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前脾气暴躁 月经期脾气不好控制好情绪
![](/uploads/0baike/6.jpg)
【菜科解读】
很多女性在来月经之前,发现自己的脾气突然变得暴躁起来,这是属于经前综合征的表现,情绪不好对人的心理状态也是有影响的,所以应积极控制好情绪,那么,来月经前脾气暴躁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来月经前脾气暴躁是怎么回事
排卵后到来月经的这一周属于黄体期,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有周期性出现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大,这属于经前期综合征的表现,据统计,95%的育龄期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较严重者占5%。
经前期综合征的原因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多年的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
月经期到来之前,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下降到生理状态下的最低谷,雌激素会直接影响育龄女性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雌激素本身可以稳定情绪、缓解压力。
当雌激素水平下降后会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负性影响,导致女性容易脾气暴躁、焦虑、抑郁等。
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容易烦躁不安,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十分有关系的。
第二,月经来之前下丘脑功能的改变。
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活动的高级中枢,同时也是情绪管理中枢,月经周期其实是下丘脑调控垂体-卵巢产生的一系列周期性变化。
下丘脑控制性激素的中枢会有周期性的波动,下丘脑的神经电生理也会有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势必会干扰到旁边的情绪中枢,从而女性也就会有周期性的情绪变化症状了。
第三,精神因素诱发的脾气暴躁,月经来之前本身就是一个敏感期,这时候如果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比较差,心情也不太好的话,遇到一点点小事可能就会争吵,就会发火,女性心理上的敏感性和脆弱无形中增加了发脾气的概率。
月经期脾气不好怎么控制好情绪
1、正视负面情绪。
当出现不好的情绪的时候,不要逃避它,要告诉自己生理期情绪暴躁是正常的。
这样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否则越是害怕负面情绪,越会感到焦虑。
乐观一些,保持微笑与饱满的精神。
2、转移注意力,放松自己。
如果在生理期突然感到莫名的烦躁,应该尽量远离不顺心的事,好好休息,放松心情。
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不要刻意去想不好的事,这样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引向坏的方向。
3、注意饮食。
有研究表明多吃含钙的食物,有利于保持情绪的稳定,因此可以多喝牛奶和排骨汤等含丰富钙质的食物。
其次,不要因为心情不好就暴饮暴食,尽量少吃多餐,每餐不要吃太饱。
因为稳定的食物摄入可以帮助体内的血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防止荷尔蒙变动给情绪带来不好的影响。
4、适当地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的循环,有利于负面情绪的排解。
但是,在生理期运动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做过于激烈的活动,以防身体受到损害。
经前综合征的症状
经前综合症又叫经前症候群,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它所体现出来的症状和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经前综合征的类型:
焦虑紧张型:会有胸闷、易怒、焦躁及经前乳胀等现象。
中医将其归为肝气郁结型。
头痛型或感冒型:有些患者月经前或结束后,出现偏头痛或感冒的症状。
这是因为感冒未痊愈,风邪残存。
肠胃型:患者在经前出现便秘症状,经期来时又腹泻或排气频繁。
这类患者多属脾虚,可针对脾胃方面来调理。
水肿型:症状多见经前手脚水肿、全身紧胀感,甚至体重增加,临床上多用通经利水的方剂,如五苓散、泽兰等。
也避免过多的盐分摄取,以免造成体内水分过度滞留。
无力昏沉型:因患者血糖偏低,喜好甜食,经期出现食欲大增现象,建议经前可服少量甜食,中药则以清胃散、山药来调节血糖代谢机能。
以上就是有关来月经前脾气暴躁是怎么回事,月经期脾气不好怎么控制好情绪的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分娩疼痛和月经疼痛不一样 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吗
分娩疼痛和月经疼痛有什么不一样从疼痛性质上说:月经痛:多数是子宫痉挛痛或坠胀性疼痛,一般感觉到肚子“抽疼”,而且是持续性的疼。
痛经同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这种疼痛吃止痛药能明显缓解。
