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南方最大古城?三星堆青铜人像来自哪?真是外来文明吗?

【菜科解读】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2847,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今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再次发掘,在网上又掀起了一波热度。
对于三星堆的艺术品,许多人觉得和中原文化差异很大,甚至有人觉得三星堆是域外文明甚至是地外文明。
前段时间,冷研发文《三星堆是外来文明?连诸葛亮都表示:非要长踞天府之国才是脑子有坑》,文中对四川地理区位做了一个介绍,指出了三星堆非外来的根本原因。
本文将对此进行补充,具体说说三星堆文化到底是不是外来文化。
讲三星堆之前,我们要先来说说三国。
很多读者朋友应该听过两个地方——武都和阴平。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收复了这两个郡。
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地方。
武都、阴平在汉中争夺战时,就是双方重点争夺地区。
而武都、阴平这两个郡在今天甘肃和四川交界处。
《三国志武帝纪》这里记载曹操攻打张鲁经过陈仓和武都:(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
;氐人塞道,先遣张郃、硃灵等攻破之。
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
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在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武都郡有20102户,81728人。
《三国志杨阜传》记载:及刘备取汉中以逼下辩,太祖以武都孤远,欲移之,恐吏民恋土。
阜威信素著,前后徙民、氏,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馀户,徙郡小槐里,百姓襁负而随之。
而之前刘备也想争夺武都和阴平但是失败了,《三国志张既传》记载: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
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
《三国演义》里面,雷铜是在巴地与张郃作战时战死,实际上是死在阴平一带。
《三国志武帝纪》还记载: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
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演义里吴兰被曹彰所杀,实际上是被当地氐人强端所害。
可见,武都阴平生活着不少氐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区。
那么,说这些和三星堆有什么关系呢?
据章樵注《蜀都赋》引《蜀王本纪》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很多人曾以为这仅仅是个传说不足为据,但是考古学家们却在营盘山一带发现了古人活动痕迹,把在营盘山一带发现的古文化称为营盘山文化。
营盘山,又名红旗山,也称为云顶山。
位于茂县凤仪镇南 2.5公里,是岷山山脉老人山在西南麓向河谷延伸部分,为岷江东岸的三级缓坡台地。
所以这一带也属于岷山地区,这里距离阴平一带很近。
一些史家考证,这个蚕丛氏部落可能是生活在川西北氐人的一支,对应考古来说,应该是营盘山文化的一支。
那么营盘山文化来自哪里呢?通过对比来看。
营盘山文化与西北的古文化遗址。
比如大地湾等文化遗存相似。
可以确认,当时的营盘山人是来源于古西北的羌氐人群。
而三星堆文化就是源自营盘山文化。
那么营盘山文化是如何演变为三星堆文化的呢?营盘山人群进入四川盆地之后,逐渐的又和当地土著人群,以及长江中下游人群开始交流,发展出宝墩文化和桂园桥文化。
其中三星堆早期文化面貌和桂园桥遗址接近。
在宝墩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逐渐出现,目前发现的宝墩文化古城有六个,最大的是宝墩古城。
宝墩古城有多大呢?第一期城墙东西长600米,南北长1000米,总面积60万平方米(1995年探明);第二期城墙总长度约为6.2千米(2010年探明)。
考古人员对第二期城墙、壕沟的分布范围和走势,进行了精准的测量并绘制了城址平面地形图。
以第二期城墙外侧的壕沟外侧边为界,面积约276万平方米;整个古城起讫年代是2550BC-2330BC。
在同时期的古城里,这一面积数据在目前仅次于浙江良渚古城,这说明在当时的四川地区,已经拥有不次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区存在。
所并不像李白诗中说的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不过,虽然三星堆早期先民来自西北,但三星堆中的人物造型其实与长江中游有关。
#p#分页标题#e#在《三星堆青铜头像和石家河玉面人像——从三星堆青铜头像看三星堆文化的来源》一文中,裘士京和陈震两位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人像来源于石家河文化玉人像,读者可以对比一下。
▲宝墩古城遗址图
▲三星堆遗址部分城墙
再说三星堆遗址,三星堆这个名称,来源于遗址附近的三个土堆。
那三个土堆不是封土也不是别的什么土台,而是城墙的一部分。
今年三星堆是重新发掘的祭祀坑,让人误以为三星堆是新发掘的。
实际上三星堆整个遗址的发掘一直在进行。
在2015年北城墙被发现后,三星堆古城基本上确认是一个外形为梯形,占地约3.5平方公里,为同时代南方最大城池。
