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李商隐,词里吴文英,皆乃性情中人

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
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 / 吴
【菜科解读】
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
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 / 吴文英 / 定风波·春情( 注:括号里原词遗失了一个字,老文我依据词意大概觉得梦字或者忆字较为合适。
) 江南烟雨中,一叶孤舟摇过,正是寒食时节,一个须发花白年过半百的中年文士,独自来到湖畔,六桥之下,孤身站立,看着四周踏青游人,眼中满是思念,心中尽是哀伤。
他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号梦窗先生,世称词中。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人,没有生卒年份记载,只能大概从别人的传记里推测他这六十年的人生大概生活在哪一段时间里。
这又是意个中了大才子不善考试这千古魔咒的背运儿,考了二十来年都不第。
最后,累了,乏了,不考了。
为了生活,只能去地方官的衙署里做幕宾,替人管管钱粮,写写文书。
还好,那时候,只要你真有才,这才名倒也是会受人尊重的。
于是,交游,聚会,赴宴,便成了吴文英这一类文人聊以慰籍的去处。
往来唱和,诗文酬答,这自然是最开心的事。
美酒佳人,琴瑟和鸣,歌舞吟唱,也是极惬意的。
再不济,觥筹交错中,听的都是夸耀之语,推杯换盏间,闻的都是恭维之话,飘飘然一番,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在这样的场合里,他们才能找到尊重,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吴文英,还找到了另一样东西——一个发自内心爱慕于他的红颜知己,可惜,这位女子,却有着碍难的身份,她之前是一名歌姬,如今,却已是别人的妾侍。
那人是当地的一个富商,花钱置酒宴请名士,是给自己装装门面,花钱买了这位歌姬做小妾,也是因为这位歌姬有才有貌,带来参加这样的聚会,倍有面子,作为当地名士。
十年前,吴文英便应邀参加了这位富商的宴会,也就幸运的结识了这位姑娘。
那是吴文英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对于一个年过四十却一事无成的老男人来说,能得到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的爱慕,这简直比殿试高中还要让人开心。
更何况,这女子是如此的大胆,如此的直白,如此的火热,如此的。
一转眼,十年过去,此时已经五十多岁的吴文英,历经了十年的颠沛流离,依然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重返故地,却得知一个更加叫他伤心欲绝的消息,那位才貌双绝的女子,已经两年前抑郁而终了!此时的梦窗先生,心里一定是愧悔,哀恸,撕心裂肺,却只能独自重游故地,甚至,都不敢和人提起和她有过那段情······ 多少次梦里,都会再见到十年前的那次郊游踏青,那个明艳的女子,怀抱琵琶,几曲弹罢,技惊四座。
“小姐的曲,弹的真好!” “多谢先生谬赞,不知先生名讳是?” “鄙,名文英,字君特。
” “啊!原来你就是梦窗先生,我可喜欢先生的词了!” “哦?不知小姐喜欢吴某的那首词?” “先生稍待,一会儿我就唱您的词。
” 在女子开口吟唱出自己词作的那一刻起,吴文英的心就醉了,一曲听罢,连忙向熟识的人打听这女子的是谁,他已经隐约猜到她是为歌姬,甚或可能是青楼妓女,但他并不在乎。
可是,别人的回答,却让他无能为力——她是歌姬,却也是这次宴会东主的侍妾。
那一刻,吴文英如坠冰窟,怅然若失,而这一切,也都在这位的女子眼里。
如此站在断桥之上,只要一闭眼,脑海里就会回想起那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再次四目相对之时,眼中便已经有了情,可她是别人的姬妾,纵燃有情,又能如何?歌姬的眼角,也有了泪花,只说 一句:“若先生不嫌弃,小女想与先生诗文酬和,还望先生应允。
”吴文英连连说道:好,好,当然可以。
当晚,吴文英便收到了歌姬让婢女送来的词作,用小楷写于一方绣帕纸上,看着那娟秀的字迹,嗅着锦帕上清香,品味着诗词中的爱慕之意和大胆表白,吴文英便义无反顾的爱上。
半个月的诗文酬答,心中的爱火已经熊熊燃烧。
终于等来了那一天,歌姬寻了个由头驾车出门,让吴文英等着她。
上了她的车,执手相对,歌姬万般柔情似水。
南山中,几番云雨欢愉之后,听着悠悠的南屏晚钟,她紧紧的搂着爱人,脸上的红晕还未褪去,轻轻问道:“先生会一直和我在一起么?”吴文英点点头,也紧紧的搂着心爱的女子。