分娩痛:分娩的疼痛主要是子宫规律收缩性疼痛,疼痛时整个肚子会发紧变得硬邦邦,子宫收缩力由上到下传到至整个肚子,因此疼痛范围更广。
每次收缩疼痛持续约30-40秒,然后停止收缩,几分钟后再次出现收缩痛。
另外,骨盆肌肉和子宫韧带也都参与“产痛”的形成。
痛感呈持续性加重,有时出现腰疼症状。
分娩痛用止痛药常常效果欠佳,需用到麻醉类的药物才能够止痛。
从疼痛程度上说......生孩子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大痛苦,犹如十根肋骨同时断裂,一般疼痛程度能达到8-10级。
而绝大部分的月经痛并不严重,疼痛强度在5级以下。
所以,从疼痛程度上来说,分娩痛会更疼。
由于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同,敏感度也不同,所以对分娩痛的感受也不一样。
有的孕妈妈感觉分娩不是很疼,能忍受,比较轻松的生下宝宝。
而多数人则是疼的死去活来的,生完宝宝后发誓再也不生了。
两者虽然不一样,但是也有相似之处。
两者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是子宫产生的疼痛感,但是产生月经痛的子宫很小,像拳头大小,因此疼痛感在小肚子附近。
产生分娩痛的子宫很大,犹如西瓜大小,疼痛的范围是整个肚子。
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吗不一定。
有些女性生了娃,真的就解决了痛经的问题。
但也有一些女性,生完孩子依然痛经,甚至更严重了。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一部分原发性痛经、物理原因导致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等,有可能在生娃之后得到缓解。
但部分因剖宫产出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反而会在产后月经恢复后开始痛经。
生娃过程还可能造成宫颈、宫腔粘连,导致经血不能顺畅排出,也可能加重痛经。
经期到底该不该忌口 月经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
那么经期到底该不该忌口?月经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经期到底该不该忌口“大姨妈期间特别想吃甜食”“听说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月经确实会给女性的食欲、体重等会带来一些影响。
在饮食方面,可以结合个人体质适当做出调整。
通常来说,经期建议少吃以下几类食物。
1、酒精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尤其对一些本身经期血量较大或经期较长者,饮酒会加剧出血。
经期尽量避免饮酒过多。
2、甜食痛经主要是由于子宫过强收缩和血管挛缩导致的。
甜食中糖分含量较高,会抑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而这两种营养素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有人认为经期多吃点甜食也不会胖,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
月经期间基础代谢并不会提高,经期如果进食过多,摄入的热量过高也会转化为脂肪储存。
3、酸味饮品清凉解渴的柠檬水、酸梅汁,促进消化的果醋,月经期间都不宜多喝。
中医认为,酸入肝,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会将身体耗散的气、血、津液收敛。
喝太多带有酸味的饮品,会使月经期间的经血量减少。
4、辛辣油腻的食物在月经来潮前的两周,尤其是经期前一周,容易出现脸上冒痘、出油、皮肤粗糙等问题。
经期前一周,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包括烧烤、油炸、辛辣、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使肌肤的油脂分泌更旺盛。
月经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1、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月经期间,精力、体力、抗病力都有所降低,不宜进行赛跑、跳跃等剧烈运动和繁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或加重腰酸腹坠、经量过多等。
2、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咨询医生经期是否需停用,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3、游泳和盆浴。
经期子宫颈口会微微张开,以利于经血流出。
这时游泳和盆浴,很容易使细菌进入子宫内腔导致炎症。
4、捶打腰背。
经期盆腔充血,腰部会有些酸胀感,若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背,会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后创面的修复愈合,导致流血增多、经期延长。
5、拔牙或手术。
月经期间凝血功能下降,这期间拔牙或手术有可能引起出血较多,伤口不容易愈合。
此时可否进行手术或拔牙,应与医生沟通。
6、高声唱歌。
月经期声带会充血水肿、容易疲劳,若不加控制地高声大叫或引吭高歌,容易引起声音嘶哑,甚至会对声带造成永久性伤害。
7、性生活。
经期过性生活难免将病菌带入阴道,逆行而上造成宫内感染、输卵管炎症,机械性刺激还会导致经血逆流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身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