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这门绝学真的存在吗?它的基本原理又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2 点击数:
简介: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气功”这个概念应当不会陌生。

但是我们对之还是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有时候认为它是一种迷信,有时候又觉得它非常神秘。

那么,气功到底是不是迷信

【菜科解读】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气功”这个概念应当不会陌生。

但是我们对之还是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有时候认为它是一种迷信,有时候又觉得它非常神秘。

那么,气功到底是不是迷信,它的基本原理又是什么呢? 关于“气功”一词,据学者考证,最早见于道士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一书。

其实“气功”并不邪乎,它就是中医里的一种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丹道,也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身体、意识(调息、调身、调心)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气功”是中国本土固有的产物,出现历史非常悠久,其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包括吐纳、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

总之,气功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它和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原始的气功,有部分被称为“舞”。

《春秋》曰:“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气功并不神秘,只是通过“舞”这种动作来调整身体,使得筋骨能够伸缩自如。

图1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时,出现了所谓的“导引按跷”,我们今天所说的“气功”就被含括在内。

当时出现了一部中医名著,即托名于所作的《黄帝内经》。

其中说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当然,也提到了“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一些修炼方法。

其实不光是《黄帝内经》,一些道家的著作也或隐或显的记载了一些修炼方法。

如《》中便有“或嘘或吹”的记载,据专家考证,这其实是一种吐纳方法。

《庄子》中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的记载。

这些记载都是传世文献,而如今出图的一些文献也发现了类似的记载,如果以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来看,这无疑加重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马王堆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其中就有《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

《却谷食气篇》主要记载了一些呼吸吐纳之术,而《导引图》则绘有各种画像,有44幅,集中记载了古代人们用于治疗疾病的历史。

以上这些记载,我们依稀可以看出气功的历史渊源流长。

图2 马王堆帛书 却谷食气 但是“气功”这一名词出现却非常晚,最早见于晋代。

该词首见于许逊著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但也有人认为该书为伪书,因为其中很多术语是在才出现的。

我们知道,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再加上也在这一时期兴起,因此这一时期的宗教气息非常浓厚。

这些宗教为了吸引信众,尤其是道教,往往会将“气功”神秘化,认为修炼它就能够成仙、长生不老。

这种现象经过了魏晋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变得极为兴盛。

其实,说起气功这事,和还有一点关系。

据史书记载,曹操和他的儿子均是气功爱好者。

曹操为了修炼气功,养了不少的方士,如甘始、皇甫隆等达16人之多。

他们向众人传授“鸱视狼顾,呼吸吐纳”。

曹操闲时,还会与皇甫隆讨论服食导引之术,以求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更是在《典礼》记载了因练气功导致失败的例子,“······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

” 图3 清刻本 气功图 我们了解了“气功”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就不得不疑问,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神秘呢? 所谓的“气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某些超自然的能力。

它其实就是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使人的机体、器官在功能上更加有序化与协同化。

当然,由于具体的修炼方法存在差异,最终导致的生理变化也是不同的。

其实,气功和中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无法将之割裂开来理解。

我们知道经络、穴位、气血是中医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气功的基础。

我们可以很形象的来形容经络和气血的关系,如果打个比方,经络就好比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

图4 示意图 图5 道家十二段锦 《金匮要略》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这里所说的“导引吐纳”就是气功的一种修炼方法。

“五禽戏”我们并不陌生,为首创,一直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习用。

而后又出现了葛洪的《抱朴子》、的《养性延命论》以及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方》等医学著作,都有关于气功的论述。

医学家所著《奇经八脉考》亦云:“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功与中医渊源之深。

“气功”的种类也有很多,可分为主动气功与被动气功。

如果按照练功形态来划分,则有调意功、调什功、调新功等区别。

从形体动静来看,则可以分为动功和静功两大类。

图6 《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明·李时珍撰 其实气功并不神秘,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也可以窥知一二。

