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帝王在饮食上都有什么规矩?和平民吃的食物又有何分别

”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历史早期便被迫与国家政治相连。
《周礼》中关于不同阶级饮食礼仪上的规定可谓,不胜枚举。
【菜科解读】
”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历史早期便被迫与国家政治相连。
《周礼》中关于不同阶级饮食礼仪上的规定可谓,不胜枚举。
无数历史名人的命运亦随着饮食起起落落:“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靠厨艺这块敲门砖走上了人生巅峰;则因赐宴时为他“独置大胔(无骨大块整肉),无切肉,又不置箸”而“心不平,怏怏而去”最终君臣失和。
够了,够了,实在是看厌了波诡云谲的政治,让我们回归温香软糯的食物本身。
古人力于农耕,却常常挣扎于温饱线上,难谈美食。
那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呢?他们的餐桌上,又究竟摆放着哪些珍馐美味? 图1 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 配图 一、普通的餐桌 一提到天子的饮食,我们瞬间联想到的往往是一餐百余道菜,“吃垮”大清的。
但当我们真正翻看现存的天子食谱《清宫御膳档》时,也许会十分惊讶:的餐桌并不以珍奇见长,呈列的几乎都是百日所食之物,连咸菜豆腐都屡见不鲜。
历代天子饮食多不重奇。
北宋皇室“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官修的《政和本草》将羊肉与人参并列“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年间公众日均消耗羊肉1200斤以上。
此时之羊并非如先代高居庙堂,而是遍布江湖之远,诗云“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馨盘筵”,宋人食羊之盛,可见一斑。
偏处东南,羊肉难得,天子便同常人一般大食螃蟹,号称“蟹痴”,曾因食蟹过多患上痢疾。
图2 (1328年—1398年) 则因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恐后世子孙不知民间疾苦,为后世子孙定下规矩,用餐时除精致饮食外,“民间时令小菜、小食亦必集”,囊括了苦菜、蒲公英、杂豆、麦粥等多种普通食物。
皇室偏好口味清淡鲜美的苏州菜,尤以、为盛,乾隆甚至将苏菜名厨破例由苏州织造府选入父子世代相传的御厨队伍中,将其封为七品官,每日头道菜必由所做,出宫巡游也必带此人。
而究张氏拿手的“苏造肉”,也不过是东坡肉的变种;传入民间后,百姓无钱买肉,将其手法用于烹调猪内脏,再加上火烧,便成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小吃——卤煮火烧。
图3 东坡肉,又名滚肉、东坡焖肉 二、精致的餐桌 御膳普通而精致,普通的是食材,精致的是选材、烹调。
就清代而言,御膳对食材的品种、产地、时令、鲜活甚至是采摘、屠宰方法都要求颇严,仅日常使用的调和油便有十余种之多。
丰富的食材重在饮食均衡,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天子的主食中杂粮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每日餐后还要食用应季水果;在特定日子里,天子也会戒除荤腥,茹素度日。
有的天子本人对食材也相当挑剔,康熙曾讲他所食之物“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乾隆更是考究,春天榆树发芽他要求吃榆钱饽饽,初夏新麦灌浆抽穗他要吃新麦“捻转”(长条状食物),盛夏喜食茄子扁豆,常年食用鸭子,以其性阴,可降处理政务的心燥。
图4 八宝鸭是苏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 烹饪一道,食材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烹调之人。
御厨的烹饪是一种艺术,能达到所谓“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的境界。
这有时需要极高超的技术,如乾隆喜食鸭子,御厨便把鸭子整个去骨,留下完整“滴水不漏”的带肉皮囊,再填上八中食材,煮五个小时后,仍是一只不失形状的完整鸭子,这便成了乾隆最爱的“八宝鸭”。
有时需要人文气息,如清宫有一味“绉纱馄饨”,以方形皮象征地,团状馅象征天,包在一起便是天地未分的混沌世界,绉纱则指半透明的馄饨皮,一锅煮出,仿佛整个宇宙尽在其中。
有时需要一点创意,苏造菜大师张东官拿手的“樱桃肉”便是将猪肉切成未分离的小块烹煮七八个小时,然后用红曲点睛其上,艳若樱桃。
图5 绉纱馄饨 三、规矩的餐桌 偌大帝国最好的状态便是稳定,帝国权力中枢的宫廷更是秩序井然,即使天子本人也不能恣意妄为,这在餐桌上也有所体现。
明代重祖制,自于洪武元年将樱桃、梅、杏、鲥鱼、雉定为四月供奉太庙的“荐新仪物”后,便预示了后世子孙的一场噩梦。
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沿用诸物祭祀。
其他还好说,鲥鱼仅产于长江,朝廷便在南京设“鲥鱼厂”主管鲥鱼捕捞和运输,于每年五月十五祭祀过明太祖和,便将鲥鱼用层层冰雪覆盖,装于黄布遮盖的运船中,火速送往北京,必须与六月底到达,七月一日供奉太庙,然后皇帝必须食用。
这一过程复杂繁冗,而皇帝吃到嘴里的鲥鱼,经过将近月余的折腾,又没有冰箱冷库保鲜,此时的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天子才能够了解…… 清代宫廷按照满族习惯,天子每日进早晚两膳。
