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宝马”缘何珍贵为什么在我国消失?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数:5
简介: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也就是土库曼斯坦总统访华时,向胡锦涛主席赠送土库曼斯坦最珍贵的阿哈尔捷金马。

  阿哈尔捷金马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

【菜科解读】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也就是土库曼斯坦总统访华时,向胡锦涛主席赠送土库曼斯坦最珍贵的阿哈尔捷金马。

  阿哈尔捷金马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神秘也是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它体形轻细优美,全身密生长毛,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高举步法,显得高贵出众。

在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

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查看详情】  那么,阿哈尔捷金马(以下简称阿哈马)与一般马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又是什么勾起了人们对它的无限好奇和疑问?

疑问一:“汗血宝马”会流汗如血?

  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就会流汗如血。

闭眼想象:残阳下,一匹体态优美的马飞奔如箭,挥汗如血,这样震撼人心的景象恐怕正是“汗血宝马”名噪一时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学者们则各执己见。

  有关动物专家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马匹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造成的。

因为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40℃左右。

阿哈马的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是极有可能的。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马匹专家研究员王铁权介绍说,“有外国专家曾对‘汗血宝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

清朝人德效骞也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解释为是马病所致,他认为存在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因而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

不过这种‘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还无人知晓。

”  南京农业大学的郑亦辉教授则认为“寄生虫说”很难成立。

他认为,“流汗如血”也许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

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阿哈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疑问二:“汗血宝马”会日行千里?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是传说中对阿哈马的描述。

更有夸张的说法称,阿哈马能够日行4000公里!难道阿哈马有如此之神力?  “这应该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少伯告诉我们,“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

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

现在世界上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的确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

”  然而,阿哈马的确具有很强的持久力和耐力,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它的血统。

阿哈马是上好的长距离骑乘马,也是适合跳跃和盛装的舞步马,它在平地奔跑一千米的速度也很惊人:仅需1分07秒!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试图重新发现或利用原有阿哈马种培育出新的“汗血宝马”。

疑问三:“汗血宝马”饲养有特殊讲究?

  阿哈马有如此惊人的奔跑速度,它的饲养方式是否有独特之处?  王铁权研究员说,相对于蒙古马半野生的粗放饲养方式,在中亚养马,讲究的是精细个体管理。

在土库曼斯坦,马匹数量不多,但有丰富的牧草及粮食饲马,当地人还会按“马质”进行个体骑乘训练,这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集约饲养方式。

  6年前,土库曼斯坦也曾赠送给我国一匹“汗血宝马”,落户于廊坊马场,据介绍,我国的马场也采用了科学化的养殖方式,每天除了草料还要定时投放燕麦、玉米、维生素等组成的精料外,各种成分的比例都要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

  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90年代多次在新疆对中亚马种进行过饲养、驯化等方面的专门考察的刘少伯说,这种马对繁殖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比较怕冷。

疑问四:纯种“汗血宝马”存量稀少?

  有资料显示,阿哈马至今在全世界仅存2000余匹,主要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

尽管刘少伯教授认为这个数字有可能是指土库曼斯坦培育的核心马群,但世界上现存的纯种阿哈马的确数量有限。

  几年前,日本的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曾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公布了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的证据照片。

  对于他的发现,王铁权研究员认为,一般纯种阿哈马都有登记,但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一带存在不少无登记的“土种”和“原科”阿哈马,在我国新疆马术队和内蒙古的牧场也饲养有百余匹阿哈马,因此清水隼人发现的“汗血宝马”可能是流入我国的“土种”阿哈马或杂种阿哈马。

  刘少伯教授也说,虽然我国在历史上曾几次引入阿哈马,但目前已经没有纯种阿哈马存在了。

疑问五:纯种“汗血宝马”为何在我国消失?

  据我国史书记载,阿哈马早在汉朝就从茫茫西域进入中原大地,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却消失无踪,难觅踪影。

  对于阿哈马消失的原因,王铁权研究员认为,汉武帝时引进的“汗血宝马”有公马也有母马,理论上讲,进行繁殖是可行的。

但在中国,地方马种往往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的外来马种往往都会走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

  郑亦辉教授也认为,“汗血宝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

同时,我国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这可能也是“汗血宝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原因。

  1951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五十余匹阿哈马,这群阿哈马饲养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的种马场。

但五十多年过去了,我国却并未留下一匹纯种阿哈马。

刘少伯教授告诉我们,当时我国引进来的阿哈马大都放在了内蒙古、东北等比较寒冷的地区,这对产于俄罗斯以南的阿哈马并不是有利的生存环境。

此外,由于阿哈马是骑乘马,而50年代我国则注重发展的是农业经济,大部分马都被改良或者杂交成为农用马,这恐怕也是造成纯种阿哈马失传的重要原因。

  纯血马其实就是马的一个种类,是纯种马与其他马的杂交的结果。

纯血马有世界上最快的马的称号,它是马类短跑界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原产地是英国,现在纯血马也是在世界范围类进行推广,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马类之一....【查看详情】

“北京人”最先是安特生发现的吗?他是如何发现的

在1918年2月的一天,安特生偶然遇见了在北京任教的著名化学家麦格雷戈·吉布。

后者向安特生出示了一些包在红色粘土中的碎骨片,说是刚从周口店附近一个名叫鸡骨山的地方采到的,并提及有类似堆积物的石灰岩洞穴在周口店一带极多。

这件事引起了安特生的极大兴趣 1918年 3月,安特生骑着毛驴,起早赶晚到周口店,并考察了两天。

安特生来到鸡骨山的时候,含化石的堆积物的围岩已经剥落殆尽,变成了一座孤立的古塔似的山体。

安特生在此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找到两个种的啮齿类和一个种的食肉类动物化石,啮齿类的数量很多。

