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两伊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1 点击数:
简介: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

自19

【菜科解读】

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

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

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

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

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

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

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

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

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

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战争进程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

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

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

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

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

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

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

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

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

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

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

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

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巴士拉战役。

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

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

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

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

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

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

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战争进入第三时期。

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

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

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

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第四时期,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

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

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

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

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

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停战协商 为使两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

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

但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

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

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伤亡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战后结果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

它是一场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这场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700多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

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18万、伤25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

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35万、伤7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

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

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

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

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

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

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损坏。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

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了化学武器。

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导弹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但同发达国家主导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

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一战中的堑壕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在狂热的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这与士兵在紧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现代化设备的训练、领导人指挥不当以及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一定关系。

不过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出现了用直升飞机打直升飞机、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战中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了先进的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这场战争也揭示了战争动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随机文章东大寺简介杨广弑父夺位:只是因为杨广想得到后宫妃子陈氏?宋高宗赵构的生平简介三国最狂武将!曾追杀曹操、刘备、孙权 威震江东辅佐汉武帝成就功业的最大功臣是谁?

帝王最宠爱的女儿安乐公主,从公主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被取消封号却被人说是活该

2008年,孙女,之女墓被开。

从坟墓的规格看,寒酸而狭小,与的公主根本沾不上边,根本连宫女都不如。

而从她300字的墓志铭中可以看出,她之所以会落到如此下场,完全是她罪有应得。

安乐公主,唐中宗最小的女儿。

从小便被备受父亲唐中宗以及母亲韦皇后的溺爱。

当时,被武则天贬到了房陵,心情郁闷。

而安乐公主的诞生让这位落难十分欣慰,解衣以褓之,名曰裹儿。

长大后,安乐公主许配给了武崇训。

不久后,武则天病重,唐中宗复位登基,而安乐公主也随着,以艳丽名动京城。

而安乐公主嫁给武崇训后仅仅六个月,便产下一子。

有人说,安乐公主在成亲前,便与武崇训发生了关系,是奉子成婚。

不过也有人说,安乐公主放浪形骸,武崇训或许只是当了“老实人”“接盘侠”。

唐朝女性地位较高,因此唐朝公主的地位也居于历代之冠。

当时,唐中宗的妹妹权倾朝野,宰相高官多出其府。

而安乐公主也不遑多让,她势必要与这个姑姑比个高低。

她大肆开府设官,干预朝政,贿买官爵,因此也向朝廷推举了几个宰相。

渐渐的,安乐公主羽翼丰满,势力膨胀,而她的属下们纷纷“劝进”。

希望她能成为自武则天后第二女皇帝。

因此,野心勃勃的安乐公主屡次找上父皇,要求他加封自己为“皇太女”。

虽然古人对安乐公主多有贬损。

但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安乐公主或许还是个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

毕竟皇太女这个身份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唐中宗将安乐公主的行为视为女孩子胡闹,不过一笑了之。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安乐公主是真想当皇帝。

从小到大,唐中宗从未拒绝过安乐公主的要求。

无论是钱财、豪华的府邸亦或是华丽的衣服,唐中宗都毫不吝啬。

但皇位这种事,非同小可,哪能随意给? 然而安乐公主却认为,既然武则天能称帝,自己为什么不行。

因此,安乐公主对父皇由尊敬转向了不满。

又由不满转向了仇恨,权力这瓶毒药,竟将公主毒害至此。

安乐公主不仅权力欲膨胀,生活奢侈,而且十分不守妇道。

丈夫武崇训有位堂弟,名为武延秀,此人久在边地,善于唱歌,会跳突厥舞,非常帅气。

武延秀多次在安乐公主家做客,两人竟勾搭成奸,旁若无人,而武崇训只是装作没看到。

不久后,武崇训病死,而安乐公主也顺理成章的和武延秀结婚。

结婚当天,盛况空前,甚至连姑姑太平公主也为两人新人起舞。

为了修建新的公主府,唐中宗在长安城内到处拆迁,搞得人民怨声载道。

虽然唐中宗对安乐公主非常好,但就是不肯给她权力。

因此,安乐公主与同样野心勃勃的母亲合谋,于710年6月用毒药杀害了唐中宗。

她们已经盘算好,首先以唐中宗15岁的幼子李崇茂为皇帝,由韦后摄政。

随后韦后效仿武则天称帝,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就在母女俩掌控朝政,弹冠相庆之时,消息灵通的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便得知此消息。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明白,一旦韦后称帝,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太平公主兄长)必然受害。

