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环境?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5-03 点击数:
简介: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是美国一个奶牛场,发生火灾和爆炸,超过 18000 头牛原地成席,不少网友把它称为人类奶牛史

【菜科解读】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是美国一个奶牛场,发生火灾和爆炸,超过 18000 头牛原地成席,不少网友把它称为人类奶牛史上最大的浩劫。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美国警方一通调查,结果发现罪魁祸首居然就是牛牛们自己,它们放屁打嗝排出了大量甲烷,遇上了火星子,瞬间就 boom 了。

不少人要好奇了,什么牛打嗝放屁能产生这么大威力?

说到牛打嗝放屁这事,我们人类已经控诉很久了,说它们放了太多甲烷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去年新西兰还想针对牛羊征收“ 放屁税 ”。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为了找到控诉牛的证据,人类其实干了一堆不当人的事。

包括但不限于把牛关进小黑屋,让它们一动不动地呆上 24 小时;

把一根长长粗粗的塑料管子戳进牛鼻孔里;

甚至还动用太空科技,利用卫星各种分析,把大气里的甲烷来源说是牛打嗝放屁。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这些手段看着狠,但收集的数据也很有说服力。

牛打嗝放屁真的已经非常影响全球环境了。

在讨论温室效应时,我们说的最多的是二氧化碳,但实际上甲烷的“ 温室能力 ”是二氧化碳他爹。

过去 20 年,甲烷所导致的气候变暖幅度是二氧化碳的 84 倍。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而说起生物制造甲烷,牛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一头奶牛一年甲烷排放量高达110.7 kg,与 2 头黄牛、14 头绵羊、22 头山羊、74 头猪的排放量相当,妥妥的生化武器级别。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在全球的甲烷排放量里,牛占家畜总排放量的 73%,如果把全世界的牛看成一个国家,那么它的碳排放水平位居全世界第三。

牛能排这么多的甲烷,原因就在于它们特殊的反刍饮食法。

简单说,就是把吃下去的草料咽到胃里消化一阵子,再吐回嘴里再来一遍,这么来回倒腾才行。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在反刍过程中,牛胃里的微生物们会合作消化吸收饲料,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甲烷产生。

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没法被进一步吸收分解,所以这些气体就靠“ 前后呼应 ”排除体外了。

虽然打嗝放屁都能排出甲烷,但两者可不是一个数量级,大约 90%-95% 的甲烷是嗝出来的,只有剩下的 5%-10% 是走后门的。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既然已经确定了牛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那么人类也想了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减少牛的数量。

如果要减少牛的数量,人类就得少喝牛奶少吃牛肉,所以国外人造肉、吃素的活动小组声势浩大,但吃素运动风风火火这么多年了,显然没多少人真能“ 遁入空门 ”。

任何以降低人类生活水平为代价来解决碳排放的方式都是耍流氓。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所以就只能用另外一个办法,解决制造问题的牛。

于是科学家们选育打嗝放屁少的牛,他们发现有的农场养了一种身高不到 1 米的迷你牛。

最早大家养迷你牛是因为农场太小。

即便是欧美,也不是家家都有大农场的,小农场主们弄个几亩地养几只迷你牛很常见,欧洲一些地区已经流行上百年了。

到了现代,迷你牛就被赋予了保护环境的新使命。

美国有个教授,一口气开发了 18 种新的迷你奶牛,据说10 只这种迷你牛的甲烷排量,才能抵上一只正常尺寸的牛。

而且迷你牛肌肉细胞比正常牛短,尝起来更嫩。

#p#分页标题#e#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但迷你牛本身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容易畸形、动不动就流产等等,所以大面积换牛种暂时还做不到。

于是科学家们就尝试第三种方法,回收牛嗝牛屁。

阿根廷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屁包,它能直接插进牛的胃,然后提取里面的甲烷,据统计大概每天能收集 300L 甲烷。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美国的农业巨头嘉吉公司,之前也推出过一种牛鼻罩。

牛鼻罩里面装了一个甲烷过滤器,能够吸收牛嗝里的甲烷,并转化成二氧化碳。

不仅如此,这个机器还附赠了一个数据收集功能,可以帮忙检测疾病早期迹象等。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但这些设备普遍还是挺贵的,农场主们一般都不舍得用。

所以,就又得退而求其次,让牛少打嗝。

既然是牛胃里的微生物制造这么多甲烷,那科学家们就打算养点特种兵给牛吃,定点爆破做掉这些微生物。

这种特种兵就是噬菌体,光看它的长相就知道是个狠角色。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就想找到专门针对产甲烷菌的噬菌体,但不幸的是,直到现在还一无所获。

所以科学家们又决定逆向破解噬菌体,找到相关破坏产甲烷菌的病毒酶也行。

目前这个操作被新西兰的一个团队实现了,但远远还没到量产使用的阶段。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疯了的人类开始“ 以己度牛 ”,都说人吃肉吃多了容易放屁,你看,在绝情谷底喝了16年蜂蜜的小龙女就从不放屁。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这么说起来,牛是不是像人一样,改个口粮就会有用呢?

