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从西域带回一些东西,让中国人欲罢不能

汉朝作为中央王朝的集大成者,对外征服和军事建制以及内部的治理几乎达成了封建社会一个阶段
【菜科解读】
汉朝作为中央王朝的集大成者,对外征服和军事建制以及内部的治理几乎达成了封建社会一个阶段的顶峰。
01 通西域 提起美食,首先要提到张骞。
在我眼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这样辛苦出差还能不忘带好吃的回家。
光是这一点,他就值得被吃货帝国,,封个,那真是! 张骞出使西域 他回国车队装载的特产包括:葡萄、石榴、黄瓜、蒜、旱芹、香菜、核桃、蚕豆。
由不得我们佩服张骞毒辣的眼光,历史上不乏、但在如今的餐桌上却绝迹食材。
他带回来的这些作物,经受住了千年的考验,直今都是活跃在厨房和餐桌上。
除了张骞带回来的作物,汉朝传入中国的食材还至少包括:芝麻、豌豆、胡椒、大葱和洋葱。
可以说,汉朝的东西方交流是汉代饮食文化如此灿烂的重要因素之一。
02 淮南王刘安和豆腐 还有一位必须提起的人,他就是之孙,淮南王刘安。
刘安好道,一直琢磨怎么能长生不老,他不惜重金招纳数千方士为自己著书炼丹。
也不知道刘安走了什么运,在他的求仙之举中诞生了2样瑰宝,一样是著书而成的《淮》,另一样就是炼丹练出的豆腐。
方士们在炼丹时阴差阳错的用豆浆、石膏粉、盐做出了“菽乳”,后来改称“豆腐”。
从此,豆腐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豆腐的发明者,也被挂在了刘安头上。
代表汉代饮食品种和烹调水平的菜单,目前最著名的有三个: 一个见于地下出土,两个见于文献。
地下出土的菜单来自长沙马王堆轪侯家族的食材,仅三号墓随葬的食品就装了38个竹笥〔sì寺,竹编容器〕 能辨认的动物性食材,就有鹿、猪、牛、羊、狗、兔、鸡、雉、鸭、鹅、鹤、鱼、蛋13种; 香料有花椒、肉桂、高良姜、香茅草等; 水果有枣、橙、梨、柿、梅、橄榄、菱角等。
这些食料可以做出丰富的宴席。
盛满莲藕汤的漆器——长沙马王堆 文献记载的两个菜单,一个见于《盐铁论·散不足篇》,另一个见于枚乘的《七发》。
成书于西汉的《盐铁论·散不足篇》评论当时的人“作业堕怠,食必趣时”,就是说劳动的时候懒懒散散,吃东西却赶时髦,尝新鲜。
看来汉朝古人这方面和我们一样... 另外还列出了当时人们喜欢点的多款流行美食:有烤羊羔、烤乳猪、韭菜炒蛋、片切酱狗肉、红烧马鞭、豉汁煎鱼、白灼猪肝、腊羊肉、酱鸡、酥油、酸马奶、腊野猪腿、酱肚、焖羊羔、豆腐脑、清汤鲍脯、甘脆泡瓜、糯小米叉烧饭。
《散不足篇》还举出汉代民间富裕阶层(主要是官僚和富商)摆酒的八种“网红美食”:焖炖甲鱼、烩鲤鱼片、红烧小鹿肉、煎鱼子酱、炸烹鹌鹑拌橙丝、枸酱、肉酱、酸醋拌河豚或黑鱼。
枚乘在《七发》中列出了能被称为“天下之至美也”的超级美味: 肥美的小牛腩肉,配以嫩脆的笋尖和蒲心;红焖肥狗肉,夹着爽脆的石耳;云梦泽的香粳米,拌着松散的菰米饭,又黏又爽口;软韧的熊掌。
蘸着五香的鲜酱;叉烧鹿里脊,嫩滑又甘香;新鲜的鲤鱼片,烩溜黄熟的紫苏;打过霜的菜苔,炒起来嫩绿甘脆,真叫人陶醉。
用兰香酒来荡涤齿颊,使人食指大动;清炖豹胎,使你回味无穷。
汉朝强盛的国力,促使中外交流盛况空前,新作物和烹饪技艺不断传入。
秦朝车同文书同轨的创举,又为汉朝食物传播,以及作物推广种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这3份菜单汇聚了天南地北的各色美食。
豆腐脑、酱肚等吴楚美食和烤羊羔、酸马奶等西域美食应有尽有,真不愧是舌尖上的汉朝啊。
随机文章源氏家族简介罕见的巨型奇虾化石,长达1.8米的寒武纪最大生物世界战斗机速度排名,中国歼-20成功进入前三人类为什么不把火山浇灭,岩浆能融化地球万物/无能无力德国导弹射程多远,最远可能不到600公里(受制约)
清朝皇后与妃嫔的差距能有多大 从什么样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女性的地位更是令人不堪回首,在封建社会中,男人可以三妻六妾,可以到处寻欢作乐,可是女子如果稍微做出一些出格之事就会被人议论纷纷,受到残酷的惩罚,可以说连存活的脸面都没有了,这就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是女人的地位是多么的低贱,就算在的眼里,女子就是它们传宗接代,寻欢作乐的工具,需要你时就宠爱你,不需要时就打入冷宫甚至杀掉,这是多么的凄惨啊。