▲三星堆城墙分布
三星堆遗址虽然第一期年代早,但是祭祀坑的年代数据来看,明显在晚商和西周初期,在青铜器成分分析上,三星堆文化青铜器和盘龙城青铜器铅同位素相似。
▲三星堆遗址出土兽面纹尊
所以所谓三星堆领先中原一千年,结果导致停止发掘的谣言和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人拿三星堆权杖说事,说中国内地没有使用权杖的习惯。
但其实中原地区也出土过不少商周时期的权杖。
▲三星堆出土权杖
历史上,在三星堆遗址废弃后,四川一带的金沙文化依然保留大量三星堆元素。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蜀国也围绕着汉中地区进行争夺。
当地文化也继续受着中原文化的影响。
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的时候,秦军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建城。
此举是为了控制汉中地区。
结果《史记·秦本纪》又记载: 三十四年,日食。
厉共公卒,子躁公立。
躁公二年,南郑反。
到了秦惠公时,秦军又攻打汉中地区,《史记·秦本纪》: 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
十三年,伐蜀,取南郑。
‘’除了和秦国对峙外,在楚肃王四年蜀国联合把人攻打楚国夺取兹方(《史记·六国年表·楚表》载:蜀伐我兹方。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肃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伐楚,取滋方,于是楚为捍关以拒)。
而在成都马家堡大墓中也发现了楚文化器物。
直到秦惠文王时期蜀国才被灭,而秦国灭蜀除了兵器装备领先外还有蜀国本身内乱。
传说秦人铸造装了金子的石牛引诱蜀王修建栈道灭掉蜀国,实际上是由于蜀国同姓的苴国与蜀国的矛盾引了秦兵。
最终蜀国君主投降改成蜀侯,秦国先后废杀几任蜀侯之后将蜀地郡县化蜀国彻底灭亡。
小说《大秦帝国》里的蜀侯是秦国公子,这点是不对的。
当时的蜀侯其实是蜀国的宗室成员。
蜀国灭亡后秦人在蜀地设置蜀守比较有名的就是李冰。
#p#分页标题#e#总的来说三星堆文化本身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独的文明,自身受到了中国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的文化,而三星堆本身所代表的古蜀文化最终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盘点四川“三星堆”13大未解的谜团,轰动世界
1986年,三星堆两个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立刻轰动了世界! 中国三星堆文明,在世界考古学上素有“世界第九奇迹”之称。
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伊始就一直牵动着世人的神经,而随其发掘过程而来产生的无数令人费解的谜团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于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并且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古蜀国是如何消失的?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
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 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 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 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与古玛雅、古埃及文化有何联系?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
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
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
“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 “海外投资”?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三星堆出土陶器上的符号有什么含义?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亿计的陶器残片,足可说明当时陶器的种类已颇为丰富。
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诸如炊器、酒器、饮用器、食用器等生活用器以及少量的礼器和生产工具,在三星堆古蜀国曾被大量而普遍地使用。
古朴的蜀陶向我们展示了古蜀先民日常生活中一幕生动的生活画卷。
在这些陶器上可以找到一些不规则的图形符号,即所谓“巴蜀图语”。
它们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或是地域性宗教符号?也许,其中某些部分具有文字意味? 毫无疑问,“巴蜀图语”的破译,一定会对解开三星堆之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未解之谜五:为何没有发现任何文字记录?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
