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没有史前文明的话,这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该解释呢?

【菜科解读】
根据相关考古资料,目前可以确认的是,至少在3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孕育出了生命,再看看我们人类只用了很短暂的时间就创造出了现在的地球文明,于是一个很迷人的逻辑推理就出现了,那就是在我们人类文明之前,地球上很可能还有其他的文明,甚至还不只一个。
如果地球上真的出现过史前文明,那么很可能就会在地球上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假如我们找到了这些痕迹,就有了史前文明的确切证据,上述推理自然也就成立了
比如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1972年法国核物理学家佩兰,收到了非洲奥克洛某处矿井中寄来的黑色放射性铀矿石,经检测矿井的16处位置中铀235的平均含量只有0.717%,含量最低的一处位置铀235只有0.30%,而铀235在天然铀矿中的含量是0.720%,在普通人看来这么微小的误差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对物理学家来说完全颠覆了人类此前的认知。
因为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非常稳定,它的半衰期为7亿年,利用铀元素的同位素定年法,甚至可以测量宇宙的年龄,你无论从太阳系中的陨石、月球岩石还是火星岩石中提取到的铀,都能发现铀235在铀矿中的含量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值0.720%,而非洲奥克洛铀矿却不遵循这个规律,根据铀235的占比和半衰期测定,大约在20亿年前奥克洛铀矿就有被开发利用过,所以才会出现比例异常。
种种线索结合起来,加上媒体的宣传,让人误以为20亿年前,人类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因为过度开发和使用核武器,才导致文明覆灭,网络传言认为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说得通。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说没有史前文明的话,这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的核燃料又是怎么浓缩的呢?
对此,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天然铀矿中的铀-235的半衰期大约为7亿年,也就是说在时间上每回溯7亿年,天然铀矿中的铀-235浓度就会增加一倍,因此在20亿年前的天然铀矿中,铀-235的浓度是可以达到点燃核反应的标准的。
除此之外,因为"链式反应"是一个指数级增长的核反应,所以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再多的铀-235也会在短时间内灰飞烟灭。
因此在现代的核反应堆里,我们会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来控制核反应的速度(比如说使用中子慢化剂)。
科学家认为,该区域的地下水充当了中子慢化剂的角色,大概过程是:当这个核反应堆启动后,其产生的快中子会被矿石中的地下水减速成慢中子,从而使这个核反应堆可以缓慢地"燃烧",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时,这些地下水就会大量地蒸发,这会使该区域温度大幅下降,于是核反应的规模也就随之减小,甚至直接停止了,而在该区域下一次地下水汇集时,同样的情况又会重演一次。
中国古代上八大未解的谜团,原因无可考证,至今没能破解
兰亭序今下落成谜:失传千年,下落不明。
西周九鼎存在谜团:象征国家政治权利的九鼎是否还存在,至今未解。
和氏璧:中国古代上著名的美玉,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价值连城,流落何方,至今是个谜。
秦始皇嬴政铸十二金人镇秦国龙脉,据说后来被董卓销毁铸钱。
原因究竟是怎么样,已经再无法考证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谜团:千古奇书,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青铜剑千年不锈谜团:随兵马俑一同出世,是什么真相致千年之久的青铜,没有生锈,锋利如初。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但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下无字碑,真相尚不明确。
慈禧太后入殓时,嘴里衔着一颗大的夜明珠,孙殿英盗墓后,为了幸免被追究责任,他将这颗夜明珠转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曾将其缀在鞋面上,后来不知所踪,据估计,这颗夜明珠价值将近9亿人民币。
三星堆考古现场: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
”而商王武丁以后的器物,目前还没有看到。
古代上,,商王武丁以后,周人逐渐崛起。
“那个时候三星堆的人在商和刚刚兴起的周之间,是否做了一些选择?” 史籍记载,古蜀国是参加了灭商战役的,周武王灭商时“牧誓八国”里面,第二个国家就是蜀,“有可能三星堆以后的成都十二桥文化的方国与周的关系更紧密,或者三星堆人中有一部分倾向于周,借助周的力量消灭了另外一方的势力。
” 不过,目前三星堆祭祀区8个坑还尚未发掘完毕,“里面最晚的东西是怎么样的,也还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我们离原因不远了.... 现在4号坑的测年年代是公元前1100多年,距离商周变革时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
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检测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