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章二帝开创"明章之治",自此后东汉再无盛世,由盛转衰!

东汉之初有光武帝开创的"光武中兴",在这之后还有为多数人所知之甚少的"明章之治"盛世。
明章之治,这
【菜科解读】
东汉之初有光武帝开创的"光武中兴",在这之后还有为多数人所知之甚少的"明章之治"盛世。
明章之治,这是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又一个"大治"景象。
由东汉的第二位汉明帝所开创、第三位皇帝来续写的东汉盛世篇章。
明章二帝宽松治国、与民休息,把东汉推向鼎盛,成为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但史学家也认为东汉王朝的开明政治从汉章帝刘炟之后开始结束,转而进入腐败与黑暗,汉家天下从此由盛世走向衰退。
自明章之治以后,东汉再无盛世。
今日将这两位帝王放在一块儿来写,主要是因为这两位帝王不仅是东汉之初的君主,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治国方针与政策较为相似,明章二帝都继承并发扬光武帝的中兴大业,继续执行宽松治国和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
明章二帝共统治31年(公元57年 - 公元88年),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成就。
汉明帝---刘庄 生于公元28年,于公元57年继位为帝,公元75年去世,在位18年,去世时年四十八。
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光是烈皇后,东汉的第二位皇帝。
他,少年聪慧,治国有方,;他,招抚流民,民安其业,户口滋殖;他,开创"明章之治",传入中国;复置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控制。
汉章帝---刘炟 刘炟(dá):生于公元57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公元75年他19岁登基为帝,在位却仅仅13年,于公元88年去世,时年仅三十一岁。
他,年少宽容,爱好儒术;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他,续写"明章之治"。
何为"明章之治",这两位帝王如何造就这样一篇盛世华章? 一:为政举措---政治上 汉明帝刘庄 严防外戚,严苛驭下:刘庄即位后,一切遵光武制度。
他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
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多方防范。
此外,刘庄对待官员态度严厉、督责苛刻,却有效保证纲纪整肃、吏治谨严,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地绩明显。
打击宗室,限制豪强:汉明帝一改光武为政时的柔道,阔斧地代之以刚猛。
例如:刘庄根据光武帝生前之意,画28将于云台,但对岳父却不予收入,表明自己要限制和约束外戚。
且他在位时,他的三个大舅子、小舅子马廖,马光,马防都位不过九卿。
汉章帝刘炟 政宽刑疏,禁除酷刑:刘炟忠厚仁义,笃于亲系,且其政令刑罚比较宽疏。
他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
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
禁用酷刑,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
禁盐、铁私煮、私铸。
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
整顿吏治,勤于政事:汉明帝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考察和黜陟。
从慎重选举官吏着手,对吏治进行整顿。
在选官用人上,刘庄严令杜绝权门请托。
此外,明章二帝均以勤政著称,汉明帝即位后,每天二更就寝,不到五更就起床读书,批阅奏章。
他自认威望不如父亲光武帝,须更加严格,才能保证纲纪整肃,吏治清明。
二:为政举措---文化上 汉明帝刘庄 尊礼儒学,佛教传入:他尚儒学,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
此外,在五经之中,他又独重孝经,倡导“以孝治天下”。
他亲自参与制定祭祀天地和祖先等礼仪。
他在位期间,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建立我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汉章帝刘炟 提倡儒学:汉章帝于公元79年在白虎观召集诸儒讨论《五经》异同,并亲临主持,历时旬月,又令将讨论结果记录整理,编成《白虎通义》一书,将儒学推向系统化、神学化,对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伦理道德,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为政举措---军事上 汉明帝刘庄 汉匈关系,经营西域:他在位期间,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早已归附的南匈奴。
只得重新对匈奴开战。
十六年,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
其后,窦固又以出使西域。
自公元9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65年后又恢复正常交往。
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控制。
汉章帝刘炟 维护丝路,遣使乌孙:刘炟即位之初,边关再起纷乱,焉耆、龟兹、车师等联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军政驻地,形势颇为吃紧。
他召群臣商议对策,采纳鲍显之意见,派兵西进,解救边关危机。
