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尚存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天下第一武侯祠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6 点击数:
简介: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

旧时武侯祠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

9座武侯祠为勉县武侯祠、古隆中武侯祠、成都武侯祠、

【菜科解读】

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

旧时武侯祠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

9座武侯祠为勉县武侯祠、古隆中武侯祠、成都武侯祠、祁山堡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五丈原武侯祠、南阳武侯祠、宝山武侯祠、兰溪武侯祠。

而勉县武侯祠是下诏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堪称“中华第一武侯祠”。

公元263年,即死后第29年,才下诏立祠。

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

勉县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官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

、、、王士祯等,都曾来此赋诗题字。

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

祠内遍悬匠、联,匾额有:“高山流水”、’“醇儒气象”、“代仰清高”、“大汉一人”、“大器无方”,“天下奇才”、“其犹龙乎”、“”、“伯仲伊吕”等。

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羽扇纶巾,目光凝重,栩栩如生,侧塑关兴、张苞站像。

坐像前额殿中,悬有清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年)亲笔御书“忠贯云霄”匾额。

勉县武侯祠历经1700多年,融古建、园林、文学、艺术、书画、雕刻、彩绘于一体,是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

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

勉县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票价60元有点贵,喜欢文化的朋友还是值得一游。

随机文章初中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方法研究秦始皇陵墓迷团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战斗机最快飞行速度3马赫,广州到北京仅需36分钟揭秘河南洛阳盗墓大案,疯狂盗墓贼用火药炸开皇后陵盗掘国宝

中国十大神秘UFO事件 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若说世上没有外星人的存在,为何我国自古便不乏UFO等奇人异象的目击记载呢?甚至7000年前的那些描绘氏族公社生活的贺兰山岩画,都可以看到头戴圆形头盔、身穿密封宇航服的人……所有这些关于UFO的传说记载,因其神秘莫测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今天便要为大家带来真实发生于中国境内的十件著名UFO事件。

各位看官可以试着找找,也许其中有你不知道的神秘事件哦!  清代《赤焰腾空》图  清代画家如作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的画作《赤焰腾空》,绘有许多身着长袍马褂的市民聚集在南京夫子庙朱雀桥头,仰望空中一团火球。

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UFO的图画,成为今人研究UFO的珍贵历史资料。

  2001年 8月24日晨1~1:30期间,有UFO列队和变队飞过哈尔滨上空。

目击者达上百人,电话汇报目击经过者达30多人。

目击者声称自己看到的绝不是流星,也不是飞机、天象及自然天体。

这次UFO事件轰动很大,目击者之多、范围之广令人惊叹,哈尔滨《新晚报》8月25日第2版已刊登这则消息。

  UFO都溪毁林事件  1994年12月1日凌晨三时,火球状的不明飞行物骤至都溪林场,其巨大的声响惊醒了林场职工以及附近居民。

众人眼见林场内的四百亩松林被拦腰折断、房顶被毁,奇特的是人畜家禽却无一伤亡,甚至连穿过林区的高压线亦完好无损。

  “杜立巴石碟”之谜  5.2微山UFO活动调查  2003年5月2日晚,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界牌口村发现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在该村上空飞行逗留2小时之久。

对于此事,《济南时报》分别以《微山县出现不明飞行物》和《不明飞行物现微山》为题,先后两次进行报道  2.23.泰安UFO活动调查报告  2005年2月23日(元宵节),泰安市西北方向上空出现了不明飞行物。

摄影爱好者蔡志亭在市政广场中心花园拍摄元宵节烟花时,拍下了这个类似草帽形状的UFO。

事件报道后,引起多方媒体的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内的多加媒体先后报道了此次事件。

中国古时候有食品安全法吗?如果食品不合格会有怎么样的处罚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

那么,应该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呢?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是否有可以借鉴之处呢? 悠悠的历史长河里,古人们早就想到保证食品安全的方法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人都是怎么做的吧。

一、篇 大唐盛世之中,酒楼林立,商业兴隆,您看那牧童的手指随意一指,就是一片旷古未有的繁华璀璨。

这令人沉醉的灯火阑珊之中,藏着的正是大唐对于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

人早已有了他们自己的食品安全法——《唐律疏议》。

据记载,按照唐代的法律,如果食品发生了变质,经营者就必须立刻销毁食品,否则就会受到杖打九十的处罚。

唐代的保鲜条件远远不如现在,食物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

因此总会有些经营者心疼成本,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出售劣质食品。

针对这一现象,唐律也做了明确规定:如果经营者由于经营变质食品导致他人生病的,就罚流放一年,如果导致他人死亡的,就会被判处绞刑。

唐代政府重拳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是坚定的,因为古代医疗水平落后,一旦食品安全把控不严很容易发展成疫情,这样的后果对于古人来说非常严重。