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
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
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
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六:三星堆金杖之谜何在? 金杖的来源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更是三星堆的一个千古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金杖是一种外来文化,源自西亚或埃及,由遥远的西亚北非传来,但大部分学者否定这种推测,认为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学者认为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首领就有用杖的习惯。
在江浙一带的史前良渚文化的大墓中,有仪仗玉质附件出土。
蜀来自山区,用杖助力,更是一种必要的器具。
至今,四川剑门藤杖,仍驰名中外。
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
从金杖上的图案来看,鱼鸟象征吉祥,箭翎则表示威武,这正是金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应有之义。
因此,一般认为金杖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标志,是王权的象征。
或者认为金杖是大巫师手中的魔杖、法杖,是神权的象征。
还有人认为金杖集神权与王权于一体,是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
未解之谜七:金蛙造型器物是传说中的禺强? 在金沙遗址中,出土了一类独特的金蛙造型器物。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蛙是生殖崇拜和月亮崇拜的代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月中有蟾蜍的记载,同时祭蛙求雨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祭祀习俗。
这类造型的金器为金沙遗址所独有,有学者推测此类器物很有可能是与金沙“太阳神鸟”金饰组合,贴附在漆器上使用,其构图为“太阳神鸟”金饰居于漆器的中央,周围等距放射状或旋转状的排列金蛙形器。
也有专家认为,金沙的金蛙从嘴部造型看不像蛙嘴像鸟嘴,而且有呈螺旋形的翅膀,因此很有可能也是从鸟形变化而来,甚至有人推测,它们可能是风神兼水神禺强的化身。
未解之谜八:三星堆出土如此多的象牙从何而来? 金砂出土的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着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
有专家推断可能是附属小国进献的贡品,也有的认为就是本地的产物,还有人表示是贸易往来的结果。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兼金沙博物馆馆长王毅表示“目前出土的象牙经过鉴定,基本属于亚洲象。
但现在的亚洲象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等地,蜀地向来交通不便,从外地输入的可能性不大,更为合理的解释就是古蜀国当时产象。
” 据王毅分析,3000年前的蜀国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和中原地区相比,更具备大象的生存环境。
“从现在的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来看,中原地区在商代就有大象出没的记录,甲骨文里还记载了商王捕象的内容。
由此可以推断,在同时代的成都平原上很可能有大量活动的象群。
”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大量的象牙主要堆积在祭祀区,说明当时人们把这些至高无上的象牙献给蜀王后,蜀王就用这些象牙来祭天地、祭鬼神和祭祖先。
” 但从金沙出土的象牙来看,最长的达到1.8米多,一般也在1.6米左右。
这样的长度连现在大型的非洲象都难以达到,何况身材短小的亚洲象呢?看来象牙之谜还未揭开。
未解之谜九:为何会有赤裸人像的出现? 这是金沙遗址最有特色的文物之一,目前已出土12尊,造型大致相似。
表现的基本都是被捆绑的裸体男性跪像。
他们大多雕刻细腻,人物的面部表情也非常丰富,它们有的与石蛇一起埋藏,有的与、石璧等有规律地摆放在一起,这一切迹象说明它们是特殊的祭祀用品。
然而怪异的发式、反绑的双手以及赤裸的形象,都令人。
在中原地区的远古遗址中,如殷墟,不时也会有跪立玉像的出土,这些跪立玉像身上都有衣服蔽体,看得出身份比较高贵。
三星堆出土的裸体男性跪像 这样赤裸的人像此前在中原文明中从没有发现过。
像金沙石像这样赤裸的人像在中原文明中从没有发现过。
他们来自何处?他们的族属是什么?石像的用途何在? 未解之谜十:那么多精美的玉器和铜器是怎么造出来的? 三星堆出土了众多精美的玉器和铜器,如此精湛的技术以现在的水平来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几千年前三星堆地区能工巧匠的手艺。
三星堆青铜器群所表现出的令人惊叹的青铜冶铸技术及其所代表的青铜文化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人认为,这是蜀地独自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有人认为,这是受周边邻国,尤其是中原文化影响而产生的。
