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三星堆青铜器再续颜值传奇

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的千余件重要文物中,国之重器青铜器再续传奇,出现了一些新器形。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面积约12平方公里。
遗址于1927年首次发现,1934年开展了第一次考古发掘,1986年发现了
【菜科解读】
新华社成都6月4日电(记者吴晓颖 李倩薇 张超群)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再次惊艳世人。
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的千余件重要文物中,国之重器青铜器再续传奇,出现了一些新器形。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面积约12平方公里。
遗址于1927年首次发现,1934年开展了第一次考古发掘,1986年发现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了包括青铜器、玉器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
其中,以近四米高的青铜神树,高2.6米、重360斤的青铜立人像为代表的一批国宝级青铜器,以奇特的造型风格、狞厉诡谲之美、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瞩目。
这是2021年3月17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的青铜神树。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三星堆的青铜器系统中,更多表现神像和祖先本身,宗教色彩更为浓郁。
青铜虎、青铜鸟脚人像等这些独特的器物,体现了古蜀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
2019年,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启动。
中国30多家科研单位和院校携手对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所在区域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结合物理勘探、遥感考古等手段,新发现三号至八号6个祭祀坑。
此次发掘,又有大量青铜器现身,种类虽与此前相似,但出现了一些新器形。
其中,一只肩部有立鸟纹饰的圆口方尊吸引了不少考古工作者的目光。
铜尊在中国商代是重要的祭祀礼器,也是贮盛美酒的重器。
据我了解,目前只发现了两件圆口方尊,另一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陈坤龙说,这种器形或许显示了从铸造圆尊到方尊的过渡。
三号祭祀坑出土的一件也属国宝级文物。
该人像通高115厘米,下部为一铜人,双手合握于身前,头部顶一块方板,方板连接青铜大口尊,尊的肩部有精美的龙形装饰。
这是2021年5月14日在三星堆遗址拍摄的青铜顶尊人像局部。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0多年前,二号‘祭祀坑’曾出土一件通高15厘米的顶尊跪坐人像,但接近真实比例的顶尊跪坐人像则属首次发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说,这件尊的形制、技法与纹样和同时期长江流域、中原地区的铜尊相似,但将人像与尊组合为一体的造型,属古蜀文明,体现了地域文化特性。
古蜀文明也深深烙上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印记。
在陈坤龙看来,三星堆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合金成分,以及一些器物的纹饰都与中原地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加工工艺上,三星堆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均是以陶范法铸造为主;两地区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也都是由铜、锡、铅组成的三元合金;在器形上,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从器形到纹饰都能够在中原地区找到祖型,这些是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
这是2021年5月14日在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器。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三星堆青铜器的高颜值也征服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许杰博士,三星堆是世界青铜文明史上的‘颜值’担当,它的青铜器艺术造型非常生动,具有极高的视觉辨识度,并以其强烈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与30多年前不同的是,新的考古理念、现代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中。
发掘现场建造了考古发掘舱,配置了观测记录仪器、多学科实验室,能对出土器物进行现场分析、信息提取和文物保护,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
让考古学家们更为振奋的是,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整理、修复,借助高科技及多学科、多团队考古力量,祭祀坑性质、神庙样貌等诸多谜题有望解开。
三星堆太阳轮是干什么用的历史
三星堆出土必属精品,可以说每一件文物都能够轰动历史界。
用英国媒体的观点来说,三星堆的发现,意义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秦始皇兵马俑,比兵马俑更震撼人心。
其实青铜太阳轮,在三星堆里面并不是最震撼人心的,但是却是最神秘的文物之一,被人认为是外星作品之一,因为这个东西像我们近代的汽车方向盘,当然在古代没有汽车,古人却能做出来这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个东西的作用基本上有几种说法。
1、首先来说说这个东西的结构,五根把圆形平均分开,每一个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一样,误差不超过一度,也就是说五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相等的,只是在几千年前,古人用什么方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五分,这个才是让人完全想不通的地方,这也难怪说被称为外星产物的原因。
2、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最靠谱的解释就是,这个东西之所以被称为青铜太阳轮,不只是外观形象类似,更重要的是他的作用,因为专家用这个来测试了天文,最终的结果是几个特殊的节气刚好是这个青铜太阳轮的五角,精度非常的高,所以基本上认定这个东西是用来测量天文的仪器。
3、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这个东西是用来代表太阳的,但是并不是崇拜太阳,而是恐惧太阳,内点代表太阳,五个青铜边代表阳光,外圈代表围住太阳,把太阳关起来,而且发现这个东西的地方是祭坛,也就是祭祀活动的地方,所以这个东西还有可能是当做太阳一样献祭。
现在都只是猜测,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的具体用途,毕竟几千年前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其实已经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这些东西给考古带来的震撼和疑惑,也就是说三星堆遗址发现的东西,每一件都超出大家的认知,很多以为是神话传说中的东西,但是在三星堆遗址里面真实的出现了代表物,上古时期的很多传说也许并不是虚假虚构的。
三星堆未解之谜:本世纪是否能揭秘?
距今已有3000~5000年历史,是至今发现最大,历史最久远的古蜀文化遗址。
被称为"世界最伟大发现之一""世界第九大奇迹"。
所出土很多青铜文物,包括"黄金仗"堪称稀世珍宝,前所未见。
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我们曾经很多认知。
从1929年发现到1934年正式开始挖掘,已挖掘了80多年,又进行不下去了,又是为何? 三星堆难解之谜太多,尤其是所出土青铜器和一些根本无法识别器物,更为这座遗址增加了神秘气氛。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
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
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
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
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
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
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
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
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
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的发现,打破了中原文明本土化理论,而我们所认知的文化传承体系,也很有可能要被推倒重建 三星堆青铜器,不仅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也牵扯到一个文化起源问题。
中国文化起源,有可能来自西亚。
所出土青铜器,城市遗迹和祭祀礼仪建筑,是其他文明遗迹无法比拟的,也很难找到相似文明,完全是以个独立的文明方式存在。
特别是青铜器冶炼技术,比我国其它遗址所出土青铜器高出很多。
虽然,现代文明依然解释不出,三星堆人怎样突然出现又凭空消失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与玛雅或埃及文明有着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