也必将牵连他们两人。

因此两人合谋发动政变,其中李隆基,收买了。

因此,李隆基率军,杀入宫中,安乐公主被乱刀砍死。

安乐公主死后,李旦登基,是为唐睿宗。

而安乐公主也遭到清算,被废为“勃逆宫人”。

所谓“宫人”,“皇后之贱隶也”。

因此,安乐公主由尊贵的公主,被废为卑贱的宫女。

按照唐律,犯有谋反罪者,“没其家为官奴婢”。

很显然,这条法律即使对于皇族,依然有效。

念及公主的皇族身份,李隆基等人还是为她立了一座墓志铭,直到1000多年后被咱们发现。

在墓志铭中,李隆基等人历数安乐公主数条大罪: 票性骄纵,立志矜奢, 倾国府之为第宇之雕饰。

其后,墓志铭又说: 其夫武延秀与韦温等谋危宗社, 潜结回邪, 交构凶徒, 排挤端善。

密行鸩毒,中宗暴崩。

由此,安乐公主毒害君父的罪过得以实锤。

安乐公主坑害人民,毒害皇帝,危害正常的统治秩序,死得一点也不冤枉。

都说女孩要富养,但从安乐公主的事例来看。

过度的富养反而催生了她们的邪心,正所谓欲壑难填,古人诚不欺吾。

随机文章谷歌创始人佩奇布林,曾计划将230亿美元资产捐给马斯克印度神庙的五头蛇惊爆网络,网友PS误导读者(100%假新闻)霍金预言实现过几次,人工智能将慢慢取代人类(地球已经进入慢性死亡)人的长相是前世修来的,前世修善果长相甜美/作恶则长相丑陋路飞的第十个伙伴是谁,海侠甚平成为草帽海贼团的舵手(严防海底)

清朝时的直隶总督的官职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众所周知,有八大总督——、两江总督、两湖/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其中,直隶总督地位最高,为“疆臣之首”。

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管辖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河南小部、山东小部等地域,拱卫京畿。

直隶总督驻地为省府保定,至今,保定直隶总督署仍是中国唯一一所保存完整的省级衙署。

在《你知道总督和巡抚哪个官职更大吗?清朝究竟有几大总督?》一文中,我们讲了,总督和巡抚都是封疆大吏,但是总督的管辖范围比巡抚大。

通常巡抚只管一个省(有点儿像今天的省长),是一个省的最高民政长官;而总督则管多个省,是地方最高级长官。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来比较,总督的权力比巡抚(一个省的最高民政长官)要大一点儿,差不多就相当于比现在的省长(省级行政区的行政机构首长)的权力大一些。

省长一般是正部级,所以,总督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比正部级官员的地位还要高不少,因为总督管的不只是一个省,而是多个省,相当于是多个省的“共同省长”。

但是,总督不光管民政,他还管军事啊!所以,总督还相当于是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

因此,总结来说,总督的职权放到今天来讲,应该是“共同省长+大军区司令员”。

然而,现在的官职里面找不到既是“共同省长”,又是“大军区司令员”的这么一个现成职位。

所以,“总督”这个职位在今天其实是没有可以比照的职务的,只能判断总督放到今天,职位比正部级要高一些,差不多是副国级级别的官职。

不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政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比如,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可以与总督相提并论,二者差不多能划等号。

随机文章蒙古现千年木乃伊身体完好,身穿裘皮母马陪葬(高端奢华)揭秘属什么的人不能养龟,兔、龙、狗与乌龟从图不能养(招来厄运)宇宙有多少个银河系,银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含10万多银河系哈勃望远镜能看多远,距地球约270亿光年/可看清1.6万公里外萤火虫人从地球到月球要多久,目前技术要8天左右/未来可能只需4小时

加入收藏
               

两伊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两伊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