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黄百韬邱清泉自杀他杀之谜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简介:黄百韬 邱清泉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9年第8期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

【菜科解读】

黄百韬 邱清泉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9年第8期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80万人,全歼国民党军第七、二、十二、十三、十六兵团等5大精锐兵团,被毛泽东称为“南线战略大决战”。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百韬和第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邱清泉,到底是被击毙的,还是自杀的呢?中共确定黄百韬兵团为第一个攻歼目标。

但战役前一天徐州“剿总”还不知道共军的主力在哪里 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攻打济南的战役行将结束,粟裕却在起草电报,向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

第二天,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即复电,同意举行淮海战役,并明确指示战役的第一个目标是歼灭位于陇海铁路东段的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字焕然,1899年9月9日生于天津。

他祖籍广东,有人将他归于粤系。

他早年在北洋军阀部队里当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

1928年随张宗昌部加入国民革命军。

由于他没有上过黄埔军校,并非蒋介石的嫡系。

淮海战役开始前,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下辖第六十三、六十四、二十五、一○○军等4个军。

战役刚开始,又增加了从连云港撤出的第四十四军。

5个军的总兵力约有12万人(也有人说近15万人)。

1948年11月5日上午,国民党徐州“剿总”召开了一次绝密的高级军事会议。

从南京赶来的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自参加,国防部作战厅中将厅长郭汝瑰和“剿总”少将参谋长李树正报告了当前双方态势及下一步作战计划。

会上,李树正的判断是:共军刘伯承部主力东移,陈毅、粟裕部主力南下,有强迫国军“在徐蚌地区决战的可能”。

邱清泉站起来反驳说:“据我们侦察,共军……有五个纵队先头已抵曹县、成武、砀山……敌人有向我兵团发起进攻的可能。

”(邱兵团时在徐州以西、鲁西南地区)黄百韬不同意邱清泉的话,站起来反驳说:“据我判断,敌人有首先向我兵团发起攻势的可能。

”邱清泉是个性急好胜的人,岂肯认输,他听了黄百韬的话,马上顶了回去,说:“我们用不着争论,打起来再看谁说的对。

”正当国民党徐州“剿总”争论不休的时候,华东野战军十几个纵队从不同方向疾进,于第二天(11月6日)即对黄百韬兵团形成了包围态势,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了。

黄百韬预见到邱清泉不可能做到“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黄百韬从徐州回到第七兵团兵团部驻地新安镇后,于11月6日上午召开军、师长会议,要求各部队迅速向徐州转进。

当天晚上,黄百韬与南京派来的“总统战地视察官”李以?少将以及第九绥靖区中将司令官李延年(后任第六兵团司令官)作了一次长谈。

黄百韬说:“现在兵团战略位置非常不利,在新安镇则孤立无援,如侧敌西进,到不了徐州就会遇敌。

徐州工兵团迄今未来架设运河桥梁……国防部作战计划一再变更,处处被动,正是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这次会战如垮,什么都输光了,将来怎么办?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个人生死是不足惜的。

”11月6日夜12时许,李以?刚睡下,黄百韬又命卫士请李出来,再次与李作了长谈。

黄百韬说:据今夜刚刚抓到的共军侦察员供称,陈毅主力10多个纵队均南下,先头已到郯城、邳县、费县地区,南下时分无数纵队急行军。

由此判断,敌人不让我兵团西撤,先打我兵团是肯定了……我兵团十几万人,陈毅主力30多万,如果集中来攻,我兵团必败。

尤以西撤途中,侧面受敌,随地应战,立足未稳,各个击破,最堪忧虑。

请告刘老总(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注意,要其他兵团快点集结,迟了就会误大事。

夜已深,但黄百韬毫无睡意,越说越激动。

他告诉李以?:“如果我被围,希望别的兵团来救不可能。

古人说: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

我们是办不到的。

这次战事与以前战役性质不同,是主力决战,关系存亡。

请告刘老总,注意激励各级战场指挥官,否则同归于尽,谁也走不了。

请你面报总统,我黄某受总统知遇之恩,生死早置之度外,绝不辜负总统期望。

我临难是不苟免的,请记下来,一定要转到呀!”黄百韬说完,李以?看看表,已是11月7日凌晨1点20分。

他告诉黄百韬,请黄放心:我回南京后一定将你的一片忠于党国之心,当面禀报总统。

他劝黄早点休息,俾便一早转进。

但黄百韬意犹未尽,又对李以?说:“国民党是斗不过 *** 的,人家对上级指示奉行彻底,我们则阳奉阴违……”黄百韬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李以?心里清楚,他指的是邱清泉。

