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15 点击数:
简介:华航四年大限,中华航空为您倾情谱写旧版的中华航空标志1993年11月4日上午6时35分,一架隶属于中国台湾省中华航空

【菜科解读】

华航四年大限,中华航空为您倾情谱写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旧版(上)和新版(下)的中华航空标志

1993年11月4日上午6时35分,一架隶属于中国台湾省中华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客机(注册编号B-165,制造商序列编号24313,生产线编号977,1993年6月8日交付给中华航空,至事发时机龄不到5个月,是一架新的不能再新的新机,也是当时华航机队中机龄最新的客机)从台北中正国际机场(今台北桃园国际机场)顺利起飞,该机执飞的是从台北中正国际机场至香港启德机场的CI605航班,由于两地离得并不远,因此航程只需要75分钟的时间。

机上一共有2名机组成员、20名乘务组成员和374名乘客(多为去香港的观光客)。

如果一切顺利,该机将于7时45分降落在启德机场。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中正国际机场(今桃园国际机场)

执飞CI605航班的机长时年47岁,在中华航空拥有14年资历,总飞行时长12469小时;副驾驶时年37岁,资历不满5年,总飞行时长5705小时。

一路顺利的飞行了近60分钟,CI605航班抵达南海空域,机组将ATIS(自动终端信息服务系统,是一种在繁忙的机场空域连续广播该空域的气象信息、可用跑道信息,可用进近程序等机组进近所需基本信息的自动播报系统,该系统大大减轻了空管的工作压力)调至香港频率并和香港空管中心取得了联系。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启德机场俯瞰,拍摄:几米米

机组:香港控制中心,华航605请求进近。

香港空管:华航605,允许进近。

请降低高度至空层190(19000英尺),航线070。

机组:降低高度至190,航向070,华航605明白。

此时ATIS系统通知机组,由于受强台风艾拉的影响,香港启德机场空域有大雨、强烈的大风天气并伴随有低空风切变。

在此时CI605航班的航向070上会伴随着20节(时速37千米)的侧风,局部时段阵风可达38节(时速70千米)。

机长因此下令打开了前风挡除雨设备和雨刮器以保证视野。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正在向香港启德机场进近的中华航空CI605航班

机组:启德进近,华航605听你指挥。

启德进近:收到,华航605,允许继续进近,请以IGS(仪表引导进近)方式到13号跑道建立下滑道。

机组:华航605明白,已捕捉到13号跑道IGS信号。

启德进近:明白,请联系启德塔台,频率111.9。

机组:华航605明白。

调整好频率后,华航605呼叫启德塔台,正在沿13号跑道建立进近。

启德塔台:收到,华航605,目前机场能见度5千米,风速22节。

机组:华航605明白。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二视图

随后,机长按照中华航空公司的操作手册向副驾驶介绍了进近香港启德机场13号跑道的航路(包括使用跑道、决断高度、侧风限制和复飞程序),并作为进近检查单使用。

机长强调:在进近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他们就将复飞并执行标准的复飞程序。

机长:放起落架。

副驾驶:起落架放下,五盏全绿。

机长:襟翼30°。

副驾驶:30°襟翼确认。

机长:自动刹车档位2,减速板预备。

副驾驶:自动刹车档位2确认,减速板预备确认。

机长:着陆检查单执行完毕。

启德塔台:华航605,航向070风速25节,预计短时间内短五边会有风切变,请注意。

机组:华航605明白。

#p#分页标题#e#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1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2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3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4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5

6时56分,飞机距地面高度1100英尺,机长断开了自动驾驶仪,转为手动操作,飞机因为剧烈气流干扰而出现空速波动,机长对自动油门控制下的进近空速不满,所以他在几秒钟后(此时飞行高度1000英尺),又断开了自动油门改为手动控制油门(此时机长左手控制操纵杆,同时右手控制油门,而副驾驶在一边无所事事的干瞪眼),此举加剧了飞机的抖动。

随着飞机的抖动加剧,受风速风向的影响日益严重,驾驶舱内也响起了风切变警告和注意地形警告(此时意味着飞机当时的进近高度已经低于最佳下滑道高度,而机组对此并未加以理会)。

机长:抵达短五边,10秒准备(此话说明飞机将在10秒后着地)!话音刚落,由于飞机此时的高度已经严重低于规定下滑高度,因此飞机上的GPWS近地警告响了起来:嘟!嘟——PULL UP(响了两声)!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飞过短五边的CI605航班,此时该机的飞行高度严重低于下滑道,制作:水岩冰WIce

尽管如此,机长还是凭借丰富的驾驶经验硬是将严重低于规定下滑高度的飞机稳稳的降落在启德机场13号跑道300米处的着陆点上,落地也很轻,属于教科书典范式的接地。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接地前的CI605航班可见此时的离地高度已经很低了。