因此古人们也时刻把保证食品安全放在心上。

唐代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当时的法律条文来体现,除了对售卖劣质食品的经营者严加惩处外,唐代人还将食物中毒细分成故意和无意两种,再制定相对应的律条分别管理,这些细节无一不说明唐代人对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

不过,虽然唐代人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却还是有黑心的商家铤而走险坑害顾客,就曾经不幸成为了受害者。

有一次,柳宗元身体不适去看医生,医生跟柳宗元说:“你这只是一点小病,买点茯苓来吃就会好的。

”于是柳宗元非常听话的买了茯苓来每天按时吃,谁知道他的病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了。

医生很奇怪,自己的方子没问题啊。

柳宗元也很奇怪,强烈的探索心驱使着他去寻找问题的真相,结果几经波折之下,竟然让柳宗元发现原来是药店用老芋头冒充茯苓卖给他了。

柳宗元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卖假药的商人落在柳宗元手里也算倒了霉,不仅被判了一年流放,还被柳宗元写到《辩茯神文并序》一文中,千秋万世背着诚信的污点。

二、篇 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转眼间,汴梁取代了长安的繁华。

《清明上河图》中空前繁荣的宋代向我们走来。

宋代作为承袭唐律的朝代,它对于食品安全的把控在唐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除了如唐代对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外,宋代还想出了许多保证食品安全的新方法。

据《武林旧事》记载,宋代为了应对繁荣的商业市场以及众多的酒肆店铺,专门成立了各行各业的行会。

官府要求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必须加入行会,并且登记造册,否则就不许从事相关的行业。

这有些像现代的从业资格制度,不过宋代的行会还承担了一部分行政工作。

比如各种商品的好坏首先要由各个行会审核把关,行会的领袖有权根据商品的好坏制定售价。

行会的定价权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如果商品出现问题,那么行会要承担连带责任。

这促使行会从专业的角度先行确保售卖的商品安全无忧。

等到行会筛选过的商品流入市场后,政府就开始监督食品安全了,宋代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在唐代的基础上更为严格。

据《宋刑统》记载,宋代经营者哪怕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腐败食品卖给了他人,也会被杖打九十,除非这个经营者立刻将腐败食品销毁并且不产生严重后果。

不仅如此,宋代人还十分重视餐厨卫生。

宋朝政府规定,售卖食物的人必须把食物放在干净的器皿中出售,餐厨垃圾也不能直接往河里倒以免污染水源,这些措施都极大的保障了人们的食品安全。

同时,宋代茶叶贸易发达,常有不法商人试图将茶叶以次充好谋取暴利,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宋朝政府出台了“开汤审评”的检查法: 有专门的官员现场泡茶,然后通过检验茶汤的颜色以及是否有杂质来判断茶叶的好坏,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的人,立刻严惩不贷。

三、其他篇 其实,我国古代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早在《礼记》中就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的记载,意思是没成熟的果子不能售卖,以免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也曾规定过:“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与盗同法”意思是有问题的肉类要立刻销毁,不然售卖者连同管理食品安全的主官都要受罚。

到了清代,食品安全的重视也一如既往,曾有酒楼掌柜在卫生检查时,被发现将食品堆放在厕所旁,结果就因为食品安全隐患受到了打四十下手心的处罚。

民以食为天。

正是由于食品安全关系到,因此历朝历代的官府无一不是将其当作生命线守护。

或许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小的一副碗筷,一碟小菜,就浓缩了几千年的历史。

随机文章真实杨家将:杨令公绝食而亡 唯有四郎殉国如果没有秦始皇,那秦国是否能够统一天下?养蜘蛛会认主人吗,蜘蛛生性凶残是不会认主人的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一个分裂释放能量/一个合成释放能量玛雅文明水晶头骨的秘密,或藏宇宙和人类起源之谜/关系地球命运

加入收藏
Tag: 未解之谜的中国神秘事件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尚存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天下第一武侯祠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八大菜系 21 2025-04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