11月7日黎明,黄百韬匆匆忙忙率兵团部开始行动。

但他没有侦察到华东野战军一、六、八、四、九纵等主力部队已从北面向他的第七兵团逼近,并抢占了运河上唯一的大铁桥。

黄百韬好不容易于9日上午才过了运河,到了一个叫碾庄(又叫碾庄圩)的村庄。

他命令兵团部暂停于此。

碾庄圩位于陇海铁路北侧1公里左右,西距徐州约75公里。

以它为核心,拥有大大小小40多个村落。

前不久,李弥的第十六兵团曾驻于此,构筑了不少防御工事。

奠边府战役表面上是越南与法国之间的战争 实际是有中国军队的支持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战争中的最关键一战。

越南战争是分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越南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法国的战争经费大多是美国援助的,但是美国的这个小弟打仗不怎么样,于是自己上,结果美国也不行了,这个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美国扶持南越和北越大,结果南越还是被北越打败了,西贡被占领,北越把西贡改成胡志明市,越南成为了统一的国家。

奠边府战役表面上是越南与法国之间的战争,实际是有中国军队的支持。

这次战役的越南军队总指挥是武元甲,但是,真正的幕后总指挥是以陈庚大将带队,韦国清上将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

奠边府位于越南西北部,是一个比较狭长的盆地,地理位置很重要,距老挝只有16公里,是通向老挝的交通要道。

越军在1952年11月30日占领了奠边府,法军也清楚奠边府的重要性,派6个空降营于次年11月20日夺取奠边府,越南军队因人员数量和装备都不如法军,失去了这个战略要地。

此时的中国军事顾问团正在协助越南的指挥部草拟作战计划,韦国清得知奠边府被法军占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战机。

立即通知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开始进行对奠边府的作战部署,韦国清认为法军的6个空降营是精锐部队再加上奠边府的战略意义,如果奠边府被围,法军必来增援,这也是我军常用的围尸打援战法。

对于韦国清将军的作战计划越军总司令武元甲也非常认同。

立即派军队把法军包围在了奠边府,奠边府这个地方有机场,法军刚开始认为没问题,可以派空降兵不停地增援,用飞机运送武器弹药和生活补给。

法军采用的是中心开花战法,当强势军队被弱势军包围后,通常都会想到中心开花。

来个反包围,顺势全歼,以达到转败为胜的目的。

结果是远远超出法军的想像,中国的孟良崮战役又在奠边府上演了一次,越军以绝对地优势兵力,在中国军队的装备和物资大力支援下全歼了奠边府的法军。

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的空降兵都是这个国家的最精锐部队,最精锐的部队被全歼了,也就失去了继续发动战争的本钱,从而一举结束了越南战争的第一阶段—越法之战。

随机文章鸦片战争时间尴尬!乾隆惨遭改名「弘历鲑鱼」 后裔气炸:你全家都鲑鱼德国空军狂风战斗机,海湾战争炸毁伊拉克95座机场二战苏联主力战斗机浅析,共15000多架速度碾压德军战机拉美羽蛇神的传说,掌管雨季丰收和生死(传闻是中国龙的化身)

奠边府战役中因为纳瓦尔的傲慢 丢失了中南半岛的控制权

在辽阔的中国大陆另一端,有个土地肥沃、的地方---中南半岛;它在地理位置上与朝鲜半岛相对应,是东亚大陆旁另一个动乱的吊坠形半岛。

自从19世纪80年代法国在那里建立殖民地后,富饶的中南半岛就成为了法兰西的瑰宝。

但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起,那里就饱受战争,起义和游击战的折磨。

早在1941年5月,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开始了民族独立运动,展开起义反对法国和日本的统治。

1953年7月,朝鲜战争以双方无限期停火结束,而越共游击队和法国远东远征军间的第一次中南半岛战争已经持续了七年,却没有停战的迹象。

早在1950年的威克岛会面上,美国高层除了朝鲜之外,也讨论了中南半岛问题。

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拉德福德不明白,中南半岛美军能够做什么,该做什么。

而认为,法军在中南半岛表现令人不解,他们在此拥有15万最优秀的士兵和最高级别的指挥官,对手的兵力只有朝鲜军队一半,却不能将敌军一举歼灭。

拉德福德认为美军必须做法国坚强的后盾。

这次交流对话充分说明美军已经准备在远东开辟新战场,这最终将把美国拖入25年的战争中,且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二战后的中南半岛,重新组建的法军。

实际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表面上是种族优越感,即欧洲人优于亚洲人。

虽然败给日本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并未让他们这种优越感有所收敛。

然而实际上从1940年起,法国军队是一败涂地;现在他们想要自我救赎。

为了一扫20世纪40年代的耻辱,他们必须赢得中南半岛的所有战斗和战役的胜利,就像1916年的那样扭转“逢德必败”的困境。

到了1953年年底的时候,中南半岛上第七位也是最后一位法国指挥官纳瓦尔上将制定一个战略,目的是在中国的援助产生效果之前,解除“越盟”对老挝的威胁,也同时对其造成重大打击。