清代皇帝按祖制普遍于四点钟左右便早起,早膳安排在清晨六七点钟,晚膳在下午一两点;早膳前和晚膳后各有一次点心加餐,皇帝可随时传唤。
到了晚上六点多,尚有一次酒膳,仅有小吃夜宵,不设大鱼大肉。
对于成年自律性强的天子,这样的制度自然科学有效,个别皇帝还会自主加强约束,如乾隆每日晨起,都要先喝一碗冰糖燕窝粥,以助养生。
而少年天子往往难耐固定时间的约束,如便常常私下出宫猎奇。
图6 乾隆皇帝汉服图 四、灵活的餐桌 宫中饮食固然精致,但往往一味求稳,灵活、创新不足,天子不耐规矩时,也常常会寻找灵活的补充途径。
宫廷盛行宫外取食,即遣人于宫外购买食物回宫享用。
宋代天子不似前代般小心翼翼,在饮食上更为洒脱,兼之汴京、临安美食荟萃,此制。
大宴群臣时,曾遣人至汴京市场上沽酒;仁宗也常于各店肆买食;到了徽宗宣和年间,商贩们聚集皇宫酸枣门,专等天子传唤购买“晨辉门外设看位一所,前以荆棘围绕,周回越五七十步,都下卖鹌鹑骨饳儿、白肠、水晶鲙……荔枝诸般市合,团团密摆,准备御前所唤”。
等到高宗南渡,汴梁名厨不少随军南下,这些北宋旧人于临安城中仿效旧时呼和,吸引了高宗注意,很快便被天子点名选购,并获得厚赐,临安宫外迅速再现汴京辉煌,和宁门外“早市买卖,市井最盛……遇有宣唤收买,即时贡进。
” 图7 的繁华闹市 明清天子受约束较多,宫闱森严,不复宋时盛况。
明代天子久居深宫,难得出游,其饮食上的灵活更多体现在个人爱好上。
如永乐皇帝喜食羊肉,正德爱吃灌肠,隆庆嗜好驴肠、果饼,天钟爱乳娘掌勺菜肴,则雅好燕窝羹。
清代皇帝受满族传统影响,天子出行自由度较高,于宫外灵活饮食的机会也更多。
康熙在亲征噶尔丹途中,曾亲手猎鹿,烤鹿肝享用,并传唤宁夏面食、水果;在黄河畔保德驻跸时,更是带随从大捕黄河鲤鱼恣情享用,还写信给留京太子讲述鲤鱼的鲜美。
乾隆爷酷爱狩猎,一次于木兰秋狝后,命手下烤制鹿肉享用,并由西洋画师绘图留念;下江南巡游时,慕名微服至苏州寒山寺平常僧厨烹调的素菜,大快朵颐后称赞“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
” 图8 乾隆帝南巡图(局部) 天子饮食固然胜过民间万万,但,妙手御厨在刀与火之间创造的奇迹,用的还是普通果蔬。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饮食之道,不在精奇,重在适度、均衡。
世事多艰,千载易逝。
当我们摩挲泛黄书页时,人间的那一抹烟火气穿越时空萦绕指尖,带来心头的一丝慰藉:或许,在那些冰冷名字之后,他们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随机文章『金屋藏娇』的典故?谁知道秦始皇与阿房女的故事?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细说世界十大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是太空唯一可见建筑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
东晋帝王被架空,篡夺帝位建立桓楚政权
远在长安的西晋遗臣们拥立为。
然而西晋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主动作战的能力,朝廷剩下的大臣也多是有才无德、崇尚浮华之辈,这些人掌握权柄终将西晋推向覆亡。
公元316年,匈奴军队攻入长安,俘虏司马邺与晋国众臣,命司马邺青衣行酒,执戟开道,甚至为汉王刘聪掀开厕盖。
西晋的尚书郎辛宾不堪其辱,抱着司马邺痛哭,刘聪大怒,喝令将其推出斩首。
同年年底,司马邺终被刘聪杀害,葬处不明。
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南渡建立东晋,尽管一些称其为牛继马后,而东晋一朝始终由门阀把持朝政,皇帝形同虚设。
见此情形,北方的乞、慕、秃发氏、赫、拓跋氏、沮渠氏等一大批原本忠于西晋的异族势力也纷纷反晋自立。
东晋皇帝被架空了数十年,门阀也以此换了好几拨,终于在元兴二年(公元403年),篡夺东晋帝位,建立了桓楚政权。
恰逢底层出身的军事将领,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野心,联合东晋众臣合力打击桓楚政权,耗费十年精力,最终将其消灭。
平定战乱之后晋安帝司马德宗得以复位,但东晋半壁江山的所有实权也落入了刘裕手中。
刘裕后将司马德宗绞死,立其弟为傀儡皇帝,消灭司马休之,杀害司马文宝、司马文祖,处死司马秀熙,将司子孙玩弄于股掌之上,亦如当年篡夺魏室。
随机文章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撞上登陆舰,传言死30多人消息被封锁美国不明飞行物大全,美空军承认正开展UFO研究风靡整个大学的床帘现象,大学生陷入人际交流的困扰(自我隔离)鲨鱼为什么一直游动,鲨鱼一直游不累吗(不游动会窒息死亡)宙斯为何忌惮哈迪斯,聪明的宙斯维持长久统治的套路
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
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时,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垄断资本对本国和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由于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本。
同时,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那里具备了进行投资的条件。
据德国经济学家J.库钦斯基(1904~1997)统计,1875年,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4个国家的国外投资为350亿,而到1913年增加到1590亿马克,增加3.5倍以上。
英国和法国是两个主要资本输出国,1913年分别输出资本达750亿马克和360亿马克。