可欢愉的时光却如此短暂,三个月的往来之后,富商发现了端倪,他拿吴文英没办法,却可以折磨自己的侍妾。
听了歌姬婢女的叙述,吴文英心如刀割,无奈之下,他只能求人出面请富商放过歌姬,他自己则被迫离开。
远行之日,看着婢女送来的题诗,吴文英,那是歌姬从裙裾上撕下一块,再咬破手指用鲜血写就的小令,吴文英当即也撕下一幅衣襟,割破手指用原调回了一首,然后请婢女转告歌姬,等着他回来。
可惜,他这一去,便是十年,十年之中,浮浮沉沉,甚至差点遭受杀身之祸,可却始终无法出头。
直到不久前求得王爷一纸书信,便匆匆赶来,本想让地方官从中周旋,让富商休了歌姬自己再娶她。
不曾想,却是生死两茫,红颜已随风而逝,只剩下深埋在心里的情感,就像西湖之上暗夜里的点点船灯,看似遥远,却又如此明显。
再次回到冰冷的现实,离人香骨已化作清尘,合着六桥之下的淙淙流水,虽然一晃十年,可这景色里依然都只有当年的情,都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可为何却更加的思念和爱恋? 又一次的借酒消愁,可这残存的酒意已经难掩花落人亡悲伤凄凉,西湖上的烟波渐冷,家家户户都插着青翠的柳条,三天后就是了,本该去祭奠一番的,可是,连葬在哪里都不得而知,又到哪里去扫墓祭奠呢? 三日后的清明,未必雨纷纷,却一定又是断肠时! 能大胆的把偷情(雅称偷香)写在自己的诗作里的诗人,着实不多,怪不得都说诗中李商隐,词里吴文英,确实都是性情中人啊! 随机文章最有观赏性的悬崖跳水,从58米悬崖跳入水中腿骨脱臼中国天宫一号即将烧毁,外媒鼓吹天空一号失控将坠落城市(嫉妒)尼古拉特斯拉的惊世预言,精准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结束时间武则天的最后归宿乾陵地宫,乾陵地宫为什么不发掘(盗墓贼连连碰壁)电池爆炸的原因,手机电池充电过满引发爆炸/导致女孩双手炸伤毁容
被婚姻拖入党争泥潭的李商隐,终其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因为生平喜爱诗词,人生经历又与诗仙非常相似(都是一生郁郁不得志),故而世人都称他为小李杜(指李商隐、,与李白、相对应)。
李商隐出生的时候,父亲李嗣还在朝廷做官,因此家境还不错。
但是3岁那年,随着李嗣的病逝,家庭经济状况立马就变得非常的严峻。
李商隐的母亲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搬回了乡下,节衣缩食的靠祖上留下的微薄财产谋生。
李商隐虽然有幸进入当地的私塾读书,但是因家庭生活负担中,不得不做一些的兼职来补贴家用。
829年是李商隐人生当中的转折点。
这一年,先是李家搬到了洛阳,后来李商隐又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时的大学者和令狐楚。
令狐楚喜欢聪明好学又为人朴实的李商隐,收其为徒。
李商隐和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年龄相仿、,食则同桌,睡则同寝,关系比亲兄弟还要好。
重要的一点是,令狐楚在朝廷内属于牛党(以宰相牛僧孺、为首的士族团体),当时牛党正得势,因此令狐楚仕途通畅,没有几年就调任长安,出任。
在令狐楚的提拨下,李商隐衣食无忧,于837年考中了进士。
按理说,考中了进士就可以出任官职。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李商隐就不幸碰到了这个"例外"。
他因为背叛师门、得罪牛党而被人为的清算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不久,恩师令狐楚就去世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李商隐又被牛党的死对头——李党(以宰相李德裕为首的山东士族豪强)大将王茂元招为。
李商隐这种脚踏两只船的行为令师兄令狐绹非常不耻,大骂其背叛师门,发誓与其。
晚唐时期的是一件影响力非常巨大的政治党派矛盾纠纷,一共持续了40余年,连续几任都无法调和,可见其争执的激烈程度。
就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反正当时的状况就是,一党得势,必将另一党人贬出朝廷。
而当时的皇帝为了保持政治平衡,又不敢独用一党,就利用牛党相互牵制。
直到847年牛党首领牛僧孺病死,李党首领李德裕被贬出朝廷,才算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党争。
李商隐本是牛党核心人物令狐楚的弟子,又娶了李党人物王茂元的女儿为妻,这种投机行为令牛李两党都非常的厌恶,为李商隐一生的失意埋下了伏笔。
838年,高中进士的李商隐因为背叛师门,被牛党人物从中作梗,竟然没有通过担任官职的考核,只得多等一年。
839年,通过任职考核的李商隐被任命为秘书省(高级文秘),不久转任弘农县尉。
县尉是八品小官,原本党争也扯不到李商隐头上。
可是他是一个直肠子,即使当了地方官,依然怀有一颗喜欢打的侠义之心。
在一件刑事案件中,李商隐坚持将一名判了死刑的犯人减刑,改为"活狱",得罪了审理此案的上司孙简。