1953年9月21日,一支勇敢的法国伞兵部队空降在奠边府一个被隔离的村庄里,该村庄位于“越盟”控制区的腹地,靠近老挝的边境线,横跨武元甲与中国主要的通讯线。

纳瓦尔计划在那里构建一个坚固且具进攻性的要塞,从而引诱武元甲将军进入一个战斗中,然后凭借优势的火力和装备将其击溃,这个老套的战例是与法军在1916年凡尔登会战的“榨血”战略很像。

奠边府的地域优势在于它拥有一个飞机跑道,此外它地处于该区域最大的山谷,且该山谷足够大,不易被封锁。

但是这里距离中国的边境线不足一百英里,距离法国在河内的基地差不多两百英里;结果,此处是法军补给飞机航程的极限。

这里的地势崎岖不平,陆地上与河内不通,因此奠边府要塞必须完全依靠空中力量防御。

与此同时,武元甲欣然接受了纳瓦尔的挑战。

数万人使用自行车向前方输送物资。

炮手们凭借着非凡的勤劳和智慧,把从法军那夺取的山头挖成洞穴,紧接着从洞穴中伸出的炮口直接向下瞄准法军的防卫阵地,而且法军无法对其进行反击。

之前有人询问法军驻防官兵,当“越盟”的火炮架在前方的山坡上对准奠边府时你们有何对策,他们认为之后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

当武元甲不慌不忙地集结自己的进攻部队时,纳瓦尔却傲慢认为法军在激战中比越南游击队有优势,于是决定在奠边府战役中与敌军死磕到底。

然而当武元甲的部队在周围的山上挖掘山洞时,法军没有构筑任何阵地防御工事。

一战之后人们注意到,与英国部队和德国部队相比,法国部队不愿意挖掘战壕。

而在奠边府,法军战壕通常只有膝盖的深度;阵地上没有避难棚,也没有碉堡,什么也没有。

甚至连厕所都没用沙袋堆起来。

1954年3月13日,当“越盟”的28个步兵营共3.75万人正在做战前准备时,武元甲下令开始炮击。

无数的炸药同时引爆,为了就是给皮罗思的炮手造成假象,从而掩盖他们火炮的真实位置---地下,事实证明法军的火炮和空中轰炸几乎对它造成不了威胁。

毫无备战的法军阵地几乎立刻遭到了敌军的痛击。

战前一位法军上校保证“敌军大炮在被我军摧毁之前不可能射击三次”,然而当天他却懊悔的用一枚手榴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越方的损失同样惨重。

到了4月初,武元甲的部队已经伤亡了好几万,这是“越盟”军队的一半人数,士兵的士气低落的正如奠边府飘动的三色旗一样。

武元甲一半的精兵都参与了围攻行动,因此他对这次作战很重视。

至少有一位美国作家认为,“人民军在奠边府战役中的伤亡数量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

”如果法军不缺意志和战略手段,那就一切了。

然而事实是法军更为混乱。

军需部门乱成了一团麻,空中补给也是断断续续。

武元甲从中国那里获取了一批威力强大的防空武器,直接威胁法军的运输机。

多数空投武器和弹药已落入了武元甲的手中。

1954年5月7日,“越盟”引爆了一个矿井,将奠边府法军防御设施全部摧毁。

当天下午,武元甲下令全面进攻法军的剩余部队,紧接着2.5万多名“越盟”士兵对不足3000人的法军守卫部队发起了攻击。

奠边府防区司令德·卡斯特里准将向东京湾防区总司令科尼少将发电报称:这仗打的糊里糊涂的,但是我们会战到最后一刻。

而科尼则明确下令禁止投降。

5月8日,法军卡斯特里准将以下7000人全部投降。

法军情报人员估计武元甲要发射2.5万枚炮弹,这是武元甲的运输能力所能企及的数量,然而事实上“越盟”向法军守卫部队发射了35万枚,其中1.2万枚还是法国空军意外误投给了“越盟”。

法国在中南半岛的美梦迅速破灭了。

六个月后,阿尔及尼亚境内的反对者举旗反抗法国的统治,其中的很多士兵之前参加过奠边府战役,见证了法军在亚洲被一支“农民军”打败。

法国奠边府战役中不仅丢失了中南半岛的控制权,它其余的殖民地也将保不住。

法国人傲慢观念的磨灭预示着历程的变数。

于是不可避免美国要干预一些地区事务,声称自己支持民主,反对侵略和共产主义扩张;不过在其它国家眼中,美国的这种行为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侵略。

从奠边府到越南战争,都证明了装备落后但士气高的非正规军在应对正规部队时仍有优势,且这种优势至今无法被取代,也同样在影响整个世界。

随机文章亚马逊旗下蓝色起源发射火箭回收成功,私人公司推动太空旅游印度神庙的五头蛇惊爆网络,网友PS误导读者(100%假新闻)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研发过程,最初精度30米险些夭折怎么看出来水母死了,水母死了的样子图片(死后身体会分解成水)蒙娜丽莎的背后骷髅头,纪念丽莎·盖拉尔迪尼逝去的儿子

加入收藏
               

淮海战役黄百韬邱清泉自杀他杀之谜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