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最真实的中国,10亿人没坐过飞机,5亿人用不起马桶

京东的手机销量榜上,iPhoneXS稳居第一; 夏威夷和帕劳的旅游团成了网红; 一个杭州的妈妈要花
【菜科解读】
京东的手机销量榜上,iPhoneXS稳居第一; 夏威夷和帕劳的旅游团成了网红; 一个杭州的妈妈要花3万报名夏令营,让五年级的儿子游学,因为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
这,就是许多人看到朋友圈,朋友圈里的人仿佛都不差钱。
然而,经济学家李迅雷的“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潜在消费需求巨大”报告却显示: 即便已经到了2019年,中国仍有10亿人还没有坐过飞机,至少5亿人还未用上马桶。
换一句话说,在“高大上”的朋友圈背后,至少还有10亿差钱的中国人。
1. 没坐过飞机、用上马桶的中国人 李迅雷说: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
根据Sabre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2017年,持有中国民航局的航空运营商许可证的航司共搭载乘客5.89亿人次,按照正常估算,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应该会超过6亿人次。
(2013-17年中国航司客运总量增长趋势) 按照李迅雷的分析,这6亿人次对应搭载过飞机的个人,肯定不会超过2亿, 因为首先,坐飞机的人通常会有来回,一来一回打个折也有3.3次; 其次,6亿人次中应该有相当的一部人是多次往返乘飞机的,比如经常出差的人; 再次,这些乘客中还会有一部分的外国乘客。
李迅雷还说:至少5亿人还未用上马桶。
提到了中国的马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末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中国家庭有8339万户,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721万户,使用卫生旱厕的2859万户,使用普通旱厕的10639万户,无厕所的469万户,占2.0%。
按农村家庭卫生设施类型分的住户构成(2017) 据此分析,在2017年,冲式卫生厕所的家庭农村总户数的比重为36.2%,假设到2018年提高到了40%,那么农村地区大概仍有3.4亿人的家庭用不上抽水/冲水马桶。
再算上城镇人口,偏保守估算,很多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马桶, 中国至少有超过5亿的人口家里都没有。
2.80%的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63元。
参考2017年全年中国全国居民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25974元,预计2018全年,这个数字的乐观估计会将近29000元左右。
2017年全国各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大胆预测一下,也就是说,平均到每个月,中国每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也只有2400多元!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通俗地(也不太准确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能拿来花的钱。
其实,从全国的收入细分表格,我们更可以直观地看到, 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在五等分里,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个月不到500元,而这在中国还算不上“贫困”。
在国际上,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线用于小康社会,是日收入2美元,用于绝对贫困线或极端贫困线,是日收入1.25美元,这是参照世界多个最贫困国家的平均贫困线测算的,是不挨饿的活命线! 可中国的标准似乎比这条线更低。
在2011年,中国制定的贫困线是每人每年收入2300元,算下来,每天也只有一美元。
2018年,寒门学子王心怡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还在外面打工,她的那篇被媒体冠名为《感谢贫困》的励志作文,一时间就引发坊间的激烈争议。
她让我们看见,原来,就在中国人奢侈品消费额全球领先的同时,真的有人上不起学,真的有人交不起学费。
3. 虚假的朋友圈,欠钱的年轻人 “花呗”、“白条”、“借贷宝”、“裸贷”……当这些词语成为新闻热词时,相信每一个经历过饥饿和苦日子的中老年人感叹,这届年轻人,真是越来越会花钱了。
2018年11月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 “双十一”当天全国网络零售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其中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过70%,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2018年1月清华大学发布《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29岁以下年轻人成为中国消费信贷主体,可其中,绝大部分人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
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的繁荣、小清新、逼格,也许只是无节制的消费假象。
你可能看到一些人买了豪车,晒了出国的机票,拍了奢华的晚餐……却不知鲜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老赖”,还不起钱,甚至出卖肉体的“大学生”们。
不久前,外媒曾还报道过中国高校的一个乱象——不少女大学生以裸照作为担保,用以换取高利率的贷款。
当她们还不上钱的时候,这些内容就会被放到网上,甚至被售卖获利。
然而,这些“大惊小怪”的海外媒体大概不会想到,所谓的“裸贷”,只不过是肆虐在中国年轻人之间暗自攀比的一种衍生而已,年轻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可能仅仅是为了满足点虚荣心,就能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糊涂事。
而如果你到现在都不相信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那么剩下的3亿,可能就是你朋友圈的全部,误导了你。
4. 这才是最真实的中国 “第一和第二空间的人经常能够晒到太阳,他们掌握着话语权,而第三空间的穷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这是科幻作家郝景芳描述过的“未来”社会。
