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金字塔7大未解之谜,你了解了多少?
![](http://www.cvshuo.com/uploads/0mituan/yeren/5.jpg)
【菜科解读】
古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个谜。
滚滚的尼罗河、神秘的金字塔、逼真的木乃伊、古老的象形文字、得天独厚的纸草、栩栩如生的斯芬克斯像......所有这些构成了谜一般的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代名词,它建造于撒哈拉沙漠之中,结构精巧、外形宏伟,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千百年来,金字塔已经引起无数人的惊叹,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其他六大奇迹都已毁损,唯有代表着古代文明灿烂成就的金字塔依然屹立在大地之上。
众多的金字塔中,最著名、最高大、最具神秘色彩的是位于尼罗河畔、距开罗20公里的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于公元前2760年开始建造,据说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胡夫金字塔呈规整的角锥体,高约146.5米,每边长约230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所有的石头都经仔细打磨,石头之间不用灰浆等粘接物,石块叠垒之严密,其空隙小得甚至无法放入一根头发。
神秘之一:数字之谜
采用网上一组数据:金字塔的比重=地球的比重
金字塔重量×10亿=地球的重量
金字塔高×1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金字塔高=地球的平均海拔高度
金字塔高×2=塔面三角形面积
底周长:塔高=圆围:半径
金字塔高的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金字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金字塔底周长&pide;2倍塔高=圆周率(3.14159)
这些公式如此精确,是人为还是巧合?
神秘之二:方位之谜
胡夫金字塔最惊人之处在于其方位,其各条棱线都极为正确地面向东南西北,误差在1/6度以内。
其水平的准确度也令人称奇,水平误差仅有3.8cm,直逼当代建筑水平。
做此工程时,必须利用星座知识才能准确无误,那时候的古埃及人天文知识显然没这么发达,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神秘之三:选址之谜
据考古发现,胡夫金字塔的总指挥家是当时的古埃及宰相海默。
因为古埃及人深信太阳西沉的尼罗河西岸是死者之国,又为避免过于接近尼罗河会遭洪水淹没,同时又为避免因离尼罗河过远不便于搬运石头,所以海默把地址选在了离尼罗河西岸距离适中的岩盘坚硬的吉萨高原。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因素导致胡夫金字塔选址吉萨高原呢?
神秘之四:构造之谜
胡夫金字塔并非用230万块石头直接堆砌成四锥形的,如果那样,很容易崩塌的,但金字塔历经千年巍然不动,构造一定非常复杂。
据研究,该金字塔根据类似于树木年轮形状建成。
在金字塔内部,由被称为扶壁的硬体构造和填塞其空隙的填石层软体构造所组合而成。
最内部有支撑塔顶重量的扶壁,外侧的护壁稍向内倾斜,这是为压住填石层向外侧倾倒之力。
现代科技检测证明,即使胡夫金字塔外侧的石头完全崩颓,仍然会巍然屹立。
古埃及人竟然如此聪明,能熟练地运用护壁和树轮原理,是怎么做到的呢?
神秘之五:建造之谜
放在今天,把230万块巨石堆砌起来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更何况是古埃及。
如果每天筑砌10块巨石,需时700年;如果每天筑砌100块巨石,需时70年。
该金字塔周围没有如此多的石头材料,那么巨石是怎么运过来的呢?传统的看法认为,古埃及人利用滚木运输这种最原始的办法。
但滚木需要树干才能做成,而尼罗河分布最广、生长最多的是棕榈树,但质地松软的棕榈树干是无法充当滚木的。
更何况棕榈树的果实是古埃及人不可缺少的粮食来源,棕榈树叶又是炎热的沙漠中唯一可以遮阳的材料。
大规模砍伐棕榈树,古埃及人等于自杀。
那么古埃及是如何将巨石运到目的地呢,又是如何堆砌的呢?
神秘之六:劳动力之谜
胡夫金字塔上的每一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些甚至重50吨,最小的也不低于1.5吨。
没有任何机械手段,全凭人力,那么,这件大工程究竟需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力呢?据希罗多德记载,一年约需40万人,共花了20年。
据研究发现,当时的埃及人口最多200万人,建造金字塔的劳力都是下层人,也就100多万人,难道建造这座金字塔动用了古埃及所有的劳动力?
