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牛奶山麦田圈与2架军用直升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8 点击数:
简介:2011年7月英国牛奶山麦田圈与2架军用直升机

【菜科解读】

2011年7月英国牛奶山麦田圈与2架军用直升机

哥特式军刀有着什么样的来历?为什么被英国士兵所喜爱

哥特式军刀这个名字,大概会让很多人想像出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冷兵器。

因此,为了打破大家多余的幻想,因此在这里要先说明一下,这种军刀其实更加严谨的名字,应该是英国哥特式笼手步兵剑(Gothic hilted British infantry swords)。

不过虽然其被称作“剑”,但按照中国的标准,其实这种武器因为带有弧度,而且是单刃武器,所以在汉语语境中更加接近我们所理解的“刀”。

那么这种拥有梦幻般名字的英国武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英国哥特式笼手步兵剑 哥特式军刀最早诞生于1822年。

这种武器一开始主要是给步兵军士和们使用,而军官们则必须要自费购买。

也因此,后来很多英国军官,干脆只是订做看起来颇为优雅的高级剑柄,然后在将自己中意的刀身装上。

这一情况使得如今很多保存下来的早期高级哥特式军刀,从刀柄和刀身,都有着极大的区别。

尤其是根据军官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一些富裕的军官,往往在自己的军刀上,装饰着繁复的字母和花纹,并且还会在刀柄上包裹鲨鱼皮以此改良手感。

哥特式军刀最值得夸耀的刀柄 到了1845年,哥特式军刀诞生了全新的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

这种全新不仅表现在过去华丽的护手,被统一成固定样式,而且在刀身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当时英国军方上层,开始倾向于希望骑兵们在冲锋时,能够更多发挥军刀的刺击,这样能够增加敌人的死亡率。

因此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刀尖统一变成矛尖状,并且减缓军刀的弯度。

但同时为了避免对军刀的挥砍造成影响,军刀的刀背后部也有所增加。

而到了1854年,过去传统的过去镂空线条式护手,正式被钢制实心护手取代,同时制定了标准的刀身长度32.5英寸。

虽然对于这一变化,有些收藏家将其称之为1854年式哥特式军刀,但由于这种改变并不统一,且过去镂空式黄铜护手也没有立刻取代,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军刀,还是被归类为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

哥特式军刀,尤其是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可以说在英军中表现不俗。

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各个战争中,其都有着相当可靠的表现。

然而即使如此,这种军刀却依然不能令英国军方满意。

不过这种不满实际上倒不是来自使用这种军刀的底层军士和骑兵,而是来自于英国军方上层。

当时英军高层普遍观点认为,过去骑兵攻击时的劈砍,在战场上对敌人攻击的威力,完全无法与骑兵冲锋时,强烈的冲击力以及人力相互结合而进行的刺击相媲美。

这一观点最终导致哥特式军刀在1897年,被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取代。

而这种剑却并没有继承前辈的辉煌,相反,因为换装之后新的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并不符合英国骑兵的使用习惯,因而导致了英国骑兵无用论炎霄尘上,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也最终在一战前,被全新的的1908年式骑兵剑取代。

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

不过,哥特式军刀虽然被英国军方强行退休,但却并没有因此彻底从英国军队中消失。

在之后,由于哥特式军刀优雅的外形,这一武器成为了英国和其他一些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卫队和军乐队指挥的标配。

对比它另外两个晚辈,这或许不得不说又是另一种别样的幸运吧。

随机文章美国观护制度简介不敢称帝!孙权写信劝说曹操: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自然界神奇形成的风动石,小身躯支撑200吨的巨石(屹立不倒)上帝是7维空间的人,能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超越神仙)人们被现实打败的青蛙效应,温水煮青蛙竟然是假的(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不是中立吗?为什么几个月后就倒向苏联和英国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站错了队,惨被列强瓜分。

历史教训让土耳其认识到:不要轻易选边站,万一再老眼昏花站错队,那点家底还够列强分的吗? 但是,列强不会容忍土耳其走钢丝。

看地图就知道土耳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土耳其往北就是苏联,往西就是德国重点经营的巴尔干半岛,往南是地中海、非洲,往东是亚洲。

位于欧、亚、非,还扼守对各方都非常重要的黑海出海口,各方都紧紧盯着土耳其,都在督促土耳其上自己的船。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英国、法国,1939年初,英、法想和土耳其签订互助条约。