制作:水岩冰WIce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接地前的CI605航班可见此时的离地高度已经很低了。

制作:水岩冰WIce

但接地后,机长就注意到自动刹车并未预位(由于接地后机长无意间推了一下节流阀,导致自动刹车和扰流板全部被解除),他对此表示了惊讶,以至于忘记打开反推,而坐在右座上的副驾驶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只是在几秒钟后战战兢兢的提醒机长:机长,反推还没开启。

在副驾驶的提醒下,机长打开反推并使用最大人工刹车,但因为启德机场跑道因暴风雨而湿滑无比,降落的时候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里打开反推并踩刹车而使得起落架和跑道之间已经产生了轮滑水现象,使得飞机制动效果不明显。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打开反推的CI605航班,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制作:水岩冰WIce

#p#分页标题#e#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向左偏出跑道的CI605航班,制作:水岩冰WIce

此时,机组已经能够看到13号跑道的尽头,彼此确认无法让飞机在剩下的不到500米的距离内停下,所以在飞机快要接近跑道尽头时,机长同时使用方向舵踏板和机鼻前轮转向手轮操控飞机向左偏转,但飞机冲出跑道已经不可避免。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机长视角即将冲入维多利亚湾的CI605航班,制作:水岩冰WIce

最终,崭新的中华航空公司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以80节的速度冲出启德机场13号跑道后冲破拦海坝一头栽进了维多利亚湾浅水区。

飞机上的2名机组成员、20名乘务组成员和374名乘客全部幸存,但有23人不同程度受伤,还有部分乘客因为惊吓而感到不适后被送医。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在事发后,B-165号机就像一条死鱼一般被系留在观塘码头对面的海面,由于机尾垂直尾翼对使用31号跑道起降的飞机造成障碍,港英当局先将之炸断后移除(这成为某些现场照片上飞机没有垂尾的原因)。

直至两星期后才把整架肇事客机从水中吊回上岸,并拖到近牛池湾的停机坪停放。

由于机身被长时间浸于海水中,机体下部和部分控制系统已经被海水严重侵蚀,华航决定不对该客机进行修复并将之报废。

事后港机工程用了80余万港币买下B-165号机的残骸,把尚可使用的部分拆下,用作同型飞机之零件使用。

同时,该机也因此有幸成为全球首架退役的波音747-400客机。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事后调查认为:中华航空CI605航班启德机场坠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组在注意到剧烈的空速波动并伴随着风切变和偏离下滑道警报时未能及时执行强制复飞程序而是一意孤行的继续进近;机组在操控飞机接地后操作不当,在发现自动刹车没有预位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开启反推并最大刹车导致飞机制动不及(机长在接地后不经意的将节流阀前推,虽然很快发现并将节流阀拉回,此举加长了飞机制动的距离),当机组发现飞机已经无法在跑道剩余距离内制动的时候飞机因为速度不够已经无法复飞;同时机长在执行进近的过程中违反规定单手把握操纵杆并同时手动控制油门,完全把副驾驶晾在一边,也没有告知他正在执行的操作并要求配合(事实上,在进近过程中,机长并没有和副驾驶讨论自动刹车设定、反推推力设定以及在地面迫近警告系统发出风切变警告时该采取什么行动),因此事后机长受到了批评并被处停飞一年的处罚;副驾驶因为在接到风切变警告后没有做出反应也没有提醒机长也受到批评并被处停飞半年的处罚。

同时,中华航空公司也被指责在公司的操作规定手册中没有明确定义侧风着陆技术的操作要领,完全靠飞行员的经验而为,人为加大着陆风险。

建议中华航空公司审查其机组人员资源管理程序以加强机组之间的互动协作。

#p#分页标题#e#

另外,启德机场的进近条件恶劣(北面是众多的摩天楼和高山,南面是以气流紊乱、妖风盛行的鲤鱼门航道),对飞行员的着陆要求极为苛刻,在CI605航班坠海事故发生5年后的1998年7月6日,随着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的启用,启德机场被正式关闭。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启德机场13号跑道因为又众多楼房得影响对飞行员技术要求极高

原B-165号的机体后被停放在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HAECO)大楼附近,用于消防演习之用。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停放在HAECO大楼前用作消防演习道具的原B165号机

为了填补B-165号机报废后留下的运能缺口,中华航空公司于1994年6月紧急从新加坡航空公司租下了1989年7月出厂的9V-SMC号机(租下时该机机龄5年),租下后注册编号改为3B-SMC,使用了三年后于1997年5月退租还给新加坡航空公司,恢复9V-SMC号编号后继续服役至2004年6月从新加坡航空公司退营后转交给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注册编号变成TF-AMA;2006年5月被转租给香港甘泉航空公司,编号改为B-LFA;2009年5月转租给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编号PK-LHF,至今仍在运营,机龄已达31年。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用于顶替B-165报废空缺的3B-SMC号机模型,拍摄:EYE小松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2012年2月拍摄到的PK-LHF号机,拍摄:WI777

