悲剧。
那还有必要打狂犬疫苗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黄佳表示,狂犬病的死亡风险极高,而为了更全面的避免死亡事件发生,疾控中心推荐的诊疗建议依然是需要接种疫苗,如果不幸中招了,那起码疫苗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破点皮、没出血也会致死,别不在意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指出,2018年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达到422例,死亡病例为410例,死亡率达到97.16%,近乎100%。
2017年7月,一居民被宠物犬轻咬手背,未出血,但两个月后发病身亡。
2017年5月,一男性休息时被小区宠物犬咬伤左臂,简单消毒后并未接种疫苗,两个月后狂犬病发身亡。
很多人可能以为,被动物轻微咬伤,只要没出血就问题不大。
实际上只要被咬伤,不管有无见血,都有极高的感染风险。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Ⅰ级暴露是接触喂养动物,或完好皮肤被舔,或完好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Ⅱ级暴露是裸露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Ⅲ级暴露是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
通常Ⅰ级暴露不需处理,而Ⅱ级暴露则要立即处理伤口,并在24h内接种狂犬疫苗。
Ⅲ级暴露尤其要处理好伤口,并当即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再接种狂犬疫苗。
#p#分页标题#e#来自浙江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陈闯介绍:在接种疫苗前,患者应先第一时间处理伤口并进行自我急救。
首先用有压力的流动水冲洗患处15min,然后要用弱碱性清洁剂如肥皂清洗患处。
三、被猫狗抓咬伤,3点救命知识请牢记
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后,千万不能大意,而是要科学且及时的处理,否则一旦感染狂犬病毒,引发凶险狂犬病,致死率100%!所以,如果被动物抓伤咬伤,做好以下三点尤其必要:
1.及时处理伤口
当即挤压伤口排出污血,并用自来水和肥宅水交替冲洗患处15min以上,再在患处擦拭碘伏消毒。
一般不做包扎,若伤口面积大,需要尽早就医处理。
2.及时且规范接种狂犬疫苗
被抓伤咬伤后24h内注射狂犬疫苗,不宜超过48h。
狂犬疫苗有“五针法”和“四针法”两种,但要注意,注射疫苗后要2周才能产生抗体,因而要按时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接种。
3.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狂犬病毒并减少入侵体内狂犬病毒的数量,一般可在接种狂犬疫苗产生抗体前七日注射。
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后,只要皮肤破损,不管有无见血,都应当做好消毒和接种疫苗的处理,千万不要大意了!
近些年也越来越多的人养宠物了,作为主人,除了要定期带宠物打针以外,也要注意防止宠物伤人。
参考资料:
[1]《打了狂犬疫苗也没用?男子被狗咬后仍发病去世,生前已注射疫苗》.南方医学研究院.2022-09-21
[2]《422例狂犬病,410例死亡,三成根本没出血!还有人不当回事…》.科普中国.2019-10-23
[3]《一旦发作病死率100%!很多人以为没出血就不用就医》.人民网科普.2023-05-22
女人吸烟危害更大,戒烟更难!但有三个习惯比抽烟更可怕
从18起,我就开始抽烟了,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如今我也快60岁了,按大众所说的吸烟有害健康,那么正常情况下抽烟对我的身体应该会带来伤害,可我好像和普通人也没啥区别。
况且我外公也是一个老烟民,他们那个年代抽的还是劣质烟呢,但是他还是活到了102岁,比他同龄人长寿得多,这又怎么解释呢?”一、抽烟的人一定会短命吗?很多人都说抽烟对生命健康有着致命的影响,但到底有什么关联?其实早在20年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就对香烟和寿命之间的危害进行研究:每抽一根烟就会缩短生命中的13.8分钟,虽然这个时间对于生命来说很短,但是每天抽20根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少十年寿命,且酗烟患者的危害更大,会缩短23年寿命。
这个数据就变得相当直观了,也就是说按照平均长寿的岁数78岁,每天抽20根烟的人平均死亡年龄是68岁左右,甚至更少。
虽然抽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寿命的减少绝不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是复合因素造成,如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喜怒无常的情绪等等。
往往有些生活习惯比抽烟带来的影响更恶劣,而且同一个人身上绝对有多个不良习惯,才会造成寿命大减。
二、这3个习惯比抽烟更可怕1、久坐没错,久坐的危害比抽烟要大,是因为久坐的伤害是比较直接且迅速的。
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尤其是不正确的姿势,不仅容易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还会造成颈椎神经压迫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久坐绝对是健康杀手。
有研究表明,久坐一小时对人体的危害相当于缩减了21分钟寿命,比起抽烟,还要严重。
2、爱吃肉肉食动物比素食动物身体情况更强壮,但是一味的只摄取动物蛋白,只会造成肾脏负担过重。
因为肾脏是分解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如果摄取的量过大就会造成肾脏无法正常排泄,影响肾脏修复。
建议爱吃肉的人适量将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这样可以平衡身体代谢问题。
3、爱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上个世纪的错误发明,虽然它可以满足人体的某些舒爽感,但它对身体的危害比想象的要大。
碳酸饮料会造成免疫细胞衰老的同时还会造成身体发生糖化现象,不仅容易容颜衰老,还会造成代谢缓慢,影响身体健康。