改革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铁爆满、五星级酒店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购物消费额领先全球,但这也造成了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甚至迷惑了专业人士。
早在2010年,《福布斯》列出了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四个条件:“生活在城里,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
《福布斯》依此推论,中国有3亿以上的中产阶级,超过了美国总人口。
今天看来,这个推论,就是个笑话。
北上广深、海淘、出境游……近年来,兴起的这些热点,犹如冰山的一角,因为处在高地,更容易受到关注。
而水面之下,隐藏着的,才是最真实的中国。
真实的如此扎心:经济体量高居世界第二,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教育水平不高。
理解这些,你就能理解—— 为什么中国农村充斥着各种假货。
为什么电信诈骗手段如此低端,却又。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占便宜。
为什么中国人到了城里,还要种菜。
理解了这些,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主打低价,公然售假的拼多多,能够野蛮生长、迅速崛起。
八百年前,就有《岳阳楼记》流传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时的古人,已经意识到高居庙堂者,应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所谓“底层居民”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尺! 贫富过大,是有“反噬”效应的,虽然我们的日常舆论被经常晒到太阳那一层的人所控制, 但是,在某些关键时刻决定游戏规则的,却极可能是那些晒不到阳光的群体。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但还应看到,中国人远没有那么富裕。
数字是真实的,也是残酷的。
随机文章日本富士山简介苏洵〈辨奸论〉问题讨论中国最新型枭龙战斗机曝光,单价疑为2500万美元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揭秘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世界各地巨人遗骸证明远古文明存在
在大学期间专升本可以报考几次
在大学期间专升本可以报考几次专升本可以考1次。
在大学期间专升本可以报考几次是很多新生都有的疑问,毕竟在时下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情况下,学历越高机会也就越大,就了解普通专升本考试在专科在读阶段,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错过了,或者没有通过,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可以弥补了。
在外省读大专可以回本省升本吗看地方规定。
在外省读大专可以回本省升本吗是很多人闲聊的时候会问的,一般来说,专升本是不可以跨省的,只能在专科学校所在地选择需要报考的本科学校。
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地区的规定是,即使在外省读大专,只要户籍在当地,就可以报考当地的专升本。
所以,具体还是要看各地的政策。
专升本有哪些限制条件1、报考的范围限制在本省,不能跨省报考。
2、报考的专业限制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不能跨专业报考。
3、报名对象只限于在校应届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生,英语必须过三级,有些省份要求过四级,无不及格记录且所报专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同类别,且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不允许跨省报考。
高考旗袍要大红色还是酒红色
高考旗袍可以穿大红色,也可以穿酒红色,主要看个人喜好。
高考旗袍要大红色还是酒红色都可以,主要看个人喜好。
高考第一天,要穿红色,寓意开门红。
有的人觉得红色太扎眼了,可能会引起监考老师的重点关注。
但是心理学家表示,红色具有跳跃性,可以让人的心情愉悦起来。
由于考生当天比较紧张,这个穿衣服方面的讲究就到家长的身上了。
可以穿酒红色旗袍,寓意旗开得胜。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红色是一种相当喜庆、吉祥的颜色。
一般在举办喜事的时候,都会以红色为主颜色布置现场,参加活动的人都是主穿红色的衣服。
所以如果想要自己在高考考场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好运的话,不妨试试穿红色的衣服给自己心理上的鼓励。
高考旗袍一定要大红色吗不一定。
孩子高考家长应该穿什么颜色的旗袍应该是大家首要考虑的事情了吧,虽然选择什么颜色应该依据妈妈们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的,但是也有一些思路可以遵循!比如首选肯定就是喜庆的大红色了吧,尤其是第一天,寓意着“开门红”的旗袍可算是个好彩头呢!但其实,高考也不一定非要选择红色,其他的颜色也是各有寓意的,红色寓意开门红,青色可以理解为青出于蓝,黄色代表着走向辉煌,紫色还是紫气东来的意思。
有那么多的颜色可供妈妈们选择,寓意好的同时还能美美哒去给自己的宝贝加油哦!高考穿旗袍的寓意旗开得胜。
高考穿旗袍的寓意主要源于“旗开得胜”的美好祝愿。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不仅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美丽,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在高考期间,家长们穿着旗袍送考,希望以此为考生带来好运,寓意着考试顺利、成绩优异。
此外,不同颜色的旗袍还寓意着不同的祝福,如红色旗袍寓意“开门红”,绿色旗袍寓意“一路绿灯”,黄色旗袍寓意“飞黄腾达”和“成就辉煌”。
这种习俗并非仅限于女性家长,近年来,也有男性家长选择穿着旗袍送考,尽管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看法和讨论。
一些人认为这是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支持的体现,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行为可能过于娱乐化,不太符合高考这一严肃场合的氛围。
总的来说,高考穿旗袍是一种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美好祝愿的传统习俗,通过穿着旗袍来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