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赵的帝王列表简介,历任都城在哪儿?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7 点击数:
简介:前赵 304—329 前赵为匈奴族政权。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称汉王,建立汉国,公元308年称帝,次年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

公元3

【菜科解读】

前赵 304—329 前赵为匈奴族政权。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称汉王,建立汉国,公元308年称帝,次年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

公元310年其子继位后,于公元316年灭西晋。

公元318年其侄即位,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改国号为赵。

史称前赵。

辖有今陕西渭水流域及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分。

公元329年为羯族政权所灭。

共历刘渊、、刘聪、、刘曜五主。

其中刘渊、刘聪病死,刘和、刘粲死于内讧,刘曜国亡后被后赵俘杀。

境内另有靳准、句渠知、虚除权渠等称王,建立政权。

——前赵皇帝列表—— 第一任皇帝:前赵·高祖 刘渊 刘渊(?—310) 即时期汉(前赵)高祖。

字元海,匈奴族。

公元308—310年在位,使用年号永凤、河瑞。

之前,称汉王。

他是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期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的建立者。

刘渊为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

公元前52年,匈奴单于率所部5000余落降汉。

公元50年,东使单于入居西河郡美稷县(美稷县西晋时改名左国城,在山西省离石县境内)。

匈奴人为汉守边,与汉人杂处,户口繁殖较快。

公元216年,分匈奴人为左右南北中五部,立呼韩邪子孙(魏时改)为部帅,左部所统约万余落居兹氏县(山西省汾阳县)。

其各部首领均为匈奴贵族,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刘渊年轻时常居洛阳,与儒生、官僚交游,师事上党名儒崔游,习《易》、《诗》、《书》三经,尤好《春秋传》及孙、吴兵法,并博览《》、《汉书》及诸子书,文学武事,颇为精通。

刘豹死,袭左部帅。

旋拜北部都尉、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汉光乡侯。

公元304年,刘渊乘“八王之乱”,离洛阳归至离石,起兵反晋,称大单于,旋迁至左国城。

他以曾下嫁公主于匈奴单于,自称为汉朝之甥,称汉王,建国号汉,建年号永熙。

一些势单力薄,在黄河下游一带被晋军击败的、等军俱来降附。

刘渊声势渐盛,遣子刘聪等十将据太行山,石勒等十将攻掠河北各州郡,侄刘曜及王弥等攻掠河南各州郡。

诸路兵马均有进展。

公元308年10月,刘渊称帝,建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县),改年号为永凤。

翌年,西晋八王中的最后一个东海王司马越,肆意杀戳之亲信大臣,斥逐保卫皇宫的武将,形成司马越与官之间的尖锐对立。

晋将军朱诞憎恨司马越,叛晋降刘渊,并建议出兵攻洛阳。

刘渊遣刘景、朱诞等往攻洛阳,在延津(河南省延津县)击败晋军,杀死晋民男女三万余人。

是年,刘渊两次大举进攻洛阳、均被晋军击败。

第二次攻洛阳,倾全国之兵,令子刘聪,与族人刘曜、刘景和晋人王弥等率五万精为前军,呼延翼率步、骑兵为后路,乘晋朝廷不备,突然袭击洛阳。

晋将贾胤等率勇士千余人夜攻刘聪军,刘聪军溃散。

呼延翼亦被部下杀死,兵士溃散,纷纷逃返家乡。

司马越又令部将孙诲等率精兵三千人出击,刘聪军再败,号称平晋将军之刘厉投水自杀。

刘渊两次攻洛阳失败,实力受到严重消耗,只得暂取守势。

公元310年7月,刘渊患病,自知不久于人世,遂以刘欢乐为太宰,刘洋为太傅,刘延年为太保,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在平阳之西面置单于台,任为大司马主持之,又召刘欢乐、刘洋等入卧室接受顾命,命立太子刘和为帝。

是月,刘渊死于平阳宫中之光极殿。

刘渊死后,葬于永光陵。

谥曰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由其子刘和继位。

第二任皇帝:前赵·太子 刘和 刘和(? —310)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国皇帝。

