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铅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推铅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菜科解读】
一、我国推铅球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现代推铅球运动始于20世纪初,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人而来的。
1907年,在南京举行的“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上就已出现了“投送铁弹”的比赛。
在1910年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铅球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在1930年举行的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上,女子铅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32年,我国开始使用世界统一重量的铅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推铅球运动发展较快。
1986年,辽宁运动员马永丰第一次突破18米,随后他连续八次改写自己创造的纪录,并将成绩提高到19.78米。
2005年,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张奇以20.15米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
2009年12月,上海运动员张竣在东亚运动会上以20.41米的成绩打破了赛会纪录。
2012年,张竣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男子铅球比赛的第一人,他也是中国第一个采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运动员。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男子铅球还处于较低水平。
新中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很快。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我国女子铅球运动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李梅素、黄志红、隋新梅等优秀选手。
其中,黄志红连续夺得1989年世界杯和1991年、1993年世锦赛金牌,以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铅球比赛银牌。
2012年,巩立娇、李玲、刘相蓉三位选手进入伦敦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巩立娇以20.22米摘取铜牌,李玲、刘相蓉分别取得第四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
二、推铅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一)运动员选材的发展趋势
铅球运动员的选材正向着“大型化”和成绩“模式化”方向进行。
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身高多在1.90米以上,体重多在120千克以上;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高多在1.80米以上,体重多在90千克以上。
选材时,除了要考虑运动员的体形外,还要根据影响铅球成绩的主要因素构建的体能、技能等成绩模型进行选材。
(二)推铅球技术的发展趋势
(1)技术动作简单明快,强调动作的实效性。
(2)强调动作的整体性。
(3)注重完整技术的速度节奏。
(4)充分运用肌肉的生理特点。
(5)重视最后用力阶段身体中心部位完成动作的速度。
(三)推铅球训练的发展趋势
(1)重视运动员早期的技术训练。
(2)注重成绩模式训练法的运用。
(3)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和强度,并注重训练强度优先原则。
(4)重视发挥训练中诸因素的总和效应,强调训练的整体效益。
(5)重视训练的科研保障,实现科学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