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三姓家奴吕布乃杜撰 此人才是害死关羽才是真正的“三姓家奴”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3 点击数:
简介:提到名人兼牛人,人们会想到“三奴”四个字,而且这几个字,是罗贯中用来特指吕布的,讽刺他“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

实际上,真正的吕布不是这样的,这是罗贯

【菜科解读】

提到名人兼牛人,人们会想到“三奴”四个字,而且这几个字,是罗贯中用来特指吕布的,讽刺他“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

实际上,真正的吕布不是这样的,这是罗贯中在《》中的杜撰。

真实的吕布是不是这样的人,在此不作探讨,这里只想讲三国时期另一个人,这人倒是有点“三姓家奴”的意思,先是的人,后来跳槽到了那边,再后来又降了曹魏,再再后来又想回到刘备那旮沓,知道后,就把他杀了。

他叫孟达。

孟达(?-228),字子度_图 孟达是建安初年成为刘璋属下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躲避饥荒,和他一起逃荒的还有,当时的刘璋是益州牧。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做了一件蠢事,听说将派兵到汉中征讨,想到张鲁若完蛋,蜀中门户汉中失守,接着倒霉的就是他,于是怕得不得了,益州别驾张松劝刘璋引进刘备做帮手,刘璋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刘璋派去迎接刘备入蜀的,就是孟达和法正,还分别给了他们两千人。

这两人一商量,觉得刘璋既无能又愚蠢,引进刘备明明是引狼入室,他却把那只狼当作救命稻草,呆在这种老板手下还有什么意思,咱们干脆投了刘备吧,否则不但没有发展前途,刘璋若完蛋,咱们也得跟着完蛋。

两人就这样跳了槽,成了刘备的人。

与法正不同的是,成为刘备的员工后,法正就一心一意跟着刘备,再也没有。

后来果然,刘备夺了刘璋的地盘,得了西川,然后封法正为蜀郡太守,封孟达为益都太守。

对于这样的任命,法正倒没说什么,愉快地上任去了。

孟达虽然也上任去了,心里却很不爽,因为益都太守比蜀郡太守官儿小多了,如果说蜀郡太守是市级干部的话,益都太守只是个县级干部。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 _图 再说刘备,之所以只给了孟达一个益都太守,比法正的官职低,也是根据个人能力来的。

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孟达的能力还是有一点欠缺的,不是能够的大才,不然也不会在建安二十四年孟达攻打上庸时,他担心孟达难以取胜,而派自己的义子从汉中来协助他,刘封率军赶到后,与孟达合兵一处,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刘备怎么会认为孟达能力有限呢?在搞定上庸之前,孟达不是独立拿下了房陵吗? 也许在刘备看来,战斗刚开始,房陵太守蒯祺(的大姐夫)就被孟达的兵杀了,导致房陵群龙无首,很容易拿下,于是在他看来,孟达虽然拿下了房陵,却不是凭他的本事拿下的,无法证明他的能力。

这也是后来拿下上庸后,刘封被提升为副军将军,而孟达什么也没捞到的原因。

孟达是什么感受,可想而知,这可能也是后来他拒绝救援的原因。

樊城之战_图 关羽是建安二十四年十月被东吴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占了他的大本营江陵,被困樊城、襄阳的。

那时关羽正在与樊城守将对峙,被吕蒙偷袭后,关羽立时处于两面受敌的被动局面,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救援,却遭到拒绝,理由是“山郡初附,未可动摇”。

如果说孟达拒绝救援关羽,是因为未能得到提升而心怀不满的话,那么刘封也拒绝救援,就没有道理了。

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刘封认为陷阱不可跳——在他看来,东吴之所以围困关羽,是因为他们想把他和孟达吸引过去,然后来个一网打尽。

实际上刘封不救关羽的原因,除了这个还有他对关羽的不满,因为当初刘备收他为义子时,曾遭到关羽反对。

无论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闯了大祸,关羽失败被杀,他们难辞其咎,至少在刘备看来,关羽的遭遇,与他们见死不救有很大关系。

他们拒绝救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认为“战无不胜”的关二爷肯定能搞定,用不着他们去“添乱”,哪想到他如此“不经打”,以至于失败被杀。