字玄泰。

刘渊子。

公元310年在位。

之前,被立为皇太子。

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在位时间不足1月,为弟刘聪所杀。

刘和少时,曾习《易》、《诗》、《春秋左氏传》。

及为太子,为人好猜忌,驭下少恩。

公元310年7月,刘渊死后,嗣位汉帝。

卫尉西昌王刘锐、宗正呼延攸怨恨不参顾命,怂恿刘和说:“先帝不惟轻重之计,而使三王总强兵于内,大司马握十万劲卒居于近郊,陛下今便为寄坐耳。

此之祸难未可测也,愿陛下早为之所。

”刘和乃呼延攸之甥,深信其言,拒绝领军刘盛等人的劝谏,并杀之,令刘锐与领军马景攻刘聪,呼延攸等攻刘裕,侍中刘乘、武卫将军刘钦攻鲁王刘降,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攻北海王刘乂。

但刘聪亦谋夺取帝位,早有戒备。

刘聪击败刘和军,围攻都城,从西明门攻入宫中。

刘锐等败逃入南宫。

刘聪军一路搜杀,至光极殿西室,将刘和杀死。

刘和死后,其弟刘聪夺得帝位,是为武帝。

刘和史称太子刘和。

第三任皇帝:前赵·武帝 刘聪 刘聪(?—318) 即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武帝。

字玄明,一名载。

刘渊第四子。

公元310—318年在位,使用年号光兴、嘉平、建元、麟嘉。

之前,初封大司徒,复迁大司马、大单于。

刘聪幼时聪悟好学。

成年后,通经史诸子书,工草书隶书,尤善作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50余篇。

公元310年7月,刘渊死后,刘聪攻杀其兄刘和,夺取皇位。

旋即令刘粲、王弥、刘曜等率兵四万攻掠河南各州郡,使晋都城洛阳成孤立之势。

翌年,乘西晋王朝内讧之机,遣石勒围攻宁平城(河南鹿邑县西南)晋军所部,杀死十万余众,复攻晋军李恽所部,杀死随军晋宗室诸王和官吏数十人。

遣呼延晏率兵二万七千余人会合刘曜、王弥、石勒等攻洛阳。

呼延晏军先抵洛阳城外,屡败晋守军,杀死三万余人。

后王弥、刘曜两军赶至,攻陷洛阳,俘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并纵兵掳掠,烧宫庙官府民房,使洛阳城几成灰烬。

公元316年,刘聪令刘曜率军攻陷长安,俘,西晋残存的文武官员,也几乎被全部俘虏。

刘聪在位期间,穷兵黩武,沉湎酒色,广建宫殿,常以小事滥杀无辜。

又宠信宦官王沈等人。

公元317年,立刘粲为太子时,为巩固太子权位,又杀死贵族大臣多人。

公元318年7月,刘聪病危,诏令刘曜、石勒辅佐太子刘粲。

刘曜、石勒均拒不接受。

又改任刘景为太宰,刘骥为大司马,刘凯为太师,朱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总领尚书事,共同辅佐太子。

