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被满清铁蹄征服,为什么朝鲜人没有剃发留辫?
![](/uploads/0mituan/long/5.jpg)
【菜科解读】
朝鲜不是的领土,而只是清朝的附属国。
清朝跟朝鲜的关系,不是中央政府跟地方的关系,而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
说白了,清朝政府无权管到人家朝鲜人是否剃发易服。
清朝跟朝鲜的关系远比清朝跟明朝好。
我们知道,在1618年起兵反明的时候,曾经有对明朝的“七大恨”,与明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一定要荡平明朝不可。
明朝呢,后金的女真人算什么?不过是看不起的蛮夷而已,现在竟然敢起兵造反,还连连让大明朝损兵折将。
竟然满清的目标是打垮明朝,明王朝又怎么能,两个政权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所以,满洲人一旦打下北京城,打垮大明朝,就想着以征服者的姿态统治清朝的属地,让清朝的臣民全部“满洲化”,把剃发易服作为归顺满清的标志。
而朝鲜则不同,满洲人跟朝鲜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满洲人的战略攻击目标也不是朝鲜。
天聪九年,要登基称。
当时,后金跟朝鲜是兄弟之国,这事当然要通知下朝鲜,本来是想获得朝鲜支持的,没想到朝鲜国上上下下叽叽歪歪。
我们朝鲜人只奉为皇帝,我们自己朝鲜的领袖还只能称国王,你们这些没文化的蛮夷竟然想称皇帝,太不自量力了吧! 皇太极派来的使团,在朝鲜受到朝野上下的敌视,老百姓还朝使团扔石头,朝鲜官方不接见使臣,不接受来书,不派人去“劝进”皇太极称帝。
皇太极得知消息后大怒,朝鲜这么不给面子,要收拾收拾! 于是,崇德元年(1636)年12月,就召集、蒙古精兵10万人,聚集在沈阳,率领、、等大将出征朝鲜。
清军一渡过鸭绿江,朝鲜就荒了。
这满洲铁骑明朝的军队都打不过,10万大军来朝鲜,我们怎么能抵抗得了? 虽然大家骂满洲,但一群的高官显贵都知道打不过,逃到南汉山城。
清兵把这个城包围的水泄不通,来勤王的朝鲜军队纷纷被打败,朝鲜国王成了瓮中之鳖?怎么办?只好投降。
在满清给朝鲜的议和条款中,主要是强迫朝鲜断绝跟明朝的往来,一心归顺清朝,向清朝纳贡称臣。
至于剃发易服,则根本就没提到。
朝鲜人没得讲,全部接受满洲人的条件,乖乖当了满洲人的附属国。
皇太极对于这一仗十分开心,“朝鲜国王既知罪来降,朕岂有念旧恶苛责之理,今后一心尽忠,不忘恩德可也,前事不在念及。
” 你看看,朝鲜归顺后皇太极挺满意的,并没有要他们剃发易服的说法。
1637年的“丙子之役”历时整整两个月, 清朝彻底征服了朝鲜,朝鲜成为清朝恭顺的藩属国,建立起新的国与国关系。
等到满洲人要在明朝的地盘推行“剃发令”时,人家朝鲜已经当了几年恭顺的“藩属”,不给宗主国惹麻烦,人家也就懒得去再大费周章让朝鲜也剃发易服了。
随机文章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ufo视频震惊世界造谣,画面看起来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揭秘陕西渭南最新盗墓大案,盗掘文物价值高卖不动/引7伙盗墓贼探索时间漏洞可以穿越,扭曲光线停歇时空穿越时空(打破时间禁锢)鬼生活在几维空间,公认说法为四维空间的生物就是鬼/未证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同样是败仗,为什么关羽军队散了,赵云却能敛众固守
而这些名将中,又有一人最为出彩,论骁勇,他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论用兵,他吓得想要迁都,从而威震华夏。
然而他不但经历了威名赫赫的光彩,还经历了英雄末路的悲壮。
《志·传》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说到此处,我们在为他唏嘘的同时,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作为一员久经沙场的大将,他麾下的士兵为什么会出现四散奔逃的情况呢?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那个时代的士兵都是被迫服兵役,他们的忠诚度不高,遇到危险的时候逃亡是最正常的反应。
然而同样是蜀汉名将,同样是打了败仗,军中的情况,却与关羽完全不同。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也就是说,同样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则已经败过一次,赵云的士兵却没有直接作,导致赵云变成光杆司令。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大约是关羽的统兵能力不及赵云,或者他对待士卒太严苛,不及赵云“柔贤慈惠”?答案是否定的,关羽自黄巾军起义爆发之时,就随起兵,在军中三十余年,而且一直被刘备委以重任,可见他的统兵能力应该是不错的,另外史料中明确提到关羽虽然骄于士大夫,却善待卒伍,并不像“刑杀过度,日鞭挝健儿”。
那么为什么赵云败后能收敛残卒,关羽却会出现士兵四散奔的情况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士兵的家属问题 关羽传中明确提到,他兵败之后,孙权占据了江陵,而他麾下士卒的家属都集中在此地,因此孙权“尽虏羽士众妻子”。
另外,等人的传记中还提到,当时关羽派使者去与吕蒙沟通,结果吕蒙让使者在江陵城随处寻访,给关羽的士卒带回了家人安好的消息。
这种情况下,他的士卒怎么会为他死战呢?赵云的士兵则不一样,当时他们的家属都在汉中或益州,如果此时叛逃,其家属一定会被牵连。
所以,他们只能与赵云一起死战。
二、士卒的希望问题 关羽战败之时,不仅败在了前线,其后方也已失守,几乎陷入了绝境,这个时候,士兵为了活命,叛逃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赵云战败之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的损失并不算严重。
而且就算败了,他们还可以选择退兵。
所以士兵没有必要冒险叛逃。
三、赵云能够士卒以安全保障,关羽没有做到 《三国志》注引《云别传》中提到,赵云回军之后,询问道,为什么你们的军队损失不大,邓芝回答说,这是因为赵云亲自断后,抵御,才避免了损失。
作为一员大将,进攻时能身先士卒可贵,撤退的时候能够亲自断后,则更加可贵。
一个愿意亲自断后的大将,其手下的士卒自然更加忠心。
而关羽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甚至他从麦城逃亡的时候,他只带走了数十骑。
两相对比之下,关羽与赵云对士卒的负责态度有了区别,他们军队的凝聚力自然也会有区别。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同样是蜀汉名将,同样是在败军之际,关羽的士兵四散奔逃,赵云却能收敛残卒,继续御敌。
这既与他们所处的境况不同有关,也与他们对士卒的负责程度不同有关。
