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吃奶瓶办?教你几招让宝宝快速接受奶瓶

【菜科解读】
很喝母乳的宝宝都不愿意喝奶瓶,但是想给宝宝断奶,又必须要让宝宝先接受奶瓶才能断掉,这让新手宝爸宝妈们很是为难,宝宝就是不愿意喝奶瓶怎么办!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快速的接受奶瓶呢,教你几招。
1、选择合适的奶嘴
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哺乳喂养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
妈妈应根据宝宝的年龄要及时更换奶嘴,以免奶嘴过小增加宝宝吸吮难度,宝宝产生厌烦情绪。
妈妈可以测试看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是不喜欢奶粉的味道,试着挤出母乳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换一个接近母乳味道的牌子试试。
另外可以把奶粉调淡一点或冷一点或热一点试试。
给宝宝喝不同东西应选用不同的奶嘴,比如喝果汁,要准备专门的果汁奶嘴,这样宝宝喝果汁时会比较顺畅。
2、奶嘴口弄大些
妈妈可以用一根消毒过的针在奶嘴上戳一个较大的洞,保证流量比母乳流量大。
对一旦奶嘴放到嘴里就会哭叫的宝宝,这种措施很有效,因为可以让她有一种奶能非常流畅地流出的感觉。
记住让宝宝笔直地坐在你的膝盖上,避免流速过大孩子产生窒息或恐慌。
不要像母乳喂养时那样让宝宝躺在你的臂弯里,奶瓶喂养时这样的姿势让宝宝感觉不适。
如果宝宝出现窒息征象,马上让他挺直身体,但是奶嘴要继续放在他的嘴里。
3、饿出食欲
据说宝宝饿了就会吃的,但一直饿着不好,而且有倔强的宝宝宁可饿着也不吃的。
可以稍微饿饿,给奶瓶前至少两到三个小时不给宝宝任何吃的或者喝的,直到孩子感觉饥饿并有食欲,宝宝饥肠辘辘自然就会吃了。
4、吸引注意
妈妈可以在奶瓶上贴上可爱的卡通图案,以吸引宝宝对奶瓶感兴趣。
或者是用周围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在宝宝意识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吸吮。
5、让别人给宝宝喂第一瓶奶
由妈妈来用奶瓶给宝宝喂奶,宝宝会感到迷惑不解,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直接让自己从乳头吃奶。
所以,妈妈可以让其他人趁你不在的时候用奶瓶给孩子喂奶,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用奶瓶喝奶,而妈妈最好在宝宝喝第一瓶奶的时候离开家,因为就算妈妈在隔壁屋,宝宝也能问到身上的气味,这样就没有效果了。
宝宝不喝奶瓶的原因1.不喜欢硬邦邦的奶嘴这主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奶嘴的材料,另一是奶嘴孔的大小。
如果宝宝的触觉比较灵敏,很容易察觉出奶嘴的软硬。
一旦奶嘴比较硬,与妈妈的乳头有明显区别的时候,等到妈妈再次喂养宝宝的时候,宝宝自然会出现抵触心理,因而会不吃奶瓶,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同样的,奶嘴孔的大小对于宝宝能否舒适地喝奶有着重要的影响。
奶嘴无论过大还是过小都会让宝宝喝奶很不舒服,进而使其拒绝奶瓶。
2.不喜欢奶粉味道如果在将奶粉装在奶瓶里面给宝宝吃,他不喜欢吃;当把母乳装到奶瓶里面给他吃时,他就很喜欢吃。
这种情况说明宝宝不喜欢这款奶粉的口味。
建议妈妈另外挑选一款口味贴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3.宝宝到了厌奶期厌奶是宝宝成长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一旦宝宝处于厌奶期,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粉等乳制品,宝宝都会拒绝,自然也会抗拒奶瓶。
这个时期内,如果宝宝出现不爱吃奶瓶的表现很正常,妈妈们不用焦急。
等过了此阶段,宝宝不爱吃奶瓶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4.宝宝开始娇气了随着月龄增加,宝宝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对外部环境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偶尔闹小情绪很正常。
这个时候,妈妈们应当有原则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不要只想到哄孩子,更不能娇惯孩子。
用安抚奶嘴过度当然这个方法适用于既不接受安抚奶嘴,也不接受奶瓶的宝宝!可以先尝试让宝宝从接受安抚奶嘴开始。