神秘之七:用途之谜
胡夫金字塔真的是法老胡夫的墓地吗?如果是墓地,为什么胡夫的棺木在其他地方发现了?也有人说金字塔是用来计算农时的。
证据是照射在大金字塔各斜面的太阳影子,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有微妙的变化,分为能形成影子和不能形成影子的季节,而其分界就在3月1日和10月14日,而这两天正是开始播种各种农作物的日期。
这座巨无霸金字塔到底有什么用途,至今成谜。
在铁器、车轮、滑轮、炸药和起重机都尚未被发明的时代,古埃及人竟然将230万块平均重达2.5吨以上的石头从遥远地方运来,并完美地按照一定精确的数字"密码"垒砌成146米多高的巨无霸,真是不可思议!这究竟是人类的杰作还是外星人的杰作?
周同志1963年访问埃及时说:"黄河和尼罗河孕育了我们两国古老的文化。
万里长城和金字塔,闪耀着我们两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光芒。
"没错,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既是埃及的,又是世界的,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这四个传闻揭露地心人?
但是,人类实际上对地球并不算了解。
这些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揭秘地球的奥秘,深入地下,探索地心。
人类总想着走出地球,探索地球外的广阔世界,但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科学家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经过漫长的科学发展和时代变迁,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也只是探索到地幔那一层,至于继续向下的层次是否有文明或者人类的存在还都是未知数,还记得当时火遍世界的斯诺登么,据说斯诺登当时手里还有美国关于地心人的资料。
1960年7月,秘鲁科考队在安第斯山脉的地下发现了一处地下隧道震惊世界。
当时的秘鲁官方为了保护隧道,关闭了隧道入口并派兵把守。
在此之后,西班牙人安托尼的团队在安第斯山脉附近考察时,又偶然发现了一个长达50公里的地下长廊。
据当时的考察队回忆,每次进入隧道中考察时都能听到从地下长廊发出的类似击鼓般的声响。
在随后的考察中队员们又发现了很多人工开凿的痕迹似乎证明了地心人的存在。
盘点中国史上十大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武则天无字碑,洛神赋为谁而写
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根据《》记载,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汉书》却说,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
如果司 马迁所说属实,九鼎应该落入手中,何况有“始皇东游出周鼎”之说!秦始皇对九鼎十分珍爱,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极有可能陪葬入,这也 成为目前一些学家鼓动开掘秦陵动机所在。
2 宝藏在哪里? 太平天国失败令人叹息,太平天国巨额珠宝失踪同样令人遗憾。
天京失陷,全军覆没,大批珠宝从人间蒸发。
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更多财物被藏地下。
李秀成被擒后,威逼利诱,多次追问金银所在,这也是忠王被 处死较晚之故。
威武不能屈,忠王倒也忠诚,始终未曾吐露珠宝下落。
有人甚至将府后花园湖水放干,掘地三尺,结果一无所获。
如此窖藏珠宝,甚吊世人胃口,对于宝藏追踪,始终没个消停! 3 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 古墓“长明灯”,最早见于神话传说,据说不熄之火 是天宫之火,是普罗木修斯把它偷偷带回人间。
在世界各地,盗墓者费尽心机,到古墓窃取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宝物历经千年,依然完好如初。
按照常理,古墓终年不见天日,本应,但在一些古墓拱顶挂着“长明灯”,阴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
如此神奇之灯,为何长明千年不灭?为何无氧依然燃烧? 能量从何而来?若是油灯,千年不灭,燃料如何供给?显然不是人力所为;若是电灯,灯碗液体可能是用来导电之汞,问题是电能如何产生?难道某个角落有发电装 置?要做到如此一劳永逸发电,必须太阳能发电方可。
凡此种种,只是凭空臆测,真相到底如何?还需科学验证。
4 青铜剑千年不锈之谜 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二十世 纪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同兵马俑一道,同时出土一批青铜剑,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地下沉睡两千多年,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无独有偶,考古队在挖 掘春秋古墓时,意外发现一把越王剑,做工精细,削铁如泥,两大考古发现立即传遍,更大奇迹还在后面,经过科研人员检测,宝剑锋面有一层铬盐化合物,此为千年不锈之故。
这一发现轰动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专利。
众所周 知,铬是一种稀有金属,熔点高达4000摄氏度,提取甚为不易。
