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眩晕叫耳石症,符合这3条高度怀疑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简介:有一种头晕:抬头晕、低头晕、起床时晕、翻身时还是晕只有当头保持相对静止时才不晕。

它就是误诊率极高的耳石

【菜科解读】

有一种头晕:抬头晕、低头晕、起床时晕、翻身时还是晕……只有当头保持相对静止时才不晕。

它就是误诊率极高的——耳石症。

说起头晕,大概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耳朵。

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尽管名字听起来陌生,事实上它占所有眩晕的30%左右。

在众多头晕里,哪种才是耳石症?耳石症发作后又该怎么办?《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科学从容应对。

有一种眩晕叫耳石症,符合这3条高度怀疑

一、一躺下就头晕,当心耳石症

人能掌握身体平衡,很大程度上是内耳的功劳。

内耳中有一层耳石膜,上面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形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耳石膜上的。

但外伤、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病毒性迷路炎)等,都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一旦耳石脱落,撞击到负责调节身体平衡的器官“前庭”,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

二、晕眩有不同的致病原因,哪种晕眩才是耳石症?可以从3个特征判断:

1、在特定体位时,猛然出现眩晕。

例如:早晨起床、半夜翻身、偏头、抬头、低头。

当姿势保持不变或者保持头部相对静止时,眩晕感消失。

2、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3、可治疗、可自愈,多数人在几天或几周内会好转。

三、6类人更易发生耳石症

耳石症与上呼吸道感染、年龄增大、耳迷路发生老化或退行性变有关,也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有关。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容易发生耳石症:

140岁以上的人

耳石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前庭慢性缺血有关。

另外,年龄大会导致内耳局部结构发生老化或退化,耳石就容易从原来的位置上掉下来。

2、压力大、体质弱的人

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睡眠不好、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状态,可能会造成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发生。

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也会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体质较弱的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女性患耳石症多于男性(比例接近1.6~21)。

3、骨质疏松患者

骨质疏松只是耳石脱落的一种诱因,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症的风险。

4、有偏头痛的人

26%的耳石症患者为偏头痛患者。

前庭性偏头痛,是耳石症的一种临床现象,常与耳石症导致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同时发生。

5、有外伤或手术影响的人

发生车祸、外力撞了耳部、大脑、耳朵做了手术、在乘车时因为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导致颈部损伤,这些都会引起耳石脱落,从而导致耳石症。

6、患前庭神经炎的人

病毒感染造成的前庭神经炎常伴发耳石症,在前庭耳石器发生水肿时,也会出现“小晶体”脱落。

一般前庭神经炎发作一年内,患者都可能发生耳石症。

四、耳石症发作后该怎么办?

#p#分页标题#e#

1、药物治疗:可缓解呕吐头晕的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还需要服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来辅助治疗。

2、手法复位:是目前治疗耳石症常见有效的方法。

临床上,近95%的耳石症患者能通过手法复位康复。

手法复位不适合有颈椎病的患者,以免发生颈椎错位导致严重后果。

手法复位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操作。

如果多次复位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包括半规管填塞、内淋巴囊减压、迷路切除等方法。

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可自愈,大多数人在发病后两周到一个月内,眩晕感会自动消失,如果眩晕感没有自愈,在床上翻身时有短暂的头晕,应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变位性眼震试验”即可确诊,随后可通过复位法、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

“分房睡”成了一种新潮流?医生:有这3种情况,夫妻最好分开睡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可见夫妻能够同床共枕实属来之不易,在没结婚之前,两个人在一起睡可能容易招来别人的指指点点,而结婚之后,夫妻同房睡觉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不可否认,同床睡觉自然对夫妻双方的感情有增进作用,但有些习惯可能会在无形中对两人的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这2个睡觉习惯会对健康造成威胁面对面睡:这种睡觉的姿势,会导致一方吸入的气体大多是对方呼出的废气,大脑缺少新鲜的氧气或氧气供应不足,极易造成失眠、多梦,醒后头晕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

枕着手睡:有些夫妻睡觉,女性会枕着男性的手臂睡觉,这会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上肢麻木及酸痛,还会使腹内压力升高,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影响消化功能。