三、补充阅读:女人吸烟危害更大,戒烟更难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构造本就差异很大,其造成的代谢和激素方面都有所不同。
女性在中医学中属于阴性,其代谢功能也会比男性慢一些,菜叶说说,因此同样的毒素在男女身体中的差异有所不同,男性相对来说更容易排出体外,而女性需要更长时间的来代谢和修复。
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仅对肺气肿和支气管炎有很强的影响,还对肺功能有极大的破坏性。
有研究表明,女性吸烟发生动脉硬化的几率比男性高1倍,患冠心病、主动脉瘤、中风的概率也高很多。
而且女性的精神压力比男性大,更容易借助吸烟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一旦成瘾,想要戒掉很难,就算戒烟也更容易反复,不容易完全戒掉。
因此,女性戒烟更应该关注的是心理方面的戒烟,而并不只是戒尼古丁那么简单。
建议女性戒烟寻找专业的戒烟机构,制定专业的戒烟方案,利用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的双重疗法,见效更快,效果更稳。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家庭生活是否美满也对吸烟和戒烟重要影响力。
女性自身需要调整自己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女性身边的家人也需要多给予关爱,双向情感交流才能有效促进家庭和睦。
综上所述,抽烟对人体的危害足以影响生命延续,建议趁早戒烟,对内脏器官和代谢的危害都会少很多。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尼古丁的危害是致命的,但是还有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除了戒烟,更应该注意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万变不离其宗,绿色饮食习惯和健康作息是保持健康和延长生命的关键,所有的致命危害都来源于自身对健康的选择。
参考资料:[1]一支烟减寿14分钟 每天抽20支烟平均折寿10年.环球网.2014.12.02[2]1包烟减寿4.6小时!惊人上瘾减寿表.广州日报.2014.11.03[3]三个习惯比抽烟更伤人 你肯定做过.新华网.2017.10.11
抑郁症为何会反复发作?抑郁症为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本身这一观点大致没有问题,但是我们面对抑郁症复发时,也需要考虑到抑郁症复发的其他诱病因素,比如之前一次发病后的治疗残余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这次的抑郁症复发,可能是上一次发作后治疗不彻底造成的。
而对于抑郁症复发,研究表示:第一次抑郁发作之后,今后有50%-85%的患者会复发,并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复发风险越来越大,每多发作一次,风险大约增加16%。
2、生活事件上的刺激:生活中的负面事件的刺激会促使抑郁症的复发,它可能会让患者处在一个高危的状态中,这些负面事件包括和TA人发生冲突、经济困难、失业、失恋、离婚、失去重要的亲人等。
比如有人的另外一半突然提出要和TA离婚,TA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对TA来说这是一件难过的事情,菜叶说说,突然的刺激有可能会引发TA的抑郁情绪。
3、起病年龄早的需要注意: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抛开个别特别因素引发的低龄或者是高龄抑郁症患者,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的起病年龄大多数都在20到30岁之间。
而在这个发病期间中,如果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小,那么之后复发的概率相对也会大一些。
4、患者病前的性格:抑郁症患者往往比一般人要悲观一些,但这并不代表经常性格开朗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很多抑郁症患者对自己对世界常常倾向于悲观的看待问题,有这类性格特点的人再次发生抑郁的危险性比较高。
据调查显示,内向的抑郁症患者复发率也远远高于外向型患者。
而这类习惯性往坏处的思考方式,我们称其为具有负性认知观念。
这就好比,我们现如今很多朋友会存在有事没事将手机拿出来瞅一眼的习惯,甚至有时候并没有信息提醒,也会拿出手机刷两下子,这就是习惯。
5、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差: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总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是“见不得人的病”。
当然还有很多人把抑郁症错误地理解为是“矫情病”、“富贵病”,不能正确对待,治疗必然走入误区。
再加上自身的依从性比较差,并且也不积极地配合专业人士的治疗,或者是直接放弃治疗。
也可能在他们感觉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就会停止服药,但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康复,抑郁症就很容易复发。
抑郁症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抑郁症是由于脑神经递质紊乱引起的,使人的精神混乱,失眠,而导致情绪的不稳定,思维迟钝。
严重时出现的自杀念头。
建议接受脑神经递质的检查,和采取立体醒脑法治疗。
抑郁症为什么会一会好一会坏目前存在一定的情绪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定或者情绪低落。
一方面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学习压力紧张或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可能与个性或者躯体因素有关。
青春期青少年处于心身发育时期,人格发育不够成熟,情绪不稳定。
需要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加强与人沟通,严重者需要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抑郁症为什么身体特别难受因为像抑郁症的话,它本身就会对一个神经或者是自我的一个生理状态就会有影响,所以的话它也容易导致一个你精神他们的一个平面和一些记忆力的下降,或者是意识的一个问题所产生所以如果是像鱼医生的话,平时要护理一下自身的一个行为或者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