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几天算正常?月经推迟了10天办
![](/uploads/0baike/6.jpg)
【菜科解读】
月经是伴随着女性一生的重要伙伴,月经的健康状况其实就是反映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很多女性都会出现月经推迟的现象,一般月经推迟10天以上就是属于月经不调了,那么,月经推迟几天算正常?月经推迟10天怎么办?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
月经推迟几天算正常
医生们一般认为,月经推迟一周左右都属于正常情况。
事实上,每个人的月经情况各不相同,临床上发现月经推迟3-5天通常都没什么问题,多数跟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改变等有关,而不关于怀孕或其他妇科疾病。
一旦月经推迟超过10天,正常育龄女性则因首先考虑怀孕的可能,排除怀孕之后再去妇科排除其他疾病。
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月经推迟十天以上是月经不调的症状之一,一般来说,月经推迟或提前一个星期是正常的现象,如果超过一周就要考虑到其他的原因或是身体是否出现问题了。
但有的人月经周期不稳定,会有提前或是推后现象。
在这个周期基础上其实提前几天或是推后几天都不必焦虑,都是正常现象。
看月经是否推迟,最主要的是要看月经是否规律,如果每个月月经间隔时间都不一样就要引起注意。
月经推迟的原因
1、卵巢因素:月经推迟可能是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如果长时间月经推迟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女性要多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
2、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肺结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身体营养缺乏,从而会引起女性月经推迟的情况。
3、精神原因:精神过度紧张、忧伤、气恼等异常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女性月经周期,从而会引起女性月经失调。
4、药物因素:服用避孕药是女性常用的一种避孕方式,而避孕药中含有一定的激素成分。
特别是紧急避孕药,激素剂量较大,服用后会影响到体内雌激素以及孕激素水平而扰乱经期。
除了避孕药,其他一些激素型药物的服用也存在致月经失调的风险。
5、内分泌紊乱
人的内分泌系统主控激素的分泌,而月经的正常来潮离不开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正常调节。
如若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的正常分泌水平以及相互之间的这种调节关系很容易被打破,进而引起月经失调的出现。
月经推迟了10天怎么办
1、如果平时有性生活,并且不能保证避孕百分百成功,出现了月经推迟10天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到怀孕。
尤其本身经期正常时突然出现月经推迟并且已经推迟10天左右,同时伴随着乳房变大、变敏感,甚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以先用早早孕测试纸测试晨尿,看看是否是阳性反应。
如果有强阳反应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一下B超检查,确认是否是宫内妊娠。
如果是药物原因,那么,女性在服用药物时,最好咨询医生,切勿自行滥用药物。
2、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失调,比如月经推迟但是有月经快来的症状,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女性朋友可以考虑去医院做一下内分泌检查,然后,可以根据内分泌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而有些女性的月经推迟、内分泌失调是因为宫寒、血瘀、身体虚弱、肾气不足等因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时不能总是使用激素类的西药,还可以服用一些具有补气养血、暖宫驱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调养治疗。
3、月经推迟的女性,同样要积极做好饮食调理措施,这也是有效的改善方法。
平时要多吃一些清淡以及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食品,比如各种五谷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豆类和豆制品、菌菇类以及海藻类食品等等。
其次,要及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节食、抽烟喝酒、吃太多油腻食物和包装食品等。
另外,平时不能随便服用滋补类药品以及含有激素成分的补品、药品,否则也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月经推迟。
4、因情绪压力过大导致的月经推迟,女性也应该尽量放松精神状态,不要因为目前遇到的一些状况而过度担心,而是应该积极通过有效方法缓解精神压力,才能促使月经恢复正常。
5、如果是因为疾病因素导致的,要尽早治疗身体慢性病,早治疗能降低疾病带来的伤害,如果出现身体异常,需要尽快检查,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上就是有关月经推迟几天算正常,月经推迟了10天怎么办的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分娩疼痛和月经疼痛不一样 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吗
