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惊胆战中国夺命死亡公路排行榜

【菜科解读】
说到夺命公路、死亡公路这类的话题,可能很多网友都会想到自己所在城市也会有那么1、2条公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但想告诉你的是,在城市里,只要你安全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还是很低的,据相关数据统计,城市里发生交通事故的真相90%以上都是人造成的,并非是环境因素。
而今天要给大家盘点的这些被称之为中国夺命死亡公路的地方,多数都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当仅从电脑上看到照片,就浑身不自在,让人感觉毛骨损然,下面有胆量的老司机们,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1、太克公路:魔鬼“U”字弯
太原至宁武的太克公路魔鬼“U”字弯,1997年改建后,更名为太佳公路,后又更名为太克公路,为何会有魔鬼“U”字弯的说法呢?
那是因为在这条公路的31k+700m处,有一个又急又陡的“U”字弯。
对于过往的车辆,它就像百慕大黑三角一样可怕,从1997年10月到现在,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辆车在这黑色“U”字弯道上发生事故。
除了这些死亡事故外,平均每个星期就会有一辆车在黑色“U”字弯道上发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这个弯道属于陡坡急弯,弯道径小而纵坡度大,而且一般的弯道应该是外高里低,此处却正好相反是里高外低,所以车辆行经此处时往往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容易造成侧翻。
另外,这里是从太原到古交的最终一个弯道,经过前面的一段下山路后,司机的精神容易疲惫,注意力分散。
更要命的是,一些车辆的制动装置在到达此处时已经被前段的下坡路摩擦得很烫了,车辆制动性正在减弱,不熟悉路况的司机,突然发现这个超乎想象的大弯,再紧急踩刹车,容易出现刹车失灵,只能猛打方向。
但这样一来,方向如果打死,车辆在很大的惯性作用下很容易翻倒;如果方向打不死,就可能冲下山坡,车毁人亡。
2、320国道黄花桥路段:“恐怖的百慕大”
320国道黄花桥路段被誉为恐怖的百慕大“,是有一定真相的。
据悉,320国道黄花桥路段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境内,长度不足1公里。
这也是省内惟一被列为全国公路危险路段的道路。
根据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交通事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黄花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就占整个湘东辖区的11%,死亡人数更是占总数的31.58%。
黄花桥路段自1992年开通至今,不足1公里的路段,却发生各类交通事故400余起,死亡92人,伤44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
2003年,该路被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列为全国29处公路危险路段之一,当地群众更是称其为“恐怖的百慕大”。
一个真相是是道路设计不合理,按照国家规定,二级公路的最小弯道半径为250米,视距为110米。
而黄花桥弯道半径仅216米,视距84米,大大低于国道二级公路设计标准。
从而导致车辆行至此处时,往往因为转弯半径不够,会车视距不足而引发交通事故。
另外,车辆因超载、超速,导致车辆在弯道下坡时容易失去平衡、方向无法控制。
3、318国道川藏线:“死亡之线”
川藏公路含复线全长3176公里,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横跨14条江河,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
这条最危险的公路,从拉萨到成都长达2000多公里,当初为了修通这2000多公里路,3000千多个年轻的生命倒下了,也就是说,平均每公里要付出一个半生命。
这在世界筑路史上,可算是最沉重的牺牲。
因为走川藏线泥石流塌方路段多,因此一般泥石流和塌方都发生在几个路段,造成交通障碍,引发交通事故。
第二个真相是高山反应。
川藏线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开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虽然有很多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缺氧有可能带来许多问题,尤其对初涉此地的司机。
4、八达岭高速公路:“死亡5公里”
无论是高速路边宣传橱窗上贴满的事故案例,还是过往司机都会收到的警示卡,给这条北京惟一的山区高速公路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息。
八达岭高速公路是北京至张家口110国道主干线的一部分,全长82公里,而重特大交通事故却神秘地只集中在一个短短的5公里路段。
短短5公里,平均每公里就死亡10个人,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5到50公里路段,从1998年11月开通到2003年9月,共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32起,导致62人受伤,49人死亡。
所以这一路段被人们称作北京的“死亡之谷”。
八达岭高速公路有三分之一的路段是依山而建,大货车在山区路段上一旦车速过快就很容易失去控制。
因此,与一般高速公路限速每小时110公里不同,这个事故多发地段的车速被限制在大车每小时40公里,小车每小时60公里,但许多司机并没有这么做。
白天北京市区限制大货车通行,所以进京的大货车集中在深夜行驶,因为夜间驾驶视线不清,而且长途运输使得司机往往疲劳驾驶,这些使得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这段北京惟一的山区高速公路对于不熟悉复杂路况的外地司机来说很有可能就是“死亡陷阱”。
5、京津塘高速公路:“死亡之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路段长38.5公里的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自1991年开通以来至去年年底,共发生交通事故4320起,伤1072人,亡219人。
1991年至1999年9年间,京津塘北京段共发生交通事故1981起,伤554人,亡115人,平均每年伤62人,亡13人;2000年至2003年4年间,此路段共发生交通事故1592起,伤359人,亡77人,平均每年伤89人,亡19人;2004年,仅1月至10月份,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就已发生交通事故747起,伤159人,死亡27人。
面对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面对219个被事故夺去的生命,常走京津塘高速路的司机都心有余悸地称这条路为“死亡之路”。
由于设计陈旧、超负荷运转,车流量是设计的3倍,雾多路窄无停车港湾,开通13年的京津塘高速路已经被司机戏称为“死亡之路”。
6、四川213国道都江堰至汶川映秀公路:“死亡之谷”
公路很窄,只有两根车道,而且都是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一边是滚滚的岷江。
由于该路段是进阿坝州的必经之路,车流量巨大,且大卡车、大货车居多,体积庞大的货车在公路上急驶,每次超车都显得紧张而危险。
而且只要一辆汽车稍微出点什么事,就很容易引起堵车。
汽车一驶入国道213线,路边“交通管理特控区”的醒目标志就在提醒:“严禁超载、超速、违章超车,限速每小时40公里!”