但经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气功武术热的招摇撞骗,使得气功的名声大臭。

到了九十年代,气功逐渐变得沉寂,不过气功一词却变得大火起来,然而人们眼中的“气功”却被污名化,成为了招摇撞骗的代名词。

其实这不怨气功,只是由于这些江湖术士们打着“气功”的旗帜到处招摇撞骗,使得气功的名声大坏。

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经是好经,可惜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打着伪气功的名号自诩“大师”,可竟然有人就信了,其中不乏富商巨贾、大腕。

真可谓怪哉,奇哉!如果我们对“气功”多一点了解,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误会,也不会看着某些心术不正之人任意糟践传统文化。

随机文章中国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为何是隋炀帝杨广ufo事件真实外星人事件,媒体报道的外星人真实事件长征10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150吨(未实际生产)新疆三十万镜像人事件真相,研究双鱼玉佩致使能量泄露出现复制人中国五大淡水湖是哪五个,鄱阳湖水域面积3914平方公里(水鸟天堂)

还原历史的真相,“三国同盟”到底是如何来的

同盟条约”的由来,笔者在《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中提过,一开始是驻德大使,后来的甲级战犯大岛浩中将从1938年左右开始背着政府和外务省和德国人弄的。

政府到后来只能就范,但海军省以米内光政,和井上成美为首的三驾马车坚决反对。

其实假如真是只有这三驾马车反对到最后能不能反出名堂还很难说,因为当时海军内部的亲德派势力茁壮成长,再加上陆军和社会上的右翼舆论,不要说继续反对,就连这三驾马车自己的生命安全都成了问题。

当时日本社会暗杀成风,杀总理大臣都像玩似的,谁会在乎这几个小少将中将的。

但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也不怕死,写好了遗书继续反对,弄得米内光政海相只好以权谋私,动用手中的权力帮山本五十六弄了个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位置,送到海上去保护了起来。

诺门罕事件 但那次这个三国同盟条约居然无疾而终了。

倒不是三驾马车的反对,而是日本人自己发现被涮了一次。

1939年7月,当时关东军的服部卓四郎和两位去招惹苏联人,搞了一个诺门罕事件出来,原还指望会出于对希特勒的备战考虑而无法全力增援东线,谁知道诺门罕打得正热闹的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签下了《》,卸了包袱的苏联人不但不需要抽调东线兵力,反而把西线的兵力源源东调,把关东军打了个满地找牙,第23师团就这么给打残了。

这一下从陆军到政府的脸上都挂不住了,平沼骐一郎首相留下了一句“欧洲局势复杂怪奇”的名言辞了职,一时间这个三国同盟没人提了。

不过日本人一直没忘记要入伙,那边德国人也没忘记要拉日本人入伙。

1940年9月7日,希特勒又通过德国外长派了特使斯塔默来要和日本重新谈这个三国同盟条约。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以为要么是日本人太贱,要么是德国人脸皮太厚,怎么刚涮完人家又来接着忽悠了?都不是,是形势不同了。

三国同盟漫画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希特勒和斯大林瓜分波兰来时就算在欧洲打起来了,大家都纷纷互相宣战,挑边站队,但是没什么大动静。

希特勒和斯大林瓜分了波兰以后大家就都歇下来了。

因为大家都说好了来打仗,但是谁都不动作,所以甚至有人把那一段时间称作“虚假的战争(PHONY WAR)”。

但是到1939年底1940年初以后,希特勒和斯大林又开始动作起来了,斯大林发动了苏芬战争以后又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而希特勒也发动了对丹麦和挪威的进攻。

如果说这些还是小动作的话,进入1940年5月以后,这场战争才真正成为了现实,希特勒突然教给了全世界一个新名词:闪击战。

闪击波兰 5月10日开始,希特勒突然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让虚假的战争成为了现实。

接下来是5月14日荷兰投降;17日布鲁塞尔沦陷;5月底,由于德国人的错误才让的奇迹出现,而法国的首都巴黎则在6月10日落入纳粹魔爪,德国人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伦敦也好像就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日本军部和政府里最流行的话就成了“不要误了班车”,德国人打得这么顺利,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是不是应该入伙的问题,而是要赶早的问题,太晚了人家是不是愿意带你玩还是个问题呢,所以海军也就很自然地从反对转到赞成了。