相信我们都看过清宫剧,最出名的就是《装》、《延禧攻略》,这几部电视剧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时期后宫之中的生活方式,而且我们也能注意到一些细节。
到了每天侍寝皇帝的时候,会托着一个盘子,盘子的边缘放着绿色的山牌,假如皇帝需要侍寝就把牌翻过来,这时候太监看到结果就会折返,并在敬事房通知牌上的嫔妃。
嫔妃在沐浴完毕后会被子笼罩着,由敬事房的人托举着送到皇宫的宫殿里。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这为了皇上的安全考虑,假如有人想要行刺皇帝往往会把凶器藏在衣服里,妃子全裸这就避免了行刺问题,万一在皇上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一但怪罪下来,都没有好果子吃。
第二,在封建时期女人是很注重贞洁的,通常女人穿的服饰都是里三层外三层,想要脱换衣服是很麻烦的,皇帝在白天的公务是很繁忙的,晚上到了侍寝的时候还要这么复杂的脱衣服是很麻烦的,所以说,将妃子全裸送到皇上身边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不过,在侍寝过程中,皇帝也要遵守规定时间,如果时间太久了,太监就会在外面喊“到时间了”,即使皇帝意犹未尽也不行,因为这是清朝时期定下来的规矩,皇帝也要遵守,之后妃子们会被太监重新送回住处。
其实,看着妃子们侍寝皇帝很风光,其实,母凭子贵,只要生下来孩子,再怎样妃子们都会在后宫之中留有一席之地,皇帝最看中的也就是繁衍子嗣。
但是皇后就与这些普通的妃子们不同了,她是皇上唯一正牌的妻子,身份地位自然要高。
如果皇上想要去皇后那里居住,可以直接去,而且没有那么多规矩,最重要的是皇后可以侍寝皇帝一整晚。
更不用经过敬事房太监们的安排。
随机文章杨宗保是不是杨家将中的一员,有个说法令人匪夷所思陆地霸主猛犸象灭绝之谜,真相竟然是骨质疏松(缺钙)霍金十一维空间的感悟,人类如同宇宙中的蚂蚁般渺小魁札尔科亚特尔的神话,祭司知识掌管昏星和晨星做梦是平行世界的记忆,做梦成为平行宇宙通道的钥匙(意识穿越)
从玄武门之变到唐隆政变 为什么唐朝的政变总是这么容易成功
明明历史不是写小说,剧情不是随心所欲编的,但为什么仿佛有些人就是天生主角,有些人就是没有主角的命? 成功的和失败的政变之间,究竟差了些什么? 现在就让如今的我来尝试解答一下幼时的我这个问题吧。
----------------------------------------------------------------------------------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成功案例,总结一下正面经验先。
玄武门之变 最出名的宫廷政变,莫过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世民通过一场武力政变,杀死大哥建成和四弟元吉(这哥们是个的官二代),逼父皇李渊退位,正式开创贞观盛世。
据我总结,他成功的要素有几点: 1.一同举事的手下必须是铁哥们。
李世民为国征战多年,手下无论文官武将都是共经历过无数生死的交情,所以当他们劝说世民动手的时候,个个都发自肺腑,并非为了荣华富贵。
猛将尉迟敬德第一个站出来说:“如果秦王不动手,我今晚就离开王府,落草为寇算了!” 李世民说,事关重大,我不如占卜一下再决定。
事变前深夜密谋 张公瑾(凌烟阁24功臣之一)跳出来扔掉他的占卜龟壳,说:“占卜是为了决疑,如今不动手就是死路一条,还有什么疑问吗?” 然后李世民又说,不如叫、过来商讨一下再说(此前房杜二人早已被派遣别处当官,调离了亲王府,如果在私自联络等于结党),然后又说,如果他们二人不肯定,你就把他们砍了,人头带来吧。
说完把佩剑交给。
无忌去找二人,还没亮剑,房杜二人就换了道士袍,潜回秦府。
别以为李世民很懦弱,其实他是在试探他的这些手下,到了关键时刻是不是仍旧忠心,所以才假装犹豫不决,让他们先表态。