英国又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在1855年它就有了100亿马克的国外投资。
但两国资本输出的地区和方式有所不同。
英国资本绝大部分输往和半殖民地,并且很大一部分采取生产资本即直接投资的形式。
而法国资本绝大部分投放在欧洲(主要是俄国),并且主要采取借贷资本即间接投资的形式。
德国开始对外投资较晚,1875年只有20亿马克,而到1913年达到350亿马克,已接近法国的水平。
它的投资半数在欧洲,其余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
美国这一时期正向西部领土扩张,拥有广大的国内投资场所,资本输出数量不大,到1913年为130亿马克。
至于俄国和日本,20世纪开始后也有少量资本输出,主要是对中国的投资。
帝国主义对亚非拉国家的投资,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那里开始发展起来,但也使它们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农业-原料附庸。
随着垄断统治的形成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
各国垄断组织一方面竭力利用国家政权实行高额关税政策,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持国内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利用倾销政策,冲破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把大量商品输出国外,占据国外市场。
各国垄断组织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往往改变斗争方式,求得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共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剥削和掠夺世界各国人际垄断同盟,主要采取国际卡特尔的形式,即各国垄断企业之间签定瓜分市场、确定价格、规定商品销售量等的协定,或共同组织统一的销售机构。
最早出现的国际卡特尔是1867年成立的盐业卡特尔和1872年出现的国际苏打卡特尔、国际制碱卡特尔,以及1884年出现的国际钢轨卡特尔。
到1913年,世界上缔有正式协定的国际卡特尔达116个,分布在煤炭、钢铁业、运输业、化学、纺织业、陶瓷业、纸和纸浆、土石业、电气设备等行业中。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没有正式签订协定的“君子协定”。
(见国际垄断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在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在政治上结成各种联盟,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激烈斗争。
侵占和掠夺殖民地,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已开始。
从那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俄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到1876年,仅英、俄、法3国的殖民地面积就达4040万平方公里。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从1876~1914年间,英、俄、法、德、美、日等6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占领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世界上的殖民地领土达到6500万平方公里。
英、俄、法3国侵占的殖民地领土最多,1914年,这3国的殖民地领土分别为3350万平方公里、1740万平方公里和1060万平方公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主要地区是非洲,其次是西亚和东亚。
到1910年,非洲土地面积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100%,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此外,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或附属国。
这样,世界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一方是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则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列强之间在经济实力和世界领土瓜分上的不平衡发展,终于导致了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大战。
随机文章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诸葛亮怎么死的?专家反覆研究后「只说4字」解释了一切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揭秘日本地震乌贼为什么很恐怖,异常捕获巨型乌贼是海底地震预兆人类的超能力怎么激活,屌丝靠变异但会变废物/开发大脑只会变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