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iskgenius去掉磁盘保护?diskgenius硬盘管理14清除保留扇区

【菜科解读】
diskgenius中几个功能介绍
今天介绍一下在diskgenius中硬盘菜单下面的几个功能。
清除保留扇区
清除保留扇区
保留扇区,是指从硬盘第二个扇区0面0磁道2扇区(mbr扇区0面0磁道1扇区后面的扇区)开始,到第一个分区起始扇区之前的,不超过一个磁道的扇区。
一个磁道一般是63个扇区,而第一个分区一般从第63(从0开始编号)个扇区开始,除去MBR扇区,要清除的扇区为62个。
软件会对要清除的扇区数目做判断,以保证不清除保留扇区以外的其它扇区。
保留扇区是操作系统或者品牌厂商在安装系统的时候预留的一个隐藏分区,用来做引导或者系统恢复使用。
清除保留扇区功能不适用于使用GUID分区表的gpt磁盘。
一般硬盘不需要清除保留扇区,上面讲解的知识,只供大家了解,一般不要使用,免得使硬盘数据产生丢失。
打开diskgenius 软件,在硬盘菜单,可以选择清除保留扇区。
转换分区表类型为guid格式
转换分区表类型为GUID格式。
从win8时代开始,GPT硬盘分区表格式就开始普及,现在win8和win10系统都是采用gpt硬盘分区表,传统的xp和win7采用的是mbr分区表,如果从win7升级到win8或win10,打算将硬盘转成gpt,当然可以重新分区,把硬盘分成GPT格式硬盘,但重新分区数据必然丢失。
使用Diskgenius可以将硬盘分区表由MBR无损转换为GPT格式。
电脑bios中的硬盘模式legacy对应mbr格式分区,uefi模式对应gpt格式分区,如果将硬盘改成gpt格式,bios必须开启uefi功能,否则系统不能启动。
分区类型转换有风险,大家要谨慎操作。
打开diskgenius 软件,在硬盘菜单,可以选择转换分区表类型为GUID格式。
转换类型为MBR格式。
和上面的知识点类型,只是转换的类型不一样。
指定硬盘参数
指定磁盘参数
是一种针对磁盘底层设置的高级操作,需谨慎使用,数据可能丢失。
指定硬盘参数
打开diskgenius 软件,在硬盘菜单,可以选择指定磁盘参数。
查看smart信息
查看smart信息。
S.M.A.R.T.,是一种自动的硬盘状态检测与预警系统和规范。
通过在硬盘硬件内的检测指令对硬盘的硬件如磁头、盘片、马达、电路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记录并与厂商所设定的预设安全值进行比较,若监控情况将或已超出预设安全值的安全范围,就可以通过主机的监控硬件或软件自动向用户做出警告并进行轻微的自动修复(例如自动降速等操作),以提前保障硬盘数据的安全。
160G机械硬盘的smart信息
120G固态硬盘的smart信息
参数
转数,缓冲区大小,通电时间,通电次数,传输模式,读取量总计,写入量总计,下面列表中的ID属性值,展示了硬盘的性能好坏。
打开diskgenius 软件,在硬盘菜单,可以选择查看smart信息。
以上是介绍的在diskgenius中硬盘菜单下面的几个硬盘参数。
diskgenius?克隆硬盘恢复数据?diskgenius硬盘管理15克隆硬盘
比如我现有的硬盘比较小,可以更换一个大容量的硬盘,使用硬盘克隆,把老硬盘的数据克隆到新硬盘中。
新硬盘多余的空间,建立新的分区。
这样系统和数据都得以保留,还增加的硬盘空间。
克隆过程中,按源硬盘中的分区结构,在目标硬盘上建立相同大小、相同类型的分区。
然后逐一克隆每个分区内的文件及数据。
对于克隆数据的过程,diskgenius提供了三种克隆数据的方式: 1)复制所有扇区:将源硬盘的所有扇区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复制到目标硬盘。
而不判断要复制的扇区中是否存在有效数据。
此方式会复制大量的无用数据,要复制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复制速度较慢。
2)按文件系统结构原样复制:按每一个源分区的数据组织结构将数据“原样”复制到目标硬盘的对应分区。
复制后目标分区中的数据组织结构与源分区完全相同。
复制时会排除掉无效扇区。
因为只复制有效扇区,所以用这种方式复制硬盘速度最快。
3)按文件复制:通过分析源硬盘中每一个分区的文件数据组织结构,将源硬盘分区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目标硬盘的对应分区。