公元81年,班超在疏勒上书汉章帝,请求派兵支援,降服龟兹,实现"断匈奴右臂"。
刘炟征集吏士前往,西去驰援班超。
在西域诸国中,乌孙最为强大,班超又请刘炟遣使慰问王,刘炟遂派遣使臣前往乌孙。
公元83年乌孙国王派遣使者回访汉朝,表示友好。
四:为政举措---经济上 明章二帝劝课农桑,薄赋税,减徭役,修水利,又安置无地贫民,贷给粮食、种籽、农具。
汉明帝在位期间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
此外,汉明帝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
此外,汉明帝提倡节俭,宫廷生活不尚奢侈,于是上行下效。
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
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汉明帝统治后期,在不到20年里激增至3400多万。
后世评价 :明帝察察,章帝长者。
梁: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
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黄仁宇: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能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之“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并用各种建筑及仪礼使君权神秘化和美术化,与章帝刘坦之重申儒家宗旨,以加强施政时道德力量的支持。
小史个人之见: 明章两帝均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
和文景之治一样,明章之治均属王朝初后不久出现的“治世”。
但文景之治等前有短暂动乱,后有“汉武盛世”。
然而明章之治前承光武中兴,其后再无盛世,政治趋向紊乱。
东汉的为时很短,即转入中衰。
随机文章「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更经典 你知道吗?清最后一位公主活到2004年临终前说出溥仪不敢说的话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揭秘陕西渭南最新盗墓大案,盗掘文物价值高卖不动/引7伙盗墓贼爱因斯坦语言的时间晶体是什么,不存现实中的幻想晶体(打破时间)
燕帖木儿有多厉害?开创了元朝的傀儡时代
元朝这个朝代是特殊的一个朝代,说其特殊是因为历代的王朝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而元朝的特殊就特殊在它并不是由汉族人民建立的,而是由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并且是历史上不是汉族人建立的王朝。
元朝的历史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大致上都是差不多,基本上每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都在三十年左右。
这第一个为期三十多年的阶段当然是建立元朝这个朝代的人物,在忽必烈掌握这权力的这几十年,政治局势还不是非常的稳定,所以这几十年基本是在炮火中度过的,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孛儿只斤·也就是已经统一了蒙古那里的其它少数民族,所以忽必烈就靠着已经统一的其他的各个少数民族,疯狂的发动战争,不断地侵略周围其他的势力,以此来不断吞并他们势力的土地,以更多的扩充自己的领土范围,总的来说,这个阶段非常的不稳定,就是一直不停地打仗侵略;这第二个三十年的阶段则是忽必烈的各个后代不断发生摩擦的时期,每一个可汗都想着自己的权力,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权力,想着自己就应该获得更大的权力,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这样就避免不了在政治场上的摩擦,这三十年就是在可汗们不断地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力与各种摩擦中过去的;这第三个阶段的主角是,他开创了元朝的又一为期三十多年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朝廷上的各个有着重要权力的臣子把成吉思汗这个伟大人物的后代都当成了傀儡,大汗的这些后代的权力都被这些臣子给架空了。
这就是元朝的三个阶段,今天主要来说一下元朝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由燕帖木儿开创的一个阶段。
燕帖木儿出身军人,所属钦察军,其实是他的祖上就开始跟随着忽必烈,并且他的祖上还是当时的主力,而他靠着在钦察军中的老乡在的随从侍卫军中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
在1328年,这一年在皇帝位置才待了五年的一任皇帝逝世,这个皇帝就是,而这任皇帝去世后,燕帖木儿等一票人就感到了兴奋,因为他们这群人是在以前的战争中跟随的是,元武宗对他们都不算薄,也大大提拔过他们,这就是一个机会,他们准备让元武宗的儿子来当下一任皇帝。
于是,在八月四号这一天,燕帖木儿发动了政治上的变动,抓捕了与他们不是一个阵营的人,并宣布了他们已经计划好的事,让元武宗的儿子来当这个皇帝。
事情会是这么顺利吗?当然不可能,跟随泰定帝的肯定也有忠实的人,他们是不会让燕帖木儿这些人所做的盛情这么顺利的,所以自然地,两个不同阵营的人就为了自己想法儿开战,而元武宗的两个儿子此时并不跟前,结果这件事就暂时以也就是已逝的泰定帝的儿子当皇帝而告终。
这时,燕帖木儿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他按自己的想法打开了国家的国库,把大量财物分给几个亲军,借此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同时,主人公元武宗的儿子也在往大都赶来。
