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龄小宝贝的睡眠,全解析在这里

新生宝贝 睡眠时间: 刚刚出生的小宝贝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早期新生宝贝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 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
随着日龄的增加,宝贝的睡眠时
【菜科解读】
每个宝贝的睡觉时间长短不会完全相同,只要宝贝白天精力充沛,生长发育正常,妈咪就不要为宝贝睡眠时间不达标而担心。
新生宝贝
睡眠时间:刚刚出生的小宝贝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早期新生宝贝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
随着日龄的增加,宝贝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睡眠姿势:新生宝贝采取仰卧位睡姿最合适。
在宝贝清醒状态下俯卧,可以促进大脑发育,锻炼胸式呼吸,但一定要在妈咪看护下进行。
侧卧睡姿很容易转变成俯卧睡姿,有造成新生儿猝死的危险。
睡眠环境:宝贝的体温调节功能还很不健全,所以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
室内温度在22℃~24℃比较合适,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温度偏低,可以给宝贝盖得厚一点儿;反之盖得薄一点儿。
湿度在60%左右比较好,湿度大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而湿度小,宝贝的鼻黏膜容易干燥,宝贝不舒服。
睡眠中吃奶:宝贝每2~3小时就要吃一次奶,即使妈咪有意在夜间拉长喂奶的间隔时间,也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因为新生宝贝身体内糖原储备少,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新生宝贝刚来到这个世界,还不是很熟悉,他已经习惯了在妈咪的肚子里随着妈咪的运动而晃来晃去,所以,宝贝喜欢被抱着轻轻摇动,这也是让宝贝安然入睡的好方法。
●用小被子适当包裹宝贝能让他更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稳,像在妈咪的肚子里一样。
但注意不要包裹过紧。
●婴儿猝死综合征都是宝贝睡眠时发生的,而且多发生在新生儿期,妈咪要特别小心,仔细观察宝贝睡眠时的情况。
3个月宝贝
睡眠时间:在这个阶段宝贝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12~15个小时,且大部分睡眠时间会在晚上,白天醒着的时间会逐渐延长,但白天还是要睡三四觉。
睡眠环境:3个月大的宝贝应该帮他建立有规律的睡眠了。
妈咪白天可以多和宝贝玩儿,和他说话,或用小玩具逗他。
白天睡觉的时候,也不用把室内弄得特别暗,防止宝贝感受不到昼夜变化。
睡眠中换尿布:夜间给宝贝换尿布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这会打扰宝贝甜甜的睡眠,换完尿布,宝贝再次入睡需要时间,有时可能超过15分钟。
如果一夜换2~3次尿布,宝贝的睡眠时间就会缩短20~30分钟。
因此,夜间给宝贝使用纸尿裤比较好,可以避免宝贝从睡梦中醒来。
●为了便于妈咪夜间照顾宝贝,宝贝的小床应该放在父母的大床旁,但不要让宝贝睡在父母中间,防止被爸爸妈妈压住。
6个月宝贝
睡眠时间:6个月的宝贝每晚平均睡眠时间大约11小时,通常白天上下午各一次小睡,每次约1~2小时。
几乎所有的宝贝都可以一觉睡到天亮,而且已经不再需要在夜间吃奶。
教宝贝学会入睡:宝贝小的时候,妈咪总是抱着哄他睡觉,而现在,是时候培养宝贝躺在小床里入睡了。
妈咪应该陪在宝贝身边,给他轻声唱个摇篮曲,或轻轻拍拍宝贝,并在他枕边放个宝贝喜欢的小玩具陪宝贝一起睡。
夜间醒来时:宝贝在夜间偶尔会醒来,如果妈咪感觉宝贝不是饿了、渴了或尿湿了,就可以不抱他起来,也不要开灯,而是守在他身边,直到他再次入睡。
陪宝贝睡觉的玩具不能太大、太重,防止宝贝被玩具压住口鼻影响呼吸。
9个月宝贝
睡眠时间:宝贝每天一共睡14小时左右,白天小睡的时间可能会少于30分钟。
#p#分页标题#e#建立并遵守睡眠程序:妈咪每天晚上在哄宝贝睡觉前,可以先给他洗个舒服的温水澡,然后跟他玩个睡前小游戏,接下来让宝贝躺在温暖的小被窝里,给他讲个故事或唱个摇篮曲,直到宝贝睡着。
每天坚持这样做,宝贝会建立起条件反射,每天按程序一步一步进入睡眠状态。
宝贝可以自己再次入睡:宝贝夜里醒来,妈咪不必马上去床边安慰他,可以等等看,宝贝如果没有不舒服,可以很快再睡着。
宝贝喜欢的布玩具可以给他安全感。
●宝贝睡觉时,家人不要大声说笑,但一般的说话声音不会打扰宝贝的睡眠,因此不必过于安静。
如果宝贝适应了过于安静的睡眠环境,反而会因为一点儿声音而醒来。
1岁宝贝
睡眠时间:宝贝每晚大约睡10~12小时,然后在白天再睡两小觉,每次1~2小时。
不过,睡眠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
宝贝也会做梦:宝贝睡眠也分浅睡期和深睡期。
在浅睡期,宝贝也会做梦,妈咪能发现宝贝的表情很丰富,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如果只是有表情变化,并没有醒来,妈咪不必管他,让他继续睡;如果宝贝从噩梦中哭醒或吓醒,妈咪就要安抚宝贝,轻轻地拍拍他,低声告诉他:妈咪在这里呢,宝贝别害怕。
