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简介 产生的真相和代表人物有哪些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汉儒治经重

【菜科解读】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宋儒则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因有此称。

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成为官方哲学。

重要理学家有北宋周敦颐、邵雍、、程颐、程灏,杨时、、陆九渊、林希逸,元吴澄、、、 、姚枢,廉希宪,张文谦,、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等,明湛若水、、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司马光等。

其哲学中心观念是“理”,“理”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

理学出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概述 宋明理学,即为两宋至的儒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玄学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和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

它以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儒学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的蜀学等派。

后来谈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学、张载的关学、(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

后来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在福建创出闽学,成为居正统之位的程朱理学。

濂、洛、关、闽四学派,人称理学四派。

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明代,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明末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 先秦儒道、诸子分家后,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5.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6.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打击。

代表人物 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即北宋五子; 南宋:朱熹、陆九渊; 明代:王阳明。

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官方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

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

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

《五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

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

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

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发其先声,由中期以后的、李翱、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

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道佛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

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

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随机文章《史记.项羽本纪》节录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精灵干尸长天使翅膀,生吸人类鲜血与骨髓意大利卡普里岛蓝洞,蓝色的水洞美哭了(不去是遗憾)美国总统提出的肥皂水效应,用赞扬的方式批评别人(效果更佳)

黄海海战简介 海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打响的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

此役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海战背景 1894年(清二十年)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

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

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

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朝鲜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巡洋舰,随后击沉了英籍高升号运输船,俘获操江号炮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随即全面爆发。

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黄海制海权。

北洋水师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弋,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清光绪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

1894年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舰12艘由威海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

当日本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1894年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向北洋水师主力决战。

随机文章uso是什么意思,美国和苏联曾耗费巨资寻找USO不明潜水物揭秘人体生物钟之谜,生物钟紊乱会导致性功能减退进化论误导了整个人类,人类史前文明发达/因为天灾断送远古文明为什么夏天会下冰雹,夏天雷雨季节湿度大/容易产生强对流空气本初子午线所在的经度是多少,经度为0/并非东西半球分界线

法属印度支那简介 殖民地的范围大致到什么地方

英语:Colony of French Republic, Indochina;法语: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de l‘Inde en Indochine colonial;越南语:Cộng hòa Pháp Đông Dương thuộc địa),是18-19世纪间法国在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的一块,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越南、老挝、柬埔寨面积之和,兼有从大清帝国手中强迫租借的广州湾(今中国湛江市),面积为747,391平方公里。

1858年起法国人开始染指中南半岛,并于1861年占领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1883-1885年期间,法军占领越南及柬埔寨部分地区,建立法属交趾支那,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大清帝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遂被法国占领。

1887年,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授权允许正式建立联邦。

1893年法暹战争后,王国(今泰国)割让老挝予法国,老挝遂被纳入联邦范围。

1904-1907年,暹罗王拉玛五世为保持其国家独立,两度割让湄公河东岸领土给法国,至此形成法属印度支那及今天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雏形。

1940年,二战爆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迅速崩溃,之后成立了亲德的维希法国政府,同年9月,维希法国宣布将印度支那转让给日本,从此印度支那进入日治时代,1945年日本投降,新成立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试图恢复在此地的统治,但因印支人民顽强抵抗,法国政府被迫于1954年签订《印度支那停战协定》,正式退出印支,印支三国随即独立。

历史 1858年9月,法国人在越南中部的岘港登陆。

法国要求在岘港设立领事馆等单位,但被越南政府拒绝,法国因此而占领岘港。

1861年,法国占领了西贡(今胡志明市),六年后又占领了南圻,并将其更名为交趾支那。

为了拥有整个越南的宗主权,法国与中国爆发中法战争,并在1883—1885年的期间占领了越南中部和北部及柬埔寨,将越南中部更名为安南,北部更名为东京。

1885年,中法签订《天津条约》,中国正式放弃越南的宗主权。

1887年10月,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正式成立。

随后在1893年的法暹战争(暹为暹罗,即泰国)中,老挝也被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之中。

虽然法国拥有中南半岛地区的实际统治权,但之前各王国的皇室仍被当作傀儡一般地被保留。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法属印度支那曾经爆发过数次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但都被法国统治者镇压下去。

1940年9月,二战正打得如火如荼,亲的维希法国默许日本的军事力量进入越南北部,这让正在与日本进行战争的蒋介石极为不悦。

中南半岛对日本的太平洋与东南亚战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很快日本以法属印度支那为跳板占领了荷属东印度。

同时,日本保留了法国的政府结构,主要的管理权仍操在法国官员手中。

1945年3月9日,法国解放,德国的势力不断败退,美国也在太平洋上不断逼近日本本土,日本政府因此决定全面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程度。

日本驱逐了法国官员,宣称中南半岛为日本保护下的“独立”国家,直到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投降后才告终。

战后,越、老、柬三国都爆发革命,寻求独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

而法国也试图恢复其在中南半岛的统治,1946年3月18日,法国军队开入越南北部地区,同时法国挟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在越南南方的西贡成立越南国,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

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结束,法国败局已定。

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发表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法国承认印支国家的独立,法军逐步撤出,越南被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并在1956年7月进行自由选举后统一合并。

其中胡志明领导的位于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倒向苏联和中国的国家一边,南方的越南共和国则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

之后,南方的吴廷琰在美国的支持下决定拒绝这场选举,从此越战逐渐爆发升级。

老挝和柬埔寨同样在1954年独立,但没有被卷入越南战争。

经济 法属印度支那成立之初,法国资本主要投资在位于越南北部的鸿基煤矿。

在湄公河和红河沿岸,有大量欧洲人投资的种植园。

大量的米和煤在海防港向外出口,支撑了殖民地的经济。

法属印度支那也大量从法国进口纤维制品。

法属印度支那重要的交通动脉是从云南到河内的滇越铁路及河内到西贡的南北纵贯铁路,相对而言海路和公路运输比较不发达。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朱元璋到底有做哪些政绩?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

加入收藏
               

宋明理学简介 产生的真相和代表人物有哪些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