孙简利用手中的权力,稍微对李商隐耍了一点手段,心高气傲的李商隐就受不了了,辞去了得来不易的官位。
842年,李商隐背后的靠山李德裕回到朝廷担任宰相,李商隐重新得到用,担任秘书省正字一职。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商隐的母亲恰在此时去世,他只得回家为母丁忧守孝。
等三年丁忧结束复出时,李德裕又被贬出了朝廷,由牛党人物白敏中(白居易堂弟)担任宰相,自然没有李商隐的好果子吃。
李商隐只得赋闲在家,以创作田野诗歌来打法时间。
848年,穷困潦倒的李商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主动放下身段,向已经贵为宰执的师兄令狐绹低头认错,让令狐绹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为自己谋个。
令狐绹也是个脾气倔强的人,看了李商隐的求助信一言不发,也不回复,真正履行了自己与李商隐老死不相往来的诺言。
李商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参加了当年的朝廷任职考试,谋得了一个盩厔县尉,恰好与10年前的弘农县尉持平,这对,心高气傲的李商隐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851年,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失去了一生最爱的妻子。
正是出身高贵的王夫人多年的资助和扶持,才让李商隐有一个稳固的家庭,才让他在多年的郁郁寡欢中得到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现在王夫人去世了,李商隐的人生已经没有乐趣,他在一瞬间衰老了数十岁。
同年秋天,被任命为节度使的老朋友邀请李商隐到四川任职,担任参军。
李商隐到了四川后,有感自己仕途的不顺,以及失去妻子的悲伤,一度有出家为僧的打算。
只是出于对儿子师的希望,才没有做出傻事。
但是李商隐还是从自己微薄的俸禄中捐献出一部分给当地的僧人印刷佛经。
855年,节度使回京述职。
为了照顾好老朋友李商隐,特意任命李商隐为盐铁推官。
这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官职,但是有很多油水,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李商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李商隐在这个职务上干了三年多,直到858年因病去世。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由于夹在牛李两党的政治纷争泥潭不能自拔。
宦海沉浮数十年,最高只担任过从七品的秘书省校书郎。
这对于才华横溢、又是进士出身的李商隐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随机文章戊戌变法的意义墨西哥伊克基尔天然井,深达40米的天然地底游泳池揭秘99年轰动全球的事件,80后/90后组太空舰队抵御外星人入侵史上最强双翼战斗机,英国剑鱼蹂躏德军潜艇(时速仅222公里/时)如厕遇马桶爆炸事件,女子如厕遇马桶爆炸/险些丢掉性命
荷马史诗中的宝藏
老施里曼嗜酒如命,私生活也不检点,对6个孩子不过偶尔关心罢了。
海因利希14岁时使不得不辍学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施里曼在奔波闯荡中度过了青年时代。
1856年他开始学习现代与古代希腊语。
海因利希有着惊人的语言天赋,同以往一样,一个半月他就学会了现代希腊语,又过了3个月就掌握了古代希腊语,精通了《荷马史诗》的六音步诗行的奥妙。
这个财运亨通的百万富翁,竟然决意从商界引退,去发掘传说中的一座古城。
1869年春天,施里曼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根据《荷马史诗》的描写,在特洛伊城附近有“两道可爱的泉水”,“有一道泉水是热的,蒸汽从水面缓缓_t升,浮悬在上空宛若烈火的雾烟;然而那另一道泉水,涌出的水流即使在夏天也冷得像雹冰或雪水。
”特洛伊的发现者施里曼 1870年4月,施里曼从土耳其官方领到了发掘的许可证,着手在希沙里克山发掘湮没的特洛伊城 发掘工程从1870年4月破土动工,断断续续横跨3个年头。
1871年挖了2个月,其后2年中又挖r4个半月 1873年3月中旬,施里曼在山南的一个地方又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发掘。
不过,这座城的规模使施里曼有些失望,它太小了,似乎不足以演出像伊利亚特那样伟大的场面。
但是,施里曼随即自圆其说:作为诗人,荷马对每一件事都作了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