于是科学家们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用来喂牛。

比如鱼油,酿完葡萄酒的残渣、银合欢树和波斯菊的叶子等等,都成了牛牛的“ 食品添加剂 ”。

效果倒是不错,可这些饲料要么成本太高,没法大规模用;要么吃久了,牛牛们就会掉胃口、不长肉或者产奶量减少,副作用太大了。

于是科学家们又把目光看向了海藻,一直以来海藻都是科学家们理想的牛饲料,毕竟产量大、产地多,还不占用稀缺的土地资源。

在 2016 年,他们发现一种叫海门冬的红海藻。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只要在饲料里添加少量这玩意,就能减少 99% 以上的牛甲烷排放量,当时吓得研究人员反复检查了几遍设备是不是坏了。

最后才确认,海门冬会产生一种名为溴仿 )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与维生素 B12 发生反应,定向干掉产甲烷的一些微生物。

而且相较于前面的那些食品添加剂,红海藻每次用量很少,看起来前景无限,目前已经有公司准备大面积种植并在全球推广。

但是,这些饲料搭配方法都有他们的局限,比如产甲烷的细菌很快就会出现耐药性。

而且牛肚子里微生物还会因为产地不同有各种类别,没法通过一种饲料搭配就一步到胃,甚至还有研究显示过多干预牛的饮食,还会影响牛食欲导致产量减少。

就没有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方式吗?

也就在前不久,人类有了最新突破——准备喂牛牛们吃屎。

为了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起因是这样,澳大利亚国宝袋鼠虽然不属于反刍亚目,但它们也会呕吐,可和牛牛们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袋鼠反刍却并不像牛牛那样狂喷甲烷。

这是因为袋鼠肠胃里的优势菌落是产乙酸菌,能消化草料产出乙酸而非甲烷。

所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就想,能不能喂牛吃袋鼠排泄物,从而把牛牛胃里的产甲烷菌平替成产乙酸菌呢?

#p#分页标题#e#

他们一顿研究后发现,这种菌落主要存在于小袋鼠肠胃里,所以它们收集小袋鼠屎培养菌落,然后仿照牛设计了一个人工瘤胃,再把培养好的菌落移植到人工瘤胃里。

养了几个月后发现,产乙酸菌真的在这个环境里击败产甲烷菌,成了优势菌落了。

目前,这批研究人员准备动手,把袋鼠屎喂给牛牛们吃。

万一真有用,对人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对牛来说,那真叫一个吃了屎一样!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什么关系?他们都是英国的后裔吗

新西兰有些苦恼,只要外人提到澳大利亚,往往会提到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这个小兄弟。

虽然在地理距离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近的也有2250公里。

而从北京到广州,也差不多在两千二百公里左右。

新西兰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的“小兄弟”,有几点: 一,澳大利亚面积769万平方公里,新西兰不到27万平方公里,连澳大利亚还的零头都差好几截。

二,澳大利亚人口2488万,新西兰479万,也不到澳大利亚的零头。

三,澳大利亚人均GDP为5.38万美元,新西兰4.29万美元。

四,在国际江湖,澳大利亚出的风头要比新西兰多,嗓门也大。

需要承认的是,两国的关系确实比较特殊。

首先是地理上,他们都是大洋洲第一重要和第二重要的国家。

有人说在大洋洲,澳大利亚是超级大国,新西兰是次超级大国。

然后是人口中。

澳大利亚以白人为主,约占人口总数的九成以上。

而在澳大利亚白人中,来自英国的后裔是最多的。

新西兰也是如此,白人占总人口的七成以上,也以英国后裔为主。

从血缘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系非常亲密。

这点类似于美国与加拿大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参加了,组成了著名的澳新军团。

一战时,1915年,澳新军团参加了位于土耳其的加利波利一战,伤亡三万多人。

为了纪念这次惨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时把4月25日定为澳新军团日。

而在国家层面,两国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他们的老大是同一个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官方语言更不用说了,都是英语。

新西兰人到澳大利亚旅游,用不着翻译,语言几乎没有差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根都来自英国,两国的国旗几乎让人难以分辨,都是米字旗加蓝色打底。