都江堰至映秀共33公里,但因为所有进阿坝州的车都要经过这段路,因此车流量巨大,每天高达1万多辆,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个交通瓶颈,压力十分大。
此外,这里路况差,烂车多,安全设施不全,事故发生频率大增。
还有一个真相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超速驾驶。
该路段车多、弯道多,道路两旁缺乏必要的防护栏等安全设施,让人开起来不放心,很多人超速驾驶,交通事故的发生可想而知。
全球公认第一夺命公路
除了在中国有这些设计不合理的夺命死亡公路之外,在国外也存在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美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不远的Yungas公路,是世界公认第一险路,全长只有60多公里,每年这里有200至300人死于交通事故。
这条公路落差高达3270米,同时路况之差在全世界也可算“数一数二”。
正因为这样,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夺命公路”,也有人叫它全球第一“死亡之路”。
因为环境和经费问题无法加宽,交通事故频发,整条路面非常狭窄又崎岖不平,蜿蜒盘旋又缺乏缓冲车道,地面也不是平整的,而是到处覆盖了碎石。
绝大多数路段宽度仅有3米左右,无护栏,路边是陡峭悬崖,下面给大家分享几张全球公认第一夺命公路的照片,大家可以感受感受这个恐怖的气氛。
南美的第一夺命公路让大家感到悚然,但这毕竟是距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在中国的这些死亡公路,才是真的需要我们关注的。
本来,出现交通事故,不仅仅是道路的问题,很多时候也是人为因素,经常有人驾驶不系安全带,抱着小孩坐在副驾驶,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然后中国很多人并不重视驾驶安全问题,这是也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至少是导致死亡率增大的主要真相,因此,呼吁大家,尽量不要走危险路段,同时,要懂得安全驾驶。
长白山到底藏着什么谜团?让清朝封山200多年看完让人恍
在改革开放以后,长白山成为了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去的景区,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感受一下长白山天池的美丽风光,因此,每年都能够吸引到大量的游客。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清朝时期,长白山曾经被朝廷封山了200多年,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长白山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首先就是把长白山作为后备储蓄,当年清政府虽然占领了北京,但是其实心里面一直都特别的不自信,害怕哪一天就会被其他势力赶出去,因此,一直都在做着两手准备。
如果不能够在入主中原之后平定天下,那么就可以带领所有八旗子弟退到东北这个地方,这个时候长白山就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可以在这里设立都城。
其次就是因为长白山的风水比较好。
古人大多数都非常的迷信,所以当时清朝皇帝认为长白山就是清朝的龙脉所在,因此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到龙脉当中,害怕清朝的敌人在长白山破坏。
但是打扰了清朝的风水,导致清朝不能够顺利的延续下去,并且这条命令一直持续到了咸丰皇帝这里。
看完让人恍然大悟,原来长白山是大清的龙脉,难怪清政府这么重视长白山了。
最后就是地理位置优越。
当时清政府进攻的不仅是长白山,而且还有长白山背后的一整块东北,主要是因为当时东北距离蒙古实在是太近了。
清政府害怕东北人会和蒙古人勾结,那样对于清政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进行封锁避免这种情况。
还因为长白山上面拥有非常多的特产,比如说最有名的就是人参,如果开放长白山,当地的百姓一定会上山采摘,但是,清政府希望这里能够成为皇家的后花园,只需向皇家提供人参,所以才会进行封闭。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地球有多渺小?飞船最终拍摄的照片让人深思人类地位
人们从旅行者1号拍摄的照片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地球在宇宙的地位,原本人类在宇宙中是可有可无的,渺小的让人很容易忽略。
旅行者1号旅行者1号被发射升空之后,飞到了大约238公里以外,成为飞的最远的探测器。
它最终拍摄的一张照片,包含了地球以及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一开始这张照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仔细辨认之后才发现地球只是一个暗淡的蓝色光点,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
地球地位地球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承载着人类需要的一切。
没料到就是这样一颗无可替代的星球,在宇宙中竟然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地球在这张照片中就像一粒尘埃,渺小的随时会被人忽略。
人类首次感受到地球的渺小,让他们对自己也产生了悲观的认识。
现在地球环境在不断恶化,人类为了进展对资源大肆破坏,之前总是认为宇宙中存在数量众多的星体,人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星体的研究,从而找到适合移居的目标。
可是这些年的研究一无所获,也让他们对自己所在的星球产生了怀疑。
环境保护既然人类没有能力找到适合居住的星球,那么地球的保护是非常主要的。
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极其渺小的存在,我们对宇宙必须要保持敬畏的心理。
尽管很多人都想探索宇宙的神奇,甚至想找到外星文明的存在,可是真正了解了宇宙的之谜才发现,人类在宇宙中渺小的不值一提。
或许执着的寻找外星生命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有可能会威胁人类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