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狳环尾蜥,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6 点击数:
简介:蜥蜴是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而西方龙的模样更像像是插了翅膀巨型蜥蜴,之前河小豚为大家介绍过在一种身披荆棘的澳洲棘蜥,而今天要介绍的是犰狳环尾蜥(Cordyl

【菜科解读】

蜥蜴是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而西方龙的模样更像像是插了翅膀巨型蜥蜴,之前河小豚为大家介绍过在一种身披荆棘的澳洲棘蜥,而今天要介绍的是犰狳环尾蜥(Cordylus cataphractus),又名南非犰狳蜥,犰狳蜥,犰狳刺尾蜥,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蜥蜴头后部有6枚大而有明显鳞骨的鳞片并列。

躯体及尾部同样有具明显鳞骨的鳞片呈带状排列。

犰狳环尾蜥最大可达21公分

  全长12—16公分,最大可达21公分,头后部有6枚大而有明显鳞骨的鳞片并列。

躯体及尾部同样有具明显鳞骨的鳞片呈带状排列。

其中位于躯体部位的鳞片数量,有15—17枚。

雄性身上约有26—32个股孔。

一但遭遇危险,便迅速钻进岩石缝隙中躲藏。

若不小心被捕,则将头尾卷曲成球状,以保护柔软的腹部。

  犰狳环尾也是分布在南非沙漠特有的蜥蜴,因遇到天敌抑或受到惊吓会像犰狳一样会咬住尾巴形成一个轮子这样比四肢奔跑要快得多,轻松得多;即使天敌或欲捕猎者追上他,也拿他无计可施,他们坚硬的背刺与皮肤让敌人退避三舍,想吃可以说是飞蛾扑火。

  通常犰狳环尾的体色以浅棕色和深棕色、深黄色为主,成年个体嘴角基本都为黑色,而幼体或亚成嘴角有的是黄色夹杂着黑色,腹部也是黑色夹杂着黄色。

栖息在平坦的砂岩地,日行性,以8—10只的数量群居。

因为避敌方式酷似哺乳类中的犰狳而得名。

属于日行性的小型蜥蜴。

  美国探险爱好者Tomsy在南非野外探险时,偶然在一个石缝里发现一只长相十分像龙的生物,当时圈成一团还咬住自己的尾巴。

这个小家伙头部非常像龙,长了一副像龙一样凶悍的样貌,但实际上它内心十分的蠢萌。

外表形像龙的动物

  据专家介绍,这种外表形像龙的动物,是蜥蜴亚目环尾蜥科动物,身体布满了盔甲般的巨大鳞片,一般生活在南非地区,是南非一级保护动物。

人类第一次发现它那是1828年。

  南非犰狳蜥的头部为三角形、略扁,身体粗壮,这扁平的身躯,有利于其在石缝中轻松爬出爬入,以躲避捕食者的追击。

  这家伙喜欢群居,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在砂岩地区,通常有8-10个。

外表十分凶悍,长相也确实十分像龙,而且一身长满霸气的鳞甲就像披满钢盔一样。

犰狳蜥身上的鳞片又厚又尖利,呈带状排列,鳞片较大,躯体部位的鳞片就有15-17片之多,颜色是土土的暗黄色,看起来就如久经沙场。

南非犰狳蜥而且无毒无害

  可它的实际体长不到20厘米,而且无毒无害,还胆小怕事,遇到危险时便快速冲进石缝中躲藏。

有的时候来不及躲进石缝里面,南非犰狳蜥就会迅速蜷缩身体,只会“嗷”的一口用嘴咬住尾巴,让自己整个身体呈球形装态,只将尖锐的鳞片、锋利爪子露在外面,竖起鳞片试图吓到敌人……  这样一来显然让自己变得大了一些,看上去更有气势了,并且鳞甲上面尖尖的刺竖起来也可以保护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榴莲一样,柔软的腹部也就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让天敌们也就难以下口了。

  展开鳞片之后,这个聪明的小家伙儿还会从坡上往下快速滚动,借此逃避它的天敌呢。

这样说来它倒是与刺猬,穿山甲倒是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妙了。

跟同类的壁虎相比,南非犰狳蜥的做法显得更为明智,因为咬住尾巴总比丢掉尾巴好。

南非犰狳蜥爱晒太阳--汲取热量

  犰狳蜥是一种日行性的爬行动物,只要不饿,白天的时候它们会用60%的时间晒太阳汲取热量,天气太热的话,它们就会到荫凉处歇息,看上去很懒。

  南非犰狳蜥毫不挑剔食物,由于砂岩地带生活环境艰苦,只要是小昆虫它们都可以吃,无论是蟋蟀、蚂蚱还是其他的小虫子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美味盘中餐。