同月,刘聪死于平阳宫中之宣光殿。

葬于宣光陵。

谥曰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刘聪死后,其子刘粲继位,是为灵帝。

第四任皇帝:前赵·灵帝 刘粲 刘粲(?—318) 即十六国时期汉(前赵)灵帝。

字士光。

刘聪长子。

公元318年在位,使用年号汉昌。

之前,封晋王,立为皇太子。

刘粲少有才气。

及长,初为相国总百揆省丞相、晋王。

不久任相国、大单于,总摄朝政,都督中外诸军事。

尝与刘曜等攻洛阳、陷晋阳。

公元317年被立为皇太子。

刘粲自任相国后,威福任情,疏远忠贤,亲近奸佞,性严刻寡恩,好造宫室,相国府之奢华,俨然如皇宫。

公元318年7月,刘聪死后,刘粲继位。

他沉湎于酒色,听信女宠谗言,杀戳宗室洛王刘景、济南王刘骥、齐王刘励、吴王刘逞、昌国公刘��等,政事委于大将军靳准。

靳准擅权,以弟靳明、靳康为将军,统领宫廷宿卫军,图谋篡夺帝位。

是年8月,靳准发动政变,带兵直入光极殿,令兵士入后宫,将刘粲带至殿内。

靳准高踞皇位,厉言斥责刘粲耽于酒色、冤杀宗室、荒怠朝政等罪行。

刘粲跪下求饶,被拖出殿外杀死。

靳准又悉杀男女老幼于东市,发掘刘渊、刘聪陵墓,戳刘聪尸,焚刘氏宗庙。

刘粲被杀后,谥曰灵帝。

刘渊族子刘曜于10月称帝,率部讨伐靳准。

第五任皇帝:前赵·秦王 刘曜 刘曜(?—329) 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

字永明。

刘渊族子。

公元318—329年在位,使用年号光初。

之前,被封为秦王。

他是前赵的建立者。

刘曜少孤,为刘渊所收养。

及长,勇武有膂力,时称“神射”。

性格拓落,读书志于广览,不精思章句,善为文章,工草书隶书。

刘渊建立汉国后,刘曜历仕显职,后拜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长安。

尝率兵破洛阳,杀晋官吏、兵士三万余众,焚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

复率兵破长安,俘晋南阳王司马模;再进兵关中,破长安,俘晋愍帝司马邺。

公元318年8月,靳准发动政变,诛杀汉帝刘粲,据都城平阳自立为王。

10月,刘曜自长安进军讨伐靳准,途中称帝,改年号为光初。

旋尽灭,封有功之石勒为赵公。

公元319年,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

史称前赵。

是年,石勒拥兵自重,自称赵王,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史称后赵。

自此,刘曜与石勒两军对垒,成为中原地区的主要战乱之源。

公元320年,部将长水校尉尹车谋反,暗中联络巴人首领徐库、彭曜等,刘曜诛杀尹车,囚押徐库、彭曜等50余人于阿房准备杀之。

光禄大夫游子远叩头流血固谏,刘曜不从,仍尽杀徐库、彭曜等,并曝尸于街巷10日。

巴人极为痛恨,以句渠知为首领,聚众达三十万,起兵反抗,关中大乱。

刘曜被迫采用游子远之计谋,任其为将,遣往平定巴人之乱。

其后,刘曜徙巴人二十万口于长安,旋又徙秦州大、姜等族二千余家至长安,封羌人姚弋仲为平襄公,又攻掠凉州,封凉州牧为凉王。

这些措施,使前赵政权在数年内得以继续维持。

公元328年,后赵将领大举进攻河东。

刘曜率兵往救,击破石虎军,继而渡河进攻洛阳。

翌年初,刘曜与石勒战于洛阳一带,围攻后赵重镇金墉(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历时3个多月不克。

他陈兵于金墉城下,整日酗酒,不体恤将士,终为后赵军击败,被俘。

是年8月,石勒命刘曜写信给太子刘熙,劝其投降。

刘曜拒不接受,在信中命刘熙与臣属同心戳力,维持社稷,勿以其生死而变更主张,动摇人心。

石勒大怒,将刘曜杀于永丰小城(在今河北邢台附近)。

前赵遂告灭亡。

刘曜史称秦王。

——前赵国亡称王者—— 汉 靳准 靳准(?—318) 初事前赵武帝刘聪。

灵帝刘粲时为司空、大将军。

公元318年10月,与弟靳明、靳康等发动兵变,杀死刘粲,自称大将军、汉天王,占据成都。

是年12月,被前赵秦王刘曜率兵攻杀。

秦王 句渠知 句渠知(?—320) 十六国时期巴人起义首领。

公元320年,前赵长水校尉尹车暗中联络巴人首领徐库、彭曜,发动叛乱,前赵皇帝刘曜遣兵镇压,杀尹车,俘徐库、彭曜等巴人50余人,囚于阿房,后又杀之,并曝尸街巷达10日之久。

巴众愤怒,推句渠知为首领,起兵反抗。

句渠知自称秦王,以大秦为国号,建元平赵。

氐、羌、巴、羯各族民众响应风从,达30万众。

后为前赵将领游子远所破,句渠知被杀。

秦王 虚除权渠 虚除权渠(? —320) 公元320年,句渠知率氐、羌、巴、羯诸族部众起义被前赵秦王刘曜杀死后,他率众继续坚持反赵斗争,称秦王,未几战败被杀。

随机文章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二战苏联主力战斗机浅析,共15000多架速度碾压德军战机深海恐惧症测试图测出心理疾病,深海恐惧症怎么治疗(增强意志力)温弥尔古丹岛在哪里,俄罗斯千岛群岛中(9000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神仙修炼层次境界,鬼仙/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圣人/天道圣人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欧洲文学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在整个中世纪里,基杆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乃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众所周知,基督教在公元4世纪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后,在意识形态中即开始占据愈来愈大的比重。

