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瘘?得了肛瘘一定要手术吗?医生告诉你实情,别逃避

常见的
【菜科解读】
28岁的刘先生是一名技术员,平时工作非常忙,加班熬夜是常态。
一直以来,刘先生都有痔疮的毛病,他也时常会备些药膏应急。
但就在半个月前,刘先生肛周出现持续性疼痛,用痔疮膏也不顶用。
他慌忙来到医院。
经过检查,刘先生被确诊肛瘘,而且病情很严重,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期间,医生发现,刘先生的肛周脓肿溃烂已经侵蚀了肛周非常多的组织,屁股几乎被“掏空”。
经过很长时间的手术,刘先生才从手术室推出来。
为什么刘先生的病情会如此严重呢?其实这跟他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刘先生每天平均上班时间是9个小时,而且基本是坐着,再加上他经常无辣不欢,正是这些不良习惯导致了肛瘘。
肛周出现脓肿别轻视,小心拖久变肛瘘!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形成的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
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肛周疼痛、肿胀、发热,并伴有明显异味。
大部分患者均需手术治疗,术后予以抗感染、坐浴换药等综合治疗。
这个病本身并不严重,只要患者及时的接受正确的治疗,治疗后再加以适当的护理,是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的。
但如果出现肛周脓肿却不加以重视,任由发展,那最后可能发展为肛瘘。
与疾病初期能快速痊愈的治疗效果不同。
一旦肛周脓肿发展为肛瘘,其治疗难度会增大,术后容易反复,病人自身也遭罪。
除了肛周脓肿,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肛瘘!
1、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肛周脓肿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如果自身状况较差导致切口愈合不完全,也会加大形成肛瘘的风险!2、炎症性疾病:例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病可能会引起脓肿和瘢痕,最后引发肛瘘。
3、其它:肛腺感染、肛门损伤、肠结核,结核杆菌、放线菌所形成的脓肿,克隆氏病难自愈形成特殊性肛瘘,肛门、直肠附近的外科术后感染等等。
患有肛瘘怎么办?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治疗肛瘘最终目的是使瘘管正常引流,方便排便。
目前临床上的治疗多采取手术疗法,主要为以下两种:
1、瘘管切开术:手术原则是把瘘管全部切开,有必要时会同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切除,让伤口从基底往上逐渐愈合。
使用该方法治愈率较高,且复发率底,但是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
2、挂线疗法:挂线疗法本质上是利用挂线的紧箍作用来结扎组织,使其缺血而坏死,再逐步分离后愈合。
该疗法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导致大便失禁,医生会根据患者瘘管深浅、曲直来选择是否使用该疗法。
除了手术,临床上还有药物疗法,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中药外敷,比较适合肛瘘急性期的患者,特别是局部肿胀疼痛患者,第二种是中药熏洗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疗法进行治疗。
肛瘘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肛肠疾病,当患者形成瘘管,就会流出脓液、血水、粪水产生强烈的恶臭味。
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过程也较为麻烦,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会有大便失禁、败血症、肛门功能失禁等等严重后果。
所以要对肛周脓肿跟肛瘘有清醒的认知,不要把肛门卫生或肛门的异样当小事,应多加注意,及时就诊很关键。
参考资料:
[1]肛周有小包多是脓肿 臀部长小疖子不要动手“挤脓”.环球网.2014-8-14
顺产肛门水肿如何消除
顺产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和肛门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发水肿。
水肿通常在产后1-2天内出现,多数情况下会自然消退,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局部冷敷:产后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敷垫敷于肛门周围,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冰袋以防冻伤。
2、温水坐浴:产后24小时后,可进行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温水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坐浴后可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药物治疗:若水肿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如复方角菜酸酯栓、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具有消炎、止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同时,可口服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服用。
4、饮食调理:产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肛门加重水肿。
5、生活习惯: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
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局部摩擦。
顺产肛门水肿是常见现象,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缓解症状。
若水肿持续不消或伴有剧烈疼痛、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并发症。
产后恢复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身体快速康复。
身体出现水肿非常的常见,有些人晚上睡觉之前喝太多的水,早上起床的时候会感觉身体有些水肿。
水肿让我们的身材看上去像是肥胖了一圈。
那么吃哪些食物... 割完包皮后出现水肿是正常现象,通常由于手术创伤和局部组织反应引起,可通过冷敷、保持清洁和避免剧烈运动来缓解。
包皮环切术后,局部组织受到创伤,血管和淋巴管受损,导致体液积聚在手术区域,形成水肿。
水肿通常在术后1-2周内逐渐消退,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恢复时间不同。
1、冷敷:术后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敷包轻轻敷在手术区域,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冷敷时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冰袋。
2、保持清洁:术后需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液。
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摩擦。
3、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减少局部充血和水肿。
建议多休息,保持平躺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肿胀。
4、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
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术后疼痛。
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5、饮食调理:术后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和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伤口愈合。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局部充血和不适。
6、定期复查:术后需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如发现红肿加重、渗液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割完包皮后出现水肿是正常现象,通常会在1-2周内逐渐消退。