在其中一个儿子怀王到达之前的几天,燕帖木儿所率领的军队就已经出发了,在九月初一这一天燕帖木儿大败了敌军,还俘虏了敌军的高层,然后怀王当上了皇帝,在怀王刚当上皇帝之后不久,上都就派军来攻打,在九月这个月里,上都军与燕帖木儿的大都军展开了多次战斗,不过大多都是上都的军队被打败,然而上都军队的首领并不放弃,多次重整军队来进攻大都军,然而在九月的中下旬,燕帖木儿的大都军多次重创上都军,局势渐渐稳定,在九月末十月初的时候,大都军更是有了极大的气势,接连多次打败上都军,结果到十月中旬的时候,上都的军队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在这时,燕帖木儿的叔叔不花帖木儿突击了上都,至此,上都与大都的战争终于得到结束。
燕帖木儿也在此开创了元朝的第三个阶段,最终,元朝在这些人的互相争夺中被其他朝代所取代。
随机文章为何秦始皇要放置兵马俑?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觉得鲁肃憨厚老实?他在单刀会中把关羽骂到无言以对细说世界十大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是太空唯一可见建筑详解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堪称地狱)
北宋三大家,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的新画风
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新画风,较为完善了中国山水画面貌。
董源 (934-约 962 ),五代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4929 1947年作 临董源夏山图 镜心 设色纸本作者:张大千 尺寸:132.541cm成交价:RMB 10,120,000拍卖时间:2011-06-04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说明:《临董源夏山图》作于1947年,是年前后大千陆续购进一批五代、宋元名迹,在精研古法之中,其传统山水技法愈臻纯熟老辣之境。
这一时期大千的山水画大皆以董巨为宗,作草木华滋之景。
此幅摹写董源夏山图,深得董源笔意,又在董源沉稳、含蓄的笔法之外增添了一丝大千独有的潇洒韵致,可见大千已融古法为我所用,自成面貌。
此作从高远取景,远景,云雾氤氲;中景树木华滋,数间茅舍错落掩映于山谷平缓处,一道曲径从茅舍处逶迤而下,二高士于小径上驻足交谈;近景溪水潺潺,荡击沙渚,一座木桥横卧于溪涧之上,整体动静得宜,描绘了一处平淡清幽的桃花源景致,恰合乎诗题:“一个茅堂何处,小桥古木溪湾。
但见山青云白,不知天上人间。
”整幅画笔法细秀温润,以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营造山林的多样景色,以浓淡的交错运用来表现层次关系,色彩虽绚丽,却有清幽古雅的意境,突出了一派的江南风光。
1131 1668年作 仿董源山水 手卷 水墨绢本作者:王鉴 尺寸:30170.5cm成交价:RMB 3,300,000拍卖时间:2006-04-23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
字咸熙。
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
存世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2284 临李成《渔邨晚渡图》 手卷 设色绢本作者:王翚(1632-1717) 尺寸:43.5283.3cm成交价:RMB 2,912,400拍卖时间:2018-04-01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1754 1709年作 仿李成雪图 立轴 设色绢本作者:王翚 尺寸:15979.5cm成交价:RMB 840,000拍卖时间:2009-11-10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钤印:王翚之印、徵怀、耕烟散人时年七十又七款识:光摇午嶂白,月照万松寒。
李成雪图。
临娄东王奉常所藏真本。
己丑腊月,乌目山人。
鉴藏印:李季云印文题签 范宽(950—1032),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
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1499 1948年作 仿范宽笔意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作者:谢稚柳 尺寸:10161cm成交价:RMB 2,030,000拍卖时间:2018-05-29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题识:范宽画笔,独推溪山行旅,雄杰山势,拍塞满纸,然未若雪山图廽环丛迭,情景深邃耳,偶效其体,遂尔飘然不能自休,殊可笑也。
戊子(1948年)春,稚柳并记。
钤印:谢穉之印、稚柳居士 0886 夏山高隐图 立轴 设色绢本作者:范宽 (传) 尺寸:10955cm成交价:RMB 1,760,000拍卖时间:2005-05-14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按语:此图写崇山密林,岭峻壑深;山庄隐于溪边,亭榭有曲径可通;泉瀑出自幽谷,奇峰矗立云表。
境界高华雄远,决非庸手之手。
味右上诗题,当时以为是北宋范宽之作,虽非,但当亦是宋人佳作。
旧为张则之收藏,是颇有眼力的鉴尝家,决不会藏庸劣之作。
后入清内府,乾隆印玺及诗题皆真,其诗曾入《御制诗文全集》,是可靠的清宫藏品,十分难得可贵。
随机文章西安活死人墓能下去吗,金庸小说中活死人墓真实存在美国nasa最新发现血月,超级蓝血月时隔150年再现天空长剑10巡航导弹威力,杀伤范围2公里能瞬间摧毁万吨级舰艇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多拉巨炮,仅炮弹就重达7吨(体积比人还大)黑鳞鲛人真的存在吗,揭秘黑鳞鲛人被美国抓获(探测海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