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拥有史上最强重装步兵,为什么屡战屡败?

拿宋朝来说,其虽然拥有一百多万的国家常备军,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打胜仗,不过这倒也不是说宋朝军事就没有亮
【菜科解读】
拿宋朝来说,其虽然拥有一百多万的国家常备军,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打胜仗,不过这倒也不是说宋朝军事就没有亮点,至少宋朝的重装步兵还是很有特色的。
今天就和您聊聊的重装步兵。
首先先稍微科普下宋朝的国防形式,宋朝是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占据地域比较小的,北边最好的抵御的幽云十六州被辽国控制着,而地带则被西夏控制,青海等地则由羌人占领,甚至云南地区还一直由统治。
这些地带除了是关隘要地外,同时也是重要的马场,由于宋朝与其中的辽国、西夏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也就得不到优良的马匹,这造成的一个恶果就是宋军中的数量极少。
实际上宋朝当时主要采用茶马互市的方式与羌人和藏人来换取马匹,甚至有时也会高价购买马匹。
但是这样的贸易一是获得的马匹数量较少,二是质量层次不齐,难以满足大规模军队的需求。
所以尽管宋政府也很努力,但是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就是建立不起来。
在这样的前提下,宋朝也只能依靠步兵来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
由于当时的辽国和西夏已经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家,因此他们也掌握了比较复杂的兵器冶炼与铸造技术,其兵器与宋军的差距远没有当年匈奴与汉军的差距大。
因此为了抵御突破性极强的骑兵,宋军发展出了重型步兵来与之对决,而这样的重型步兵最大的特点便是身披重甲。
兵书《武经总要》中记载,当时宋人的步人甲(可不是路人甲哦,这是步兵甲胄的意思)用多达1825枚甲片组成,其中也会有一些皮条或者甲钉来连缀起来,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9公斤,这也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厚重的铠甲。
据后人估计当时宋军步兵中的长枪手铠甲总重量约为32到35公斤;弩射手为22到27公斤;而弓射手也有28到33公斤。
这样的重装部队无疑也需要士兵有强悍的体能,实际上宋朝禁军的征兵标准一直很高,在当时就有161公分。
而当时每逢灾年,在灾民中选兵时,其身材是否高大是第一要考虑的,否则光是那身盔甲也穿不动。
这样的重装部队一是宋朝当时无马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其财力雄厚的侧面表现,否则难以养活如此规模的重步兵。
拿欧洲历史上的斯巴达为例,其能养活的重步兵也不过8000人之数。
宋朝的重步兵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时,但凡是主帅没有大的失误、而且也是正面交战的话,还是可以获胜的。
当年在郾城大战中“下砍马腿”的部队应当就是重装步兵。
但是重步兵的机动性实在太差,即便打了胜仗也无法追击,而打了败仗则难以逃脱。
所以战史上宋军一般是胜则小胜,败则大败。
比如在前期,虽然在各条战线上宋军都对所部作战得胜,但是其主力却始终能够恢复过来。
而实际上当时的骑兵对付机动性差的重步兵方法也很多,比如完全可以绕过去直插其后方,一般来说当后方已被敌军占领的话,很少有军队能不溃散的。
公元1004年辽军侵宋,没多久就打到了黄河边上相信就是采用的这种战术。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没有机动性强的骑兵实在是很让人神伤的一件事儿。
随机文章成吉思汗对于世界的功过与影响有什么?“海禁令 和“迁海令花郎花童简介宋朝的政经情势明朝和宋朝相比两者之中哪一个国力较为强?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海选”皇后,力推崇祯皇帝上位
同时也是的克星,魏忠贤对她恨之入骨,可是却始终没有得手,后来病重,魏忠贤与勾结找了一个不相干的怀孕宫女入宫,企图让这个孩子继承皇位,而她则说服了将皇位传弟。
于是乎,著名的帝才能上位。
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就是明熹宗懿安皇后张嫣。
她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从小非常懂事,7岁的时候掌握各种持家技能,并且还喜欢读史书,13岁的时候出落得窈窕端丽,绝世无双。
天元年,皇帝选秀,她从5000名美女中脱颖而出,当年四月即立为皇后,值得一提的是,她还被列为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她个性严正,贤良淑德,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
在宫中待了一段时间后,她了解了一些情况,于是对魏忠贤和熹宗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非常不满,因此常在皇帝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皇后的身份亲自惩处客氏。
魏忠贤和客氏对她恨之入骨,屡次想将其搬倒,可是明熹宗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很糊涂,可是对于他的这个皇后还是非常宠信的,所以魏忠贤并没有得手。
能让魏忠贤嫉恨却没有被报复,她可以称得上魏忠贤的克星了。
不幸的是魏忠贤那时候已经大权在握,而客氏也很得皇帝信任,这两人狼狈为奸终于抓住了机会。
天启三年,张皇后怀有身孕,客氏害怕皇后产下皇子,出了个主意,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冒充,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故意下重手,捶之过猛,致使张皇后流产,此后再也不能生育。
再后来,明熹宗病危,客氏想安排怀孕的女子进宫,充当皇帝子嗣,可是张皇后表示反对,认为应当早立信王。
僵持良久,终于崇祯顺利上位。
如果不是张皇后,崇祯根本就没有机会上位,所以崇祯对这个嫂子还是非常的敬重,将其封为“懿安皇后”。
不过好人未必有好报,崇祯17年,攻陷北京,自杀前命自己的周皇后自缢,又挥剑砍伤了袁贵妃、砍断了十五岁的长女之左臂、刺死年仅六岁的幺女。
还让传旨给这位张皇后,让她也自杀,据《》记载张嫣在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
不过也有野史说,李岩入宫,令宫女扶张后上座 ,行九拜之礼,令人护卫。
当天晚上,张皇后自缢而死。
随机文章令人欲罢不能的禁果效应,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推动社会发展德国MG42机枪的威力,半天一把机枪杀死4000人(号称希特勒的电锯)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银河系有多少太阳,科学预测有数亿星系类似太阳系/恒星的15%火山爆发有哪些危害和特征,危害生命破坏环境/历史上27万人丧命
为什么除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历史上再没有以姓氏为国号的国家了?
这就和被封为汉中王,所以叫;被封为随(隋)国公,所以叫;李渊被封为唐国公,所以叫一样,都是以原领主封邑为国号的。
但是实际上,历史上还真有以国君的氏(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姓)为国号的国家,而且曾经有3个。
那就是春秋时期的“”的“赵、魏、韩”。
这3个国家的国君分别是赵襄子、和。
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原本是晋国的六卿,晋平公时,赵氏把范氏、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到公元前376年,、﹑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但是在春秋以前,姓和氏的功能有明显的区别,姓的功能是别婚姻,同姓不通婚,而氏则是贵族专属,贵族称氏不称姓。
比如赵襄子,他并不,而是姓“嬴”;其实赵国和秦国才是同根的,都不是的宗室,所以为什么秦赵那么拼?魏桓子,也不,而是;韩康子也不,也是姓姬。
他们俩家才是周朝宗室,但是公室长大了,尾大不掉了。
随机文章菠菜法则的意义,能明确责任减少矛盾(生活中可以减少夫妻误解)带土召唤外道魔像,揭秘宇智波带土会什么忍术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多米尼加神奇的沸水湖,世界唯一常年沸腾湖水(湖边温度高达90)河北异能者杀人事件,通过精神力控制别人变成傀儡(杀人不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