土耳其现在不确定英、法能不能顶住德国,但也没有直接拒绝,就是拖。

英、法被拖得七窍冒烟,土耳其依然不松口。

毕竟,得罪英、法是小,距离自己太远。

而苏联就在自己旁边,得罪了苏联那位爷,有自己好果子吃吗? 土耳其想巴结苏联,苏联还瞧不上土耳其。

苏联当时正和德国谈判,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土耳其代表的来到莫斯科,又灰头土脸的离开莫斯科,苏联人连个驴肉火烧也没请客人吃。

苏联既然不把自己当盘菜,看来只能和英、法这种次一级的强国签约了。

英、法需要土耳其在地缘战略上的支持,自然也向土耳其提供保障:只要德国或苏联进攻土耳其,或影响到土耳其的利益,英、法一定会提供所有必要的援助。

土耳其不敢过于相信英、法,他们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丑行,就发生在前不久。

果然,英、法对和土耳其签订的白纸黑字,没说赖账,也基本不履行。

土耳其也不想和英、法泡蘑菇,他们还是更看重苏联。

苏联进攻芬兰,英、法要土耳其开放领空,土耳其因怕得罪苏联,拒绝了英、法。

英、法还不死心,又想忽悠土耳其当炮灰。

德国在1940年5月进攻西欧时,但土耳其拒绝英、法。

英、法提出了什么要求?竟是让土耳其封锁黑海出海口。

这等于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凭什么做那只替猴子火中取栗的蠢猫。

土耳其对二战的态度,还是先围观,看情况再说。

对德国,对英、法,对苏联,都是既不得罪,也不入伙。

土耳其还是摆脱不了狡兔本性,当土耳其看到德国势力大,苏联岌岌可危时,土耳其就跳上了德国的船。

在苏德开战前四天,也就是1941年6月18日,土耳其就和德国签约,承认互不侵犯(实际上是德国承诺不侵犯土耳其)。

土耳其嘴上说不在苏、德之间选边站,但看土耳其的种种作为,还是站在德国一边。

土耳其和苏联(沙俄)有很深的历史恩怨,再加上苏联要寻找印度洋的出海口,势必要突破土耳其。

站在土耳其的角度,他们宁可让德国吃掉苏联。

这样一来,土耳其的生存压力就会大大的减轻。

土耳其人告诉德国人:祝你们早日消灭苏联。

现实却打了土耳其一记响亮的耳光。

二战后期,德国越打越没脾气,眼看苏联要赢了。

土耳其有的是办法。

不就是向苏联人赔笑脸吗?土耳其开始向苏联,以及英国,说有什么事可以谈谈价。

此时是1943年,虽说德军败象明显,可土耳其还是不敢确定德国会不会来个咸鱼大翻身,对加入苏英阵线还是拖拖拉拉。

苏联对土耳其的明显不耐烦,苏联老大通过英国传话:要跳船赶紧跳,现在还来得及。

到了明年,盟军对德军优势更大的时候,也就不稀罕你跳不跳船了。

这话已说得非常清楚:留给土耳其的时间不多了。

也不知道土耳其是怎么想的。

到了1945年2月,都开了,土耳其还在犹豫是否跳船。

连对土耳其向来“好脾气”的英国首相都忍不住说: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别玩两头通吃,最后让你一头都吃不着! 土耳其知道再也不能保持所谓的中立了,赶紧对德国宣战,时间是1945年2月23日。

而苏军向德国首都柏林发起总攻的时间,则是1945年4月16日。

苏联大骂土耳其狡猾,哪有这么宣战的,分明就是白捡便宜。

而西方出于在战后抗衡苏联的考虑,对土耳其的比较宽容。

土耳其最终还是倒向西方,1952年加入北约,成为北约与苏联对抗的马前卒。

随机文章杨坚为什么要篡周建立隋朝?美国总统提出的肥皂水效应,用赞扬的方式批评别人(效果更佳)令人感到恐怖的鸟笼效应,心里被物品所控制的人类欲望揭秘日本地震乌贼为什么很恐怖,异常捕获巨型乌贼是海底地震预兆怎么查看自己的超能力可行性,三大条件助你觉醒超能力(白费力)

加入收藏
               

英国牛奶山麦田圈与2架军用直升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