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受荆楚文化影响。
有人认为,三星堆青铜器颇受西亚、近东、南亚等地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是文化采借的产物。
更多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器群的产生因素,有中原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属于自身特点,即本地因素。
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工匠们使用了何种工具和器物对玉器和铜器进行加工,还是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十一: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 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这些仍然是一个谜。
传说玉皇大帝从天上撒下了三把土,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圆丘状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三星堆因此得名。
与三星堆隔河相望,为一块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月亮湾,当地人把三星堆和月亮湾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风水宝地,并赋予“三星伴月”的美称。
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的惊人发现让“三星伴月”更加名闻世界。
与三星堆隔河相望,有一个高出地面两头尖中间弯的月牙儿似的台地,叫月亮湾。
1929年的春天,月亮湾附近的燕家院子,有一位叫燕道诚的农民和家人正在门前不远的地方挖水沟准备引水灌溉的时候,突然发现流水抽不上来,燕家父子于是进行下水疏通,在掏泥沟时石板下,有个石洞,通向一个长方形的坑道,坑道里放满了玉器。
中央层层摆放有序的一堆玉瑗,像一座玉宝塔。
最大的玉瑗,有筛子那样大。
加上其他的玉圭、玉璋、玉琮、石斧及石璧等,总数达四百余件。
著名的“青铜大立人像”出土时,在不算太宽的坑沿上,三四个人并排站在一起,连同坑下的三个人,大家一起才把这个庞然大物轻轻地托了起来。
这些稀世不可能是私人拥有的器物,而是国家宗庙里才能拥有的礼器、神像。
但这些器物全部被古人砸碎、焚烧后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埋入坑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未解之谜十二: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和性质? 有关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争论,具体有5种不同的推断。
殷墟一期前后说: 认为两座器物坑的年代分别为:一号坑相当于殷墟一期,二号坑相当于殷墟一期偏晚阶段或殷墟一、二期之交,不晚于殷墟二期。
商代晚期说(指相当于殷墟一期和殷墟晚期): 为发掘简报所定,一号坑相当于殷墟一期,即盘庚至时期(高大伦认为可到前后);二号坑时代晚于殷墟一、二期,大致相当于殷墟晚期。
高大伦、李映福撰文认为,从玉石器的形制、种类考察,两坑的时代应为商代晚期。
商末周初说: 有学者认为两坑为同一时期的遗存。
胡昌钰、蔡革也认为两坑的下埋下限时间相同,均在殷末周初。
西周后期说: 宋治民根据对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尖底盏、器座形制的分析,认为其属于遗址第四期,时代大体相当于西周后期; 二号坑的时代与一号坑属于同一时期。
并强调此西周后期系指坑本身的年代以及出土陶器的年代,部分青铜礼器的铸造和玉石器的制作年代,可能要早于坑本身的年代。
春秋说: 认为两坑出土青铜器的制作年代、使用年代和埋藏年代,应区别对待,指出这批青铜器埋藏年代大约在春秋初期,早不过西周。
有关两坑的性质有以下观点: 墓葬说——此说可分两说: 一为陪葬坑说,此说认为两坑周围可能有某代或某几代蜀王的大墓尚未发现,两坑只是其器物陪葬坑。
二为火葬墓说,此说特别重视一号坑中出现的大量烧骨和权威人士所使用的金杖等物品,认为两坑埋葬有死于非命的蜀王。
厌胜掩埋说: 此说从萨满教宗教文化的研究角度入手,认为两坑器物曾被视作“灵物”,当其“失灵”后,人们将其毁弃焚烧,以刺激灵物。
同时,此说很重视两坑中大量象牙作为巫术工具的厌胜驱邪作用。
器物坑说——此说又可分为两种说法: 一为“灭国宝物掩埋坑”说,认为两坑是后朝推翻前朝之后,将其神庙中物捣毁掩埋,即所谓“灭国”“覆社”之结果。
二为“不祥宝物掩埋坑”说,认为两坑的掩埋物是已故蜀王或旧时代的神庙之器,新王视其为不祥之物,存之对己不利,故而加以毁埋。
窖藏说: 此说联系到三星堆遗址曾发现几处玉石器的埋藏坑,并结合附近彭县竹瓦街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均出土有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窖藏这种情况,推测两坑亦属窖藏。
祭祀坑说: 这种观点首先为发掘者所提出,在目前最具有代表性,认为两坑是某种大型祭祀活动之遗存,坑内之物皆为祭品,在经过“燔燎”等各种祭祀活动后,再加以“瘗埋”。
造成两坑掩埋的原因恐怕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在学术界也有各种说法,最有代表性的是“敌国入侵说”和“改朝换代说”。
未解之谜十三:三星堆谜团何时能得到?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