不过这些睡眠方式虽然对身体有不利的一面,但是由于人在睡眠的状态下,身体会一直进行调整,所以在睡着了的情况下,身体可能会翻动,因此尽量避免不良的睡姿,可以减少身体的翻动,从而增进睡眠质量。

事实上,绝对健康的睡姿是不存在的,因为人在睡眠的状态下会不断调整身体的状态,即便是夫妻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醒来也会发现睡姿是形态各异的。

而相对健康的睡姿,通常都是保证右侧卧的姿势,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对心脏的压迫。

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肺部有疾病的人,最好的睡姿还是仰卧。

所以,睡姿的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

“分房睡”成了一种潮流?当然,不管是放屁、磨牙还是打鼾,还有的人直接选择分床睡或者干脆分房睡。

这被称为 LAT(living apart together)伴侣,也就是分居式共同生活。

调查显示,加拿大25-64岁的成年人中,有150万LAT伴侣;在美国有31%夫妻选择分开睡觉;而在日本分房睡更是强势文化,70%夫妇在有了孩子后就选择分房睡。

之所以分床睡,最大的原因不过还是因为受不了对方的睡眠状态,或者是对方的睡眠方式影响到了自己的睡眠质量。

昆士兰大学 2012年某研究指出,34.5%的人被伴侣上床睡觉的动作吵醒,48%被伴侣半夜去厨房找吃时吵醒,高达58.5%受伴侣鼾声所扰,另外还有35.9%被伴侣起床上班吵醒。

而分开睡觉的最大好处,就是睡眠质量得到保证,不会再被对方的睡眠行为干扰到自己。

好的睡眠品质,能让身体机能正常运作,提高大脑工作效率,舒缓日常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另一方面,睡眠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女性的“欲望”也能显著提升。

《性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多睡一个小时,第二天发生性接触的概率会增加14%。

当然,分不分开睡,那是个人的选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夫妻双方还是必须得分开睡才好的。

如果夫妻一方患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或者皮肤病等传染疾病的话,那就应该分开睡,因为一起睡容易将疾病传给对方。

女性如果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或阴道滴虫,那么性生活的时候也会传染给丈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分开睡,从而避免相互传染。

此外,女性的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这四个阶段也得分床睡,这能最大程度保证女性的身体健康。

年纪大了分床睡到底好不好?年轻的时候分床睡没什么,但是当老年的时候,夫妻双方应该保持同床睡的习惯,因为这对身体会有好处。

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情况很普遍,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两个人分了床,晚上睡觉没个照应,若是疾病突然发作,很难及时发现。

所以老年人分床睡、分房睡,是很危险的事情。

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也发现,同床共枕,会提高男女双方的睡眠满意度,因为心爱的人在身边,人会产生安全感,从而能够有效弥补睡眠质量差等情况。

只是两个人在睡觉的时候不要面对面,这样容易导致氧气不足而产生失眠多梦的情况。

同时在睡眠质量不好的时候避免服用安眠药,可以适当的使用神经营养类的药物来调节。

参考资料:[1]《夫妻俩千万别面对面入睡!10个睡觉恶习让你招惹一身病》生命时报.2015.1.31[2]《日本四成夫妻分房睡,分床睡有好处?》澎湃新闻 2020.9.10

苍耳是一种什么植物呢?苍耳作用呢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苍耳吧,但是你了解苍耳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苍耳是一种什么植物呢,以及苍耳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也想知道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苍耳是一种什么植物呢苍耳这种植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它的总苞具有非常强的粘黏性,可以粘在人的身上,或者是动物的体毛上,而且它的外表有很强的刺,容易扎伤到肉质。

它的叶片有点像一个枫树的叶子,边缘有很多的纹路。

苍耳的生长在什么季节呢苍耳在春夏季生长,秋季成熟,在瘦果成熟时变坚硬,连同喙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几不增粗,长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点,或全部无毛;喙坚硬,锥形,上端略呈镰刀状,长2.5毫米,常不等长,少有结合而成1个喙。

瘦果2,倒卵形。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苍耳自然生长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

] 苍耳喜生长在土质松软深厚、水源充足及肥沃的地块上,pH值5左右。

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苍耳种子发芽及营养吸收。

加入收藏
               

有一种眩晕叫耳石症,符合这3条高度怀疑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