如果关羽赢了,他们也许屁事没事,如果说他们的行为有一丝丝赌的性质的话,他们赌的就是这个。

没想到“赌”输了。

关羽败走麦城_图 闯了大祸,刘封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但孟达不能跟他比,人家可是老大的义子,而他除了是为刘备卖命的一个普通将领,什么也不是,所以他唯一的选择是走为上,带着自己的家眷和亲兵四千人投了曹魏。

之前总是遭刘封欺负,导致他们长期不和,也是孟达背蜀投魏的原因之一。

孟达来投时,魏主刚继位,虽然他也不喜欢这种反复无常的人,但他把孟达来降视为他有吸引力的表现,所以还是很欢迎的,而且委以重任,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他平阳亭侯,让他担任新城太守。

后来曹丕挂了,孟达又想跳槽了,原因是“自以久在疆场,心不自安”。

这话令人费解:为什么久在疆场会心里不安呢? “与吴蜀固好”——《·宣帝纪》中的这句话,似乎揭开了他为何心不自安的秘密。

原来“”的,不止一个! 而且从“与吴蜀固好”这句话来看,孟达竟然还与吴国保持着友好关系! 这是几个意思呢?难道他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而且留了还不止一条? 他的心不自安,完全有可能来自这个原因,所以曹丕一死,再也没人罩着他了,他害怕新主人饶不了他,又想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_图 也不知孟达的这个心理,诸葛亮是如何了解到的,反正诸葛亮知道后,就“阴欲诱达”,希望他重归蜀汉,正不知如何是好的孟达,也乐得旧领导伸出橄榄枝,并与诸葛亮约定了起兵的日子。

关键时刻,他却犯了一个大错,如此机密的事情,竟然与人商量,结果被他们出卖。

司马懿知道后,担心孟达突然起兵,先给他写了一封信,是把他稳住,免得他突然发难而不好收拾。

孟达当然不会傻到相信司马懿的程度,但关键时刻他又犯了一个大错,以为司马懿带兵来讨伐他,需要先向天子请示,得到批准后才会发兵,,至少需要一个月。

哪知司马懿根本不向上面请示,立即率兵日夜兼程,仅用八天时间就抵达了新城。

而在这之前,诸葛亮提醒过孟达,叫他提防司马懿这一手,谁知他没听进去,不相信司马懿敢不经批准擅自行动。

枉自他在那边呆了那么久,对司马懿一点也不了解。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_图 成大事者,就要有敢于不受条条框框约束、当机立断的勇气和担当。

待司马懿大军出其不意地,孟达才给诸葛亮写信,惊叹他没想到司马懿竟然如此神速。

但是晚了,别说是诸葛亮,神仙也救不了他。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正月,司马懿下令攻城,坚守了十六天后,孟达外甥和部将李辅开城投降,他则被自己的部下申耽一枪刺死,司马懿砍下他的脑袋,传示洛阳。

纵观孟达的一生,虽然他的反复无常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甚至还遭受过不公平待遇,但他的,无疑也是一种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

这种人的存在,对“单位”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本事越大隐患越大,最终的下场,不是自我爆炸,就是被排爆! 随机文章武后和唐玄宗有啥关系咧?孙尚香不孕?结婚三年没有子嗣这问题刘备也很苦恼盘点百度不能搜的十件事,超重口味挑战你的忍耐极限(千万别手贱)揭秘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唐朝发明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老年人抵抗力差,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十大病(高血压/心脏病/血栓)

“温暖社保,每周一课”,浙江社保卡里面的钱可以取出来吗?(25年4月11日)

社保里面总共包含五种保险,不同保险缴费比例不同,具体如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

生育保险:已并入医疗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为2%,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1%,其中农民合同制工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按行业确定,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费,现行的一至八类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0.4%、0.5%、0.9%、1.0%、1.1%、1.6%、2.2%、3.0%。

生育保险: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法规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一般是公司自主确定的,比例范围在5%到12%之间。