可以平时用安抚奶嘴给宝宝当玩具玩,让她自己吸奶嘴,等到接受了安抚奶嘴以后,再继续尝试让宝宝接受奶瓶,这样成功的机率会大很多!这里建议不要买那种和母乳乳头差别很大的奶嘴,尽量买和乳头相仿的奶嘴,推荐新安怡那种最基础款的奶嘴。
宝宝,你在哭什么,别急,破解10种婴儿啼哭,宝妈带娃更轻松
面对这种情况,家人常说的就是饿了,喂奶。
仿佛喂奶能解决一切问题似的。
小婴儿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哭来发出信号,分不清原因一顿乱喂可不行。
提供10种婴儿啼哭的破译大法,对照一下,看你家娃每次哭都属于哪种呢?饮食篇宝宝饿了:这种哭声带有委屈和祈求的意味,声音由小变大,听上去节奏感很强,不急不缓,当大人用手指去触碰他时,他会马上凑过来吮吸。
掐算下时间,真是宝宝饿了可别等,他在等着你喂奶呢。
吃太饱:如果孩子吃完奶后有吐奶现象,哭声有些尖锐,有时还伴有两腿乱蹬的现象,那极有可能是孩子吃太多了,而且宝妈是否忘记拍奶嗝了呢?吃着费劲:宝宝正在吃奶,过了三五分钟突然毫无征兆地大哭,而且是阵发性的,妈妈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妈妈的奶阵久久没出现,孩子又哭了,这是在抗议他吃着费劲。
而对于喝配方奶的娃来说,是不是奶孔太小,导致孩子吮吸困难呢?口渴难耐:当宝宝嘴唇干燥,或者在哭的间隙伸出舌头,这表明孩子可能是口渴了。
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宝宝是不需要喝水的,除非身体出汗过多,或者患有其他疾病,宝妈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
睡眠篇不想睡:天还没有亮呢,宝妈正在睡眠中,可是宝宝已经醒了啊,不想睡。
这个时候他就会用哭声来抗议,等到妈妈打开灯后,哭声立刻停止了,而且孩子会非常兴奋,毫无困意。
如果孩子白天睡多了,或者作息不规律,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家长要及时纠正,保证宝宝和宝妈同醒同睡。
有点冷:哭声低沉,很有节奏,但肢体动作比较少,去摸摸宝宝的后劲感到冰凉,别怀疑,这是孩子睡冷了,赶紧加被吧。
太热了:宝宝睡觉的时候室内过于燥热,他就会一边哭一边用力挥舞着手和脚,试图驱散热度。
观察下头颈部都是汗水,减少被子孩子就会止哭。
情绪篇害怕:孩子突然大哭,且声音非常刺耳,宝妈一时安抚无果,这很可能是孩子感到害怕了。
排查下周围的环境,独处、动物、黑暗等事物,都容易让孩子受惊。
尿湿:在睡醒一觉或者吃奶后,孩子哭着两腿乱蹬,妈妈要检查下是否宝宝的纸尿裤过湿了呢,宝宝不舒服才会如此。
换上新纸尿裤就好了。
求抱抱:宝宝有时会假哭,隔几秒钟就哭两声,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有时还夹杂着噢、啊的声音,家长走近孩子就会停止。
#p#分页标题#e#你需要考虑下,是不是宝宝躺的时间过长了呢?他这是在求抱抱,别不理我啊!【糖果妈妈寄语】哭对于孩子来说是项运动,能很好地刺激心肺功能发育,促进新陈代谢。
还能带动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
宝宝哭有很多原因,父母一定要学会读懂他的哭声,成为婴语大师。
不要孩子一哭就喂奶,吃奶并不是万能的。
学会有针对性地应对宝宝各种啼哭,这样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保证宝贝心情愉悦,健康成长。
【今日话题】以上这10种哭声,你家宝宝中了几条?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不管真哭假哭,孩子啼哭都有诉求,教你做读懂宝宝心思的家长
小宝宝都喜欢哭,想吃奶哭、想睡觉哭,想让妈妈抱、身体不舒服都是哭,一天到晚总是哭,经常哭的家长心烦气躁,于是给宝宝凶一顿,觉得这娃太不听话了。
其实,宝宝爱哭闹是有原因的,看上去像是假哭也好,或是歇斯底里也罢,他们可能只是在表达一种诉求。
作为刚降临人世的小生命,他们自主活动能力差,也还不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生存,自然有自己的策略。
虽然才当了28天新手妈妈,但真的感觉到宝宝每个行为都有她的理由。
哭唧唧,有时候是饿了要奶喝,有时候是尿了拉了要换纸尿裤,有时候是一个人寂寞要妈妈哄,有时候是想放屁放不出来要妈妈给她揉揉肚子……真的好神奇,猜对她心思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很满。
这是一段新手妈妈说的话,但她真的是一位 擅长读懂宝宝心思的好妈妈。
宝宝爱哭闹有原因,假哭可能是这几个原因新手爸妈可能发现了,有时候宝宝哭的时候并没有眼泪,有时候又是哭几声停顿下再哭几声,还有的时候哭两声看到妈妈过来就不哭了,感觉宝宝就是在假哭。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可能有这几个原因,新手爸妈记着点,可以帮你更好的照顾宝宝。
