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避寒城市,海口冬天十分温暖、西双版纳是浪漫圣地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数:
简介:有些人很怕热,所以一到夏天他们就会出去度假,选择一个可以避暑的城市度过夏天最热的时段,等到天气转凉再回

【菜科解读】

有些人很怕热,所以一到夏天他们就会出去度假,选择一个可以避暑的城市度过夏天最热的时段,等到天气转凉再回到自己的家。

也有些人怕冷,所以一到寒冷的冬天就会选择一些温暖的城市度过冬天。

下面,就快和一起了解中国十大避寒城市吧!

中国十大避寒城市

1、海口,2、西双版纳,3、北海,4、广东,5、昆明,6、高雄,7、珠海,8、桂林,9、香港,10、腾冲。

1、海口


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城市,位于北纬19°31′~20°04′,东经110°07′~110°42′之间,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

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

198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

海口由本岛海南岛(部分)、离岛海甸岛、新埠岛组成,全市总面积3145.9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284.4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61.44平方千米。

海口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一流,常年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1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榜单之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地。

截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2.79万人,通行闽南语海南方言。

海口拥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荣获由住建部颁发的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2018年被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定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2、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

地处云南省最南端,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边界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面积19582.45平方公里。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西双版纳辖1个县级市、2个县,2017年,西双版纳常住总人口118.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7.87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世居着13种民族。

2017年,西双版纳生产总值393.843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3元。

3、北海


北海是位于广西省南端的一个城市,也被称为珠城,这里因为纬度较低,所以冬季气温高,适合冬季避寒。

这里的著名景点有:北海银滩、涠洲岛、北海老街、星岛湖、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

4、广州


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城市,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由于其纬度较低,又靠近海岸,所以其冬天的温度并不低,即使是在冬季也会有漂亮的小姐姐穿裙子在室外逛街。

5、昆明


昆明被大家成为“春城”,因为这里的温度四季如春,故命此名。

昆明的冬天没有白雪皑皑,更没有冰天雪地,它依旧是如春天一般花红柳绿。

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3名,并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6、高雄


高雄,位于台湾省西南部,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型气候。

这里的很适合冬天避寒,这里的风景区很多,著名的是高雄八景,例如:西子湾风景区、莲池潭、寿山公园、佛光山、旗后灯塔等。

7、珠海


珠海是广东省的一个城市,由于其纬度较低,所以冬天很温暖。

这里经济繁华,商圈众多,人口稠密,冬天会吸引一部人来此度假。

8、桂林


桂林,是云南省的一个城市,处于低纬度地区,冬季温暖。

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秀美壮丽,民风淳朴,是一个避寒的绝佳胜地。

9、香港


香港,位于我国南方,属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因为地处热带区域,所以这里冬天比较温暖。

这里经济发达,外贸事业繁荣,是购物者的天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10、腾冲


腾冲,是云南的一个城市,它位于大陆最南端,属于热带地区,冬季温暖。

这里是少数名族聚集区,民风淳朴,文化多样,景色优美,著名的景点有:国殇墓园、腾冲热海、叠水河瀑布等。

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腾冲主要旅游景区有火山群国家公园、叠水河瀑布、北海湿地保护区、国殇墓园、艾思奇故居等。

中国传统风俗“初九拜天公"天公是指谁?

“初九拜天公",农历正月初九,以中国传统习俗来说,被称为是“天公的生日”。

“天公”,即。

当这天的子夜(农历正月初八的子时,晚间23时)到来,家家户户会隆重祭拜天公,祈求神明庇佑、延年益寿。

关于祭天与天公的信仰已相当久远,可追溯至远古的夏商时期。

远古时期的人们,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因而敬天畏天,衍生出天神崇拜,将“天"视为创造万物的神。

殷商时期,商人除了有祭祀人鬼(祖先)、敬天神地祇外,更有完整系统的祭天仪式。

而“天"也是卜辞卜问的对象,来年的收成、吉凶祸福,乃至于国家大事都要询问“天"的意见。

“天"原本没有具体形象,但因被赋予象征宇宙万物的至高存在,被进一步神格化、帝王化,便将人世间的帝王形象套在“天"身上,开始用“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玉皇上帝”等各种称呼“天"。

而人世间的帝王,也借用“天"的概念,称己“受命于天”、“天命在身”,自称为“天子”。

《尚书.召诰》有载:“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

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

"《召诰》是周召公委托上书,告诫应当敬德,使周的天命能够长久。

可看出周代具有浓厚的天命观,而“天命”也成为中国各个朝代君主最为看重的事物,最后形成天命思想。

形成于时期的,将“天"迎至道教神仙界中,民众皆以“玉帝”为神中至尊。

而玉帝所呈现的形像,多是穿着秦汉帝王的冕服,但这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穿大裘的玉帝样貌,是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定型的。