随机文章河南周口清朝干尸,一夜间疑似还魂自己消失七/八/九/十/级地震威力有多大,12级地震直接震碎整个地球(吓尿)神仙为什么不能结婚,仙界资源有限/神仙结婚生子会让仙界被挤爆投胎到地球的外星人,鬼谷子恐是其中之一/为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帝王计划中的怪兽介绍,身高31米的金刚实力恐倒数第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慈禧太后夜明珠丢失之谜,被孙殿英所盗/落入宋美龄手中
慈禧夜明珠价值8.1亿可发绿色寒光据记载,慈禧太后含于嘴中随葬的夜明珠,是一块近似球体形态、秤重为清代四两二钱七分、相当于现在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
其估价在1908年时值108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时8.1亿元人民币。
据蒋卜力《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载:“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
”清朝对于金衡实行库平制,1斤是590克,略大于现在的500克。
据此推算,慈禧夜明珠的质量就是78.28克拉。
另据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称:“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
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
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
慈禧夜明珠的来源,很可能是失踪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最早出现在印度南部。
清代乾隆朝于1760年镇压准噶尔叛乱,威震南疆。
阿富汗亦向清臣服,于1760年与1762年两度派使团向清廷朝贡。
“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便作为贡礼流入了清廷,一直传到慈禧这一代。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太后”,为有史以来皇后生后哀荣之最。
慈禧夜明珠绝非《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当中虚设的”法宝“,反倒的确属于人间的高档宝贝。
从形状上来说,总体分为两块。
一旦合拢,居然变成了浑圆、完美的“宝贝球”。
有趣的是,这件珍品脾气特别,一旦分开,往往是透明无光。
合拢之后,又像变魔术那样,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
民国政府的调查报告、盗匪的回忆录以有孙殿英等关于慈禧夜明珠夜光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寒光”,或者可以“透出一道绿色寒光”,而且“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这些盗匪可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描述显然不具有科学性。
笔者认为,这道“寒光”是盗匪们进入阴冷黑暗的墓室后,慈禧夜明珠在火把光或者电筒光下呈现的光学效果。
慈禧夜明珠被孙殿英所盗慈禧太后的贪婪和暴虐世人皆知,她在死前聚敛了大量财富,甲午战争时尚且把海军经费挪供自己使用。
慈禧太后死后更是把大量财富放入陵寝,欲在地下保自己永久富贵。
尤其以其口中所含慈禧夜明珠名贵,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以照见每一根头发。
放入口中,可保尸体不化。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寝陵被军阀孙殿英指挥的军队所盗。
大家知道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下场,孙殿英最后盗慈禧墓后烟后痢病死,也是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
1928年6月,外号孙大麻子的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深夜时直奔清东陵。
工兵爆破墓室,炸开慈禧太后明楼下洞门里的金刚墙,打通了进入地宫的通道,撞开石门后进入墓室,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
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
慈禧墓内底部铺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缀大小珍珠一万多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0多块,锦褥上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2400粒。
慈禧尸体上盖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千字,缀有800多粒珍珠。
头上的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嵌成,其中仅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约1000万至2000万两。
慈禧夜明珠被送给了宋美龄慈禧口含的那颗夜明珠也未能幸免。
据说,盗匪们打开慈禧的棺椁时,见她面目如生,好像在睡觉一样。
孙殿英回忆说:“这是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
这珠分开是两快,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盗匪用刺刀撬开慈禧的嘴,取走了慈禧夜明珠。
盗陵案被报道后,举世震惊,各地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谴责,要求严惩凶首孙殿英,追回珍宝。
蒋介石下令阎锡山查办盗陵案。
孙殿英将乾隆颈项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朝珠送给戴笠,再托戴笠将一柄九龙宝剑送给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又将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宋美龄将慈禧夜明珠缀在了绣花鞋上。
此后,孙殿英便逍遥法外,而慈禧的这颗世间罕见的夜明珠就不知所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