当地老乡并不认识动物骨骼化石,误认作鸡骨,因此这座小山得名“鸡骨山”。

能够在北京附近找到一处“龙骨”产地,对安特生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但初次发掘的收获并不大,安特生没有发现更特别的东西。

1921年 初夏,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基来到了中国,当时,他打算与安特生合作3年,在中国从事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的发掘和研究。

师丹斯基到了北京以后,安特生安排他先去周口店发掘鸡骨山。

这样,这位奥地利古生物学家的名字也与周口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关于安特生一行人是怎样发现周口店龙骨山这一古人类圣地的,他的著作《黄土的儿女》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正当我们发掘(鸡骨山)的时候,一位老乡走了过来。

他打量了我们一下说:‘在这里呆下去没有什么用。

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去处,你们可以在那里采到更大更好的龙骨。

’我深知要在中国寻访龙骨,绝不能轻易放过任何线索。

于是我立即向那个人作进一步的了解,他所介绍的情况看来很可信。

于是我们立刻收拾工具,跟着他向北面的一座石灰岩小山头走去……我们在那里搜索不大一会儿,就发现一件猪的下颌骨。

这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我们来到了一处比鸡骨山希望大得多的化石地点。

当天傍晚,我们满怀希望地返回住地,好像重大的发现已经向我们招手……次日,阳光普照,我们沿着一条直路,从我们下榻的小庙向那处名叫‘老牛沟’的新地点漫步走去。

这个地点总有一天会变成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 就在这次考察中,安特生注意到堆积物中有一些白色带刃的脉石英碎片。

他认为,凭借它们那锋利的刃口,用来切割兽肉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它们会不会被我们人类的老祖宗用过呢?安特生轻轻地叩着岩墙对师丹斯基说:“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去找到它。

你不必焦急,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就把这个洞穴一直挖空为止。

” 安特生走后,师丹斯基继续在周口店待了几个星期才结束工作。

这个地点试掘的初步报告于1923年发表。

这份报告明确指出在堆积物中含有石英碎片,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安特生恰恰是根据这一现象推断我们祖先的遗骸就埋在这里。

虽然发掘并没有十分激动人心的发现,但安特生对周口店没有丧失信心。

1923年秋,他要求师丹斯基再次去发掘那个新地点。

但是,由于可以发掘的部位已经高悬于陡壁之上,搭合适的脚手架不容易,所以,当师丹斯基把能采到的化石尽量采下来之后,就结束了周口店的野外工作。

1924年1月起,师丹斯基返回欧洲,在乌普萨拉大学着手研究他从中国运去的化石标本。

1921年 和1923年的试掘,没有立即达到安特生的预期目的——寻找人类远古祖先的遗骸,然而,其实他已经与“北京人”近在咫尺了。

1921年,他们已经发现了一枚“可疑”的牙齿,可惜师丹斯基认为这颗牙齿是类人猿的,不属于人类。

直到1926年夏天,当安特生在乌普萨拉古生物研究室整理标本时,又从周口店的化石中认出一颗明确的人牙之后,那枚“可疑”的牙齿也随之得到了确认——那是一枚人牙。

1926年10月22日,在瑞典王太子访华的欢迎大会上,安特生向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尽管当时还有很多的分歧,但这消息不啻为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当时的学术界,因为当时不仅在中国,即便在亚洲大陆上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古老的人类化石。

因此,安特生可以说是“北京人”的发现者,是他拉开了周口店遗址发现、发掘的序幕。

随机文章少为人知的广西乐业天坑群,9.6万平方米的地下原始森林详解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堪称地狱)揭秘美国不敢公开的秘密,早就和外星人建立外交出卖地球换取利益揭秘梦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VS失眠谁才是梦游的真凶中国风水师断日本龙脉,日本军刀楼意图不轨/中国转移煞气到日本

12333社保个人账户查询如何查?有几个档次?如何利用“12333”查询社保账号余额?(株洲)

12333社保个人账户查询怎么查?有几个档次?如何利用“12333”?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具体详情吧。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掌上12333APP:下载并安装“掌上12333”APP,注册并登录后,在“我的”或“个人信息”等相关页面中查找社保查询功能,即可查看个人社保账户的详细信息。

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并进入“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实名认证和绑定社保卡,之后即可查看个人社保账户信息。

社保官网:访问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的官网(以所在地区为准),在网站上找到“社保查询”或相关入口,输入个人信息进行登录后查询。

社保自助终端机:前往当地的社保中心或服务大厅,使用社保自助终端机进行查询。

插入社保卡或身份证,按照屏幕提示操作即可。

银行网点查询:部分地区支持通过合作银行的网点进行社保查询。

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社保卡到指定银行网点,由工作人员协助查询。

电话咨询:拨打当地社保服务热线(一般为12333),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相应服务选项,或者直接转接人工客服进行咨询。

第三方平台:一些第三方平台也提供了社保查询服务,但需注意选择正规、可信赖的平台,并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加入收藏
               

“汗血宝马”缘何珍贵为什么在我国消失?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