但是天公地位太过崇高,让一般民众不敢随意擅自为其雕塑神像,多以专供天公的香炉─天公炉代替,因此各个庙宇皆设有天公炉,在祭拜庙宇主神之前,都要先朝外拜天公。

天公的信仰,不仅在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提到:“欲与天公试比高”,在日常俗语中处处可见,像是“姻缘天注定”,“天意难为”,流传甚广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歌词也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随机文章奈良时代简介大魔王贝利尔,曾是撒旦人选能力最强的堕天使之一ufo为什么都是圆的?阻力更小/转向升降更灵活(科学分析)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冷,海拔更高/热量交换少/平均气温低20℃以上地震为什么预测不到,动物异象预测真的靠谱吗/准确率极低

中国科幻作品的艰辛历程,“姓科还是姓文”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工作者制作的一部以中国科幻小说为基础的电影,它也是一部像射日、、愚公移山等传统经典故事一样反映中国精神文化的电影,具有特别的符号意义。

2019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然而中国科幻的元年应该是1978年。

1978年,大量科幻作品被译介进中国,《未来世界》、《铁臂阿童木》、《大西洋底来的人》等科幻影视的引入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科幻旋风。

也是这一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宣告中国“科学的春天”的来临。

这之后,中国大量科技、科普类出版社、科普报刊恢复正常工作,很多作者投入科幻小说创作中。

后来以纪实文学闻名的叶永烈正是中国科幻界的四位大师之一,他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萧建亨淡出科幻界后由诗坐稳了第四把交椅。

鼎盛时期有一百余位科幻作者,发表了近千篇中短篇科幻小说,长篇科幻小说也有几十部。

” 但是科幻作品应该背负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当时成了一个议论的中心。

时至今日,科幻作品的定义也没得到普遍认同,在当时的中国更是经历了一场“姓科还是”的讨论。

197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科学性是思想性的本源》,批评叶永烈的小说是“伪科学”,会毒害青少年。

并认为限定给少儿看的科幻小说不适合写爱情、犯罪、社会反思的,否则就是低级趣味。

于是双方开始论战。

科普派坚持科幻文学应该承担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态度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来这场论战应该止步于学术界,但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加入战局后,情势发生变化。

他赞同科普派,主张科幻小说必须承担科普义务。

1980年,钱学森曾批评:“现在有些科普文章和某些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我看在思想上和科学内容上都有些问题。

”1981年,针对科幻影片,钱又批评:“科学幻想这一类影片可以搞,但它应该是科学家头脑里的那种幻想。

……应该搞那些虽然现在还没有搞出来,但能看得出苗头,肯定能够实现的东西。

……现在搞科学幻想片,太长远的东西是次要的,主要应配合四化,搞2000年的嘛。

文艺界的朋友对太空的东西很感兴趣,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这不是好题目。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到了2000年是个什么情况,要给农民一个远大的理想,这是个好题目。

”该批评被《人民日报》刊发后,影响很大。

叶永烈的高产被认定为赚稿费、唯利是图。

魏雅华的成名作《温柔之乡的梦》写机器人妻子对主人百依百顺,温柔之极,却不能让人满意。

被批评为“反”、“一篇下流的政治小说”。

而这还不足以团灭中国科幻,真正的严寒即将来临。

1983年,中国科普界某些人本来就看不惯科幻小说,借助于当时的形势把科幻小说列为清除对象。

本来姓“科”还是姓“文”的讨论升级为姓“社”还是姓“资”,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

当时以钱学森为首的科普派批评科幻作品,1983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中国科协发表讲话称:“有些人打着‘科普创作’‘科幻小说’的招牌,贩卖一些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破烂,因为它的影响面宽,我们必须十分注意;1980年,我曾向所谓科幻小说放过炮,认为有些根本不是科学幻想,而是荒诞、离奇,没有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对广大群众是个严重污染。

” 也是在这年,遭到重点打击的叶永烈决心离开科幻界,科幻文学大师郑文光因脑溢血结束创作生涯。

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噤若寒蝉。

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

中国科幻进入了10年的冰冻期。

直到1996年以后,钱学森才不再公开批评科幻文学,但此时中国科幻已经断档,连土壤都已经不复存在,日后成为中国科幻领军人物的刘慈欣手握作品却找不到可以发表的地方。

中国科幻界再次迎来春天是在上世纪末,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行,刘慈欣这一批新生代作家终于等到了中国科幻的春天。

随机文章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威力惊人,导弹可摧毁120座中型城市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地球灭亡后我们人类能够去火星么,马斯克火星移民好处多多为什么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连爱因斯坦都发现障碍物后面的神学家探索时间漏洞可以穿越,扭曲光线停歇时空穿越时空(打破时间禁锢)

加入收藏
Tag: 未解之谜的中国神秘事件
               

中国十大避寒城市,海口冬天十分温暖、西双版纳是浪漫圣地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