澳大利亚的国旗,是左上角有个米字,右侧及左下方共有6个星星。

其中左下侧的七角星最大,这个七角星寓意着澳大利亚共有七个一级行政区(6州1区)。

新西兰的国旗,也是左上角有个米字旗,右侧有四个白色红心的五角星星,象征南十字星座。

而澳大利亚国旗右侧的五个小星星,也象征着南十字星座。

因为两国国旗太像了,经常被人认错。

新西兰国旗出现在1902年,而澳大利亚国旗出现在1954年。

新西兰指责澳大利亚抄袭新西兰国旗,要求澳大利亚赶紧换国旗,袋鼠大绵羊都可以。

换国旗是个麻烦事,澳大利亚不想换,说我们的国旗和你们的国旗出现时间差不多,只不过当时只用于军舰旗,不能说你们新西兰的国旗就比我们早。

两国经常互喷口水。

澳大利亚说:换国旗?要知道,你们新西兰直到现在,都应该属于澳大利亚的一部分。

你们连国家都不应该算,哪来的什么国旗。

在澳大利亚的最高法律里,出现了“新西兰”字样。

都知道澳大利亚有六个州,即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实际还有一个州,就是“新西兰州”。

在新西兰成为国家之前,是属于澳大拉西亚的一部分。

澳大拉西亚在哪?就是包括整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以及周边一些陆地面积较小的群岛。

由于澳大利亚是澳大拉西亚的主体,澳大利亚惯性的认为新西兰直到现在还是澳大利亚没有收回的那部分。

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组成澳大拉西亚体育代表团,参加过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澳大利亚一直想“收回”新西兰,甚至打算劝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使用共同的货币,然后慢慢进行整体性融合。

新西兰当然不愿意,就是算亲兄弟也早就分了家。

哪有哥哥和弟弟在一起过日子的道理。

兄弟俩愿意,俩妯娌还不愿意呢。

勺子碰锅沿,这日子能过得安生? 不过,新西兰也不敢过于得罪“大哥”澳大利亚。

毕竟,新西兰的市场(含就业市场)太小,很多新西兰人都会选择去澳大利亚工作,定居。

新西兰对与澳大利亚的弟弟和兄弟的关系,也基本上予以默认。

只不过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该争的还要争,半点不能客气。

随机文章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长110米起飞重量3000吨(冯布劳恩设计)土耳其SOM巡航导弹,可在防空系统外精确打击目标面粉遇火会爆炸吗,实验证明是会爆炸/几秒钟就可引爆全场揭秘黄种人是所有人种的祖先吗?晒的少变白种人/暴晒变黑种人人的长相是前世修来的,前世修善果长相甜美/作恶则长相丑陋

澳大利亚考拉

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有考拉1、食物因素考拉不仅只吃桉树叶而且非常挑食,所以食物因素使得考拉只生活在澳大利亚。

比如说,同种品种的桉树长在别的大陆,考拉通常是不会吃的,所以考拉在别的地方难以生存。

考拉只吃桉树叶是因为桉树叶的营养丰富热量低,桉树叶还可以驱赶虫子,考拉吃桉树叶消化也会更快一点。

所以只有澳大利亚有考拉吗?是的,只有澳大利亚有考拉。

2、天敌影响考拉唯一的天敌就是狗,考拉只会待在树上,离开了树几乎不能行动,狗是不能上树的,澳大利亚的树又多,所以这就使得澳大利亚适合考拉生存。

此外,考拉待着的桉树上还要叶子当做食物,所以考拉在树上生活得很惬意。

不过澳大利亚的考拉会灭绝吗?会的,考拉数量正在减少,就如同澳洲的骆驼一样,澳大利亚射杀骆驼是真的吗?这是真的,所以天灾人祸之下,澳洲动物越来越少。

3、地理因素早在四千万年前,澳洲大陆成为独立板块,这时候考拉开始进化,之后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隔着海洋,而且考拉生性懒惰又不会游泳,所以不可能到别的大陆上去,澳大利亚的动物都是在澳洲独立演化,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动物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澳大利亚动物的独特性。

不过因为山火影响,澳大利亚考拉濒危,澳大利亚山火停了吗?大家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考拉是哪国的国宝?澳大利亚。

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

英文名Koala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

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扩展资料:考拉大体归属为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因为这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活动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

白天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

以桉树叶和嫩枝为食,桉树叶是他们唯一的食物。

他们几乎从不下地饮水,因为从桉树叶中能得到足够的水分。

它们的肝脏十分奇特,能分离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因此考拉的睡眠时间很长以消化有毒物质,每日需睡眠17~20小时,仅剩余4个小时用来采食、活动、个人卫生清洁及与其它考拉进行交流。

加入收藏
               

为了保护环境?澳大利亚人准备喂牛吃屎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