------------------------------------------------------------------------------- 最强阵容都到齐了,也确保不会有人中途叛变,那就正式行动吧。
擒贼先擒王,政变一般的主要目标,就是除掉敌方首脑。
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2.小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把敌人首脑困在一个狭小空间瓮中捉鳖 其实李世民手里只有守卫秦王府的几百名亲兵,论兵力,太子建成比他多很多。
但是兵多,也阻碍不了李世民使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这招。
李建成、李元吉进宫 这一天,是皇帝李渊下诏让建成元吉进宫,所以他们自然不能带卫兵。
而李世民的士兵就埋伏在进宫的必经之路——玄武门后面。
建成和元吉的马越来越接近玄武门时,才看见李世民就站在城门下。
当他们下意识地调转马头想逃跑时,一支箭已经射出——最大的政敌,就这么除掉了。
接着元吉也被尉迟敬德射死。
3.一不做二不休,必须控制皇帝 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理论上说李世民已经没有政敌了。
因为他的父皇李渊只是想一碗水端平,希望他的儿子之间和平共处而已。
何况现在3个儿子只剩下1个,他无论如何都只能传位李世民了。
但假如李世民选择此时罢手,那么谁能保证李渊会不会秋后算账,以谋反罪把他也除掉?因为在禁宫之内动刀兵,本来已经是死罪。
李渊被迫下诏 玄武门那边解决完后,尉迟敬德马上冲进禁宫,浑身是血地站在李渊面前,逼皇帝下“敕令”,宣布建成和元吉为乱党,李世民剿灭有功。
只有通过皇帝来“对事件定性”,并同时软禁皇帝,才能确保政变取得最终稳固的胜利。
----------------------------------------------------------------- 再看一个正面例子,直接终结统治的“”。
影视形象中的张氏兄弟 武周后期,男宠乱政。
张易之,张宗昌是最得武则天宠爱的男宠兄弟,不仅受到满朝不正直的官员巴结,还随意以谋反罪诬陷政敌。
当时朝廷正直派的五位大臣实在忍不了,于是拿着太子当旗号搞政变,铲除男宠党。
我们来看看这次政变有没有与玄武门之变相似的成功要素: 1.举事者都是铁哥们/或有共同目标。
首先,五大臣无疑是铁板一块,有着推翻男宠党的共同目标。
其次,武则天的统治由于是篡夺她儿子的位,,所以只要喊出“还政于唐”,就有利于政变士兵们团结一致。
第三,五大臣们长期郁郁不得志,如果政变成功就会荣华富贵,不政变则迟早被整死,所以政变的“盈亏比”很高(套用了投资概念,哈哈),因为他们have nothing to lose. 2.集中兵力围困敌首脑。
这次五大臣的选择进攻策略同样是玄武门,一突破就直接包围皇帝寝宫。
过程中还是有些惊险的。
首先是男宠党在玄武门也有亲信统军,但五大臣安插了多个中层将领,则可顺利架空他们,举事时一刀砍了,则可控制士兵。
到达玄武门后,五大臣突然发现,另一支禁宫独立兵力——千骑,竟然巡逻至此。
如果此时凭正面交锋开打,则势必,武则天及男宠们肯定能趁乱溜走或找救兵。
正在剑拔弩张之时,太子李显(当过几个月皇帝然后“被退位”的)被拥上前。
千骑见是太子,可能也是民心向背问题,就是就不再阻拦。
3.控制皇帝 神龙政变 就这样,大臣党顺利进入后宫,二张刚听见躁动探头出来张望,就被砍了。
他们的尸体被挂到洛水桥,一夜间便被愤怒的百姓割光皮肉,可见民心站在哪一边。
武则天被软禁后第一天,命太子监国;第二天,传位太子;第三天,太子登基,恢复国号为唐,仍称(武后前他做过20多天皇帝时,就叫中宗,沿用旧号),大赦天下。
第八天,政变五大臣全部封相。
同年11月,软禁中的武则天病逝,终年81岁(这么老还有男宠,也是天下奇葩,所以才能是武则天) ------------------------------------------------------- 唐中宗经过二十多年的饱受惊吓,早已经变得软弱怕事。
所以重新即位后,他发誓对她的妻子女儿加倍补偿,无论提出什么要求,他都露出慈善的笑容,满口答应。