当在开始结成不同的联盟,如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法兰克、盎格欧洲建立封建制国家的最初几百年间,封建统治者对篆餐教的态度曾经历了敌视、容忍到支持的变化,使基督教成了适应封建制度需要的上层建筑和统治工具。

1054年基督教内部东西两派正式分裂后,西派的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各国思想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

宗教教义就是政治信条,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

当时《圣经》的词句在任何一个法庭上都具有法律效力,一切学术科学都成了神学的奴牌,一切文化艺术都被染上了宗教色彩。

但是,也要看到,在基替教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惫识形态过程中,它与世俗文化之间形成了两种交融关系。

一是墓怪教文化在对以来的世俗文化精神大肆排斥和毁灭的同时。

又将某些世俗文化的材料(如古代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传奇等)、体裁(如故事、诗欣、戏剧传奇等)和艺术手法等。

经过改造,纳人到了基督教文化体系之中。

二是在中世纪出现的很多世俗作品里,都包含着宗教性的内容,有些作品宗教的因素还很强烈。

例如,中世纪后期产生的民间文学、编士文学乃至城市文学中,都显示出了与基告教文化的强烈的融合关系。

可以说,正是在上述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过程中,经过中世纪独特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主要体现为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的矛盾斗争)的作用,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新质文化和文学。

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是: 第一、基价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虽然当时的作家所受的影响有深浅的不同,但是,在基督教思想逐渐深人到各个文化领域,并成为中世纪精神支柱的过程中。

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印迹。

有些文学作品公开宜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表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阶级及其精神上的代表僧侣阶级的惫识形态特征。

同样,也有些作品,仅仅带有祟奉墓势教思想的特点。

这反映了基普教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第二、在各种文化的交触中。

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很多作品描写和反映了欧洲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为保卫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英雄人物。

赞美了在确保王权中起过重大作用的英明帝王。

但有些作品又将歌颂英雄和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爱国思想和英雄主义的中世纪化,也是东方古代文化中特有因素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的反映。

第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杜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例如骑士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就使得在正统的基督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世俗文化的传统也以新的形态发展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骑士文学将爱情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肯定现世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承继了古代文化精神,背离了禁欲主义。

市民文学将笔触指向城市市井生活和世态人情,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愈义。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人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

从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旱期以及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发展和巩固时期的生活;不仅可以了解到中世纪欧洲社会主要阶层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融合后欧洲独有的社会现实。

第二、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比较起来。

艺术形式更为成熟:中世纪欧洲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其中有史诗、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谣曲等。

在各种诗歇样式中,形式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交融。

从而使诗歌形式发展得更为精雅和完备。

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艺术形式开始由“繁杂”向“简约”转变。

片断生活的描绘和情节线索的单纯集中,愈来愈使作品的结构布局和技巧运用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三、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寓意、象征、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运用动物故事等都流行于一时,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写成的成功作品比比皆是。

这充分地反映了中世纪欧洲作家对古代和各民族、各种不同质文学艺术形式的吸收能力,也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思维的发展并逐渐走向复杂化的现实。

第四、对文学悄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对人的内心倩感的挖掘是当时出现的爱情题材作品的重要特点。

在这类作品中,人的愿望、激情、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初步得到成功的描绘,从而揭开了人的内心世界帷幕的一角。

这是中世纪欧洲艺术上的一个重大的进展。

比起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和古罗马作家奥维德等人的创作来,此时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更趋于自觉和强化。

随机文章神奇心理学中的留白效应,某些场合思考比说话更有意义魁札尔科亚特尔的神话,祭司知识掌管昏星和晨星盘点墓地风水禁忌事项,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坏人葬下去得恶果)揭秘陕西渭南最新盗墓大案,盗掘文物价值高卖不动/引7伙盗墓贼神仙下凡投胎的特征,脚踏七星游历红尘修炼(尝遍酸甜苦辣修大道)

西欧时期的文学打到高峰的中世纪文学有哪些 重要类型有几种

在西欧时期,西欧的文学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也逐渐发展到了高峰。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西欧时期的文学。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表现为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此外,城市文学也已产生。

这样,加上早期就已出现的教会文学,就形成了的四种基本类型。

在中世纪繁荣期的文学中,宗教文学依然用拉丁语写作,世俗性文学则是用民族语言写成的,这样,文学语言和学术语言区分开来,为近代欧洲各国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拉丁文学作品多是宗教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