分娩疼痛和月经疼痛有什么不一样从疼痛性质上说:月经痛:多数是子宫痉挛痛或坠胀性疼痛,一般感觉到肚子“抽疼”,而且是持续性的疼。
痛经同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这种疼痛吃止痛药能明显缓解。
分娩痛:分娩的疼痛主要是子宫规律收缩性疼痛,疼痛时整个肚子会发紧变得硬邦邦,子宫收缩力由上到下传到至整个肚子,因此疼痛范围更广。
每次收缩疼痛持续约30-40秒,然后停止收缩,几分钟后再次出现收缩痛。
另外,骨盆肌肉和子宫韧带也都参与“产痛”的形成。
痛感呈持续性加重,有时出现腰疼症状。
分娩痛用止痛药常常效果欠佳,需用到麻醉类的药物才能够止痛。
从疼痛程度上说......生孩子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大痛苦,犹如十根肋骨同时断裂,一般疼痛程度能达到8-10级。
而绝大部分的月经痛并不严重,疼痛强度在5级以下。
所以,从疼痛程度上来说,分娩痛会更疼。
由于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同,敏感度也不同,所以对分娩痛的感受也不一样。
有的孕妈妈感觉分娩不是很疼,能忍受,比较轻松的生下宝宝。
而多数人则是疼的死去活来的,生完宝宝后发誓再也不生了。
两者虽然不一样,但是也有相似之处。
两者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是子宫产生的疼痛感,但是产生月经痛的子宫很小,像拳头大小,因此疼痛感在小肚子附近。
产生分娩痛的子宫很大,犹如西瓜大小,疼痛的范围是整个肚子。
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吗不一定。
有些女性生了娃,真的就解决了痛经的问题。
但也有一些女性,生完孩子依然痛经,甚至更严重了。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一部分原发性痛经、物理原因导致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等,有可能在生娃之后得到缓解。
但部分因剖宫产出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反而会在产后月经恢复后开始痛经。
生娃过程还可能造成宫颈、宫腔粘连,导致经血不能顺畅排出,也可能加重痛经。
经期到底该不该忌口 月经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
那么经期到底该不该忌口?月经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经期到底该不该忌口“大姨妈期间特别想吃甜食”“听说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月经确实会给女性的食欲、体重等会带来一些影响。
在饮食方面,可以结合个人体质适当做出调整。
通常来说,经期建议少吃以下几类食物。
1、酒精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尤其对一些本身经期血量较大或经期较长者,饮酒会加剧出血。
经期尽量避免饮酒过多。
2、甜食痛经主要是由于子宫过强收缩和血管挛缩导致的。
甜食中糖分含量较高,会抑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而这两种营养素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有人认为经期多吃点甜食也不会胖,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
月经期间基础代谢并不会提高,经期如果进食过多,摄入的热量过高也会转化为脂肪储存。
3、酸味饮品清凉解渴的柠檬水、酸梅汁,促进消化的果醋,月经期间都不宜多喝。
中医认为,酸入肝,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会将身体耗散的气、血、津液收敛。
喝太多带有酸味的饮品,会使月经期间的经血量减少。
4、辛辣油腻的食物在月经来潮前的两周,尤其是经期前一周,容易出现脸上冒痘、出油、皮肤粗糙等问题。
经期前一周,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包括烧烤、油炸、辛辣、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使肌肤的油脂分泌更旺盛。
月经期间哪些事情不能做1、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月经期间,精力、体力、抗病力都有所降低,不宜进行赛跑、跳跃等剧烈运动和繁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或加重腰酸腹坠、经量过多等。
2、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咨询医生经期是否需停用,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3、游泳和盆浴。
经期子宫颈口会微微张开,以利于经血流出。
这时游泳和盆浴,很容易使细菌进入子宫内腔导致炎症。
4、捶打腰背。
经期盆腔充血,腰部会有些酸胀感,若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背,会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后创面的修复愈合,导致流血增多、经期延长。
5、拔牙或手术。
月经期间凝血功能下降,这期间拔牙或手术有可能引起出血较多,伤口不容易愈合。
此时可否进行手术或拔牙,应与医生沟通。
6、高声唱歌。
月经期声带会充血水肿、容易疲劳,若不加控制地高声大叫或引吭高歌,容易引起声音嘶哑,甚至会对声带造成永久性伤害。
7、性生活。
经期过性生活难免将病菌带入阴道,逆行而上造成宫内感染、输卵管炎症,机械性刺激还会导致经血逆流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身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