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零下16度,10岁男孩失联:找到后孩子一句话,全场都愣住了……

幸运的是,找到了。
不过,找到后孩子的一番话,令众人沉默了。
事情发生在12月16日。
虽然这天是周六,孩子也没闲着,父母安排了课外辅导班。
按照往常的惯例,小男孩在下午4点多上完画画课后会回家写作业。
然而,男孩妈妈却怎么也等不到孩子回来。
焦急之
【菜科解读】
前些天,河北石家庄发生了一件事:
一名10岁男孩在所住小区走失,200多名热心市民彻夜寻找。
幸运的是,找到了。
不过,找到后孩子的一番话,令众人沉默了。
事情发生在12月16日。
虽然这天是周六,孩子也没闲着,父母安排了课外辅导班。
按照往常的惯例,小男孩在下午4点多上完画画课后会回家写作业。
然而,男孩妈妈却怎么也等不到孩子回来。
焦急之下,只能前往画室询问。
可画室的老师却说早就下课了,小男孩妈妈又找周围的亲朋好友问了个遍,都说没看见她的孩子。
此时天色已经黑透,室外零下16摄氏度。
下课不回家也没有找朋友玩,又能去什么地方?
小男孩妈妈连忙报了警,又查了附近的监控。
发现下午4点30分,孩子确实从画室走了出来。
但他并没有回家,而是小区里玩了一会,随后在傍晚6点38分离开了小区。
孩子离开小区,迟迟联系不上,这让父母的心沉到了谷底。
当天晚上10点半左右,一家人又对外贴出寻人启事,还联系上了搜救队,请求大家帮忙找孩子。
好在大家都很热心。
这个夜晚,不但救援队和民警出动了,还有200多名小区居民共同参与了走失男孩的搜寻过程。
零下16度,寒风刺骨,搜救人员开启了以小区为中心向四面扩散的地毯式寻找。
用救援队队长的话说:
能找的地方几乎都找了,还是没见人影……
就在小男孩父母陷入绝望的时候,喜讯终于传来:孩子找到了!
次日早晨7点半,在附近小区一户居民家的阳台底下,找到了这个小男孩。
被发现的时候,孩子脸颊、鼻子冻得红通通,抱着腿瑟瑟发抖。
但是,意识十分清醒。
搜救队当即把孩子送往医院。
好在,孩子只是觉得冷,没有生命危险。
看到孩子平安,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寒冷的天气,为什么孩子宁愿待在外面也不愿回家?
据参与救援的队员透露,孩子不愿意面对父母,所以抗拒回家。
孩子学习挺好的,家里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给报了美术、数学、钢琴等,课外班太多了。
家里望子成龙,没想到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很大。
望子成龙是好事,但凡事过犹而不及。
难以想象,孩子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才会宁愿待在外面挨饿受冻,也不愿回家。
河北石家庄10岁小男孩离家出走事件,让我想到了那个因没考上985大学,遭父亲家暴的16岁天才少女。
女孩父亲姓吴。
父母早年离婚,女孩跟随父亲生活。
也许是因为婚姻的失败,吴父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儿考上985高校。
似乎这样,他失败的人生就能重返辉煌。
2022年,16岁就参加高考的小吴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
虽然不是985,但也没有人会说她不优秀。
毕竟她才16岁,实属跳级小天才。
但吴父却非常不满意。
他无法接受女儿才考了个一本的事实,要求女儿必须复读,直到考上985高校为止。
从小被父亲控制着长大的小吴,敢怒不敢言,只能答应父亲复读。
可她没想到,自己明明已经答应复读了,等到学校开学,父亲却不让她去学校上课。
对此,吴父的回答是:
学校老师教的如果有用,你就不至于连个985都考不上。
这一年,我亲自教你。
吴父辞掉工作,专门在家教小吴功课,还限制小吴自由。
他禁止女儿与外界交流,看着满头长发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便拿剪刀强制剪掉女儿的头发。
他还不让女儿吃饱饭,大冬天让女儿洗冷水澡,美其名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
当此事被外界知道后,非议随之而来。
吴父却理直气壮地说: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女儿一心读书,不要在打扮上‘浪费’时间,为了让她拥有更加坚韧的人格……
他口口声声说为了自己的女儿,却从未关心过女儿活得累不累。
他不明白,过于厚重的爱,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
正如周国平所说:
父母无权决定孩子的未来,因为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
让孩子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年纪变成一个满怀心事的大人,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失败。
#p#分页标题#e#电视剧《小欢喜》
孩子的心理世界是天真的,同时也是容易走极端的。
他不像成年人,遇到绝境会自我化解,从困境中走出来。
可是,很多成年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似的树叶。
你能接受桃花和荷花的颜色不一样,你能接受梅花和杏花的气味不同,为什么就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呢?