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
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 随机文章成吉思汗的版图那么大是如何管理的呢?霍金和爱因斯坦谁厉害,爱因斯坦霍金谁贡献大/缺一不可中国四大无人区,罗布泊诡异事件令人望而生畏(双鱼玉佩)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科学家对灵魂的研究,新发现高能中微子是组成灵魂的物质
未解之谜之三星堆文明疑点重重三星堆文明会消失
因为三星堆的人物看来完全和地球人不一样,而且当时无可匹敌的三星堆文明,为何突然之间就从成都平原消失了?他们到底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那是因为三星堆文明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又称汉中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乡,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蜀文化遗址,距今大约有4000年。
这个遗址之所以被称为三星堆,是因为发现该遗址的地方,有三座冈,外形呈星形。
1929年,一位当地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件玉器文物,这是三星堆初次被发现。
1934年,四川大学的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来到了这里,带着他的科考团队对三星堆区域展开了第一次的科学考古发掘。
此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大量祭祀用的青铜器和玉器,还发现了许多陶器,其中包括著名的神树和人面鱼纹铜鼓,这些文物都具有相当高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铜棒形祭器、青铜面具、金環、银棒形祭器、玉璋等珍贵文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对研究古蜀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技术、古代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星堆文明每次出土的文物为何都会惊艳全场?首先是因为三星堆文明展现出来的独特的青铜制作技术。
三星堆文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其青铜制品技艺精湛,技术水平高超。
例如,很多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件中有很多造型独特的铜器,这表明当时的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先进。
其次是三星堆文明独特的祭祀文化:三星堆文明有着独特的祭祀文化,他们崇拜的神明多为人面鸟身或人面兽身等没有现实意义的图腾。
这些神明都被认为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并且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
再次,因为三星堆文明展示出当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三星堆文明期间,广汉地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三星堆城址是一座大都市,由城墙、宫殿、住宅和工厂等构成。
三星堆文明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技术的宝库,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古代社会的演变,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三星堆文明是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文明三星堆祭祀坑是中国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商代五大祭祀遗址,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历史上却从未有过任何古籍记载过三星堆文明。
似乎三星堆文明是一种从未被古中国发现的文明体系。
在三星堆,所有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符号,但是却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字。
这个高度发展的文明难道真的不需要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吗?这也是当今历史学家们非常好奇的一个谜团。
要知道,三星堆文明距今4800年到2800年,而且三星堆文化辐射到了云贵高原以及陕西和甘肃。
从三星堆出土的各种文物中可以看到三星堆文明,对于中原荆楚文化以至于西亚文化都有过深远的影响。
是谁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三星堆文明,拥有过如此璀璨的文化,为何突然就消失了呢?而且没有任何一个文明继承或者重复三星堆的文明?科学家现在也给不出答案,所以这个谜团的答案只能等后世更多的线索被发现后才得以见天日。