帮助他摆脱噩梦的纠缠,重新进入梦乡。
●使用安抚奶嘴能让宝贝很快安静下来,但这不是个好习惯,到了这个年龄应该逐渐戒掉了。
●宝贝已经会站会走了,他的小床栏杆要足够高,否则可能在妈咪不经意的时候,宝贝爬上栏杆跌下小床。
2岁宝贝
睡眠时间:2岁宝贝每天需要13小时睡眠。
通常,他会在晚上睡11~12小时,白天午睡1~2小时。
宝贝有时会拒绝睡午觉:这个阶段的宝贝有了独立意识,爱跟妈咪说不,但只有少部分时候是真的不想睡。
如果宝贝实在不想睡午觉,妈咪也不必勉强他。
白天没有睡觉,妈咪可以让宝贝晚上早睡一会儿。
●很多宝贝睡觉时不老实,踢腿伸胳膊容易把被子踹开,如果妈咪没有及时发现,宝贝可能受凉感冒。
给宝贝使用小睡袋可以解决这个小麻烦。
3岁宝贝
睡眠时间:宝贝通常每天需要睡12小时,其中夜间睡眠10~11小时,白天睡1~2小时。
宝贝贪玩不睡觉:有些宝贝比较贪玩儿,到了睡觉时间尽管已经困得眼皮打架,但就是不肯上床。
对这样的宝贝应该做好睡前工作,早一些让他停止剧烈的游戏,妈咪可以和他玩比较安静的游戏,逐渐过渡到睡眠状态。
●有的宝贝该睡觉时不肯睡,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厕所,要不就是缠着妈咪讲故事,此时妈咪不要训斥或吓唬宝贝,以免给他造成心理阴影。
学龄前膳食:留住营养的烹调方法
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合理烹调: 1. 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调 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受到损失。
做泡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
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
很多油炸食品,比如炸薯条等,经过高温油炸,营养成分基本已损失殆尽。
总之,在制作米、面食品时,以蒸、烙较好,不宜用水煮、捞和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2. 蔬菜的合理烹调 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
比如,把嫩黄瓜切成薄片凉拌,放置2小时,维生素损失33-35%;放置3小时,损失41-49%。
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
包馄饨时,我们总是把青菜先煮一下,挤出菜汁后再拿来拌馅儿,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溶于水进入体内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科学的吃菠菜的方法,应将菠菜加水稍煮后,把汤倒掉,再凉拌着吃。
胡萝卜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
但它们只存在于细胞壁中,必须经过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才能加以利用。
另外,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生吃或者烧汤都不能加以吸收。
最科学的烹调方式是切块和肉一起炖20分钟左右。
3. 肉类的合理烹调 一般来说,肉类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
烹调时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的损失最多,高达60-65%;蒸和油炸损失为45%;快炒亦损失13%。
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为87%;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快炒肉丝仅损失20%。
避免维生素的流失需注意: 1.清洗各类原料,均应用冷水,清洗时间要短,不能浸泡或长时间搓洗。
2.要遵守先洗后切的原则,先切后洗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
3.在饭菜质量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原料尽量切得细小一些,以缩短加热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保存。
4.原料尽量做到现切现炒、现做现吃,避免较长时间的保温或多次加热,可减少维生素的氧化损失。
5.在焯菜、做面食时尽量不加碱或碱性物料,这样可避免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大量损失。
6.在口味允许的前提下可多加醋,这样便于保护维生素,促使钙质吸收。
7.鲜嫩原料提倡旺火快速烹调,缩短原料在锅中停留的时间,这样能有效地减少营养素受热被破坏。
营养学专家建议 可选用橄榄油煸炒绿色蔬菜,β-胡萝卜素的吸收量是蒸着吃的5倍。
而β-胡萝卜素对儿童的视力有保护作用。
尽量用铁锅烹调番茄等酸性食物,它能使活性铁的吸收量超过2000%。
炖汤的时候滴几滴醋,能更好地溶解骨头里的钙质,从而使汤品的含钙量增加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