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同。
正如董宇辉所说:
不要担心你家苹果比别人家熟得晚,那是你家苹果比别家的甜,要学会有耐心,等待花开 、果熟的时间。
曾看过一段令人动容的视频。
山东青岛,某小学开家长会。
一个差生的父亲,被邀请到讲台上发言。
这位父亲上台后,先是道了个歉:
我的儿子是个‘学渣’,给我们班严重拖了后腿,我深表歉意。
接着,他话锋一转:
虽然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
话音落地,台下一片安静。
接着,这位父亲又淡定地说:
这是因为我的儿子心理特别强大,他学习成绩这么差,依然能吃能喝能玩能睡,比我一个成年人心理素质都强。
走向社会后,一个人心理强大和情商高,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后,这位父亲感谢了一下各科老师。
不过,还要感谢各科老师们,在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培育之下,我的孩子竟然有时候也能够考及格了。
我看到了我的孩子在进步,我认为他今后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
#p#分页标题#e#发言结束后,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位父亲坦诚地告诉大家,就学习成绩而论,自己的儿子就是个学渣。
不过,学习成绩差不代表就一定没有未来。
在他看来,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孩子将来是要走向社会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试问,在这个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的社会,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像这位父亲一样清醒、豁达呢?
前面提到的诸多案例,道出了一个真相:
压垮父母的,不是作业,而是望子成龙的那份心。
那份爱太过沉重,压弯了孩子的脊梁,也压垮了自己。
其实,我能够理解每一位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心情。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没有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因为想要他们过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所以用尽全力托举。
但我更能够理解那些普通的孩子。
他们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想让父母为之自豪,而是他们和父母一样,也拼尽了全力。
当你拼尽全力,却还是达不到理想预期的时候,一定很难过吧。
更令人难过的是,最亲的人还要在伤口上撒把盐,把你逼上绝路。
我想,这是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重量。
批评和责备孩子,是最无效的方式。
因为你永远也无法知道,孩子紧绷的那根弦什么时候会断。
就好比那个离家出走的10岁小男孩,我想,他消失的那个夜晚,一定是父母最绝望的一个夜晚,更是孩子最无助的一晚。
幸运的是,孩子找了回来,身体健康。
否则呢?
我想,那个代价一定是父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史铁生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
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
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罢了。
这段话,放在父母教育孩子身上也很适用。
当孩子有考一本的资质时,你就会拼命鞭策他考985;
可有些孩子生来体弱多病,家长会想,孩子这辈子只要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仔细想想,人所面临的所有困境,都是因为无休止的欲望造成的。
每当你觉得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优秀的时候,不妨从自己身上找一下原因。
毕竟孩子也从未抱怨过我们的平凡,不是吗?
真正的爱,绝不是打压。
而是明知他生来普通,却还是愿意花费心血,用一种适合他的方式,助他成长。
正如那句谚语所说: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笨鸟,但给孩子递矮树枝的,不是上帝,而是父母。
只有父母的用心和爱,才能够让孩子意识到:
即便我没有那么出众,仍然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地活着。
很多孩子可能做不了神童也做不了天才,但我相信:
他们最终会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一奇怪金属块落入德国境内 深夜砸穿民宅房顶
目前,这一物体的来历仍然不明。
近日,德国勃兰登堡州哈维尔兰县(Havelland)出现一件怪事。
一个10厘米长、5厘米宽、2厘米高的金属块从天而降,把一个民宅的屋顶砸出个窟窿。
住在这栋房子里的斯文·菲尔伯格(Sven Fehlberg)称:“那声巨响就好像爆炸一样。
事情大约发生在凌晨4点半左右,我被惊醒后,就打开屋门向外看。
但除了一片漆黑外,我什么都没看到。
”菲尔伯格的邻居也听到了巨响。
天亮之后,菲尔伯格从屋外看到了屋顶上的那个洞,并立即通知了房东。
那个金属块最后落在了草坪上,看起来是由某些合金组成的,相对于它的体积来说,其425克的重量已经很大了。
现在,这个物体从哪儿来以及为何会在此出现仍然是个谜。
欧洲航天局(ESA)表示,这一物体不太可能是太空垃圾,因为如果其来自外太空,就会像俄罗斯的火星探测器“福布斯一土壤”(Phobos-Grunt)那样在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磨损,而事实上,这个金属体的棱角很分明。
旅行中找回最初的自己的文案旅行三十年的女作家深夜发文
这位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女作家,旅行了30年,并用20年的时间,写了12本书。
她在微博里这样写道,这本书快递到我家的时候,正是独自在家的傍晚,我听了一支歌,ninasimone的《丁香酒》,喝了一杯酒,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旅行了三十年,出版了12本书,到底怎样看世界呢?我想,这个世界很美好。
最早以儿童文学写作出道的陈丹燕,曾凭借《女中学生之死》《当有人遇到不幸》在文坛展露头角。
后来,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越发有兴趣的她逐渐开始尝试“城市书写作”。
陈丹燕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聆听了一个个弄堂、一扇扇石库门背后的故事。
她书写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红颜遗事》《外滩、影响于传奇》《永不拓宽的街道》等一系列书籍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的深度探索。
她从“流变的上海”、“女性的上海”、“审美的上海”、“理想的上海”等不同角度来思考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表达自己对理想和现实的困惑以及精神故乡的感悟。
其中,《上海的风花雪月》一书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发行十六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