  犰狳蜥的交配期在每年的3月底和4月初进行,它们的繁殖率比较低,采用卵胎生的方式,一胎只能生一条犰狳蜥宝宝,而一年也最多也只能生下1-2条宝宝,由于环境艰苦生存率也并不高,这也是它们面临濒危的一个原因。

南非犰狳蜥的数量稀少

  南非犰狳蜥的数量稀少,面临灭绝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太可爱了,被人类大量捕捉作为宠物,尽管目前禁止买卖,但黑市内还是有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的南非犰狳蜥,一只犰狳蜥一般要10000元以上,尽管这么贵还是趋之若鹜。

  南非犰狳蜥在南非当地是一级的保护动物,其它国家很难合法进口,寥寥无几的一些野生个体只能以天价的形式出现在宠物市场上,身价甚至会高于吉拉毒蜥之上。

吉拉毒蜥--北美地区唯一的有毒蜥蜴

  也许很多朋友此前从未见过这个拥有华丽皮肤和凶狠外貌的家伙。

它就是很多蜥蜴发烧友都梦寐以求的超级珍稀物种--吉拉毒蜥(Gila Monster)!  在北美干燥荒凉的荒漠及灌木从地区,一只色彩醒目的怪兽正在享用着它的猎物。

它的色彩非常独特,锋利的牙齿看起来令人胆寒,它就是北美地区唯一的有毒蜥蜴,钝尾毒蜥,也称吉拉毒蜥。

吉拉毒蜥攀爬的功夫一流

  吉拉毒蜥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大沙漠及灌木林区及大片仙人掌覆盖的范围,捕食各种小型鸟兽及小蜥蜴,是一种有毒的蜥蜴,用口内毒液毒杀猎物后慢慢吞下,幼蜥蜴一出生就有可怕的毒液,十分厉害。

除了觅食以外,大毒蜥90%的时间都躲在地下洞穴中,它们攀爬的功夫一流,在野外常爬到树上捕食幼鸟或鸟蛋。

  吉拉毒蜥全长一般38-58厘米,体型很大及粗壮,行动缓慢,尾巴很短,是储存脂肪的器官。

身体由细小及不重叠的鳞片覆盖,底部有皮内成骨。

体色斑斓呈深色,有黄色、粉红色、浅红或黑色的斑纹,是北美地区最有名的蜥蜴。

毒蜥的毒液成分非常特殊

  吉拉毒蜥的毒液属于神经毒,被咬到就会出现四肢麻痹,昏睡,休克,呕吐等征状,但是通常不会有致命的危险。

毒蜥的毒牙和毒腺都位在下颚,毒牙属于沟牙,毒液由牙沟渗入唾液中而进入伤口,所以不论是进入伤口的毒液量或是渗入的速度都比较少又比较慢,虽然对健康的成人致死率不高,但是仍然要十分小心,尤其是毒蜥的咬合力量不但很大,而且不会主动松口,而会持续啃咬,造成严重的伤口。

  被咬伤的疼痛剧烈的原因来自两方面:首先,大毒蜥的牙齿非常锋利,每只都有四分之一英寸长,当它咬人时会猛力咬住不放松,第二点,大毒蜥的毒液成分非常特殊,可阻断胶原蛋白和静脉隔膜,最终的后果会“引发炎症和极度疼痛”。

痛到极处时,毒液中的化合物会使人出汗、腹泻、呕吐甚至血压降低。

世界上最美女性生殖器是什么样子?最完美的女人十大名器图解

生殖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较私密的部位,关于女性生殖器的话题就更加是比较隐晦的,一般也很难找到相关的图片,那么世界上最美女性生殖器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很少有人都见过吧,那么我们今天就用10种能够比较形象的表现女性生殖器的花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完美的女人十大名器图解。

1、章鱼壶型 这种女人百万人中都是难得一见,属于极品中的极品,因为本人也没有遇到,故此没有记载,外在特征——外在体征:笑的时候鼻翼上会有很多皱纹,而且皱纹不是在双眼之间,而是在眼睛稍微向下的鼻子跟部。

2、鳖型 外在体征——人中的上面很宽越下面越窄而深。

耳沟宛如线一般细就像长剑的剑鞘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YD收容YJ到了极限,男人会觉得自己如同被胶水粘在YD内一般,可是被勒紧的感觉却非常刺激。

3、印笼型 凡是这种印笼型的女性,YD口的肉都很厚而且富有弹性,就如同里盖和容器的密封度般。

性行为的时候,它会把YJ包的紧紧地,无论是较细的龟头部分或是较粗的YJ后半部,都会以相同的压力紧紧包着。

4、海葵型 种性器官YD口四周的皱纹很细,而且数量很多,所以感觉上就像是有无数的小触手,当YJ进入后这些小触手便像是碰到猎物般开始缠绕和蠕动,仿佛想要把猎物吞入YD中。

