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黄河多次泛滥成灾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有几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6 点击数:
简介: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年),金灭北宋。

天会六年(1128年,即建炎二年)十一月乙未,南宋东京留守“闻有金师”,为阻金兵南下,约在卫州(今河南汲县)和滑州(今河

【菜科解读】

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年),金灭北宋。

天会六年(1128年,即建炎二年)十一月乙未,南宋东京留守“闻有金师”,为阻金兵南下,约在卫州(今河南汲县)和滑州(今河南滑县东)之间人为决河,使黄河向东流豫、鲁地区,“自南清河(泗水)入淮”。

从此,黄河开始离开了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南流入海的趋势日益增强,同时也拉开了金代黄河多次的序幕。

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朝政府将其扶植的刘豫伪齐政权废除,“河遂尽入金境”。

4熙宗皇统元年(1141年),金与南宋议和,签订“皇统和议”(又称“”),规定“以淮水中流为界,西自邓州南四十里、西南四十里为界”,5还规定宋割唐(今河南唐河县)、邓(今河南邓县)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即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金与南宋的疆界。

从此,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金政权统治范围,黄河成为金朝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金代关于黄河泛滥的记载较少而且内容简略,即便如此,就以上这些史料仍不难看出,黄河在金代泛滥的间隔时间非常短,甚至有的时间段里年年发生洪灾。

每次洪水泛滥都给金代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引起了社会波动。

金代黄河灾患基本集中在河北东、西路,山东东、西路,大名府路,南京路,即今天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水以北地区,所以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造成金代黄河下游频频决口、改道的原因,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

第一,黄河自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流经了四个高度不同的区域:即从海拔2000米——5000米的青藏高原,到海拔800米——2000米的黄土高原再到海拔1000米——1500米的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海拔200米以下的华北平原。

2 8这样,在两个区域相接的地方,由于落差悬殊,河道陡降,形成许多峡谷。

如黄河水在青海龙羊峡,从海拔3000米以上奔腾急下,一泻千里。

可是到河南孟县以东,骤然降到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水流减缓,所挟泥沙逐渐淤淀,河床不断抬高,成为“悬河”,自然容易淤决泛滥。

总之,黄河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是水少沙多、降水量在时间和地域分布很不均匀以及河沙输送极不平衡。

第一,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含泥沙量过大,是造成黄河决溢改道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本是森林广袤的国家,在六七千年前,森林和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4;其中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3 2但自战国时期开始,平原多被开垦,林区缩小。

在秦汉时期至北朝时期,平原森林砍伐殆尽,已无成片林木存在。

在至,由于采伐范围不断扩大,山地林木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黄河中游地区森林面积的减少,是使黄河水患萌于周,浸淫于汉,横溃于宋金的重要原因。

第二,由于金朝先后与南宋政权和蒙古政权处于对峙的状态中。

统治阶级为了确保自身的长久统治将黄河也视为可以利用的战争工具,以致黄河在金朝的初年和末年多次出现人为决口或改道以阻敌兵的情况,如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南宋东京留守杜充决开黄河堤,以阻金兵。

哀宗开兴元年(1232年)正月,金朝为防蒙古军进攻都城开封,遣完颜麻斤出等率民万人,于开封西北“决河水卫京城”。

二月,另一支蒙古军、汉军昼夜围攻归德府城,“攻城不能下”,蒙古军遂于归德凤池口(今河南商丘西北二十余里)决河,“水从西北而下,至城西南,入故睢水道”。

3 3从此,这条岔流不再由归德至丰县之东入泗,第一次自归德府南入睢水,即经夏邑、濉溪,以及宿县之北,至宿迁入泗水。

天兴三年(1234年),南宋军入汴,蒙古军决汴城金寸淀黄河水以灌宋军。

而朝廷则根据统治阶级需要和战争状况来决定堤防的修葺和加固。

所以说,统治者对黄河堤防的破坏,更是造成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的直接原因。

在金代,战争因素成为左右黄河是否发生灾害的重要社会因素。

另外,相对于当今社会而言,金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不发达,土堤和埽坝工程不够牢固,防洪标准不高,金朝的社会制度和治理不当也都是黄河决口、泛滥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在后文中将会详细论述。

所以,黄河在金代多次出现灾情险况,尤其是使黄河下游河段成为极不稳定的河道。

随机文章Anglotees最后一个电话-只剩下24小时去买丘吉尔:永不投降商朝是怎么灭亡的?室内最大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像,13米高已在5世纪被摧毁一艘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能在30分钟内让美国从地球消失女孩学心理学的坏处,学心理学的女孩不好找男朋友/智商太高