通过冷敷、保持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缓解水肿和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注意饮食调理和定期复查,确保恢复顺利。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白带异常可能导致包皮水肿,主要与感染、炎症或卫生问题有关。
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和改善生活习惯。
1、感染因素白带异常通常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念珠菌感染、滴虫病或细菌性阴道炎。
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至男性生殖器,导致包皮水肿。
治疗上,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如抗真菌药(氟康唑)、抗生素(甲硝唑)或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2、炎症反应白带异常引发的炎症可能通过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至包皮,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和水肿。
炎症性包皮水肿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和局部冷敷,以缓解症状。
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卫生问题不良的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白带异常和包皮水肿。
例如,不洁性行为、共用毛巾或内衣等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改善卫生习惯是关键,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生殖器,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穿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定期更换。
4、其他潜在原因白带异常和包皮水肿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如糖尿病或免疫系统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削弱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若怀疑存在基础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进行血糖监测或免疫功能评估。
白带异常导致的包皮水肿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和改善生活习惯,大多数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性伴侣越多,越容易得癌症?5种癌症与性生活有关,劝你悠着点儿
性伴侣数量越多的人,罹患癌症的风险也越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往下看! 一、剑桥大学研究:性伴侣数量与患癌风险相关剑桥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等7个机构进行过一项跨国合作研究,发现一生中有10个或10个以上性伴侣的个体患癌症的风险或许更高。
研究针对英格兰地区平均年龄64岁的2537名男性与3185名女性进行了调查。
通过受试者报告自己一生中拥有的性伴侣数量,菜叶说说,将其分成四组,分别为0~1;2~4;5~9;10或以上。
同时,受试者分别对自我健康进行了评价,且报告了自身罹患慢性疾病的情况。
随后,研究人员用逻辑回归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并根据社会人口统计学、健康相关的协变量进行调整。
结果发现:①女性受试者性伴侣数量大于等于10个的,相较于0~1个的罹患癌症的风险上升了91%。
②男性受试者报告有2~4个终生伴侣的相较于报告0~1个的罹患癌症的风险上升了57%。
报告性伴侣数量10个及以上的,罹患癌症的风险则上升了69%。
基于上述结果,研究人员认为,癌症风险的增加可能是由那些已知与性传播感染有关的类型引起的。
二、5种癌症与性生活有关,劝你悠着点儿HPV病毒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只要是有性生活的人,都可能会感染HPV病毒,不论男女。
而持续性感染高危型HPV,很可能诱发多种癌症。
1、宫颈癌HPV病毒可引起人体皮肤黏膜上皮增生,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感染。
但大部分的HPV病毒感染后可在2年内自行清除,仅有少部分的女性体内病毒会持续对宫颈带来刺激,最终诱发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发生。
过早进行性生活以及拥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更容易罹患宫颈癌。
因年龄较小的女性下生殖道发育尚不成熟,宫颈对于病毒、致癌物质敏感性更高,且抗病能力较差,很容易让宫颈暴露于危险下,继而增加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而拥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HPV病毒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在发生感染后罹患宫颈癌的风险也会随之提高。
2、肛门癌数据显示,肛门癌的发病率为1/10万,大约有9成的肛门癌发生与HPV感染相关。
研究发现,宫颈和肛门部位的HPV感染型别高度一致。
发生HPV病毒感染后,病毒会持续不断对肛门带来刺激,容易因此而诱发炎症、癌变。
在有肛门性交的男性人群中,肛门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达到了35/10万,这类人群属于肛门癌高危人群。
3、阴茎癌阴茎癌最常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包茎、吸烟、炎症刺激、性伴侣数量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均是促进阴茎癌变的因素。
数据显示,50%的阴茎癌患者病变组织中检测出16和18型HPV,患阴茎癌的男性其配偶发生浸润性宮颈癌的危险性增加了2.8~6.7倍。
4、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身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罹患前列腺癌的患者具有初次遗精年龄小、性生活年龄小以及HPV病毒感染率较高的特点。
男性一旦感染HPV16、18、33等高危分型,可能会影响到肿瘤基因的变化,继而进一步诱发前列腺癌。
5、口咽癌没想到吧?口咽癌竟然也与HPV感染有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有70%的口咽癌由HPV引起,咽后壁和扁桃体都与HPV感染相关,是男性中与HPV相关的最常见癌症。
HPV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人体,口咽部黏膜上皮也是容易被侵犯的部位之一。
不洁性生活容易让HPV病毒接触到口咽部,继而会发生HPV感染,最终诱发肿瘤。
三、性生活注意4点,疾病不敢来适当进行性生活可给健康带来一定好处,但很多疾病的传播也是通过性生活来的。
在进行性生活时,要注意做好这些事情,尽可能预防疾病传播。
1、性前检查性前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帮助发现病毒,提前预防被感染。
建议男女双方都进行常规血液检查、泌尿生殖系统常规检查、生殖器检查以及四项基础传染病检查。
2、做好安全措施#p#分页标题#e#同房过程中佩戴避孕套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帮助预防90%以上的性传播疾病。
但在使用避孕套时要注意方法正确,不当的使用方式也可能会导致佩戴无效。
3、不宜太“生猛”性生活时太过“猛烈”可能会导致包皮系带撕裂、阴茎白膜破裂、阴唇红肿以及阴道撕裂等问题出现,在同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道适宜。
4、事后清洁房事结束后,男女双方的私处上都会残留分泌物、汗液等物质,没有及时清洁的话无疑是在给细菌滋生提供温床。
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本身尿道较短,没有及时清洁的话很容易让细菌趁虚而入,诱发尿道炎等发生。
小艾在此提醒,性生活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日常一定要多加重视该问题。
参考资料:[1]Igor Grabovac, Lee Smith, Lin Yan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diseases and number of sexual partner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BMJ Sexual & Reproductive Health (2019), DOI:10.1136/bmjsrh-2019-20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