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火灾原因 凉山火灾原因是什么引起的

【菜科解读】
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凉山大火原因的问题(凉山大火是什么引起的)。
下面是小编对这个问题的总结。
让我们来看看。
一、四川凉山火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最近四川凉山的森林火灾造成许多消防队员牺牲。
从前方传来的消息来看,很多人都在为此事默哀。
很多人都注意到,去年几乎同一时间,同一个地区,也就是凉山,发生了一场火灾,很多消防员牺牲。
那么火灾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气候和地理位置原因
大陆东部分布着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风影响,这是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的。
这种现象在四川西部和云南受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很大。
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干湿状况明显。
另一方面,从降水时间来看,西南地区冬春季也是干旱期,降雨非常稀少。
另外,从空之间的降水量分布来看,降水量有自东向西减少的趋势。
冬春季节,气温逐日升高,因此在3、4月份,川西进入火灾高发期。
二,植被覆盖的原因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东西部的交界处,形状和结构非常复杂。
位于川西南横断山脉东北边缘,以四川盆地和云南省中部高原为界。
位置和形状崎岖不平,山谷很深。
凉山州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云南松,是一种根系深、耐光性强的乔木。
这棵树虽然是常绿植物,但一年四季都有落叶。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松林中,往往堆积着几十厘米的枯死松树,气温高时极易燃烧,引发火灾。
春季是我国南方的雷雨季节,林区容易引起雷电,这是火灾的原因。
去年的凉山大火最终被确认为雷电雷暴,起火点是一棵80年的云南松。
在夏季这样干燥炎热的环境下,森林植被几乎枯竭燃烧,遇到火源就迅速燃烧,导致大火。
这是火灾的自然原因。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往往显得渺小。
我们无法改造自然,只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我们无法改变凉山炎热干燥的气候,但我们可以控制火源,避免火灾发生。
二。
梁山大火是怎么发生的 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
30名扑火人员牺牲,其中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
截止4月2日6时30分,火场已没有明火,火场基本得到控制。
什么叫"林火爆燃"?
爆燃火是一种火灾在蔓延过程中,遇到复杂地形,丰富的可燃物或大风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就可能出现类似爆炸式的燃烧现象。
森林爆燃火是瞬间爆发,威力极大,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
据国外文献报道,火发展到极为猛烈的时候,爆燃火温度能达到1000℃以上,火焰达到30米以上。
发生到这种程度,如果地面有扑火人员身处其中,就会受到高温灼热、烟雾熏呛,加上冲击波,扑火人员难以脱身,来不及反应,所以往往就可能造成大的伤亡灵
近期森林火灾频发,多部门联合发布2019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
此外,3月29日,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王陶乡郭家坪村发生一起重大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后,先后有来自中部战区空军、陆航某部和山西通用航空等部门的10架直升机在一线展开作业。
目前火灾扑救取得重大进展,火场西北线、北线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已无明火。
而3月30日中午,北京市密云区也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很快向平谷区蔓延。
3月31日上午,密云、平谷区域山火已被扑灭,总过火面积约640亩。
2019年4月1日晚上6点,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2019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预计2号至8号,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四川南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将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要切实加强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事件频发, 2018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478起,受害森林面积16309公顷,因灾造成人员伤亡39人。
2017年我国一共发生森林火灾3223次,其中重大火灾4次,较大火灾958次,一般火灾2258次。
火灾总面积达到44428.4公顷,受害森林面积达24502.43公顷,森林火灾伤亡人数达46人。
三。
四川凉山大火“爆燃”是怎么回事?
3月30日下午5点左右,四川省凉山州李二村发生严重森林火灾。
3月31日,消防官兵和当地群众奋力灭火时,因风向和方向突变导致“爆燃”。
截至目前,30人遇难,包括27名消防官兵和3名当地消防员。
前几天,我们可以从各大媒体平台看到这个令人悲伤的消息。
本来可以不那么灾难性,但是因为“爆燃”的影响,会有人不解。
“爆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危害这么大?其实爆燃是 *** 燃烧的简称,类似于我们平时听到的“轰燃”。
往往在短时间内瞬间产生特别大的火球,导致短时间内温度极高。
农村的孩子可能深有感触。
农村深秋,河两岸会有很多干草,往往比较密集。
这时候有火源就会猛烈燃烧。
也许火苗大的时候会是一闪而过,但如果你离得近,就会感受到它的高温。
这叫“爆燃”。
如果有的人还不明白,那我们再想想。
如果角落里有很多棉絮,这
那么为什么会有爆燃呢?原因有二。
之一,森林里会出现各种丛生的低于丛生数量的草。
一丛丛的草年复一年地生长,每到冬天就枯萎腐烂,在森林表面形成一些可燃气体。
这些气体一直存在于地表,每年随着一丛丛草的腐烂不断产生。
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像天然气一样迅速燃烧,产生巨大的热量,瞬间形成巨大的火焰。
这些气体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是完全密闭的环境,可能会引起爆炸。
第二个原因是森林中的地形复杂多样,山谷、山脊、马鞍等相对封闭的地形划分空较为常见。
发生火灾时,火势会随着草蔓延。
当遇到上述复杂地形时,火在这些地形的某一部分仍会燃烧,但由于地形封闭,其他部分的可燃物质会同时被火源均匀烘烤。
当这些物质达到燃点时,就有可能发生。
爆燃的后果是什么?首先,我们这次学到的教训。
刚才我们提到爆燃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火焰。
这种突如其来的火焰会对消防员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火焰可能进入救援人员的呼吸道,烧伤到达的部位。
大量气体和腐败物质燃烧引起的爆燃,必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一时间弥漫于所有燃烧区域,致使施救人员因有害气体中毒而死亡。
然后会有大范围的热浪,也会对救援人员造成烧伤和烫伤。
最后,爆燃现象还会造成当地地面植被和树木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果没有大风,不会造成迅速蔓延和爆燃。
这也给救援人员上了一课,包括我们每一个人。
对于救援人员来说,以后出门报警救援时,一定要提前勘察好地形。
灭火时,他们应尽量站在不易发生爆燃的区域,对整个火灾进行分析,避开山谷、山脊、马鞍区等容易发生爆燃的复杂区域,科学灭火,减少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这对当地人来说是一个教训。
这反映了当地人民和干部帮助消防官兵灭火的愿望。
然而,在灭火前采取保护措施是必要的。
此时最重要的是做好人员从火灾易影响区域的转移工作,逃生时注意避免爆燃的影响,比如尽量跑向河流、道路等空开阔地带
同时,不要试图在山谷、马鞍、河流中避险,因为这些区域容易引起爆燃。
同时,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也看到了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如果其他地方发生火灾,要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前爬行。
必要时,我们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冲出火灾现场。
除了悲痛,我们还应该思考火灾的原因。
小编认为,这与有关部门对森林防火知识宣传不够、对森林火灾保护和监管不力、森林附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有直接关系。
希望下一步的森林防火安全不只是喊出来,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做宣传,去巡逻,去教育,避免这样的灾难发生。
其他林区也应该以这次灾难为镜,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四。
梁山大火是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