B-165号机性能数据

机型:波音747-400

设计商:波音飞机公司

乘员:机组2人+载员416人(典型)

长度:70.67米

翼展:64.44米

高度:19.41米

空重:17875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18651千克

发动机:四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4062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52.4千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907千米每小时

最大载重航程:13444千米

7000年前少女死亡未解之谜阴道被插入骨器

  图一:零口姑娘墓葬照片。

    图二:杀害零口姑娘的凶器骨叉。

    图三:骨笄插入零口姑娘第二腰椎照。

    一名约17岁的少女尸骨上,遍布着35处损伤。

而且,死者四肢的骨骼,不是错位缺失,就是反转断裂,呈现出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怪状态。

更让人震惊的是,使她送命的凶器,居然有18件还残留在尸骨内,有的甚至仍插在骨骼中无法拔出……有专家称,如此惨烈的死状,在国内外的墓葬资料中都十分罕见。

是残酷的惩罚还是恐怖的祭祀,让她遭受了如此残忍的虐杀?35处损伤又是何人所为?日前,在陕西西安召开的“纪念半坡遗址发现60周年暨石兴邦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一至今未解的历史谜团再次引起关注。

    墓主曾遭重创    零口村地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部,距离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只有14公里。

20世纪90年代,为了配合临潼至渭南高速公路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零口村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470余平方米,其中灰坑60个,房址11座,灶坑30个,墓葬21座(其中包括汉墓和战国墓),陶窑1座。

在这次挖掘中,一具罕见的史前人骨被发现,并被编号为M21。

M21墓葬的形制为长方形竖穴状,长160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

墓坑不规则,中部扩张,大小比尸体略大,属仰身直肢一次葬。

“通过对尸体骨骼的鉴定,我们确认这是一具距今7300年至7200年前,年龄为15岁到17岁之间的女性骸骨。

”已经退休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时任零口考古队队长周春茂说,“在与一些此前考古发现的女性骨骼相比较,从人体特征上判断,她的颅骨比较接近于东亚蒙古人种。

”    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史前人,考古学家并不觉得她有什么特别,因为陕西是一个文物大省,挖到几千年前的人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这个少女的骸骨却让所有见过她的人都为之震惊。

从出土时拍摄的照片看,这具尸骨基本保存完整,但是颅骨、脊椎骨、肋骨、盆腔骨上都留有累累伤痕,四肢骨骼多处骨折,左手骨骼缺失。

从遗骨上可以发现,有骨镞(弓箭箭头)、骨叉(动物骨骼制成的)、骨笄(古时的簪子)等多种用作凶器的磨制骨器,这些骨器留下的骨质损伤达35处之多,其中多处均属致命伤。

此外,死者的胸腔和盆腔内还发现18件锐利的骨器,发现时,有些骨器仍插在女孩的骨骼内。

其中有4件骨器是从阴道插入的。

    根据损伤的大小和形状,考古专家推断,尸骨35处损伤中有29处骨骼锐器伤,均系骨叉、骨镞、骨笄等利器所伤。

其余6处分别在上下肢的骨关节部位的损伤,可能是某钝器造成;缺失的左手骨骼,可能是用刀切掉的。

    凶器是弓箭?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史前时期,这又会是一些什么样的武器,拥有这么大的贯穿力,能把用动物骨骼磨制成的尖锐骨器刺入人体,并深扎进骨骼里?“通过现场遗留的骨镞和对尸体的进一步检测,初步断定死者的损伤是由弓箭造成的。

”周春茂说。

    如果说死者身上的骨损伤,都是由弓箭造成的,那么为什么留在她身上的骨器会有3种不同的形态,而有的只在骨头上留下伤痕,有的却至今无法拔出呢?对此,考古专家表示,新石器时代还不会冶炼金属,锋利的骨器制作并不容易,十分珍贵,绝不可能是一次性使用的。

不用说手持的骨器不肯轻易丢弃,即使是射出去的箭,只要有可能都会回收,哪怕只是一个箭簇。

    那么,留在尸骨内的骨器呢?在死者身上无法拔出的4支骨器中,有3支都是骨笄,发射骨笄的武器又是什么呢?“能有这么大贯穿力的武器,一般的弓是做不到的,单靠个人的投掷力量也很难穿透骨骸,这很有可能是一种类似原始的弩的武器。