谁知道一补就补过头,韦后的亲戚迅速被封大官,形成后党;女儿经常写好诏书,然后把内容挡住,拿去给父皇盖玉玺,中宗也不看内容,宠溺地无一不答应。
安乐公主就凭这招,又封了很多亲信占据要职。
真昏啊。
有一次,公主找中宗说,想当皇太女,以后传位给她。
这个词也真是有创意,估计历史上她是首创的。
虽然中宗对女儿宠溺过头,不过这个要求好歹是拒绝了。
在中宗看来,这只不过是女儿胡闹。
但这件小事反应了一个事实:武则天的先例让很多有野心的女性看到了登上顶峰的希望,从而都想尝尝当武则天第二的滋味。
。
。
-------------------------------------------------------------------- 韦后和公主的步步紧逼,使太子坐立难安,因为他不是韦后所生,自然而然成了政敌。
更何况,就算是亲母子,武则天不也把儿子们当政敌,一个个摘掉吗?坏风一开,就难以收拾。
于是乎,太子也想来一场政变,铲除韦后和公主。
(真是变上瘾了,就如同女皇之风仍在一样,神龙之变的成功也使得很多不知量力的人以为政变很容易) 好了,案例3来了。
那么这次太子政变,有没有满足成功三要素呢? 1.举事者铁板一块。
(不存在的) 首先,目前的时局,想通过政变咸鱼翻身的投机者不多。
朝中大臣要不就是韦后或公主党,无立场的就忠于中宗,更何况中宗名正言顺,没什么人想革他命。
所以最后,参加起事的只有大臣李多祚(与后党敌对)和成王李千里(硕果仅存没被武则天灭掉的远房宗亲)。
2.集中兵力困敌首脑。
(不存在的) 这次的政变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去杀(韦后的情夫,韦党的首脑),一路进宫杀韦后,公主和(韦后女助手,流行的额头梅花妆就是她原创的)。
第一路顺利把武三思的头砍飞了,但是第二路则遇到了麻烦。
由于外面已经杀声震天,打草惊蛇,宫里的人正准备无头苍蝇般逃窜。
为什么上官婉儿会在历史里有一席之地?这时候就显真功夫了。
她脑子快速转动,立马跑到皇帝李显面前禀告:太子犯上作乱,扬言要先杀奴婢,再杀公主和韦后,最后杀皇上! 其实太子压根就没想动皇上啊~不过这种时候,皇帝逃命都不够时间,还有时间思考?你说他会信谁?外面杀声震天的太子,还是面前楚楚可怜的婉儿? 上官婉儿就这样通过一句话,成功把皇上和自己捆在一条船上,最坏的结果,就是自己死了,但皇帝也会拉上垫背。
太聪明了,这种人在游戏里智力简直99. 皇帝等一行人慌忙登上玄武门,这时候太子党才赶到,形成了需要仰攻的局面。
这里又输了一着。
对比之前的两次政变,都是敌人还在睡觉,玄武门已经到手了。
3.控制皇帝。
(不存在的) 现在形成了对峙。
不过太子这边有三五百人,皇帝身边区区100人,估计还夹杂不少宫女。
如果此时太子下令强攻,多半是稳操胜券。
但是,他竟然犹豫了。
原本计划里,他没有想过要与父亲为敌。
这临机应变能力,比上官婉儿差九条街。
难道他没有看过历史,看看他的先辈李世民是怎么做的吗? 先控制了父亲再说!事后可以给他当太上皇嘛。
这时候,皇帝喊话了: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何苦作乱?此时斩杀反贼,你们都能升官! 基层的士兵也真好骗,随便开个空头支票,就有大部分调转枪头(所以太子的第一点做得太烂了,完全没有铁哥们)。
太子只好调转马头逃离京城(这也够懦弱的,这时逃了,普天之大有容身之处?早知如此你几秒钟之前怎么不下令总攻,所以真是愚蠢之极),最后在荒郊就被身边的士兵砍了脑袋,拿回去领赏了。
--------------------------------------------------------------------------- 太子被灭了之后,韦后党借机会搞“肃反扩大化”,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一人,很快,韦后党便权倾朝野。
中宗的不闻不问使韦后权力欲迅速膨胀,很快,她就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满足不了她,她的下一个追求,就是成为武则天第二。
她当了女皇帝,就把她女儿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所以两人一拍即合。