5、前垂型 外在体征——人中下端呈很尖很尖的形状,耳沟人口的位置有下垂的突起。

谓前垂型女性,即指其YD口的前庭部分肌肉特别发达,如同覆盖着YD口一般,阴DI发育情形特别良好,在普通状态下----亦既没有性与兴奋时也会露出来6、蛞蝓型 外在体征:上下嘴唇都很厚,整个看来好像松垮的毫无弹性,但是,整个显得凸凹不平,上面还有很多皱纹者。

但其性兴奋来的比较迟钝,为了让她达到高潮,男人会感到很坚苦,必须要有充分的耐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女性的神秘的爱液分泌的特别多。

7、荷包型 顾名思义,它的形状就像一种收口型的荷包。

拥有这种性器的女性,她的YD内部等于荷包的袋子部分,YD口就是穿绳子的部分。

这种女性如果再经过训练,就可以利用这种收缩和放松的动作,由YD内部刺激YJ,如此男性即使不做抽送运动也会射精。

8、鲱鱼子型 拥有这种性器的女性,其YD内部的前壁有粗粗的粒状物如同鲱鱼子一般,男人的龟头尖端碰到了这个部位会觉得异常的刺激,也是男人觉得的最美女性生殖器之一了。

上图鲱鱼子型的最美女人生殖器图片。

9、章鱼型 章鱼型性器。

这种女性的YD口收缩的很小,很像荷包型,但是,它经常都是稍微敞开的,表示它以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接纳男人的。

可是一旦进入了它会突然缩小,当男人的YJ顺着YD内部的褶漫漫进入后,其YD内部,由于布满了许多吸盘一样的疣,就有吸住不放的效用。

10、千只蚯蚓型 所谓千只蚯蚓型,既指YD内的褶软软地卷在一起,缠绕着进入的YJ,然后,如同蚯蚓在爬行般蠕动给予刺激,而且不是从同一方向,是从所有的角度缠绕着YJ不放。

只要进入一次,尝到了这种蠕动的滋味,据说男人就会吓破胆,因为根本不需要进行抽送运动,只要进入不动就会受到蠕动的强烈刺激,这就是最美女性生殖器图片。

世界上最毒的蛇

揽尽天下秘趣,探尽世间传奇,最神秘、最新奇、最不可思议尽在科学神秘地带。

小编今天带你探索科学的奥妙,探索科学神秘地带,带你了解一下世界公认的最毒蛇——澳大利亚的内陆太攀蛇。

所有蛇类中,包括海蛇在内,世界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亚内陆太攀蛇,又叫细鳞太攀蛇,(同时,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内陆太攀蛇又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蛇,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咬了好几口,自然传奇以前有个内陆太攀蛇攻击镜头,只有放慢才看的清楚),生活于澳大利亚内陆荒漠无人区,性情温和。

内陆太攀蛇居住在澳大利亚中部的半干旱地区。

它的平均长度为1.8米,最大长度为2.5米。

一旦被咬,人将会经历局部疼痛,随后会有呕吐、腹泻、头晕、头痛、抽搐和腹痛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受害者会死于器官衰竭。

一口毒液最高量是110毫克,足以杀死大约100人,或者250000只老鼠!它的50%致死剂量为0.03毫克/千克,毒性是响尾蛇的10倍,是普通眼镜蛇的50倍。

幸运的是,内陆太攀蛇并不特别具有侵略性,在野外很少被人类遇到。

没有死亡记录,尽管它可能在45分钟内杀死一个成年人。

内陆太攀蛇不仅是陆地上毒性最强的蛇,而且咬对手时注入的毒液数量也较多,一次所注入的毒液最多可达几百毫克,毒性之强烈,常常是它对猎物发起袭击后尚未松口,猎物已丧命,或猎物尚未察觉自己遭受伤害,就因毒性发作失去知觉;其毒性相当于50条印度眼镜蛇,属神经型毒素,被咬后人体会麻痹,最终在15分钟到30分钟内因为呼吸衰竭而死。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毒蛇,它们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

像莽山烙铁头,白头蝰,银环蛇,贝尔彻海蛇,黑曼巴之类的,在澳大利亚随便一种毒蛇毒性秒杀这五种蛇类,这五种蛇类在内陆太攀蛇面前都是渣渣,澳大利亚毒物众多,世界上排名十种剧毒蛇,七种都在澳大利亚,世界上排名十种剧毒生物,几种还是依旧在澳大利亚。

加入收藏
               

犰狳环尾蜥,世界上现存最像恐龙的物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