#p#分页标题#e#三星堆文化为何会突然消失?从现在的考古学家探测三星堆古城和古遗址群来看,在商周之际三星堆突然废弃,现在我们看到的三星堆仍然是保留了当年的地形地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星堆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三星堆文明所展示出来的璀璨文化,也把巨大的历史谜团留给了我们:到底为何三星堆文化会消失?目前关于三星堆文明的消失主流的说法主要有4种:水患说,迁移说,亡国说和改朝换代。
不过目前这4种说法都也只是猜想,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哪一种说法就是对的,所以目前三星堆文明的迅速消亡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您认为三星堆文明的消失是哪种原因呢?欢迎留言讨论。
三星堆文明真的是外星文明吗?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所有的人物都有着高鼻子,眼神深邃,头骨突出,嘴巴耳朵都很大这人物形象和现在精巧的四川人可长的完全不一样!由于三星堆青铜器人物看起来完全不像四川人,于是就有一些境外媒体,套用外星文明的说法,说这是远古外星人来到了这里创造了三星堆文明。
难道真的是这样?当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不能够被解释的时候,外媒也喜欢用外星人的说法,如今谈到三星文明,他们也同样套用了外星人的说法,但是这是真的吗?四川省文考所副所长赵殿增先生指出,其实古代人的地理活动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他举例说明,虽然古时候交通不便,但是生活在亚洲大陆的先民曾经是踏上过美洲大陆的。
因为白令海峡在冬天会结成厚厚的冰,亚洲大陆和北美洲在这个时候是可以通过白令海峡连接在一起的。
同时语言学家也发现了美洲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和亚洲的西伯利亚原著民的语言有太多的惊人相似,不得不让人怀疑北美洲的爱斯基摩人其实就是从亚洲地区迁移过去的。
当然也还有考古学家在加利福尼亚的海水中发现了中国古代的渔民用的石锚。
在印第安遗址中也有中国古代金器制品和陶瓷碎片,所以印第安人会不会本来就是和我们同宗同源的人种呢?只是在古时候去到了美洲,定居了美洲。
当然从三星堆古蜀国出土的一些文物也显示出当时的三星堆文明跟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欧洲国家是有密切的商业交流的。
因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有明显的古波斯风格纹理。
还有一些陶器的酒杯,和欧洲同时期出土的酒杯的外形有很多相似点。
所以考古学家推测三星堆文明的酒杯,青铜器的设计上,应该有受到西亚,近东,欧洲等国家的文化影响。
所以就算三星堆出土的人物形象确实和现代人,特别是和四川当地人的样貌差异挺大的,我们也的确没有证据证明,三星堆文明就是来自外星文明。
不过我们确实已经有非常多的证据证明:当时的三星堆文明的商业发展远超我们想象,商业贸易的范围也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三星堆经典文物介绍青铜神树这是大家在三星堆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的文物,到了现场也一定会被这个神树的造型震惊到。
青铜神树造型如下图,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于1986年在广汉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现珍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其实这个青铜神树一共出土了8株,而最高的一棵神树被修复之后,科学家测量了一下,发现神树竟然高达395厘米!所以,目前这棵神树也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因此这棵树也被命名为三星堆1号神树。
另外还有一棵树只剩下下半部分的树身了,这一棵神树被命名为2号神树。
树上有各种飞禽走兽,各种铃铛以及果实,制作精良,叹为观止!#p#分页标题#e#金面具在三星堆5号坑中发掘出大量的黄金制品,而其中有一样特别吸,引人注目就是黄金面具。
是在之前的挖掘中也出现过黄金制品以及小型的金面具,但是这个金面具非常不一样,因为它特别的厚重。
虽然只有半张面具,但是这个面具的宽度是23厘米,高度28厘米,重达286克,比金沙大金面具要大得多。
青铜神坛前面我们提到,其实三星堆文明有独特的祭祀文化。
在8号坑有一件青铜器造型独特,复原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青铜器上人物众多,而且结构复杂,也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造型最为独特的青铜器。
这个青铜器分成三层,有接近一米的高度,结构复杂,细节做得非常到位。
所有造型中不仅有人物,还有神兽,而青铜器所展示出来的就是一群人和神兽一起祭祀的场景。
被还原后的青铜器甚至可以看到台基上正中心坐着一个人,他头发的纹路清晰可见,甚至衣服上的飘带都栩栩如生。
写在最后三星堆文明曾经如此的辉煌灿烂,但是在中国的古籍中却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所有出土的青铜器上也没有任何的文字,太过于意外。
如此造型独特的三星堆文物,让我们不得不好奇三星堆文明的来源;高度发展的三星堆文明,最后却突然消亡了,他们到底去了哪里?三星堆文明,留给我们的层层谜团,或许以后的考古中能给到更多线索,能让我们了解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