现代科学发明,竟然出现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手中之剑,竟然是现代科 学结晶?层层谜团,孰是孰非,只能成为千古之谜。
5 千古遗恨《兰亭序》 《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 是书圣王羲之巅峰之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失传千年,让人怀念!史书记载,在唐太宗遗诏中,明确要求《兰亭序》陪葬。
换句话说,这件宝贝应在昭陵。
五代温 韬灭绝人性,已将昭陵挖掘一空,发现钟繇和王羲之书法真迹,让其流传于世,并未提到《兰亭序》,致使成为无头公案。
有人说,《兰亭序》还在昭陵,可能藏在 更为隐秘之处,温韬形迹匆匆,并未发现真迹;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和酷爱字画,更何况,民间早有《兰亭序》陪葬乾陵一说。
乾陵尚未被 盗,一切只能成为雾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开启,必将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
6 十二铜人今何在?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后世留下太多谜案,十二铜人就 是其中之一!为何要铸十二铜人?原因已不是那么重要,十二铜人不翼而飞,让后世!关于十二铜人下落,有三种猜测:有人说,攻克咸阳, 火烧,十二铜人一并烧毁; 有人说,十二铜人毁于末年,铸造铜钱用掉十个,另外两个被销毁;还有一种说法比较乐观,据史料记载,十二铜人 并未销毁,十二铜人是秦始皇最爱之物,在陵墓营造好后,随同其它珠宝一起陪葬。
由于一些技术因素,秦陵挖掘暂时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铜人下落,至今无人能说 清楚。
7 战国璧流向何方? 和氏璧,流传千年,奇货可居,,“完璧归 赵”更传为千古佳话!和氏璧流向何方?,唯一肯定的是,这块宝玉尚在人间,因能耐1300摄氏度高温,一般火无法焚化。
秦灭六国,终获至宝。
有人说,秦王破和氏璧,上雕“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就是传世玉玺,历经、、之手,一直传到后唐,灭后唐,后唐人玉共焚, 从此下落不明。
按理说,真金不怕火炼,石敬瑭应是得到宝物,极有可能与石敬瑭陪葬;有人说,和氏璧被作为陪葬品埋在秦陵,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于世。
如 果真是这样,将来发觉秦陵地宫,和氏璧必将重见天日,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宝物风采。
8 《洛神赋》到底为谁而作? 位列“三曹”,曹植素以文采见长,除七步诗之外, 首推《洛神赋》有名。
在《洛神赋》中,曹植所写洛水女神到底是谁?成为历史难以破解之谜!一种推测是甄后,之妃。
作为小叔子,竟然爱上亲嫂,就兄弟而言,为其不义;就君臣而言,为其不忠,成何体统? 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公然就指甄后,亦有“宓妃留枕魏王才”诗句,乱世桃花逐水流,千百年来,招来文人骂声一片;另一种推测是,曹植塑造一个洛神形象,美丽痴情,但被猜忌,用以自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屡遭排挤、无力回天之境。
如果不是感甄所作,那么曹植为何要写《洛神赋》?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兄迫害,怎么会产生洛神女子那般真情?似乎亦不可能,所有一切,只能成为历史悬疑。
9 《》正本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算得上千古奇书!据说有三千人参与 编纂,历时三年,全书两万两千卷,甚是满意,亲自作序赐名。
令人遗憾的是,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一种说法认为,将此书殉葬于永陵,明朝有殉葬书籍传统,从明英宗酷爱大典来看,极有可能“生死相连”;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本毁于明亡之际,文渊阁失火,正本可能毁于 一旦。
由于史籍没有记载正本去向,要弄清正本到底所在,看来只能借助考古发现。
10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树碑立传,自古就是惯例,但武则天是一例外!武则 天为何要立无字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为了夸耀自己,显示功高德重不能用文字表达; 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有,是聪明 举动,“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左右为难,想到死后与高宗合葬,不论自称还是皇后,都是很难落笔,所以干脆“一字不名”,让 后人盖棺定论。
武则天立“无字碑”为后世出了难解之谜,有碑无文,不如说无文胜有文,成为趣谈。
随机文章宝鸡秦汉墓地摇钱树,秦汉墓地惊现摇钱树/并非秦人物品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水母死了会变成水吗,水母死了还有毒吗(死后会溶解在水里/有毒)陕西淳化7.20盗墓案大起底,涉案文物达1100件(10盗墓团伙被抓)银河系有多少个太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与太阳相似/可能有生命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