”周春茂解释说。

据了解,弩是一种由弓发展而来的武器,主要由弓、弩臂及弩机三部分组成,虽然发射的箭矢与弓相似,但是由于上弦的力度更大,弩臂上又有箭槽,所以箭矢射出后不论是穿透力还是精准度,都要远远高于弓箭。

    通过反复实验,考古人员发现,将已有的弓加上一节树杈,作为弩臂,再用骨器磨成弩机,仅用这几种材料就能做成一个最简单的弩,如果从材料和工艺上讲,7000多年前的史前人类也完全能够做到,但是在新石器时代,“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有弩的存在。

因此,我们也只能根据现代人的理解和想象,做出一些推论:如果说骨笄不仅可以做饰品,同时还能够做武器,并且能够刺入人体这么深,恐怕也必须借助像弩这样强有力的武器才能做得到。

”周春茂表示。

    为何惨死仍是个谜?#p#分页标题#e#    遗骨上有如此多的伤痕,并且是从不同的方向刺入,种种迹象表明,这名少女“是被多人,可能有近百人,围攻暴力致死的”。

周春茂说,“而从身体损伤的角度来看,没有从背后刺入骨器的任何伤口,可以推测死者生前是被反绑着捆在大树上,或在恐惧中退向大石头而被人射杀致死的。

”7000多年前的中国,仍是一个女性享有崇高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这样一个极具特殊的年代,为什么要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处死一名女性呢?    死于祭祀?原始社会的宗教或祭祀活动,用活人做牺牲是很普遍的现象。

如果说她真的是死于祭祀,那么在其附近应该能找到一个氏族用来祭祀的固定场合,但是考古挖掘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场合。

周春茂表示,祭祀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据考古报告显示,在零口遗址发现的与M21同一时期(零口村文化时期,晚于白家村文化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骨共有5具,除了她是被正式埋葬的,其他几具尸骨根本没有墓坑可言,由此可见,此女的身份比较高,既然身份较高,就更不应该用来祭祀,并遭受如此虐杀了。

    死于战争?“据了解,在奴隶社会以前,部落战争被杀的仅为男俘,通常是杀死后吃掉。

女性是部落战争的掠夺对象,是战利品。

而且,这一时期,族内婚制度已开始瓦解,新的族外婚制度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氏族成员已经渐渐懂得不同血缘结合产生的后代体质强健,有利于部落的繁衍,因此绝不会杀害女俘。

更何况,如果仅仅是为了杀死一名战俘,又何必如此兴师动众、浪费这么多宝贵武器呢?”周春茂表示。

    也有学者根据尸骨阴道中插入的骨器,认为少女之所以会触犯众怒,惹来集体杀戮,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违反了族外婚部落严禁族内两性关系的性禁忌。

    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也许这将会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解开的谜。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仅供参考,盲目相信,风险自担。

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恐龙灭绝?为何哺乳动物能幸存下来?食量小

恐龙灭绝是因环境和气候问题,哺乳动物和小型鸟类食量小,能冬眠,幸存了下来。

如今地球虽然人类是最高等,智慧生物也是地球上的主宰者,可是在6,500万年之前,地球上的主宰者并非是人类,也不是哺乳动物,恐龙诞生于2.3亿年前统治地球达到了上一年,只是不知为何突然之间灭绝导致留下一段空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恐龙灭绝,那为什么有哺乳动物能活下来呢?恐龙灭绝在科学家的探索之中,逐渐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因此根据这些化石的数量和对化石进行的研究就知道了恐龙灭绝的时间大概是在6,500万年的白垩纪时代,当时在这个地层之中就发现了有着大量的恐龙以及其他生物的化石再往下化石就变得非常少了,因此就能够判断出来是在这个年间出现了物种大灭绝恐龙也是在这个时代之中灭绝的。

恐龙为何会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为止,一直以来都觉得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导致的,根据科学家的推测之后,这一次的撞击,击球不光导致恐龙灭绝,还有着很多的物种都已经出现了灭绝,毕竟这次的威力是相当于200万颗氢弹爆炸能量。

而在之前的白垩纪地层之中,科学家也发现了大量的铱元素是在陨石上存在的,地球上非常少。

哺乳动物为何能活下来在这次的大爆炸之中,导致地球上很多的生物都已经灭绝了,例如之前地球上的霸主恐龙,可没想到连统治级的物种灭绝之后确实有其他的生物活了下来,菜叶说说,也就是弱小的不如以及鸟类。

其实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被撞击过之后,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出现了改变。

恐龙失去了食物才死去的,而小型哺乳动物以及鸟类食量比较小,还能够进行冬眠,在地球发生改变过之后能够适应环境,才使这些哺乳动物在夹缝中存活了下来,最后有了人类的出现,统治了地球。

加入收藏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