随机文章二里头遗址确定是夏朝的都城吗?奥多赛尔Odoacer简介埃及法洛斯灯塔历史价值,世界最高的便民工程(400米)韩国萨德部署完成了吗,萨德部署完成(中国一半国土在美军监视内)揭秘古代生化武器箭毒木,土著用剧毒树汁箭头打得英军丢盔弃甲

晋朝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 是什么真相导致他这么做的

为何要“以孝治天下”?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历史上绝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忠治天下,唯独晋朝是以“孝”治天下。

原因在于,晋朝本身便是“得国不正”,司天子的位置,是废除,谋杀,逼迫得来的。

当初托孤,托孤,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个却发动控制军政大权,诸葛亮培养出的儿子以身殉国,司马懿培养出的儿子废帝弑君,更是效仿禅让给魏文帝,逼迫年仅20岁的魏元帝曹奂禅让,这样一对比,人们根本看不到的忠。

所谓“上行而下孝”,司马炎自己都不忠,又如何要求手下的臣子忠呢? 《晋书》记载:“明帝时,王导侍坐。

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事。

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司马炎得国不正,欺凌幼主,连他的后代都感到羞耻。

秦灭六国,也没有弑杀六国君主,魏文帝逼迫汉献帝禅让,也没有弑杀汉献帝,弑杀君王的,从司马氏始,而且高平陵之变,已经放弃抵抗,司马懿也承诺不杀曹爽及其宗族。

可是当曹爽束手就擒之时,司马懿言而无信,诛杀了属于魏国亲族的曹爽一族,几百年来,不杀前朝之君,不杀放弃抵抗者,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可是司马氏却破坏了这个规矩,指示弑杀魏帝,对魏国诸曹诸夏势力,正因为如此,晋朝的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

弑杀魏帝的成济不仅没有得到重用,还被当成,被诛灭三族,成济临死之前大骂,还真是“,。

”邓艾,是灭亡蜀汉的最大功臣,司马昭却利用邓艾与钟会的矛盾,杀了邓艾,这样的君王,让臣子如何去忠? 忠孝真的是一体的么? 既然无法以忠治天下,晋朝只好放弃忠君爱国的教育,改为以孝治天下,毕竟忠孝不分家。

但是,真的向晋朝皇室设想的那样“能孝必忠”么?答案是否认的,孝与忠并没有必然联系,司马炎不也对司马昭孝顺么?杀人犯也有可能是个大孝子。

”因为朝廷的倡导,晋朝的孝子的确很多。

是晋武帝时期的元老重臣,位列“”之一,在晋朝,不孝顺,得罪过甚于谋反,谋反的在大赦天下的时候还可以释放,不孝的是无论如何不会释放的。

然而对孝的强调,却因此忽视了对忠的强调,或者说是迫于无奈,晋朝强调,那不是打自己脸么?晋朝朝廷想要忠孝一体:“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可是历史证明,忠孝几乎毫不相干,很多忠臣并不孝顺,很多孝子并不忠心。

《孝友传》中,刘殷,背叛了晋朝,可却是个大孝子。

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成功了么? 就连孝,司马氏都没做到,司马家族,不仅不忠,也并不孝,,兄弟相残,祖孙相杀,汉(汉赵)昭武帝刘聪/" 刘聪灭亡西晋以后,质问“卿家骨肉相残,何其甚也!”这是对“以孝治天下”最大的嘲讽,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最终以失败告终。

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最终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随机文章秦始皇的亲生父亲是谁?小行星撞击云南事件真相,或为陨石坠落威力相当于为原子弹7%细数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型号,最新型可临时改变打击目标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火星现外星人脸引猜想外星人存在的证据/NASA称陨石撞击的巧合

加入收藏
               

“气功”这门绝学真的存在吗?它的基本原理又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