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防重镇的宁古塔,为什么却让清朝官民闻之色变

【菜科解读】
然而,这样一座国防重镇,却让人闻之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在清宫剧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情节:有朝廷官员犯了王法,皇帝往往一怒之下就会将其"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
流放的官员听到宁古塔这三个字经常会当场昏厥,有的宁可自杀也不去。
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个什么鬼?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 据《研堂见闻杂记》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宁古塔常年冰封。
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
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
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宁古塔是苦寒之地。
零下三四十度的极端寒冷气候,在那个缺衣少食、缺乏御寒手段的年代,一般人根本熬不过冬天。
被流放的人都是关内人,很多还是养尊处优的、士子儒生甚至是皇亲国戚,平时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一到宁古塔很快就倒下了,多死于或酷寒,能够存活下来的非常少。
而且,人犯被流放到宁古塔后会被派去服苦役,开荒种粮、修桥筑路、挖山凿石,每天进行高强度的劳动,平时又缺衣少食,很多人连房没有,只能自己搭个窝棚,简直生活在地狱一般。
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宁古塔极为偏远,出关几千里才能到,一路上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还要受尽折磨,很多人不堪其苦就死在了路上。
通往宁古塔的驿道其实就是一条死亡之路。
文人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宁古塔的可怕可想而知。
所以去了就基本别想回去了。
除非突降天恩皇上赦免了你,让当地驻军把你送回去。
随机文章谁知道秦始皇与阿房女的故事?中国400吨重型运输机简介,发动机比运20大2倍照兵马俑为什么不吉利,和兵马俑合影不吉利/秦始皇陪葬品世界上最便宜也最好的无人机,最适合新手的无人机/售价420元宇宙空间是怎样形成的,奇点大爆炸喷发出大量能量形成物质宇宙
长白山到底有多神秘?被清朝封禁200余年游客:因为水怪是什么动物?
但在华夏大地上,有这么一座山十分神秘,不仅是有世界奇观,还有水怪,更是被封禁了200多年。
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也是最高峰。
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由古至今,长白山一直颇受关注,但在清朝,这里却被严令封禁200多年。
比起遥远的北魏与唐朝,长白山的闻名上从金国开始的,后来成为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在清朝之前,金国时期的长白山就已有皇室在此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但到了清代,这座圣山却被封禁了,一禁就是200多年。
清朝由满人建立,满人是金人的后代,面对前朝圣地,大清为何选择封禁呢?难道是与天池水怪有关系?在清代《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
还记述天池与大海相通,常有神龙出没等等。
有游客认为,长白山后被大清封禁200多年,可能是跟水怪有关。
长白山作为满族文化圣山,此水怪可能就是神龙,为了保护圣地,继而选择封山。
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天池虽一直有水怪传闻,从它形成湖泊至今,不断有目击者声称自己看到水怪,有的甚至是描述出的它的体型,但水怪终究还是个传闻。
但大清选择封山,如果说迷信水怪,不如说是为了保住龙脉。
在金国时期,长白山就被视为圣山,皇室的祭祀活动已有规模。
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的先辈们一直安置在长白山,导致了后来的清朝封建皇帝们坚定认为这里就是大清的龙脉所在,不许人踏入,更是派兵驻守。
古人不仅迷信风水,对风水更是有研究。
他们认为,山脉形态与龙相似的就是龙脉,而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潜龙龙脉,被称为出海龙。
清朝为了防止汉人破坏长白山龙脉,于是下令封禁长白山。
但除了保护龙脉,也有学者认为长白山其实就是清朝的后备储蓄。
长白山一带土地肥沃、物产资源丰富,一旦发生战乱,这些资源就是最好的后方补充。
另外,虽然迁都北京,可若是被赶出,他们好歹还能撤回东北。
另外长白山地理位置优越,且东北距离蒙古很近,清政府害怕汉人与蒙古人勾结,为防止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威胁, 所以进行封山。
因此,当时的长白山,除了清朝皇帝能去祭拜,其他人都不能擅入。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清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存满族的纯正血统。
但不论是哪种原因,历史终究没有一个明确真相。
但200多年的封山制度,给长白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各有利弊。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认为,长白山被封禁看似野蛮和不自信,但却很有效的保护了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和环境。
2010年,长白山被联合国授予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就明显看出环境的幽美和原生态的自然气息。
历史上,二道白河镇也是封禁区内。
但今天的它,却是世界必去20个小镇之一,其风景可以媲美欧洲小镇。
游客游览完长白山之后,绝大多数会来到这里享受闲暇生活,更是有不少在此买房旅居。
#p#分页标题#e#但那时的大清,绝对不会想到二道白河镇这么一处后花园,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满族文化圣地如今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人进出,其中最让人猎奇的就是水怪传闻。
为了迎合游客的好奇心理,长白山景区特地打造了一对可爱的天池水怪,作为长白山吉祥物。
这两对水怪的身影在景区大门口、主峰换乘点,包括长白山瀑布一带都有摆放,这引起不少游客的注意,更有人对水怪坚信不疑,认为当年大清封禁长白山,就因为水怪的存在。
那么,你怎么看呢?
清朝封禁长白山200多年这其中到底谜团
这一条命令一直坚持到咸丰帝的时候,当时关内天灾爆发,关内汉人陆陆续续的闯关东,最终咸丰迫于压力,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宣布解禁。
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1860年,清朝封禁长白山长达216年。
为了防止汉人进入长白山,清朝还用柳条制成篱笆墙把山全部围起来。
为什么清朝要封禁长白山?我们看看封禁长白山的原因。
第一:风水因素首先清朝的前身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而努尔哈赤的根据地就是东北。
当时满人都把长白山当做满族的发祥地和文化圣山,其实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就禁止闲杂人等到长白山。
努尔哈赤长期盘踞在东北,慢慢的发展的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入主中原。
在清朝建立后,清朝就把长白山当做满族的龙兴之地。
从风水学的角度上来说,山脉形态与龙相似的就是龙脉,而长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潜龙龙脉,被称为出海龙。
古代封建王朝对龙脉尤为看重,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想保护好自家龙脉斩断别家的龙脉,例如秦始皇挖断南京的龙脉。
清朝为了防止汉人破坏长白山的龙脉,于是就下令封禁长白山。
第二:地理优势首先阐明一点,当时清朝不止封禁长白山一地,封禁的是大半个东北。
当时东北靠近外蒙古和朝鲜,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清朝担心汉人和蒙古人或朝鲜人勾结,所以将东北打造成军事重地,防止汉人和外人勾结。
还有就是东北物产丰富,动植物资源富饶,最出名的就是长白山人参。
清朝时期一斤普通的人参都能卖到二十多两银子,清朝皇室禁止汉人前往东北,为的就是想把东北打造成皇室自家金库。
第三政治因素清廷想要把东北建设成陪都,通俗来讲就是备胎,一旦首都不保,那么还能撤到陪都续命。
以明朝为例,明朝最初就是自南到北统一天下的,虽然明朝首都是北京,但是明朝依旧不忘建设南京,明末的时候就有大臣建议南迁到南京续命。
但是清朝是满清人,不同于汉人,对清朝来说东北就是自己的大本营,一旦首都北京有危险,那么就能撤回东北,依据山海关阻挡汉人北伐。
所以为了避免汉人同化东北的满人,所以清朝才下令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封禁长白山的。
清朝封禁长白山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清朝封禁长白山多年有效的保护了长白山的动植物资源,坏处就是大批土地被沙俄所侵占,黑龙江以北大批土地被侵占,到现在都没有收回。
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三国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后台回复111 揭开三国第一猛将之谜)最新黑科技,戳个?好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