复制时会将目标分区中的文件按文件系统结构的要求重新组织。
用此方式复制硬盘后,目标分区将没有文件碎片,复制速度也比较快。
复制所有扇区与按文件系统结构原样复制要求目标盘容量要等于或大于源盘;按文件复制要求目标盘容量大于源盘的已用数据总量即可。
对硬盘克隆这个操作,如果在windows系统中操作,很可能不能正常启动。
因为系统在运行状态,有些系统文件处于被打开状态,而且这些文件都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文件,打开状态下,数据不稳定,系统克隆后文件有偏差,所以不能启动。
这样的话,克隆硬盘,需要使用带有PE的U盘启动电脑,在PE系统下进行克隆硬盘的操作。
windows系统没有运行,文件都处于关闭状态。
操作过程。
使用PE启动电脑,在PE下对硬盘进行操作。
选择硬盘菜单下的克隆硬盘 打开diskgenius软件,我的电脑有两块硬盘,一个120G的固态硬盘,一个160G的机械硬盘。
我们把120G的硬盘克隆到160G的硬盘中。
选择硬盘,克隆硬盘。
源盘是120的固态硬盘 首先选择源硬盘是120的固态硬盘。
目标盘是160G的机械硬盘 然后选择目标硬盘。
三种克隆方式 有三种克隆方式可选。
我选择按文件复制,可以消除碎片,感觉这个速度快,菜叶说说,对文件还有碎片整理功能,比较喜欢。
大家根据需求选择。
开始克隆 开始,确定,克隆进行,因为数据量比较大,时间比较长。
克隆后160G的硬盘产生的空间分区 完成后,重新启动diskgenius,可以看到,160G的机械硬盘和120的固态硬盘分区完全相同,后面还有37G的空间,闲置。
用空闲分区建立新分区G 选择37G的闲置空间,建立新分区,保存更改。
自动分区37G的分区为G盘。
#p#分页标题#e# 新分区建立成功 这样达到了原盘克隆,并且扩大了硬盘的总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原硬盘与目标硬盘的比较 通过上面的操作,把比较小的源盘,系统和文件原样克隆到了新的大容量硬盘中,系统和数据正常使用,用多出来的硬盘空间,划分了新的分区,做到了扩充硬盘的目的。
刘秀要当帝王的谶语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他的谶语是真的
光武帝的人生转折点,也是由各大谶语“操持”的。
据不正规史书记载,史学家的儿子刘歆在做学问时看见一本名叫《赤伏符》的预言书,里面讲到有个叫刘秀的人将来会当天子,于是刘歆赶紧以“歆”犯了皇帝的名讳为由,改名为刘秀。
听起来是老实巴交地尊奉皇帝,实际上却是自己想当天子,刘歆这招干得倒是漂亮。
不过,盗版终究是盗版,刘歆没过多久就因质量不行而被销毁了。
那么,正版的刘秀在哪里?刘歆看到谶纬的那年,他刚出生。
成年后,刘秀跟着大哥到宛城游历,见到了也喜欢研究谶纬的蔡少公,一帮男人坐在一起谈天论地,蔡少公神秘地说:“据我研究,将来有个叫刘秀的要当皇帝。
”大家一听,都觉得是已经改名叫刘秀的刘歆,毕竟人家当时是王莽新朝的国师啊。
刘秀听后幽了一默,“你们怎么不觉得是我这个刘秀?”话刚说完,所有人爆发出无情的嘲笑。
不过,这个谶语却在刘秀心里扎了根。
后来,王莽政权倒行逆施,天下乱成一锅粥,刘秀还是做庄稼汉。
凭着高超的种植技术,他在天下遭受蝗灾时仍种了一地好稻子,并拿到宛城去卖。
宛城有个喜欢搞谶纬的人,他算出“当兴,为辅”,并告诉了儿子。
李通比他老爹还笃信——刘氏是汉家宗室,李氏不就是我们吗?于是干脆辞职回家等待刘氏和天机。
听说刘秀来了宛城,李通赶紧把他拉到家里密谈,用老爹的谶语深情解说,奉劝刘秀起兵。
刘秀是个谨慎的人,本来不敢答应,但考虑到大哥一直有复兴汉室的雄心,迟早也要举兵起事,又想起当初的谶语,当即决定以后不卖谷子了,跑去买了弓箭和马匹,宣布起事。
刘秀兄弟起兵后势力单薄,只好跟当时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组队。
绿林军推举了一位叫的汉室后代即位,改年号为更始,刘秀兄弟成了别人的打工仔。
更始政权有了汉室旗号,一时间聚集了不少民众,王莽终于派出百万大军准备消灭“叛逆”。
刘秀兄弟一个在昆阳、一个在宛城,继续为卖命,好不容易昆阳大捷、宛城大破、击败王莽主力,接连而来的竟是刘縯被更始帝和绿林军害死,刘秀则被重度监视,半点看不到“当为天子”的趋势。