人流会导致卵巢早衰吗?多次人流会不会引起卵巢早衰

很多情侣在不想要孩子的情况下却意外怀孕时会选择人流,都知道女性人流对身体来说伤害是非常大的,那么多次人流会不会引起卵巢早衰呢,女性在人流后护理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人流会导致卵巢早衰吗人工流产对子宫的伤害是显著的,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和感知这种创伤。

而卵巢呢?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伤害的发生,当流产后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等异常情况,我们才惊觉卵巢可能出了问题。

妊娠后,女性体内各种生殖激素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卵巢的常规功能会受到较强的抑制(比如不再排卵),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后,这种抑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人为终止妊娠会使女性机体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突然发生改变,造成卵巢功能紊乱。

以上两点都是导致临床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原因。

一般情况,女性经历人工流产后会在三个月内会恢复排卵。

但是经追踪观察,1年后仍有少数女性卵巢功能受损,出现排卵障碍。

提示人工流产对卵巢功能的确存在影响,大家应注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尽量避免非意愿妊娠,千万别把人流当成常规避孕方式。

多次人流会不会引起卵巢早衰一般来说,多数女性只考虑到“人流”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未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实际上,肉体的损伤很快就会修复,疼痛一会儿就会过去,惟有那神秘的内分泌变化对人体的打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过来的。

多次人流会导致女性卵巢早衰,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激素和产生卵子。

例如,女性发育成熟后,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其影响下,月经来潮。

同时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和保持,可以说女性能焕发青春活力,卵巢的作用功不可没。

俗话说,分娩是瓜熟蒂落,表明生育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肌体对此有充足的适应与准备,而人为地中断妊娠,肌体内分泌水平会急骤下降,没有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这对人体是一个隐性的打击。

如果反复多次人工流产,肌体会遭到显性的和隐性的损伤,从而使各方面的功能慢慢减退,出现早衰。

人流后护理注意事项人流术后应卧床休息2~3天,以后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时间。

在人流后半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下冷水劳动,避免受寒。

注意营养,多摄入高蛋白、乳制品如鱼豆腐汤、瘦肉粥、牛奶、鸡蛋、豆腐等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人参鹿茸等活血食物。

勤换内衣。

要保持贴身衣物的清洁无菌,内裤要常洗常晒常换,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的干爽洁净。

注意阴部卫生。

尽量保持阴部的干燥,不可以用沐浴乳清洗阴部,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禁止坐浴。

由于分泌物(或血液)较多,比较好采取淋浴的方式,在流血未干净前不要坐浴,以免脏水流入阴道内,引发感染。

暂停同房。

流产后一个月内,暂停性生活,以防生殖器官感染。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说到世界第一长河,你是不是会想到中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呢?本来黄河只排名世界第五,长江第三。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尼罗河(The 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

尼罗河长685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

尼罗河有两条重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

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尼罗鳄居于此地。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制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进展的古代长河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罗河发源于布隆迪高地是尼罗河的重要补给二者在喀土穆汇合)。

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

三角洲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

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英语:Amazon River;葡萄牙语:Rio Amazonas;西班牙语:Ro Amazonas;又译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由于河流长度测量方法并无定论,亚马逊河河长便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即为常见的6400公里(多数资料认为的数据),排名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二名。

  亚马孙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州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

  亚马孙河的源头是在安地斯山脉区中一个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条小溪,距离的的喀喀湖约160公里,距利马约700公里,1971年首次认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确定。

溪水先流入劳里喀恰湖,再进入阿普里马克河,阿普里马克河汇入乌卡亚利河,乌卡亚利河再与马腊尼翁河汇合成亚马逊河主干流。

世界上最凶猛的淡水鱼亚马逊鲇鱼就生长在这条河里。

  亚马孙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

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生长在亚马孙河流域。

  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各种物种多达数百万种。

亚马逊河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重要产地而闻名。

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观赏鱼爱好者和物种学家的心。

世界第三长河: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是中国所独有。

  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

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

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

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

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万祖之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

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

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长江流域有三个文明起源的中心。

  1、长江中游: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农业最早发生的地区。

  2、长江下游:这里从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进展系统非常清楚。

  3、长江上游:重要是四川一带,过去这里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宝墩村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发现,知道在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那里的文化水平已经进展的很高了。

接着产生了三星堆文化,最终就是巴蜀文化。

所以,这个系统也是很清楚的。

加入收藏
               

金代黄河多次泛滥成灾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有几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