但是,李显才50来岁,又心宽体键,生活幸福,看来不到7,80岁都不会死。
既然如此,看来韦后只能设法加速这个进程了。
唐中宗 景龙四年,中宗吃了一碗汤饼后,就突然七窍流血暴毙了。
韦后马上宣布长安戒严,第二天又把五个后党成员升为宰相。
中宗有两个儿子,一个31岁,一个16岁。
韦后当然准备伪造遗嘱,立16岁那个为继任皇帝了,幼主好控制嘛。
但是长幼有序,立幼不立长,仍引起很多无派系的大臣反对。
-------------------------------------------------------------------- 就在韦后开开心心地在禁宫里捣鼓这些时,一股潜伏于朝堂之下的势力开始有动静了。
那就是中宗的弟弟,睿宗。
还记得武则天“三摘黄瓜”吗?中宗是那第三根黄瓜,当了20多天皇帝被武则天废了,然后立了她的四儿子睿宗李旦。
当然,睿宗也没干多久傀儡就被撸下来了,但好歹也是有名号的。
既然中宗死了,为什么不让睿宗重新上台,而立一个16岁的幼主呢?很多正直派的大臣会这么想。
有了广泛的民意,政变起来自然更容易(没错,又要变了) 这一次政变的主角是——睿宗的三儿子,日后的。
(再变几次就进入了,读者们再忍一忍啊)。
还是成功三要素,我们看看李隆基做得怎样。
1.手下都是铁哥们。
这点李隆基早有铺垫,很早前就与禁军结交,称兄道弟,又赐饮食金帛。
不过光这样或许不够,但是敌人又帮了她一把。
韦后掌权后,担心禁军不服,于是想到打人立威,动不动打得皮开肉绽,使得禁军兄弟对韦后恨之入骨(又一个不读历史的主,不知道时是怎么死的吗?),所以禁军兄弟都死心塌地跟着李隆基杀韦后,完全不担心被反间。
2.包围禁宫,取敌首脑 公元710年六月,一队花匠模样的人进入禁宫,其中一个气质凛然的年轻人,不用说就是我们的主角。
他们进入某花匠的房间潜伏,一直等到半夜二更,才开始动手。
首先进攻的,还是玄武门。
关系再怎么铁,也不可能收买守门的所有人。
但是有一两个内应就足矣。
内应迅速放他们进来,把睡梦中的韦后一党砍了,然后向其余慌乱的御林军大喊:“韦后毒死先帝,危害社稷!我等今夜应同心协力诛賊,拥立相王(即李隆基的爸,先帝的四弟,第四跟“黄瓜”——李旦),若有人暗助逆党,一律斩杀!” 你看,这才是有水平的喊话,有萝卜又有大棒,先把造反理由说得光明正大,然后再说跟着我们混有什么好处,最后再说如果反抗就死。
比案例三中的太子愣住几秒硬是不下命令强太多了。
越往里面攻,竟然越多士兵加入政变部队的行列——口口相传的估计也是上面那三板斧,这宣传工作好的。
唐隆政变 韦后从杀声中惊醒,这是她第二次经历政变了。
虽然这次聪明了点,直接奔往御林军处,但是,所有人早已把她的头当成白花花的领赏银子了——于是韦后、公主,上官婉儿,这一帮梦想重温武则天人生轨迹的女权谋者,就这么走到的生命的终点。
政变过后,李旦第二次登基,仍称睿宗,李隆基被立为太子,随后睿宗退位为太上皇,李隆基正式登基,是为唐玄宗。
—————————————————— 通过以上这么多案例,我们发现想要成功,除了一些基本共通点你要做得足够优秀之外,也有不少“老天爷赏饭吃”的运气成分,仿佛王者自有天助。
例如李隆基那次政变,就差点有一个花匠由于害怕,不敢开门想临阵脱逃,后来是这花匠的老婆说,你现在做逃兵,如果政变成功,他们会找你问罪;如果政变失败,他们也会供你出来。
这才使花匠回心转意出来开门。
但相反,失败的那些,往往这些偶然因素就都是朝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所以有时候,天命也是挺重要的。
而天命,好像也和你是不是“师出有名”成正比。
所以,越能得民心的政变理由,会得到越多无形中的支持。
随机文章重庆神秘天书之谜,打开书页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多地惊现2017年巨大不明飞行物,空中盘旋30分钟后消失菠菜法则的意义,能明确责任减少矛盾(生活中可以减少夫妻误解)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史前恐象能杀死霸王龙(凶猛无比)海市蜃楼找到过实景吗,平行世界假说引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