后来,经几个亲信谋划,刘秀得以脱离更始帝的控制,去河北招抚。
虽然也是颠簸坎坷,却终于从走到了——有了信都郡、渔阳郡,又消灭了假冒汉室的王郎政权,击败了铜马军……刘秀终于有了底气,和更始帝宣布决裂。
手下趁机劝刘秀称帝,但谨慎的刘秀依然迟疑不已。
关键时刻,老同学强华来了,还带来当初那本著名的预言书《赤伏符》。
强华翻开书,指着一行字——“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
啥意思?能够发兵抓捕天下无道的人,就是了。
既然谶纬都这么说,谨慎的刘秀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终于下定决心,设了祭坛,登皇帝位。
人生中每件事都由谶纬推动,刘秀对这玩意儿愈发信任。
不过,这一套可不是只有刘秀会使。
王莽末期,天下揭竿而起,四川一带有个,势力到了一定的地步,于是总有人劝他自立为帝。
公孙述开始还不敢,后来做了一个梦,终于把这份野心付诸行动。
梦里,有人对公孙述说:“公孙家要出皇帝,能当12年天子。
”公孙述把这事告诉了老婆,无不可惜地表示12年短了点。
公比较想得开,说:“俗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能当12年皇帝,赚够了啊。
” 于是,公孙述也开始造势,在手上刻了“公孙帝”三个字。
此外,公孙述还在经史子集里查到一大堆可以造势的内容,针对“刘氏当兴”这种谶语,举出了作《春秋》,暗示国运只能有12代。
而从汉初到汉平帝刚好是12代,所以刘氏不可能再受天命了。
又针对公是天命所归,公孙述翻遍图书馆,找到了《录运法》中的“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中的“帝轩辕授命,握”等来加强大家的印象。
公孙述以此为据大发广告,宣扬自己才是接任汉业的正统,一时间迷惑了不少人前来投靠。
刘秀坐不住了,怎么他也会这招,而且耍得比自己还溜?当即写信给公孙述,针对他散播的“公孙帝”谣言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刘秀也信谶纬,所以他不反驳谶纬本身,而是直接将公孙另安了个人,“‘公孙皇帝’老兄,你真逗啊!我告诉你吧,这个‘公孙帝’确有其人,但他是我们汉家的宣帝啊,宣帝是的,真真正正的公孙哦。
你还扯什么手上有字有祥瑞,王莽的这种小伎俩,你学去干什么?” 面对刘秀的攻击,公孙述无言以对,干脆不搭理。
这场因谶纬引发的辩论由此结束。
不过,“公孙帝”这个说法还是住进了刘秀心里。
刘秀手下的为人谦卑低调、做事靠谱踏实,但他偏偏字公孙,搞得刘秀有点小紧张。
于是,当有人报告冯异在关中收买人心、被称为咸阳王时,刘秀直接写举报信以示警告,吓得冯异连忙请辞。
好在刘秀是个厚道人,记得在绝境中冯异对自己的点滴恩情,所以没下狠手。
直到冯异病死、公孙述战死,刘秀这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坚信自己就是天命所归的皇帝。
从起步到干倒对手,一路都有谶纬伴随,刘秀愈加迷信。
当了皇帝后,遇到不能决定的事,刘秀就翻谶文,对朝廷官员的任命也时常根据谶言的指示来操作。
甚至由此反推,反对谶纬就是反对“刘秀当为天子”这种天意,反对自己的正统性。
这样干当然有正经读书人不同意,给事中桓谭对谶纬之说很不以为然,几次上奏表示谶纬之说是胡扯,把刘秀气得不轻。
一次,刘秀故意对桓谭说要用谶纬决定一件事。
桓谭有点生气,沉默了半天,蹦出一句,“我不读这玩意儿。
”刘秀追问缘由,桓谭只好又将自己的理论搬出来,告诉刘秀,谶纬之说虽然偶尔有碰对的时候,但大多数都是胡扯。
刘秀深觉桓谭触犯了自己坚信的神灵,当时就想把他叉出去斩了,吓得桓谭连忙叩头谢罪,血流了一地。
虽然死罪可免,但桓谭仍被一脚踹出朝廷,贬到地方去了。
赴任的路上,桓谭越想越不服气,于是郁闷死了。
当然,刘秀也并非完全盲目地迷信,很多时候,他只是选择性迷信。
如果谶纬对自己的统治有利,则毫无原则地相信;如果谶纬与现实有所出入,则持保留态度,等下次符合了,再来迷信。
随机文章唐朝的官制?毛毛虫效应是什么思维?是要不断创新不然一事无成国外海滩惊现两具美人鱼尸体,如丝般顺滑的头发/魔鬼的样貌爱因斯坦语言的时间晶体是什么,不存现实中的幻想晶体(打破时间)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世界各国争相推进破解进度(生命钥匙)