这一比例是根据相关法规要求确定的,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

浙江?社保卡里面的钱可以取出来吗?社保卡里面的钱可以取出来吗?社保卡上有银联是可以当银行卡(借记卡)用的,前提是先往里面存钱,才能进行取钱。

另外,交社保里的钱,是取不出来的,只可用来医疗报销或购药划款。

其实就是:存款账户与社保账户两个账户,并在一张社保卡上的。

社保账户激活:需要本人携带银行社保卡,和本人身份证到银行社保柜台填写单子、设置密码激活社保账户才可以使用,但是此账户不能用于取钱。

银行账户:需要本人携带银行社保卡和本人身份证到银行业务柜台填写单子,设置密码激活银行卡账户可以使用,同普通银行卡具有一样的功能,可以进行取款、转账等。

两个账户建议分别设置密码,最好不要是一样的,以保证各个账户的安全使用。

社保卡的余额提取流程及手续1.满足医保账户余额取出条件的可申请提取。

2.准备好办理资料,如办理了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需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医保关系已经转出统筹区的在职人员需准备身份证复印件、社保关系接收地参保证明原件;参保人死亡的需由直系亲属准备参保人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复印件、直系亲属身份证、承诺书;出国定居的人员需准备好护照、身份证、单位合同到期说明;3.携带好以上资料和社保卡前往当地医疗事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4.医疗事务中心会出具提现证明,申请人携带好医保卡前往指定银行办理提现手续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社保卡是否可以取钱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欢迎关注、下载新社通app!)

古时候“三公九卿”的官职权利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公务员官职,主要以综合管理类职务,不涉及政法检系统,自下而上有:乡镇科级、县处级、厅局级、副省级、省部级、副国级、正国级。

就以今天而言正国级干部只有19人,我们平常在电视看到的最多的是我们今天的“七大金刚”。

在我们古代最先使用完整的官职系统也是在大一统之后——三公九卿制。

为什么要设置三公九卿制?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皇帝有多大权力?历史剧看多了,会让人觉得皇帝的权力是无边无际的。

对此,在下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至少在以前,这种说法是错的。

而还有很多人对历史一知半解,总是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只要掌握了军权,就能为所欲为。

军权,不是你仅仅说“掌握”这两个字,就真的能握在手里的。

当皇帝,是一个很忙很累人的差事,既要处理政事,又要处理军事。

有些皇帝呢,自己还有些能见人和不能见人的小癖好。

所有的这些事情加起来,每天给你2400个小时都不够。

因此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花最少的时间,保证对国家的掌控。

而这,就必然要求分权,他得把一些事情交给别人去做。

在这基础上也就产生了我们最早的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同时也是较为完整的,对我国历代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呢?简单的说就是把权力分为几块,交给各个部门负责。

比如丞相负责行政权;太尉负责军事权;御史大夫负责检察权,并兼任副丞相。

三公之下的九卿,则负责一些具体的权力。

简单说完,发展到的三公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呢?我们找几个对比下说一下,比如最高掌权的除了皇帝就是大司马,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往下排的就是司徒,相当于国家副主席;司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录尚书事等同于我们今天的总书记;枢密使等同于我们今天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在后续的朝代发展中,还有比较典型的制,三省换做今天是什么呢?三省中的尚书省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其中的尚书令等同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右仆射等同于常委副总理,左仆射等同于政治局委员副总理。

三省中的,中书令类同于今天的书记处常务书记;中暑侍郎同平章事可以说是今天的书记处书记+中办主任。

门下省中的侍中职务放在今天的话比较像中纪委书记这个职务,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可以说是我们今天的监察部长了。

当然还有清朝和明朝很多比较有意思的官职,都可以放在今天作为对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随机文章甄嬛对胧月做了啥?难怪敬妃恨透了甄嬛清朝的公文制度大不同使用「奏折」向皇帝报告竟需要特权?二战苏联主力战斗机浅析,共15000多架速度碾压德军战机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特点,性价比高种类多(单价150万美元)外星人帮助中国抗日,外星人暗中帮忙中国打赢日本(纯属扯淡)

加入收藏
               

“三姓家奴”三姓家奴吕布乃杜撰 此人才是害死关羽才是真正的“三姓家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