原因一:新生宝宝的泪腺发育不够成熟出生不久的新生宝宝,经常看上去哭的很凶,甚至还憋的满脸通红,但就是一滴眼泪都没有。
不明缘由的家长就会担心和怀疑,宝宝这是在假哭还是发育有问题?其实,这是由于新生儿泪腺发育还不成熟,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出生一段时间,逐渐发育成熟后,再啼哭时就能看到眼泪了。
但也不排除不正常的情况,比如宝宝的泪腺阻塞,眼泪也流不出来,这种情况可以观察观察,若同时有分泌物,就最好带宝宝去眼科让医生看看。
原因二:通过哭声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前面也说了,小婴儿有自己的生存策略,想要找妈妈时,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可以哭,通过啼哭来引起妈妈的关注。
尤其稍微大一点的宝宝,看到妈妈不在身边时,就会立即大哭,只要看到大人过来了,立马停止啼哭,甚至对大人微笑。
这就是在通过哭声来求关注,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
那爸爸妈妈就要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过来陪陪宝宝;另外平时也要多陪伴宝宝,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原因三:宝宝在表达情绪宝宝虽小,但也有情绪。
其实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情绪了,只不过他的语言和肢体还没有发育完善,往往只能通过哭闹来表示。
经常表现在吃饱了哭,饿了哭,高兴的也哭,不高兴了还哭,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表达情绪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这种情况就好很多了。
家长遇上这种情况,要细心观察宝宝哭闹时所表达的情绪,准确的判断宝宝可能是哪种情况,并及时满足宝宝。
宝宝爱哭闹有原因,宝宝真哭也代表多个意思,家长要懂有时候宝宝啼哭,的确是看着很伤心、很生气,是真的在哭,那这种啼哭有可能是哪些原因呢?我们来继续接着说。
原因一:宝宝有生理需求在宝宝不会说话之前,啼哭就是宝宝表达需求的语言。
那当他饿了、大小便了、困了……有各种生理需求,已经频频给妈妈发出信号了,但妈妈没及时捕捉到,他只能拿出自己的终极大招——啼哭。
因此,作为新妈妈有必要学习些婴语,及时了解宝宝的需求,并及时满足;平时也要细心照护宝宝,避免宝宝使出大招。
#p#分页标题#e#原因二:惊跳反射引起的哭闹惊跳反射,是一种新生儿原始神经反射,一般在宝宝3-4个月左右消失。
当宝宝受到外界刺激时,特别是在睡觉时受到刺激,会突然双手自然举过头顶,看起来一惊一乍的,有时也会大声啼哭。
这种情况大多是正常的,随着宝宝长大,这种反射逐渐消失,这种现象也会缓解。
但是在消失前,家长不仅要了解这种现象,还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尽量给宝宝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还可以尝试 给宝宝裹襁褓,让宝宝有束缚感,也会有所缓解。
原因三:宝宝身体不适引起的哭闹小宝宝的一切需求,都是通过哭声来表达。
当他身体不舒服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哭闹,比如肚子里有胀气时,就会不乖;若是出现肠绞痛时,还会歇斯底里的哭闹。
一般肠胀气和肠绞痛是从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到了这个月龄段,家长要多留意这种情况,并且正确的帮宝宝做好缓解和预防。
如何预防和缓解,京妈的专栏《0-12个月宝宝发育、喂养及护理,很详细,新手家长按月照着养娃》中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家长可以了解学习。
这个专栏有 50多个视频,讲解的是 0-12个月宝宝的养育知识,从出生到一岁,按月讲解,每个月宝宝发育特点、护理喂养常见问题、每个月早教重点和方法、亲子游戏和玩具推荐 等。
详细实用,适合没经验的新手爸妈学习,也适合给家里老人学习,有需求的家长可以购买一份。
原价199,目前活动价只需要49元,没多少钱,却能帮你解决不少育儿难题。
专栏0-12个月宝宝发育、喂养及护理作者:京妈说49币34人已购查看此外,宝宝因为身体不适哭闹,还可能是因为感冒、拉肚子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家长要多观察、会判断。
了解了这些宝宝哭闹的原因后,你这下应该懂了吧,再遇上宝宝哭闹时,就可以对应做出判断,正确的回应宝宝了。
你家宝宝经常哭闹吗,你觉得可能都是哪些原因呢?也欢迎来和家长们分享你的育儿经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