例如,圣徒托马斯·阿奎那写的一首赞美诗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典型:“我用自己的语言歌唱救世主的光荣,他的肉在圣礼中受人们的赞美;他的血是无价之宝,我们不朽的主流了他的想,一个高贵的母体孕育了他,他生下来就注定是为了拯救这个世界。

” 英雄史诗是在早期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它往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根据,经过民间的不断流传和充实,最后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定型。

中世纪繁荣期史诗歌颂的英雄已经不同于早期。

一般来说,他们的荣誉观念和英勇行为源于对祖国和君主的忠诚,反映了国家上升时期爱国英雄的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

史诗中也经常塑造贤明君主的英雄形象,他们坚韧刚毅,制服封建叛乱,代表着强大的国家力量。

由于基督教的信仰的影响,英雄们的爱国行为也往往表现为反击异教徒的斗争。

中世纪繁荣期英雄史诗的著名作品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熙德之歌》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为反抗阿拉伯人的侵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熙德是抗击外族侵略的英雄典型,其原型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罗德里戈。

史诗塑造了一位忠君、爱国、善战、勇猛、宽厚、仁慈的英雄,寄托了西班牙人民的理想。

史诗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接近近代艺术的风格。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

全长于4002行,共291节,大约成诗于1080年左右。

它描写的是封建臣仆对领主的忠心,表达了基督徒对信仰的虔诚。

中心情节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实将领,也是他的外甥罗兰勇士,在远征西班牙的过程中,由于其继父甘尼伦因惜命卖国而遭到敌军重重围困,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

他在弥留之际,仍在怀念着故乡法兰西、同族战友和查理曼大帝,体现出对国王和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查理曼大帝也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被视为封建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他崇高卓越,若有神助。

甘尼伦出身高贵,但却灵魂丑陋,对这个民族败类的批判进一步深化了爱国主义主题。

史诗对人物形象和心理世界的刻画深刻准确,奇特的想像和夸张、拟人、对比的手法,营造了奇异的氛围和浪漫的色彩,达到了当时艺术的高峰。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意志史诗中最杰出的作品,被称为“德意志的伊利亚特”。

它的内容,开始于时代。

经过长期的流传加工,直至在1200年前后它才真正定型。

史诗结构庞大,全长9516行,共39歌,由、一定的历史根据和英雄传说混合而成,其中心情节是争夺尼伯龙根宝物。

与《熙德之歌》和《罗兰之歌》所反映的为国王和国家而奋斗的英雄精神不同,《尼伯龙根之歌》所揭示的,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的残杀和虚伪丑恶的世相,实际上反映了12至13世纪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状态下的日耳曼民族的社会现实及其思想道德观念。

骑士文学也是在当时非常盛行的一种文学,主要表达了当时骑士阶层的观念、精神及理想。

随着城市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化也在逐步形成,进入12世纪以后,市民创作的文艺作品即城市文学开始发展起来,它成为继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而起的中世纪第四类文学形态。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市民的世俗思想感情,带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多采用讽刺手法,也常运用隐喻、寓意、象征手法,风格清新、活泼、生动。

其主要内容是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愚蠢和贪婪,歌颂市民的机智和勇敢。

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寓言诗,此外还有抒情诗、散文、戏剧等。

中世纪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它是一种讽刺叙事诗。

大约产生于12世纪初,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很多人的反复加工,至14世纪末,已经成为10万行以上的长篇叙事诗。

列那狐的故事场景宏大,寓意丰富,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内容深刻,独具风采。

列那狐的故事系列包括四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冒充的列那狐》。

在描写的动物故事中,表演着人类社会的活剧,形形色色的动物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及其各种人的个性。

从中可以看到法国社会的巨幅画卷,同时也是生动有趣的童话作品,是法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此外,意大利13世纪的《·波罗游记》也是城市文学中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随机文章杨家将后人今何在?曾一枪挑翻7人宋朝七大皇后真人大PK 被金人俘虏「赐浴」的朱皇后超美像蛇的无腿蜥蜴玻璃蛇,能把身体分为数段仅剩头部逃生(天魔解体)面粉遇火会爆炸吗,实验证明是会爆炸/几秒钟就可引爆全场揭秘生物界中奇特的眼睛之谜,复眼捕捉高速猎物/猫眼夜晚像白天

加入收藏
               

前赵的帝王列表简介,历任都城在哪儿?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